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是:分!姑娘,坚决分,就算有再多的人骂你鄙视你,都不用理会他们,没有人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你继续忍受你受不了的苦,你有权利追求你所向往且觉得舒适的生活方式。
只是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看到这个新闻,心里五味杂陈。我想到了今天我的晚饭,就是下面这张:
毫无卖相,也并不十分美味。里面有海带、木耳、黄花菜,还有一点点肉丝,这是中午来客人剩下的几个菜放在一起的,晚上母亲热了一下,就着一个馒头,这就是我的晚餐。但这样的菜也并不寒酸,谁家逢年过节没有吃过剩菜?这只是普通的饭菜,不惊艳却也觉不丢人。可如果把图片调一调,不比新闻里的菜好看许多:
我相信,新闻里那顿饭,肯定不是他们平日里的饭食。新闻里男主角的父母,听说女子带了个上海的女朋友回家过年,肯定是倾尽所能准备了这么一桌子菜,上海姑娘所害怕的这一顿晚饭,却是他们平日里无法企及的盛宴。不怪这个姑娘不近人情没修养,她只是第一次目睹了中国最真实的境况;她只是第一次发现,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异之中。也许只是这种巨大的差异把她吓坏了。
我不知道新闻里的江西农村是什么样子,我所拥有的经验只局限于安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小村庄的真实的物质生活。
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在想,把上海姑娘吓住的,可能不仅仅只是一顿饭,而是和这顿饭相配套的一切:破败的房屋,试图说普通话却露出蹩脚乡音的父母,无法忍受的卫生条件……但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厕所!我不知道男方村子里的厕所是什么样的,但我看到这个新闻后,去拍了我们家的厕所:
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我们的厕所,只有一个,男女共用。每次去上厕所都小心翼翼,如果里面有人,听到脚步就咳嗽一声,来人就知道里面有人了。外面还有一个化粪池,而且就在门口。我们这边每一家一户门口都是这样的。
这是厕所内部,一个蹲坑,三面全是砖。狭小阴暗潮湿,还有味道。看到那个罐子了吗?那是我们晚上上厕所时用的。农村人家里都没有厕所,冬天晚上冷,就把这个东西拎到屋子里,早上拎出去。
原谅我让你感到不适,我不是恶趣味,只是想让你们知道,这就是我们这边真实的中国农村生活。当城里人习惯了抽水马桶的时候,我们安徽北部的大部分农村人每天在用的就是这种厕所。
看到一篇评论此事的文章说,作者为了体面地待会朋友回家,准备了10年。盖了新房,添置了家居,重盖了厕所,砌了洗澡间,装了热水器,才有勇气带女朋友回家。看到我们这里的厕所卫生条件,我能深深地体会他的顾虑。
再说回那顿饭,斑驳的木板桌上隐藏着可疑的污渍,不锈钢菜盆显得笨拙,七长八短颜色不一的筷子让强迫症患者尴尬无比。然而,其实我们的生活和这个相比也并不十分优越。
这是我们的厨房,虽然贴上了锃亮洁白的瓷砖,但还是古老的样式。虽然也配了煤气灶,但是家里人炒菜做饭,大部分时候还是用的这种土锅。
烧的是豆秸,火在灶中燃烧,灰烬落在下面,如果用烧火棍用力一戳,灰就可能会从洞口扬出来。
今天中午来客人时,我做的菜。
这就是豆秸,黄豆豆粒打下来之后剩下的秸秆,用来烧锅特别好。小时候放学后,我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一边烧锅一边看书的。后来去城市里上学和工作,我有时候会自己做饭,都是因为从小烧锅看母亲和姐姐做饭学会的。去年我第一次和朋友去逛了宜家,看到一间间整体厨卫时,自来水管和抽油烟机都让我无比地羡慕。朋友很不理解,他不知道我曾经在夏天烧锅时,忍受过多少油烟和灰尘,不知道我汗湿过多少衣服。
