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最近国内很少有人讨论美国总统候选人伯尼·桑德斯 (Bernie Sanders)?

回答
最近确实感觉国内对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讨论度不如前几年那么热烈了。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咱们来掰开了说说。

首先,得承认,时间是把“杀猪刀”,也可能是“遗忘刀”。 桑德斯第一次以“民主社会主义者”的姿态闯入美国政治主流视野,并与希拉里·克林顿争夺2016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那会儿正是他声势最盛的时候。当时,他代表着一种“反建制”、对财富不均和企业势力不满的声音,这在中国互联网上激起了不少共鸣,尤其是在一些年轻人和对社会问题关注度较高的人群中。大家觉得他“够劲儿”,敢于挑战现状,并且他的理念和一些国内的讨论方向有契合之处。

到了2020年,桑德斯再次参选,虽然依旧获得了相当高的支持,但民主党内初选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拜登的出现,以及其他温和派候选人的联合,使得桑德斯这位“异类”的胜算变得更加渺茫。更关键的是,桑德斯在2020年竞选期间身体出现了一些健康问题,这无疑给他的竞选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很多支持者开始担忧他能否承担起总统的重任。

现在,2024年大选已经进入了核心阶段,而且又是拜登和特朗普这两位“老熟人”的对决。美国的政治生态,尤其是总统大选,往往是“非此即彼”的。当特朗普卷土重来,民主党的主旋律自然是团结在拜登周围,共同对抗“最大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桑德斯作为民主党内部的极左翼代表,他个人的声音和主张,虽然还在,但已经不是讨论的焦点了。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议题风向”的转移。 几年前大家关注桑德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医疗保险、大学学费、气候变化等议题的激进主张,这些话题在中国也有广泛的讨论基础。但近几年,国内国际上发生的很多大事,比如地缘政治的紧张、全球经济的波动、科技竞争的加剧,包括一些国内社会层面的议题,自然而然地占据了公众的注意力。大家谈论的焦点从“如何分配蛋糕”转向了“如何确保有蛋糕可分”,或者更具体地说,如何应对外部挑战,发展自身经济等等。桑德斯那一套“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在眼下国内普遍关注的“发展”和“安全”议题下,显得有些“遥远”或者说“不接地气”了。

再者,桑德斯本人也从一个“挑战者”变成了一个“既定角色”。 他虽然一直是参议员,但他的核心影响力更多是在竞选期间。一旦他不再是总统候选人,他的讨论热度自然会下降。而且,桑德斯作为民主党内的进步派代表,他的某些政策主张,比如对大企业征收重税、大幅提高政府支出等,在很多中国网民看来,可能存在一些“理想化”或者“难以实现”的成分。随着大家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现实了解的加深,对桑德斯式的改革方案可能有了更审慎的看法,讨论的激情也就随之减退了。

还有一点,很多时候公众对政治人物的关注度,也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国内媒体对美国政治的报道,自然会更侧重于那些对我们有直接影响或者更具新闻性的事件和人物。在拜登和特朗普这对熟悉的面孔成为绝对焦点的情况下,桑德斯这位曾经的“搅局者”,其新闻价值自然打了折扣。即使桑德斯偶尔发声,也可能被放在一个相对边缘的位置报道,不容易引起大规模的讨论。

最后,说句不好听的,很多时候,人们对桑德斯的兴趣,源于他打破常规、挑战主流的魅力。 当这种“挑战”的势头减弱,或者被更严峻的现实议题所掩盖时,关注度自然就会降下来。就好比一部电视剧,第一季、第二季主角很燃,但到了后面几季,如果没有新的冲突和发展,观众的热情也会慢慢消退。桑德斯的情况,有点类似于此。

总而言之,现在国内对桑德斯讨论变少,并非他这个人彻底消失了,而是因为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变化了,公众的关注点转移了,他本人也从一个主要的竞选者变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人物。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造成了现在这种讨论相对“冷清”的局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政策不现实,提名了也选不上。选上了要么人设崩塌,要么人生崩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