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14岁女孩与男友开房被父亲发现后被打骨折?

回答
None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标题都变成初尝禁果了,好像好美好一样。

user avatar

得了吧,这个家庭的物质水平,文化素养,父母教育水平和开放程度已经碾压八成以上的中国式父母了。这要是再不配为人父母,在座的诸位没几个能拿到生育许可证。在比这差得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子不知道有多少,十四岁跑去开房的有几个?

孩子出了事就一定是父母有问题,就算找不到问题也要努力创造问题,这特娘的就是知乎逻辑?

没有重男轻女,甚至对男孩更严格,这算不算知乎正确?

平日里从不打孩子,这算不算知乎正确?

发现早恋不强拆,反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算不算知乎正确?

提前摆明底线,谈好条件,这算不算知乎正确?

早早进行性教育,这算不算知乎正确?

特娘的出了事之后这些正确就突然不正确了?开什么玩笑?有的回答找了半天找不出一个不正确的点来又想骂父母急的抓耳挠腮憋出几个莫须有的罪名这场景真的是想想就好笑。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承认,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生就只适合接受教训不适合接受教育的人群?

什么时候我们能承认,一个人的失败不能完全归罪于环境和父母教育?

什么时候我们能承认,未成年人自己也有教育自己的义务,而不是把自己的一切无知和愚蠢归罪于世界?

不放弃自己的受迫害妄想症和被害者心态去谈教育,到最后只能是几个童年不幸者的忆苦思甜大会和不腰疼看客的道德高地演讲。教育永远是双向的,不分析被教育者的过失,单挑教育者的毛病,这是典型的键盘教育学派的特征,优点是解气,缺点是没用。

当然,打这么重是不对的。我不支持。


ps.不把人回答看完就评论和抬杠真的是知乎评论区两大毒瘤。

pps.我看到有女权大V能把爹一时冲动打闺女打狠了这事上升到跟伊斯兰荣誉谋杀相类比,我真的是服。

ppps.至于有些想要反讽我的长评论,原谅我真的没什么好回复你们的。毕竟拿着定好了的罪行去创造证据这种事并不算困难。

我只是觉得,你们心中的合格家长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氪了金的挂。



这位知乎er的意见很有道理,感谢他的理性回复。我把他贴上来,给大家做个参考,算是对我答案的一点修正和补充。

user avatar

叫好?

你八岁时候偷了几块糖,你爸一刀把你小拇指剁了,你叫不叫好?

你十岁掀女孩子裙子,你爸一拳把你眼打瞎了,你叫不叫好?

你十四岁学着抽烟,你爸一棒球棍把你嘴打烂,你叫不叫好?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那么现在出来个爸爸直接把腿打断,怎么就叫好了?如果这人是你父亲,你会叫好吗?

一个彻彻底底的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这个男人非但没有被国家机关制裁,没有被投进监狱,竟然还出来一群“网友”叫好?这件事就很值得反思了。


初尝禁果这件事,如果做好安全措施,本身并没有危害。

“网友”们想的大概是,十四岁就和男人上床,那么她肯定会生性放荡,十六岁就已经经历无数男人,十八岁就怀孕数次,二十岁就性病缠身。那么现在打断她的腿显然是十分正当的。

那么照此逻辑,上文说的十四岁抽烟,十八岁可能就会烟不离手,三十岁可能就已经满口黄牙浑身烟臭,五十岁就死于肺癌。那这个事情危害重不重?

八岁偷糖,十岁偷钱,十四五岁大概就和社会青年混起来,十八岁就开始抢劫,二十岁就出入数次监狱、看守所了吧?那这时候剁指是不是和打断腿一样正当了。

退一步讲,过早发生性行为就算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那么再打断腿,这个事就解决了?

家乡这里就有小孩乱玩插座,导致左手被电截肢,那么一位慈祥的老父亲的解决办法是把另一只手也打断?