从上海姑娘的照片可以看出来,她前男友的家里的灯有多黑。我从小就是在这种灯光下长大的,15瓦,昏黄如豆,还发热。即使如此,每当看电视时,父母也不舍得让它亮着,怕费电。
我们这边的农村人,挣钱太难,所以任何东西都不舍得浪费哪怕一丁点。一把凳子,能修修补补用上十几年;一把菜刀,就算钝得很难切动,也不舍得换一把。有一次,父亲怕接线板上的指示灯费电,我给他计算了一年也用不到一两度电之后,他还是没事就把指示灯给关了。穷了一辈子,穷怕了。
前几天,我在网上给父母买了一台冰箱。不出所料,父母第一担心的事情还是电费:“买啥买啊,一直插着,你知道一年要浪费多少电啊!”最后拗不过我,还是买回了家。
在我说不能经常拔掉插头,否则容易把冰箱弄坏之后,父亲才同意将冰箱一直插着电。但他还是不相信冰箱上写着的24小时用0.49度电的说法,他说,一天至少得用5度电。这让他心疼。
昨天下午,我们村里还发生了一件事。村里的干部为了给我们村子修路,趁过年大家都在,召集村民兑钱。
这就是开会的现场,人们三三两两,或站或蹲,七嘴八舌讨论起谁该兑多少钱。
还是先说说我们村的交通状况。我们村离最近的马路要走半个小时,而最近几年,当周边的村子都已经修上了水泥路时,我们村仍然是土路。现在路上还铺了石子,在以前,完全是泥土,一下雨泥泞不堪。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村头
村里
要修路,政府出一部分钱,但村子里同样要出,村民们一家家都要掏钱。村干部为了让行动更迅速,在去年选了10个代表,总共拿出了14万存到银行里,等路修好后,把全村的钱一家家收齐,再退还给这10个代表。但眼看正月十五之后就要动工,却还是差4万块钱。昨天下午的这个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从穷怕了的农民手里拿钱,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之前拿过钱的代表,总不能再让人家套腰包。但让其他人拿钱,也都是你推我我推他。本来已经答应给5000块的,因为大家要求他堂哥也出5000,最后变成两个人一起给5000;有人要求去年的代表再拿5000,而惹出一顿气的。经过了长时间的商量和妥协,最后,还是几个年轻人把钱凑齐了。
这是我们村今年最重大的事情了,听村干部说,正月十五之后就开始开工了,下回再回家过年,水泥路就铺到家门口了。而每年大队申请的修路修桥计划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抓住这次机会,我们村的路永远也修不好。
新闻里上海姑娘的叙述中,她下了火车,转了一次车,还搭了类似于拖拉机一样的车,颠得她晕车。而这些,都是我们村里的人祖祖辈辈无法逃避的最常见的生活方式。
而行驶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的,大多还是这种电动三轮车。农忙时用来拉麦子,平时用来做代步工具上集买东西。但冬天风大,骑着这种车子上路,冷风刺骨,却已经比自行车好太多了。
记得阎连科在《我与父辈》中写过知青派饭的事情,母亲和姐姐要淘麦磨面,等待知青来家隆重吃饭。知青来他们家必须要求顿顿细粮白面,而这些却是阎连科他们一家在春节和其他几个节日才能吃得上的。阎连科说:
“直到今天,对于知青我都没有如许多人说的那样,感到是因为他们,把文明带到了乡村;是因为他们在乡村的出现,才使农村感受到了城市的文明和文化。于我最为突出的感受,就是因为他们的出现,证明了城乡的不平等差距远远大于人们以为的存在,远远不只是一般的乡村对都市的向往与羡慕,还有他们来自娘胎里的对农民和乡村的一种鄙视。”
