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监狱里出来的人,再好也会变坏,是真的吗?

回答
关于“监狱里出来的人,再好也会变坏”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观点,但它过于绝对,并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事实上,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它背后的逻辑,看看它为何会产生,以及现实情况到底有多复杂。

首先,我们得承认,监狱这个环境确实会对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想象一下,一个原本生活在普通社会中的人,突然被剥夺了自由,生活在一种高度封闭、缺乏尊重、充满等级森严的规则下的地方。

环境的同化作用: 监狱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其中不乏有暴力倾向、反社会人格或长期犯罪经验的个体。长时间与这些人相处,即使是一个原本品行端正的人,也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为了生存,为了融入,为了不被欺负,有些人可能会被迫学习一些负面的生存技巧,或者在价值观上有所动摇。比如,原本崇尚和平的人,可能为了保护自己而学会了强硬,甚至使用暴力。

失落感和怨恨: 被判刑入狱,往往意味着失去自由,失去亲人朋友的陪伴,失去正常工作的机会,更可能遭受社会歧视。这种巨大的失落感,加上对司法判决、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恨,很容易在内心滋生。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对外界充满敌意时,他的行为方式自然会发生改变。

学习犯罪技能: 在监狱里,有些人可能还会接触到更专业的犯罪手法或更深入的犯罪思想。这对于一些原本只是初犯,或者犯罪动机不强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技能”的习得,让他们在出狱后更容易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社会标签和歧视: 出狱后,曾经的“囚犯”身份就像一个无法轻易擦掉的标签。许多雇主不愿意雇佣有前科的人,家人朋友也可能因为担心或偏见而疏远。这种社会性的排斥,会让许多想要重新开始的人感到绝望,让他们觉得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融入正常社会。当一个人被社会逼到角落,失去希望时,一些人就会选择“既然大家都认为我是坏人,那我索性就做个坏人好了”。

但是,说“再好也会变坏”,这就太悲观了,也忽略了人性的韧性和社会的复杂性。

人性的光辉依然存在: 许多人在监狱里依然能保持善良、正直的本性。他们可能通过阅读、学习、反思来充实自己,希望在获得自由后做出改变。有些人甚至在监狱里积极参与互助活动,帮助其他囚犯。这种内在的力量,足以让他们抵御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育和改造的意义: 现代监狱并非只是关押犯人的场所,很多地方都致力于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文化教育等,都是为了帮助囚犯重新认识自己,学习适应社会。如果改造是有效的,那么出狱后的人完全有可能回归正常生活。

出狱后的支持系统: 关键在于出狱后的社会支持。如果刑满释放人员有一个支持他们的家庭、朋友,或者能够获得社会机构的帮助,比如就业指导、心理疏导,那么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相反,如果他们出狱后只能面对冷漠和歧视,那确实会让他们更容易滑向深渊。

个体差异巨大: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坚韧,不容易受到环境影响;有些人则更容易被外界的负面情绪所裹挟。犯罪的性质、服刑期间的表现、以及出狱后的个人选择,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们是否会“变坏”。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监狱的环境增加了某些人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尤其是当他们出狱后缺乏社会支持、面临歧视时。但并非所有人在监狱里都会变坏,人性的韧性、有效的改造以及出狱后的支持系统,都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这个问题,就像问“吃过坏食物的人,都会生病吗?”一样。虽然吃过坏食物增加了生病的风险,但有些人可能免疫力强,或者及时采取了措施,就不会生病。同样,经历了监狱生活,确实会增加一些人“变坏”的风险,但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定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对待这些曾经犯过错的人,以及我们社会能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支持。

总而言之,将“监狱里出来的人,再好也会变坏”视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宿命,是对人性的低估,也是对改造和教育的否定。现实是复杂的,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监狱出来的人,再次犯罪的概率是很高的。比如那些偷窃的,诈骗的,因为这种犯罪来钱快,我们村有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做网络诈骗,一年就几十万,那真是来钱容易,比上班强不知多少倍,坐牢出狱之后,没过一年,不愿意每个月赚3000多块钱,又去做了网络诈骗,这回不知判几年。