先不说之前教育的失职,对于误入歧途的小姑娘,作为父亲非但没有帮助和教诲,反而直接施加更大程度的、现实的伤害,这也能叫好?

user avatar

中学的时候,我爸就带着我看了一部让我印象很深刻的电影《早熟》,我爸晚上一个人23点左右在安徽影视频道看了首播,第二天白天10点左右带着我看了重播,记得我妈看电影名字叫《早熟》时,还对我爸翻白眼,气的差点要关电视机。电影有4处台词,至今让我难忘。今晚简单图解下电影剧情:

男主家富(房祖名饰),一个来自草根,出身微寒。

女主若男(薛凯琪饰),一个来自温室的花朵,家境富裕。

家(假)富和若(弱)男,也有谐音和讽刺意味。

两人在一场舞会中邂逅,瞬间迸发好感,相互吸引,有一见钟情的感觉。

两个人慢慢相处中,家富把若男带进一个她向往不已的自由世界,两个人开心得吃喝玩乐之类。

在若男18岁生日当晚,他们两人到郊外露营,两个人喝醉了,然后就有了不可描述的画面出现了。

几个月后,你们都懂的,若男怀孕了。

家富和若男想把孩子打掉,好像在香港正规医院堕胎违法,只有去小诊所堕胎,若男眼看着那些打胎的恐怖的工具,有点害怕,若男在最后关头逃跑了。

后来双方家长都知道这件事情,家富他妈妈直接晕过去了,他爸爸气的要拿刀砍儿子。

若男爸爸怒不可遏,就开始暴打女儿若男,让她堕胎去美国留学。若男爸爸一口咬定家富勾引强奸未成年的若男,决定要起诉家富,要把他送进狱中!

被暴打后的若男并没有屈从爸爸,反而最后两个人实在没有办法,就私奔逃躲到好友的祖屋直到孩子出生,两个人以为离开父母就能过上男耕女织的单独生活。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两个人很快就一分钱都没有了,家富决定出去赚钱养家,但是他中学都没有毕业,只能找到搬砖的工作,是真的搬砖,运煤气罐,洗车,打杂,若男也是洗衣服拖地,做饭之类的家务活,关键是若男根本不会家务活。

再后来,沉闷的生活导致两个人渐渐没有了共同语言,开始争吵起来。

缺钱的家富甚至开始偷东西并袭击警察

矛盾越来越严重,家富虽然家里没有钱,但是也有父母疼爱,想想现在的处境,压力太大,家富最后晚上也忍不住哭了,一个大男生哭了。

家富的爸妈开始找儿子,找到住所时,两个人吓的逃跑,跨一道沟壑,这道沟壑也有隐藏意义,子女在沟壑这边,父母在那边。

家富爸爸隔着沟壑说的第一处台词:

我真没想到啊,自己这么没出息了, 可生了个儿子和自己一样不争气 。爸爸从小没本事 ,书也念不好, 从小贪玩 ,十几岁就交了女朋友, 后来认识了你妈妈, 结果让她苦了一辈子 。好 ,我该死 老天爷罚我, 穷我一辈子, 这是报应 !你看看你 ,我管你, 骂你, 为什么啊 ,就怕你走老爸以前的路啊 !你也这么不争气,你算什么啊 !你有什么本事娶你人家啊, 你这样做下去只会害人家一辈子啊。


若男当晚就生了,家富因为触犯多条法规被逮捕了,最后电影的高潮就是律师和法官的对话,引发一系列关于早恋的思考。

解控官第二处台词:

法官大人,本案被告“方家富”,在生活上完全依赖父母 ,根本没有自立的能力。 他不顾后果, 利用酒精灌醉了一位未成年少女,还跟她发生了关系。 最不幸的是, 在受害人知道自己怀孕之后 ,被告完全不理会受害人的安危, 企图带受害人去非法堕胎。 被告是一个相当任性的人, 在不管受害人父母极力反对之下 ,诱骗受害人离家出走, 迷藏在乡村里, 去过所谓的二人世界的浪漫生活, 结果受害人在缺乏营养和照顾的情况下早产 ,险些陪上两条可贵的人命 。不只这样 ,被告还不只一次犯下盗窃罪及袭击警务人员, 他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我们再对他宽容的话, 就等于是纵容 ,而纵容被告一个人 ,无形中等于纵容全香港的青少年 ,我们让他任意妄为 。作为一名解控官 ,相当不幸的于进年来目睹一个怪现象 :凡是青少年和未成年少女发生关系的案件到了判决的时候,被告人往往会获得新判甚至无罪释放, 为什么会这样?是积于一个观念—— 要对无知的青少年, 采取宽容的态度 ,尽量不要他们留有案底, 尽量不要影响他们的前途 ,但是本人认为这种观念。一定要改, 而且马上要改, 因为时下流行的是快餐文化, 功利主义 ,结果时下的青年人, 将自私自利, 当是自我放纵, 当是自由。 我们再不做出深刻的反思及时做出改变, 我们的社会将会堕落 ,所以我要再一次强调 ,我们不可以对犯了法的年轻人 ,做出宽容。 因为过分的宽容, 我们就等于是帮凶。


若男爸爸本身也是一位律师,最后他有点后悔了,他的第三处台词:

法官大人 ,我是受害人若男的爸爸 。也是报警捉拿被告的人, 可是今天我又变成为被告承词 ,所以心情上总之是非常的复杂 。因此我更加有必要把整件事情说清楚 ,为法官大人提供一个更全面更清晰的视野以助审理本案 。我们自己年轻的时候 ,其实和现在的年轻人没什么分别 ,都是充满激情追求浪漫, 不顾现实, 所以或多或少都犯过错。 转眼之间我们已经为人父母, 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女 重蹈覆辙 ,于是我们就想尽办法为他们去安排一切 ,心想只要他们按照我们的计划去做 ,将来就一定会幸福 ,我从来没去想过她的感受, 一直违背着她的意愿 ,我不知道我对她的要求越高 ,会为她带来更大的压力, 我不知道对她过分的压迫 ,会对她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现在才明白 人生是需要经历的, 任何人如果没有经过酸甜苦辣 ,是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的, 在本案事件中 被告的却是犯了错 ,错在他年轻幼稚冲动 ,可他同时却做对了一件事。 他尽力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他尽了他自己最的大努力 ,去照顾我的女儿 ,在这件事情上我应该感到惭愧, 因为他爱我女儿, 爱得比我单纯 。爱得比我真诚, 法官大人这次犯了最大错误的人不是“方家富”而是我。 基于我的愤怒和偏见,我在报警的时候说了很多不真实的话, 其实受害人与被告发生关系的时候, 已经成年了。是我故意误导警方定案控告被告 ,希望法官大人可以撤消控罪 ,释放这位年轻人。


最后法官的第四处台词:

在同类的案件,如果被告是成年人 ,一定会被重判入狱。 因为他们利用的是成熟的智慧去欺骗一个未成熟的心理, 但是犯案的是一个年轻人而他又真实跟那女孩谈恋爱 ,法庭往往会轻判了事 。有很多父母遇到这种情况, 一开始都会非常激动, 但是到了最后只能接受现实 。男方的父母就会去找女方的父母谈判 ,说什么愿意负担责任呐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 不如早点结婚把孩子给生下来。 其实他们害怕的是怕孩子去坐牢 ,才叫孩子去承担 ,承担一个人一生的责任 。刚才休庭的时候 我查过一些资料, 发觉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之下结婚的年轻人 ,决大多数不到3年就会离婚 。我知道年龄跟感情的真假 不一定挂钩 ,我也不会武断的去说 ,这两位年轻人一定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但是本席始终认为被告应该为他的行为留下烙印 ,所以我决定判被告进教导所3个月 ,接受感化 。“方家富”我不知道你将来会变成怎么样。,我希望你利用这3个月时间, 好好想清楚, 怎么样去建立你的家庭 ,怎么样去养育你的儿女。