话虽然说的十分愤慨,但在这个新闻里,我感受到了同样的不平等的差距的存在。也许,以前我们看到了太多巨大的差异,但直到这个上海姑娘的出现,才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将这种差异放大。在上海姑娘的映照下,我看到了我的父老乡亲的生活在城市主导一切的文化中是多么的边缘化,处境是多么的难堪。上海姑娘所逃离的,是我的父老乡亲每天赖以生存的日常。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当北上广摩天大楼此起彼伏,商场琳琅满目时,广大农村地区即使暂时脱离了赤贫,却和城市产生着越来越大的鸿沟。不论是GDP统计数字,还是电视上歌舞升平的景象,都要么掩盖要么刻意回避了这种差距。当人们在赞颂农民淳朴和农村安逸,当人们在同情农村贫困和遗憾乡土不保时,实实在在的尴尬被忽略了。人们看不到也不愿意看到,那一桌子卖相难看的菜,那颠簸难忍的道路上扬起的灰尘,那亿万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竟要面临着如此被嫌弃的尴尬。
PS:我们村至今没有网络,这篇文章还是我用流量来编辑的。
从表述的内容看,这对情侣属于典型的门当户对,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得出找对象应该门当户对的结论。
要知道,女方自称“长相一般性”,翻译成人话,那就是…还是不说了吧,人艰不拆。家境来看,父亲是退休工人,母亲是普通教师,应该属于本地的中下阶层。因此,找了一个家境贫寒的凤凰男,当然是门当户对。一个核心优势是户口本,一个核心优势是工资卡,一拍即合。否则的话,如果想找本地人,那么户口本的核心优势就没了,还能找什么样的呢?毕竟,本地的男士面对漂亮的外地妹子和“长相一般性”的本地妹子,只要审美观正常,对吧。
所以说,这对门当户对的姻缘本来是能够成的,结果弄分了,肯定是双方处理不到位造成的。这让人想起工程建设领域层出不穷的纠纷:甲方提出条件,全额垫资,乙方为揽下工程,分明没有全额垫资的实力,答应了先,结果活搞到一半,资金不足,发不出工资,煽动农民工闹事,弄的很不愉快。
对比下这个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女方吃不惯粗茶淡饭,住不惯破屋陋室,早干嘛去了?为什么不说出来呢?毕竟,能为这点破事就分手,咱也别提什么爱情,咱谈生意,买卖不能这么做啊。很明显,女方一开始立下了“我们城里人不挑剔能将就”的flag,然后男方邀请上门,为了树立“讲道理”的形象,一口答应,谈到吃饭住宿,为了树立“好媳妇”的形象,随着男方去搞,而男方为了树立“孝子”的形象,随着父母去搞。于是,这对孝子贤媳便装逼不成终反目了。
其实,身边类似的婚姻幸福美满的有不少。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比如说我有个朋友,是个一线城市妹子,同样嫁给家境普通收入不错的江西农村大哥。女方有言在先,平时都在城市,你家人能来,我不会去江西,生了孩子也以“小孩子受不了农村湿冷的冬季”为由,没有去过江西。于是两个人在城市过上了和睦的生活,直到多年后,双方经济条件改善了,出钱把江西老家的祖宅扒了重修,修到女方能够接受的程度,并装上空调,一家三口欢欢喜喜回江西过大年。你看,人家是不是事情办得比这对漂亮多了?
对于这对情侣而言,有言在先的话,事情确实也不至于弄到这个地步。女方受不了啥?自己也知道的一清二楚,主要是三点:吃、住、行。不锈钢餐具毫无食欲,和小姑子同床很不习惯,坐个拖拉机很不舒服,这三点都是花钱就能搞定的事情啊,而且是花小钱就能搞定的事情。大不了,就住在镇里或是县城的宾馆,吃饭就下馆子,顶多就是几千块钱的事情,两个上海白领完全负担得起,如果负担不起今年过年也可以不回。这么谈,男方接受就行,不接受就分,在上海谈不拢就分也比在江西受不了就分有理有利有节,而且还不错过正月这个相亲窗口。
另外要说一句,饮食这个东西,只要干净卫生,吃什么和用什么餐具吃,完全就是个人偏好,哪里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比如说这个上海妹子,嫌江西农家菜不好吃,那好,有机会嫁到北方比较大的城市,比如说北京,对方端出热气腾腾的豆汁,说一句你干了我随意……毕竟,不是每个南方人都能像我一样把豆汁当豆浆喝的,对吧……
我想吃那鱼…
现在姑娘们自拍都不P图了么?!
