问题

人真的分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吗?

回答
关于人是否分为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问题,这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话题。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其实存在一些误解和过度解读。我这就来给大家掰扯清楚。

首先,咱们得明白,咱们身体最核心的“酸碱度”,也就是血液的pH值,其实是维持在一个非常窄的范围内,大约是7.35到7.45之间。这个范围非常稳定,稍微有一点点波动,身体就会启动一系列复杂的调节机制来把它拉回来。你想啊,如果身体真的能轻易变成“酸性”或者“碱性”,那后果可就严重了,直接影响到我们身体里各种酶的活性,甚至细胞的正常运作。所以,咱们身体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能把血液的酸碱度调得杠杠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说法呢?这主要源于对食物代谢后产物酸碱性的理解。有些食物,比如肉类、鱼类、蛋类、海鲜,在消化代谢后会产生酸性的物质,比如磷酸、硫酸等。而另一些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豆类、奶制品,在代谢后则会产生碱性的物质,比如碳酸盐、柠檬酸盐等。

于是就有人推断,如果一个人长期吃肉多,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多,身体就会“变酸”,变成“酸性体质”;反之,如果吃蔬菜水果多,身体就会“变碱”,变成“碱性体质”。他们认为,这种“酸性体质”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比如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而“碱性体质”则健康长寿。

这个逻辑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问题了。咱们上面说了,血液的pH值非常稳定,身体有强大的缓冲系统来维持它。你吃下去的食物,无论代谢产生酸性还是碱性物质,最终都会通过肾脏、肺部等器官排出体外,或者被身体的缓冲系统中和掉。身体内部的环境并不是简单地由你吃的食物直接决定的。

更关键的是,很多所谓的“研究”和理论,都缺乏严谨的科学证据来支撑。比如,“酸性体质容易得癌症”这种说法,虽然很多人在传播,但主流的医学界并没有这样的定论。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等,把原因简单归结为“酸性体质”是过于片面和不负责任的。

就像是说,你今天喝了点柠檬水,它本身是酸性的,但到了你肚子里,它很快就会被中和,不会让你的血液真的“变酸”。同样,你吃了顿烤肉,代谢后产生了酸性物质,你的身体也会把它处理掉,不会让你体内的环境整体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吃的食物对健康没有影响。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对身体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这并不是因为蔬菜水果能让你的身体“变碱”,而是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物质,能够帮助身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抵抗疾病。

所以,总的来说,人真的不能简单地分成“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我们的身体有一个非常精密的酸碱平衡系统,能够把血液维持在弱碱性的健康范围内。与其纠结于这个“酸碱体质”的概念,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上,这些才是真正对健康有益的。

如果你对自己的健康有疑虑,或者想了解更科学的健康知识,最好是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者营养师,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科学的建议,而不是被一些未经证实的说法所误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体不分酸碱性体质,这部分 @丁香医生 已经答的很好了。

但是皮肤是分酸碱性的。一般来说,弱酸性的皮肤是属于比较健康的。

那么弱酸性对皮肤有什么好处呢?

1.对皮肤屏障的影响:皮肤上的相关酶对最适环境是弱酸性(pH=5.5),不懂得可以回去看看大学的生物化学。而这些酶对维持皮肤屏障起着关键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皮肤pH越高,皮肤屏障约低。

2.对皮肤微生态的影响。不仅肠道有微生态,皮肤也有微生态。弱酸性的pH不利于病原菌繁殖,比如念珠菌等,所以弱酸性的pH有利于维持皮肤的微生态平衡。

这对我们选择化妆品有什么帮助?

选择弱酸性的化妆品。

早期的化妆品都是以碱性为主的,比如说皂基洗面奶,但是这几年慢慢的,化妆品的pH都往酸性靠了,甚至有的直接把pH打上包装了,直接宣称自己的化妆品是弱酸性的,比如说施巴。

如何通过成分表辨别化妆品的酸碱性?

1 如果成分表含有在酸性介质才起作用的物质,那么一般这个化妆品是偏酸性的,比如抗坏血酸、乙醇酸和乳酸等等。

2 相反的,如果成分表含有在碱性介质才起作用的物质,那么一般这个化妆品是偏碱性的,比如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


参考文献

[1]蔄茂强, 辛淑君, Peter M Elias. 皮肤表面pH值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 21(8):503-505.

[2]Ali S M, Yosipovitch G. Skin pH: from basic science to basic skin care[J]. Acta dermato-venereologica, 2013, 93(3):261-7.