电影也是颇受争议的,男女主角最后把孩子生下来,有人认为会对青少年引起负面影响,误导青少年早恋之类。导演最初想选择两位13岁的少年男女,但怕影响影片的风格,会有更大的争议,最后还是改成了18岁青年男女的爱情。这是一部2005年的香港电影,反观内地还很少有这样的题材。

看完影片,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几乎所有人关于14岁小女孩的观点都可以在4处对话中体现,我写不出什么大道理,就图解一部电影仅供参考。

部分图片和台词来自网络。


喜欢护肤的知友可以阅读下面回答:

有哪些让你相见恨晚的美容妙招?

哪些护肤品和化妆品是代购炒出来但实际并不好用?

怎样才能用最少的钱把皮肤养好?

user avatar

以前在妇科门诊时,遇到最小的一个患者,十五岁的女生,怀孕六个多月,妈妈带着来引产,在小姑娘面前妈妈情绪还是很稳定的,不时的安慰女儿,等小姑娘进了手术室以后再也忍不住,崩溃的大哭起来,我上前安慰,那位妈妈心痛的告诉我说,谈恋爱时她和爸爸什么话都说尽了,就是不听劝,最后没办法,只能告诉女儿,无论如何要戴套,不要让自己受伤,结果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男孩全家跑的没有踪影,只能带着女儿来引产,可以理解她的母亲有多么的痛心。我只是在想,为什么年轻的爱情里,奋不顾身冲昏头脑的都是女孩儿呢?

说实话就是经过这一次后,我特别害怕如果以后我的孩子是个女孩儿,我又该怎么教育她呢。

user avatar

当年上初中的时候,有个女同学,经常和社会上的小混混们鬼混。

她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每天送她到学校门口,看着她进去了才走。往往是他爸爸刚走,她就从教室跑出来,没了踪影。旷课,打架,夜不归宿,是常事。我们班主任几乎天天找她家长。

于是,她爸爸就每天送她进教室,看着她老老实实的坐在凳子上才离开。但这也不管用,利用课间时间,说跑就跑了。因为校外的小流氓们,就在学校门口等着她呢。

有一次,她又想跑的时候,她爸爸就堵在校门口,拿着棍子就要抽她。女生一看不好,就回头往教室跑,父女俩在教室里展开了追逐。她爸并不是真心要打她,只是想吓唬她罢了。追着追着,她爸突然一下子就把棍子扔了,然后哭着对女生说:好闺女,爸求你了,好好学习吧,别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瞎混了,我给你跪下好不好?说着就真要下跪。正好老师进来了,看到这个情形,急忙劝住了她爸。这位爸爸一边摸眼泪,一边步履踉跄的走了。

老师严肃的对女生说:某某某,再不改,总有你后悔的那一天。

后来,为了让女生和混混们断了联系,她爸爸就让她转学了,去了偏远的一所中学,还改了名字。据说,还是恶习不改,初二的时候还打了胎。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彻底混社会了。

现在的她,已经离过三次婚,没有小孩。还是瞎混,换男人比换衣服都勤。她爸爸多年前因病去世,再也没人管她了。

恨铁不成钢,大概就是做父亲最大的愤怒吧!

user avatar

刚经历过成年人快感,又被当做孩子打断了腿,这混合的口感,有没有牙买加岸边喝过的莫斯科骡子呢?

我从14岁起就坚持认为,见识了射精高潮以后的我,一定要坚守男人的尊严。

user avatar

国内很多人,持有着一些可怕逻辑。


第一个可怕逻辑:孩子是我的,怎么对待都可以。

我活活打死一只猫,网络上肯定是一片谴责。

我要是活活打死一个人,还是个三岁的孩子,恐怕死缓大家都嫌轻。

反倒父母活活打死三岁孩子,还有人洗地,法院判得也并不重。

女儿开房父亲可以打,老婆出轨被老公打到尾骨骨折,还会有人一片叫好吗?