你们城里人啊,根本不懂。这种饭菜我见过,打上光,换个光圈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真心的。不信的话下楼左拐找个小卖部买个二十瓦的灯泡,然后自拍一下你就明白了。
还是过亮了…
“每个大新闻背后都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张宝华
这个新闻,讲述了一个“长相一般”“上海户口”“父母工作不错”和“工作能力强”“卖相不错”“家庭条件较差的外地人”最终走向决裂的故事。
他们的暂时结合是必然,因为“长相一般”的女性,是找不到能力强长得帅家境好的男性的,而不愿在长相和能力上将就,只有在家境上将就。只是女主的幻想在年夜饭上被打破罢了。
而女主在整个事件中的更加主动,体现了她的优势“上海户口”“不错的家境”在婚恋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更有稀缺性,至于原因,大家都知道。
“凤凰男”广受批判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有一大批城市女性在当地婚恋市场的边缘化,她们往往为“凤凰男”的能力和上进所倾倒,因为她们自己没有能力,只得依附于父母提供的资源。而一旦在理性权衡,和“凤凰男”家庭结合,自己的生活水平不能保证的情况下,便会躲入“三观正”的碉堡。
而男方的表现非常冷静,他的个人素质应当比女方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也认清了现状,以友好分手告终。希望他以后能抛弃幻想,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
说到底,爱情,恋爱,新式婚姻,都是新鲜事儿,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事便不足为奇了。
最后祝你,找准自己的location。
公众号 险中求生(第一个)对保险感兴趣的可以关注。
确实是不该那么迅速的离开。
做人要有基本的素养,首先一点就是不要让别人对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感到自责。
如果你按照正常行程,走了之后马上就分手,男的还可以假装无事,一段时间之后再和家里说,对方和自己因为各方面的不适合最后分手了。
你这来了第二天就走,傻子都知道是嫌弃人家家。
问题人家有故意怠慢你吗?
你谈恋爱,这是两个人的事情。可是你如此匆忙的离开,伤害的是一家人。
或许从此以后,原本为儿子骄傲的父母变的战战兢兢,生怕给儿子拖后腿。
或许这家人对你很满意,但是你的离开让他们后悔,让他们懊恼,让他们自责一年两年,五年十年。
他们不该承受这样的痛苦。
哪怕你私下极尽羞辱你在当时的男朋友,也不该给对方父母留下一丝心理阴影。
看了这个消息,太多农村出来的孩子心里都能涌出这么多年因贫穷在自尊和自卑中挣扎的万千感慨。不要说在这个对男孩有更高期待和要求的爱情婚姻市场,男孩子有多大压力,即便是我等容貌尚可(不要脸一回)的农村女生,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心理也是诸多坎坷。
大学时的男友家境不错,他去过一次我家,尽管我已经尽力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我也能感受到他走在泥泞的小路上看着鞋子上的泥水脸上那深深的嫌恶~
老公的家境也比我家强很多,但,我从来没有因为担心他嫌弃我家的破败而紧张。
不是前男友人品差,而是我觉得,彼时我们对爱情的理解都有些浅,才会用这些东西来决定自己在爱情里的自尊和自信。
既然家境已经很难改变,那么,就努力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吧。
@靡靡之音这么美好的姑娘,她会发现的美好,请你拥有。
姑娘想低价投资一潜力股,入手后发现母公司抽血和关联公司输送吃不消了,业绩还是要看合并报表的嘛。
男权社会的悲剧。
在人类生产力较低的时代,由于体力的明显差异,男女对社会的贡献率明显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分工。于是,男尊女卑的男权制(或称父权制)的意识形态被建构起来。在父权制社会下,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支配性地位,而女性则受到男性的支配。随着近代技术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性在生产率上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男权社会的存在也就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而物化他人者,亦必为人所物化。男权社会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女性,更是男性。在父权制的意识形态下,婚恋中男方一般要比女方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被认为在婚恋市场上有较高的价值。因此先天条件不占优势的男性(家境贫寒,没有背景等等),则在繁衍竞争处于严重的不利地位。而男权制衍生的男主女辅的宗族意识,使爱情从两个人的事情变成了两个家庭的事情,大大恶化了这种不利地位。