[3]Korting H C, Braun-Falco O. The effect of detergents on skin pH and its consequences[J]. Clinics in Dermatology, 1996, 14(1):2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人是否分为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问题,这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话题。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其实存在一些误解和过度解读。我这就来给大家掰扯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咱们身体最核心的“酸碱度”,也就是血液的pH值,其实是维持在一个非常窄的范围内,大约是7.35到7.45之间。这个范围非常稳定,稍微.............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而且很实在。看到你中考数学90多分,高考数学86分,而且还说了“自己真的全力学习”,这本身就说明你对数学是有一定基础和热情,并且付出了努力。至于能不能报读“学科数学”,以及有没有希望,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学科数学”指的是什么?通常意义上,我们说“学科数学”.............
  • 回答
    高考数学考场上睡了一个多小时,结果还能考到 149 分,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玄乎”的,甚至有点像小说里的情节。但要说有没有可能,并且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们常说的“牛人”,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高考数学想要拿到 149 分,那绝对不是闹着玩的。这基本意味着你卷面上的选择题、.............
  • 回答
    五年,这是一个很长的时光,一个女生在一段感情里倾注了五年的心血,即使最后没能走到一起,分开也一定掺杂着许多复杂的情绪和无奈。至于会不会被看不起,会不会遇到真正爱护她的人,我觉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看待这些事的人,以及她自己。我们先来说说“被看不起”这回事。在中国社会的某些角落,确实.............
  • 回答
    关于“人一天到底需不需要吃三顿饭”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答案。这更像是一个关于个体需求、生活习惯、生理状态以及文化背景交织而成的复杂议题。让我们抛开那些冰冷的数据和刻板的陈述,更深入地聊聊这个话题。先从我们的生理本能说起。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我们人类的祖先并非是固定每天三餐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古老智慧和现代科学的交叉点。关于“人是否可以修炼”,以及“修炼到什么地步”,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不同视角的话题。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修炼”这个词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下,“修炼”可以指代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是: 武术和体能的磨练: 比如拳脚功夫、内家拳、外家拳.............
  • 回答
    人是否真的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哲学问题,它触及我们存在的根基,也牵引着我们对自由意志、偶然性以及自身力量的认知。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冰冷、程式化的论调,回归到最真实、最生动的人类体验上来。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命运”这个词。它常常带有被注定的、无法改变的宿命感,.............
  • 回答
    关于“运气”,这绝对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尤其是在回顾过往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到,为什么有些人好像做什么事都顺风顺水,像是被幸运之神眷顾一样,而另一些人却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就有一套看不见的力量在操纵着一切吗?要说清楚“运气”.............
  • 回答
    关于“人真的有来生和前世吗?真的能有下辈子吗?”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人类探索永恒与生命意义的焦点。这不仅仅是一个哲学上的疑问,更是深深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与对生命的渴望。从哲学与宗教的视角来看:许多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体系都包含着关于轮回转世的观念。 佛教: 佛教是其中最广为人知.............
  • 回答
    关于“一个月打十几次破伤风”这个说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 şunu咱们得明确:破伤风不是像感冒疫苗那样,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根据接触情况来决定是否补打的。 破伤风的疫苗,主要成分是破伤风类毒素。打了之后,身体会产生抗体,保护我们免受破伤风杆菌的侵害。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一个月打十几次.............
  • 回答
    这问题啊,问到点子上了!“清宿便”、“排肠毒”这些词儿,听着就玄乎,感觉身体里藏着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得赶紧“清理”一下。但咱作为人,到底需不需要这么折腾?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宿便”和“肠毒”到底是个啥? 宿便: 字面意思就是“昨天拉出来的,今天还没完全排干净的便便”。但实际上,.............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自我认知和伦理道德的根基,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审视“权利”的含义,以及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存在哪些差异,这些差异是否构成了拥有“高于”其他物种的权利的充分理由。首先,让我们明确“权利”这个词。在法律和哲学语境下,权利通常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合法地拥有、做某事或.............
  • 回答
    长大后,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怀念起高中那段青葱岁月,也有些人会为自己当时没有拼尽全力而感到一丝懊恼。这种后悔,并不是说高中时期不学习就一定会导致人生一败涂地,也不是所有人都抱有同样的遗憾,但它确实是许多人在回首往事时会浮现的一种复杂情绪。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步入社会,开始为生计奔波,接触到形形色色的.............
  • 回答
    人,究竟能否选择自己的活法?这个问题,像一块一块礁石,在每个人的生命之海中激起浪花,引发无数的思考和争论。我想,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隐藏在层层叠叠的现实与选择之间,需要我们用放大镜去细细审视。从“选择”的定义说起,它不是凭空出现,也不是随心所欲。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做选择,但.............
  • 回答
    你说的“后置”是指什么?是某个影视作品、游戏、或者其他什么媒介里对人长相的描绘吗? 如果是的话,能否稍微具体一点告诉我,我才好更有针对性地解答。不过,就普遍意义上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人长得并不会像我们在影视作品或者某些夸张描绘里看到的那么恐怖。让我们来仔细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
  • 回答
    “人真的谁也不爱,只是爱自己吗?” 这个问题,抛出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丢下一颗石子,荡开的涟漪直抵内心深处。它赤裸裸地拷问着我们所谓的“爱”,那些我们以为坚固的情感羁绊,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愿那般纯粹。说实话,当这个念头钻进脑海,我脑子里闪过无数个面孔,无数个瞬间。是父母无私的付出?是伴侣甘苦与共的陪伴?.............
  • 回答
    当然,人真的会无意识地做很多事情。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无比复杂且高效的运转机器,它在很多时候能够自主地处理信息、做出决策,甚至执行动作,而不需要我们刻意去思考或感知。这就像你坐在驾驶座上,方向盘在你手中,你知道要去哪里,但具体如何微调方向、如何踩油门刹车,很多时候都是身体和大脑在“自动驾驶”,你只是偶尔.............
  • 回答
    美国人是否“赚美元花美元”,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更准确的说法是,大多数美国人在经济生活中确实主要使用美元进行收入和支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以及他们的经济活动,受到其他货币、全球市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详细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俄罗斯人是否能看懂连笔的问题很有意思,这是一个涉及到语言、书写习惯和文化背景的综合性问题。简单来说,答案是:是的,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都能看懂他们自己国家普遍使用的连笔体。但就像任何语言的书写一样,个体差异、书写者的熟练程度以及连笔的清晰度都会影响理解的难易程度。下面我来详细阐述一下:.............
  • 回答
    关于日本人是否“严谨”,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但同时也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事实上,日本人确实在许多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严谨性,但这种严谨性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原因,并且也存在一些被过度神化或忽略的方面。日本人严谨的普遍印象和体现:这种普遍印象并非空穴来风,日本人确实在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