第二个可怕的逻辑: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怎么样,结果怎么样不重要。

我是为了孩子好,虽然气得狠了,打了一顿,甚至打伤了,但毕竟是为孩子好嘛,情有可原。

这么说,我为了避免邪神降临,在麦当劳打死异端也是为了拯救世界,情有可原。


第三个可怕的逻辑:体罚是教育体系里重要的一部分。

简单说教,口头教育,无效就打。

体罚确实能带来服从性,但不是正当的教育方式。


第四个可怕的逻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我们假定以上逻辑都合理,开房要挨打,那是因为开房可能会导致怀孕、性病等不良后果。

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后果,父亲将女儿打骨折,是正当的惩罚和教育。

那么造成更严重不良后果的呢?

比如有个孩子想自杀,好在消防员及时赶到救下了ta。

自杀的后果可比开房大多了,父亲当场打骨折不过分吧?

但你想象一下某个新闻:14岁少女欲跳楼轻生,解救后被父亲当场打断尾骨。

为什么自杀的后果明明比开房严重,但不需要严重的暴力惩罚呢?

因为自杀自残,不需要被荣誉谋杀啊。


教育是个体系,需要专业的学习和持续的投入。

中国毕竟是从传统农业社会直接过渡而来,甚至可以说,有些地区脱离农业时代不超过50年。

客观上存在一批父母,不知道如何对待、教育自己的子女,甚至没有时间和能力来陪伴。

农村已经有一些孩子,小时候和老人一起,长大了就进寄宿学校。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就是告诉老师:打!


有的父母打到最后,发现暴力也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了,就送去杨教授那里电一电。

这是需要国家重视,并且严肃管理的问题。

国家应该剥夺一些不负责任、能力缺失的父母的监护权,由国家统一抚养管理。

寄宿学校能做到,国家没理由做得更差。

像这种把孩子打骨折的父母,你可以打,国家还管饭。

现在监狱建设得不错,你可以去里面认真思考该不该家庭暴力。

持有“说了不听不打怎么办”观点的老师,国家得认真考虑他们是否有能力当老师。

最近不还处理了个自称萝莉控的老师么,我觉得都动手打人了,实际违法行为应该比不当言论的处理更重才对。


如果暴力能够实现好的教育结果,我首先主张配偶间家庭暴力。

我每天打老婆一顿,她就年薪百万出任CEO了,她作为成年人当然也能理解我的苦心,我们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user avatar

这父亲首先应该打自己个残废。

等到发生这种事情了。再去打孩子已经晚了。

越打,孩子越来劲,越向往“自由”,越能够带入“凄美爱情”的虐感。

助纣为虐,莫过于此。

生孩子之前,自己先弄明白怎么当个合格的父母。

孩子看什么书,看什么网剧,你不知道。

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关怀指引,你不知道。

孩子早恋,你只会劝告,因势利导,你不知道。

估计孩子有啥事儿也不会跟父亲说,父亲在他眼里就是个老顽固+过时的提款机。

打孩子打的,看客过瘾了。

问题是看客们大概率也就是这个父亲的水平。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我说的是这个父亲。

user avatar

事实上,这件事,有几个人是把那个妈妈发的东西看完了的?