在这个例子里,这些状况都很明显的表露了出来。男方由于不是本地人没有家底无法买房,成为了他的竞争劣势,招致了上海丈母娘的强烈不满;而他要求他的女友过年随他回乡(这不能说没有受到宗族意识的影响)并让她看到了与她的生活环境与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一幕,则最终彻底葬送了他们的感情。试想,如果是上海本地男和外地村姑的恋爱,男方对女方的贫寒家境往往就不会那么在意,甚至连过年到女方家的念头都不会有。
如果说两人相爱却由于客观状况不得不分手,这只能是小小的遗憾;但是我格外在意的是,这个男生明明十分优秀却得不到更好的个人婚恋与发展机会,这就是大大的悲剧。女方的描述是,这个男生工作能力强(说明专业素质过硬且有上进精神,是潜力股),卖相好招她喜欢(说明虽然出身外地农村但是有精神气质,很可能交际能力也不错),她谈了一年(从女生的家庭背景看她眼界不会低,能得到她的认可侧面证明了男生的优秀)。这从任何标准看都是优质男,这种高素质人才即使是上海北京这种一线城市也是十分需要的。作为一个北京本地女生,我深深领教过这群本可成为新北京人的外地男生的上进与出色,然而在这种全社会性的畸形的男权观念下,他们却不得不无奈地错失机遇抱憾一生。
所以,女性主义者争取的对象不仅仅是女性而且也包括男性,女权主义运动的受益者当然也不仅仅是女性而且也包括男性。女权主义与性解放,是对男女双方的共同解放,是对在当代已经明显不合时宜的使无论男女都深受其害的男权社会的消解。只有突出女性的主体性,确保从家庭到社会男女平等的地位,建构公平而合理的性别秩序,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不陷入性别的藩篱,客观而理性地认识与评价个体女性在社会中的的地位与作用(如公正评价道一位女记者跑业务跑的比水平更高的男性同行还要快),是塑造合理的性别观的必要条件。
父权制的异性婚姻本质是经济契约,主要针对于阶级再生产。而在宗族制的阶级衡量是双方原生家庭。而在城乡以及省际经济差距很明显使得地域成了一种阶级差异的表征。
而阶级再生产与阶级适配包括
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原生家庭的社会资源积累和人情能力)的再生产,还包括文化资本(所处文化生位的品级),符码资本(价值观共同体),身份资本(这个有点复杂,姑且当作个人阶级的社会身份在社会话语权分配中的份额)。
而作为制度的婚姻和作为感性经验的爱情共性中都包括社会关系本身的建构,爱情更受后三者的影响,文化阶级导致了去诠释什么样品级的“爱情”文化涵义,符码资本强调了爱情本身基于哪种价值场域的阶级承诺,身份资本决定着这种相互承诺下是哪一类角色扮演。
而后工业时代诞生了两个新兴的阶级,一个是鲍曼的新穷人,一个非阶级化的剩余阶级。
新穷人未必是真的穷人,指的是远离消费政治所营造的公共场域中消费扩展和生产机制的人群。包括某些乡镇甚至三线城市的小老板,经济状况极佳,可能远离主流消费文化(品味低下),不是消费媒体的受众(被媒体专栏当作笑料),没有任何话语渠道也不懂话语规则(在话语政治中永远是被主流人群言说的他者,以批判这阶级塑造自身的价值观共同体)。但是这个群体的认同组织性很高,并且由传统人情共同体进行着深度捆绑。
而非阶级化的剩余阶级首先是剩余阶级,即原生家庭积累足够在再生产的过程中挤入消费资本取悦的群体,但是大部分无力继续向上跨越,主要资本来源于固定资产积累,传统议价权并不高,其组织方式中文化工业品的消费圈是比较明显的一类,但阶级文化主要来自于文化产品的接受和消费文化圈的情感共鸣,虽不具备政治组织性,但是具备话语权的政治性,因为这个阶级是后消费主义的公共政治中话语渠道的主要受众。
而这两个阶级的斗争将贯穿整个第二共和国的历史,而婚恋市场中由交换价值的界定权和消费场域话语权争夺中的“正三观问题”,已经是其中最礼节性的一类了。
而这两个阶级的斗争之所以长期存在,
首先在于非阶级性的剩余阶级的组织力并不高,整个阶级有一些大体的共性,内部分化严重,但是毕竟是消费媒体和话语渠道主要受众。
而新穷人阶级,组织性更强而且基数更大,政治行动力更强。说句更难听的,一人一票都能票死人。但是远离消费政治的主要渠道。
而这种冲突会随着公共政治变得更为明显化,美欧公共政治中已经有这类倾向。
点赞突破5000,很感谢大家,
关于门当户对相关的问题,
大家不要再邀请我答题了,其实我更擅长:
《有哪些让你相见恨晚的美容妙招》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3502 3104/answer/88076418《你的日常搭配是怎样的?》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3593 1586/answer/125325843我的答题:
在微博上看到这篇新闻,
我这位正在农村过年的城里媳妇,
不禁仰天长啸三声俺太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了!
哈哈哈哈今天我想给大家来点正能量的。
一直在知乎潜水,会写这么长的答题,
是因为我先生看到这篇新闻,
以及自称是新闻男主的申明,在机场当场哭了!