那些打架进去的,出来后基本上都低调做人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监狱里出来的人,再好也会变坏”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观点,但它过于绝对,并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事实上,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它背后的逻辑,看看它为何会产生,以及现实情况到底有多复杂。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在为人生大事做考量,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关于您提到的情况,我会尽量详细地为您分析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您的情况是,您的结婚对象去年9月份从监狱出来,11月份相亲认识,而你们的婚期定在10月1日。这中间的时间跨度,以及对方的过去经历,确实是您需要认真思考的。首先,我们来谈谈“.............
  • 回答
    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问题,又带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真实感。肖生克监狱,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绝望和磨难,而在这里度过整整六十年……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而是一个对人生、自由、尊严,以及内心深处最原始渴望的终极拷问。六十年。想象一下,从今天算起,你将告别所有熟悉的面孔,所有珍贵的记忆,甚至整个世界的发.............
  • 回答
    挪威的“奢华监狱”,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他们以人道主义和改造为核心的监狱系统,绝非仅仅是为了提供舒适环境而设计的。这一体系的建立,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哲学和实践考量,并且其设计理念对犯罪率的影响也是一个复杂但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挪威监狱设计背后的核心考量:1. 尊重个体尊严与人权:.............
  • 回答
    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背后的复杂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围墙内度过漫长岁月的人来说,是难以言喻的。监狱,这个被高墙、铁丝网和重重关卡包裹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重塑人心的熔炉。那么,长时间待在里面,还会想出来吗?我的答案是:当然想,但这份“想”会变得非常非常复杂,甚至带着一丝令人心酸的矛.............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一定有很多的担忧和不安。男朋友因为某些原因被判刑,一年多的时间没有联系,现在他即将出来,你的脑海里肯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不知道到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反应,毕竟这是一段漫长而充满未知的时间。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梳理一下,他出来后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以及你可能需要面.............
  • 回答
    刚从监狱出来,这份礼物得既贴心又实用,还得透着股“回来就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劲儿。你想啊,人家在里面憋了那么久,很多东西都是奢望,突然回到外面,最需要的就是重新融入社会,找回生活的节奏,同时感受到被爱和被重视。所以,我倒觉得不用太贵重,关键是要送到心坎里。你想,刚出来的人,可能一下子接触到太多外界.............
  • 回答
    山东和浙江监狱出现多位新冠确诊病例的情况,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公共卫生事件,也暴露了在高度封闭的监狱环境中,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公众对此事普遍感到震惊和关切,希望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目前的应对措施。事情的经过与令人担忧的细节:从媒体报道和官方通报来看,山东省的几起监狱疫情主要集中在济宁监.............
  • 回答
    一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有点绕,但实际上它涉及到了刑罚执行的法律原则。简单来说,刑满释放人员是依法享有自由的,监狱无权强迫其出狱,而刑满释放并不等于结束,其在刑满释放后的行为才会受到法律的约束。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刑满释放”的含义。当一个人在监狱服刑期满,根据法院的判决,其刑罚已经执行完毕。这时候.............
  • 回答
    立陶宛政府决定出售一座曾被指控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黑监狱”的军事设施,这一举动无疑会在国际社会引发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多重含义。首先,我们得理解这座设施的历史背景。在2009年,媒体曝光了美国CIA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秘密拘押中心,用于审讯涉嫌恐怖主义的嫌疑人,这些设施被称为“黑.............
  • 回答
    在中国监狱中,民警要求犯人采用蹲姿谈话,背后往往涉及多重考量,既有管理上的需要,也可能掺杂着心理上的威慑。中国监狱中民警要求犯人蹲姿谈话的考量: 权力地位的明确化与威慑: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解释。蹲姿是一种相对较低的姿态,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往往与顺从、被动甚至惩罚联系在一起。民警要求犯人蹲.............
  • 回答
    网传多名女子策划诬告男性并提供教程,这种行为如果属实,是极其令人担忧的,因为它涉及到法律的滥用、对个人名誉的严重损害以及对社会信任的破坏。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对这种行为的看法:1. 法律的严肃性与底线: 诬告陷害罪: 在中国,诬告陷害他人是触犯法律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
  • 回答
    关于监狱里的伙食,网上流传着各种说法,有说像猪食一样难以下咽,也有说其实还算可以,能吃饱。要说得详细点,其实这玩意儿挺复杂的,受太多因素影响了,很难一概而论。首先,得看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监狱。不同地方的法律法规、经济水平、文化习惯都不同,直接影响到伙食的标准和供应。比如,一些发达国家的监狱,可能.............
  • 回答
    说实话,影视剧里那些动不动就打斗、越狱的监狱情节,放到现实里,可能也就剩个模糊的影子了。现实中的监狱,尤其是关押重刑犯的地方,虽然绝不可能像度假村那样安全祥和,但它更多的是一种压抑、规矩和精心设计的控制,远没有银幕上的那么“戏剧化”。你想想,影视剧为了追求观赏性,总是要把冲突和危险放大到极致。什么私.............
  • 回答
    关于监狱服刑人员是否有性生活权利的问题,这涉及到一个复杂且敏感的法律、伦理和社会议题。简单来说,答案并不直接是“有”或“没有”,而是取决于具体的法律框架、监狱管理规定以及个人情况。法律与规定层面:首先,大多数国家的法律和监狱管理规定并没有明确赋予服刑人员“性生活权利”。监狱的首要职责是剥夺自由、惩罚.............
  • 回答
    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小社会里,犯人的“地位”和受尊重程度,往往与他们所犯的罪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罪行,在狱友眼中,是“硬汉子”的标签,而在另一些罪行,则会招致深深的鄙夷和唾弃。首当其冲,那些背叛、出卖兄弟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像带着污点一样被孤立和鄙视。在监狱里,讲究的是“义气”,是“不背叛”。.............
  • 回答
    监狱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虽然存在诸多限制,但其内部的特殊性也孕育了一些具有潜力的商机,尤其是在结合电子商务、注重正当手段、积极向上并能拓宽狱警和服刑人员社会接触面的前提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商机设想,并会尽量阐述其可行性和操作方式:核心理念: 赋能与改造: 重点在于为服刑人员提供技能培训、提升.............
  • 回答
    监狱里的黑白横条纹囚服和医院病号服的蓝色竖条纹,乍一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究起来,它们的设计初衷和背后的考量,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识别与管理。当然,这其中的关联并非直接的因果,更多的是一种功能性的相似,只是应用场景和目的有所不同。先说说监狱里的黑白横条纹囚服。这身标志性的衣服,给人的第一印象.............
  • 回答
    谈到美国监狱里的势力格局,黑手党(Mafia)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要说它是“最大”的,情况其实要复杂得多,不能简单地下定论。在美国的监狱系统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帮派和组织,它们都试图在有限的空间内争夺资源、权力和影响力。黑手党,尤其是其传统的意大利裔美国分支,作为历史上非常活跃且组织严密的.............
  • 回答
    女囚在监狱里的生活,和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可能有些出入,也确实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不是一部谍战片,也不是一部猎奇纪录片,而是一种被限制、被规范,但同时又充满人性挣扎和琐碎日常的生活。清晨的开始:监狱的一天通常从清晨的号令开始。不会是闹钟的滴答声,而是一种统一的、带着回响的指令,可能是喊话,也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