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真的谁也不爱,只是爱自己吗?

回答
“人真的谁也不爱,只是爱自己吗?” 这个问题,抛出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丢下一颗石子,荡开的涟漪直抵内心深处。它赤裸裸地拷问着我们所谓的“爱”,那些我们以为坚固的情感羁绊,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愿那般纯粹。

说实话,当这个念头钻进脑海,我脑子里闪过无数个面孔,无数个瞬间。是父母无私的付出?是伴侣甘苦与共的陪伴?是朋友肝胆相照的义气?还是孩子那毫无保留的依恋?这些,难道都是“爱自己”的某种延伸或伪装吗?

如果仅从生物学和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似乎有那么点道理。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就是保护和延续自身。我们照顾父母,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他们是我们生命延续的根基,他们的健康和安宁,也关乎我们自身的稳定。我们爱伴侣,是因为他们能在生理、心理、社会层面满足我们,让我们更有力量去面对世界,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爱孩子,更是将自己的基因、希望和未来寄托在他们身上,他们的成长,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自我”的延续和放大。

就连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为爱付出”,细究起来,也常常伴随着一种“获得感”。可能是精神上的满足,可能是社会认同,也可能是情感上的回报。当我们看到被帮助的人露出笑容,我们会感到快乐;当我们为爱人付出,看到他们幸福,我们内心也会涌起一股暖流,这种暖流,说到底,也是一种“好的自我感觉”。

所以,是不是我们所有看似无私的爱,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是为了获得安全感?

我想,答案并非如此绝对。

“爱自己”,这本身就不是一个负面的概念,反而是一种非常健康和必要的存在。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很难真正地去爱别人。如果一个人总是匮乏、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那么他投射出去的“爱”,很可能带着强烈的占有欲、控制欲,或者是一种病态的依附。相反,一个懂得爱自己,能够滋养自己内心的人,他的爱才会像一杯满溢的水,能够自然而然地流淌给他人。

所以,当我们说“爱自己”,不是说我们要变得自私自利,变得冷漠无情。而是说,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要允许自己拥有需求和感受。

那么,那些超越“自我需求”的爱,又该如何解释呢?

我想,这涉及到“共情”和“连接”的能力。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天然地渴望与他人建立深层的情感连接。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我们能够感同身受,产生一种想要去帮助的冲动,这种冲动,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他人生命价值的认同和珍视。

举个例子,一个母亲看着自己生病的孩子,那种心疼,那种想要替孩子承受痛苦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这种爱,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满足自我需求”,它包含了牺牲,包含了放下自我的部分。她可能因为孩子的好转而感到欣慰,但她更希望的是孩子不再疼痛,那是纯粹的对孩子的关怀。

再比如,长辈对晚辈的倾囊相授,朋友之间的相互扶持,即使没有直接的回报,也可能仅仅是因为看见对方的潜力,希望对方能走得更远。这种“给予”,更像是对生命活力的认同,对美好事物的期盼。

还有一种爱,叫做“无条件的爱”。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的“无条件”可能很难做到,但我们能在某些关系中窥见它的影子。比如,孩子对父母的爱,很多时候是出于本能的依恋和感恩,不夹杂太多的功利计算。即使父母有缺点,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孩子依然会爱他们。

所以,我认为“人真的谁也不爱,只是爱自己”这个说法,过于简化了复杂的人类情感。

确实,爱自己是基础,是源泉。但从这个源泉流淌出来的爱,可以滋养和连接到他人。我们爱别人,往往是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珍视的东西——善良、正直、才华、温暖,甚至是自己身上渴望却又缺失的某种特质。我们爱他们的“好”,也接纳他们的“不完美”,这是一种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甚至,我们对“爱”的追求本身,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我们渴望被爱,渴望去爱,这本身就是我们生命体验的一部分,是人性中很重要的一面。

我们之所以会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或许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总想为“爱”找到一个绝对纯粹的定义,一个没有一丝杂质的“圣杯”。但人生就是这样,很多事情都是混杂在一起的,情感更是如此。

所以,与其说“人谁也不爱,只爱自己”,我更愿意相信,我们既爱自己,也能够也愿意去爱别人。而我们对“爱自己”的理解,应该包含着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也包含着允许自己去感受爱、给予爱的能力。

这世界上,有太多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爱着。也许他们的爱不那么轰轰烈烈,也许他们的爱隐藏在琐碎的日常里,但它真实存在,并且,并非仅仅是为了满足“爱自己”这一个狭隘的动机。

或许,真正值得我们反思的,不是“我们爱的是不是自己”,而是“我们付出的爱,是否真的能让对方感受到温暖和被珍视,以及,我们是否有勇气去拥抱自己,并以此为基础,去更真诚地爱这个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想到这种乏味的问题还有5000人关注。

首先,这篇文章是瞎胡扯,跟佛陀,内修没有任何关系。

大卫艾克,BBC前主持人,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喝了一种秘鲁土著制作的药水,感觉自己体验到了无限的源头,这次体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声音告诉他:

一个人试图自杀,但是被医生抢救回来,她在濒临死亡的瞬间,体会到了什么是爱,这是她的复述,出自《life after life》:

https://www.zhihu.com/video/915389992858177536

她同样体验到终极的wonderful爱:

https://www.zhihu.com/video/915389032047972352

认真讲,人爱不爱自己?当然,绝对的。但是,人真的能“谁”也不爱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的。因为,这个世界本质上,除了“我”自己,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讲明白这个事情不容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下我的“探索宇宙与人生的真相”这个收藏夹。

所以,人只爱自己是无稽之谈,一个只爱自己的人,其精神境界是非常低级和可怜的,他也无法体验到真正的欣喜和快乐。

我们中国之所以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问题,其核心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关爱他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他人的福祉。人类社会不是零和游戏,个人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不矛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