我赶紧故做镇定的安慰他,
“不要觉得愧疚,前两天我刷卡买了一个Chanel包,
你记得帮我还款就行了。”
他就说,买买买!
所以,我来这里,
是来支持你们眼中所谓的“凤凰男”的!
希望大家给我点赞,
让我这个知乎小白的第一题让更多人看到!
我家情况和这位上海姑娘如出一辙,
爸爸是事业单位工程师,妈妈是艺术学院教授,
我家几辈人都生活在城里。
我男友来自农村,他也一直强调他家里很穷,
但我十分欣赏他的上进和才华,
觉得他是可以依靠的人,
所以在交往2年后,他提出过年想带我回家见见父母,我就欣然同意了!
在此之前对于农村和穷,坦白说完全没有概念
我想象的农村是珠三角的农民自建房,
穷只是穿得差点,吃的差点。
从广州出发坐了3小时飞机,再转小车,坐了轮渡,
再坐小车共8个小时才到他们村口,已经是晚上,
雨夹雪,非常冷,但全家人在村口等我。
热情打了招呼,他们让我换了水鞋,
我正纳闷为什么要穿水鞋?在手电筒的照耀下,
我看到脚下有一条红军长征才能见到的非常难走的泥巴路,
在搀扶下我跌跌撞撞走了十几分钟才到他家,
在昏暗灯光下,我只看到一栋破旧的毛草房,
这样的房子我只在扶贫公益广告里看到过,
可是,除了破旧不堪的房子外,
还有一屋子对我非常好奇、很拘束招呼我的他家人和邻居,
那一桌子饭菜和碗,和新闻图片真是是一模一样的!
房子很小,前边是厨房加饭厅,后边就是睡觉的,
窗户很小,白天光线也很暗。
没有自来水,是从后边河里简单过滤直接抽取的河水,泡个茶煮个饭还赠送水草,一个晚上停几次电。
我男朋友提前准备了新被套和床单给我用,
睡上我觉得床板好硬,
打开一看,里边垫的竟然是茅草,
因为是春节,
宰好的鸡、鸭、肉还有鱼就放在床对面,
满屋子的血腥味,
没有厕所,也没有淋浴间……
当天晚上,等他们一走,我对着男朋友就哭了!
不是后悔,也不是哭诉自己的遭遇,
而是觉得我男友的父母太可怜了,
他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考上大学,成为学霸,
在大城市里立足,成为白领,太不容易了,
在我心里他没有减分,而是加分的,我更加爱他。
见我哭成这样,他也是吓傻了!
搂着我肩膀说,等自来水一通,就给家里盖房子。
我可能神经比较大条,哭到鼻塞,一屋子凶案现场般的血腥味我也睡着啦,睡醒一觉精神也就痊愈了,
第二天,我包了一辆三轮车,坐了快一小时,
带着家里的孩子去乡里赶集,
给他家人买了取暖器、棉鞋和暖手宝,还有几箱健力宝、快餐面、各种零食。
取暖器不行,电力不稳,老跳闸。
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常常会对贫困山区的弱势群体施予援手,慷慨解囊,
对自己爱人的家人就势力眼了?穷是地域性的问题,并不是他们的错!
因为条件不好,我更应该对他们好!
下午和他家人去收棉花,非常兴奋,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见到十几亩的棉花地,
穿水鞋,在腰上系一个麻袋,把棉球摘下放麻袋里,
我记得一斤棉花只卖13块钱(具体多少记不清了),可是棉花非常轻,
一个下午我只摘了一斤多点。
我只想对天念一首《悯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哇!
第二天我去了划船和钓鱼,
第三天我学会了打麻将,因为水平低,只能在儿童组
第四天我学会了做茶叶蛋,
饮食上我习惯吃素,就每天去自家菜地拔青菜,
那里的青菜真的好甜,太太太好吃了!
在农村最不能忍的是旱厕,我连路过也不能忍,
也从没敢进去过,
解决的方法是小解用痰盂,
大解就掌灯步行15分钟去附近的小学,
那里情况好点,然后5天没洗过澡。
我在城里也是顶时髦的姑娘,在这里妆也不化,
头发随便刮刮,牙齿随便刷刷,鞋子特别脏,
每天穿一件羽绒服,入乡随俗,得过且过吧!
不依靠别人,
可以让自己获得幸福的能力是女生的必修课,
这会让我们在任何困难、险境中都保持乐观的心态。
5天之后回去,临走时还有点恋恋不舍,
也就是卫生条件艰苦些,我男友父母文化水平不高,
他妈妈还不识字,讲的方言我也听不懂,
但看的出他家人品都特别好,
因为家里条件差,我的到来让他们有点拘谨不自信,
生怕我印象不好会迁怒于男朋友,
这让我觉得心酸,我在城里也就是普通姑娘,
在这里他们都当我仙女了!
不,在整个村里我都是出名的仙女了!
仙女我,带着他家人和邻居准备的一箱肉丸子土鸡蛋香肠和一床新打的棉被回家去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HE,
距离我第一次去他家已经15年过去了,
我和男友相恋11年,在2009年结婚,
我们的女儿已经6岁,
我俩都有很好的事业,家庭美满幸福。
10年前他们兄弟合力建起了三层小楼,
有抽水马桶和浴霸,
我公公已经去世,今年春节是婆婆80大寿,四世同堂
我不喜欢“凤凰男”、“孔雀女” 这样划分阶级的标签,
现在社会对农村出身,
靠勤学努力自强不息在大城市打拼的上进男青年,不给予尊重,反而备受歧视,让人心寒。
你又不是地主家女儿,他又不是你家长工,
怎么就门不当户不对了?
对于新闻中女主的反应我也可以理解,
对于没有强大内心与包容力的姑娘,
选择所谓“门当户对”的对象也非常重要!
分手是迟早的事,但凡事不能做绝,
对于过往的爱人和他的家人,心存一份善意!
来到知乎才知道“阶级固化”这个词,
来到知乎才知道“门当户对”有这么重要,哈哈^_^,
时隔一年再回头看这份答题,
也有人会质疑这只是个故事,
但我可以承诺以上所写都是真实经历,绝非杜撰!
无论你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是贫穷还是富裕,
能够嫁给爱情才是最大的幸运。
在这冷漠现实的世界,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丝温暖,
也祝各位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分的好!
不过我大江西实力躺枪有点难过。看到微博一堆四川的黑江西菜有点不服。
想我大姑,当年是我们县十大美女(我妈说的),嫁给一无所有的我前姑父,是真的很不幸福,住在租的房子里,天天柴米油盐酱醋茶,再深的感情,也慢慢消磨,离婚后已成陌路。
所以我大姑现在对我姐姐找男朋友严格把关,一定得有钱(我没说要很有钱也没有有钱就行啊~),讲真我理解。
门当户对自然最好,应该最幸福。
然后就是男方条件好女方漂亮。
如果男方条件太差,女方条件好,不会幸福。真心的。(指一般情况)
有人说可以一起打拼爱最重要那是你们没体验过,像这个姑娘这种情况,婆媳关系之类的超级麻烦,我觉得城里人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在于觉得乡下人淳朴。。。
看来照片的力量是伟大的(^.^)50赞照片,大姑30岁的时候(大概十七八年前吧),不要给了照片就不赞了啊喂(ಥ_ಥ)
◢我是分割线
早上起来发现这么多赞,谢谢大家啦~
不过我真的不像我大姑︶︿︶我大姑像我帅气的爷爷然而我老爸像我奶奶(ಥ_ಥ)于是╭(°A°`)╮
所以觉得我可能会是大美女私信撩妹的我要报警啦(ಥ_ಥ)掀桌(╯‵□′)╯︵┻━┻
看到评论有些再说只注重钱不好的。。我的意思是我大姑觉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必要条件没说唯一条件啦。。爱情啥的肯定也要考虑啦,目前我姐已经领证啦,男方不是富豪级别的但是对我姐超级好我姑也同意啦~以后心情好也许还会更照片,谢谢大家的赞(≧▽≦)/
◢我是分割线
帮姑娘说话被喷圣母了,其实我也不是说姑娘事实上做的对不对,只是就目前新闻帖子透露的信息来看,无法知道当时姑娘有没有表露出嫌弃(内心肯定是嫌弃的,但是表面功夫有没有做好谁知道呢)就像某答主说的,应该说您好谢谢招待再见。。。你怎么知道姑娘没有这么做呢?在完全不知道姑娘在面对饭的时候有没有生气的情况下,以此抨击姑娘没修养可以显示你们的修养?
然后姑娘准备分手,只能说爱的可能不深也确实被吓到,分手是男方提出,你就知道姑娘没以家里有事等借口宽慰老人?换你和男友分手了大过年的不回家还呆那里为了照顾男友自尊心?姑娘受到惊吓回家找父母有错?哪来那么多事,将心比心好不好,姑娘做的确实不高尚,但也不能喷人家吧,这不是道德绑架么。。
至于po网上,没详细说明个人信息完全对应不到他男友身上,也发在他们上海本地论坛,姑娘还用了小马甲,本质上姑娘压根没想把事闹大(又不是发在贴吧)~虽说有些不对,到你们一片谩骂很大丈夫?(类似的求助帖你们见的少了?这种事无法和闺蜜们朋友们求助问问网友我觉得可以理解的。)
还有你们说姑娘语气不礼貌。。。。╮(╯▽╰)╭你们能看看那是一个啥论坛么,还有有些就是上海本地话,恶心也是他正常的心理反应。。。还有说姑娘嫌弃的。。(这有什么问题?)
我反对的只是通过自己脑补和推测当事实还以此骂妹子的答案而已。
还有庆幸不认识我的︶︿︶我也庆幸不认识你们,所以你们认识的人和你们三观都一样,修养倍棒?T^T
有一个回答指出了关键╮(╯▽╰)╭
帖子是几天前发的,这不是年夜饭,也就是妹子决定走是要不要在这过年而不是大年三十闹着走人。
关于插筷子的事情有一个答主底下都吵翻天了,关于习俗问题开喷的时候请记住一句话
不是每个人,每个地区,都有和你一样的习俗。
我当然尊敬舍己为人,处处为他人着想考虑周全的高尚品格,但我也不想对做不到这一点的人报以恶意,做不到舍己为人远远够不上不道德,没修养的标准。将心比心。
我觉得这件事吧,姑娘有一定责任
首先是拍照技术,光线问题也就算了,而且手机镜头dui得离菜太近,看着有压迫感,有几个菜还被腰斩了,看不出全局的搭配效果
我在网上随便找了张年夜饭的照片:
不能说是山珍海味,但至少是处于全国中上水平的自家年夜饭吧
然后我把这幅图减了一下光,裁减了一下,
就成这个画风的了。
我说,城里的姑娘,前置摄像头都能用得溜,总不至于换成后置就抓瞎了吧
其次,这还真是个人品问题,
可能大家都学过这样一篇古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说好了要一起过年,少一天,一小时,一分钟,都不是完整地过了个年,更何况没有正当理由,一顿饭看着不舒服就拔腿走人,此是无信;
虽然未行大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人,但这毕竟是长辈,在公开场合(网上)嘲讽抹黑长者,此是无礼;
在别人家做客,主人虽不能奉上玉盘珍馐龙肝凤髓,虽不是名厨手艺,但有鱼有肉,都是自己亲手烹制,并无心亏待,只因不合自己心意就拂袖而去,此是不义;
男方虽然家境不好,但如你所说,工作能力强,而且不嫌家贫不避家丑,不对你隐瞒家里情况愿意对你坦诚。婚姻固然是自由的,接受不了当然可以分手,但男方并未刁难于你,你却这样令他难堪,此是不仁;
如果说还有一点的话,那么,把自己和别人的生活随意发到网上,不管是故意哗众取宠,还是无心暴露隐私,在现在这个唾沫星子能淹死人的社会中,皆可谓是不智。
这个帽子可能扣得有点大了,可能听起来有点上纲上线,
但人总得有点行为准则,总得讲价值观吧?
就算是按西方的那一套要自由,还别忘了要有平等和博爱呢。
--
感谢评论区
@羊儿以打油诗相赠:
分手竟因菜太烂,凤凰孔雀组合难。
色调打好求中看,人品礼貌非扯淡。
别人说啥儒家观,我笑他人看不穿。
妹子失落何须叹,速分再找别太慢!
别!太!慢!
首先,这基本可以肯定是段子啊。
不过我还是想说,尼玛这饭菜不错啊,这男的家里也不是一穷二白啊,这么多菜全是鱼啊肉的,家里经济情况还是很不错的嘛。
而且,这个照片更加证明了这是一个段子。点解呢?因为上海菜也就是本帮菜在江浙地区算是一个异类,上海本帮菜的卖相还真不比上面那些鱼啊肉的好到哪里去:
我还真不是专门找的难看的图片。
你们自己看:
本帮菜_360百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