首先是父母发现女儿早恋,他们按照知乎教育家的观点进行了沟通,但是孩子张口人权闭口自由把父母怼的没话说。于是父母给她定了两个原则性底线:1、不能影响成绩;2、不能发生性行为。

结果女儿不仅成绩倒数还跟男生出去开房。父母找到女儿以后带回家。父亲打了女儿一巴掌。女儿非但不认错,反而奋起反抗,用书砸父亲的脸。父亲一怒之下失了分寸。打断了尾椎骨。

总结就是:父母按照知乎教育家的观点,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说原则定底线。结果孩子非但不听还试图打破原则,幸好父母及时赶到未曾铸成大错。最后父亲试图用知乎另一波教育家的观点,打但不下重手打的教育孩子的时候,被孩子还手扔书砸脸。导致父亲一怒之下失手打伤孩子。最后在知乎大部分圣母圣父教育家最为深恶痛绝的棍棒教育法下,孩子终于怕了。

然后,父亲被谴责,不尊重人权,过失伤人,应该报警。别说大部分回答都是支持父亲,你们自己翻翻评论里面的教育家的观点。

最后我想说,这个家庭,最开始就是采用的好好说的教育方法,结果呢?14岁,叛逆的恨不得天老大她老二。父母说的都是错的,爱情最大。看了两句平等自由人权就以为自己真的弄明白了平等自由人权是什么意思。三观都还没有建立,连自我保护意识都没有的这姑娘,你让父母怎么办?非得最后带着女儿顺产或者人流,然后在周围人的指指点点中转学搬家才算是完?还是说,你们觉得14岁的姑娘发生性行为这个行为本身完全没问题,OK的。你们都是活在自己的乌托邦吧?

只讲道理不动手,养出熊孩子小太妹你们骂,动手了你们又说中国教育落后,中国父母有罪,棍棒教育是邪教。你们怎么那么能呢!咋不上天呢???!

user avatar

知乎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破问题。

之前讨论什么狗肉啦虐猫啦还有点价值,至少还能扯点动物权利,对动物的人文关怀。

这问题一句话不就回答完了?

该狠狠教训,但是打骨折过分了。

还有什么好说的?

user avatar

反正养孩子就是一件特别劳心劳力的事情。

不管他吧,他怪你对他不用心;管他吧,他嫌你不专业。

讲道理吧,他说你啰嗦;动手打吧,他跟你谈心里阴影。

千叮咛万嘱咐的事情,当着你的面就可以抛之脑后。

一遍又一遍教的事,三天不问就能忘得一干二净。

什么都不懂吧还特别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啥都知道。

听人家一忽悠,脑袋就发热,为了爱情,为了自由,为了冒险精神,为了兄弟,为了正义,为了部落,为了偶像爱豆……然后就去浪了!浪就浪吧,偏偏惹出麻烦了还自己搞不定,最后都要父母来擦屁股。

你说为啥微博一片叫好?还不是这帮爹妈被自己那打不得,骂不得,扔不得,管不得的熊孩子给气的?这邪火郁结于内不知道多少年月,这个事情一出,那就是天雷勾地火,不燃都不行!

以前吧,养儿防老还能堂而皇之地说一说。哪怕是自我安慰也能有个念想。现在吧,谁敢跟孩子说要他养老,就成了自私自利,别有用心,动机不纯,不值得尊敬。所以把屎把尿,给吃给喝,都是理所应当,动不动就原生家庭伤害,搞得好像父母欠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如果能把孩子弃养而不受任何谴责,其实不知道多少父母心里会有这个念头。

我反正觉得现在社会上的一些论调有些矫枉过正,谈孝顺好像就是过街老鼠,谈给吃给喝就被怒怼,都什么时代了这也算恩德。要我说就是给这帮小兔崽子太多发言权,什么屁话都让他们说,结果把社会舆论整个给带偏。给吃给喝给住不算恩德?行啊,那每年住房吃穿学费的钱就算清楚,等成年了还清可好?连同小时候把屎把尿没日没夜的保姆费也结清可好?不要说一线城市,就是三线城市的父母把孩子养到成年一笔账算下来,也是百万级别。四脚吞金兽,移动碎钞机,岂是浪得虚名?欠了父母一百万,怎么就不能谈谈孝顺?


反正现在这个时代非常奇葩,一方面资本市场要把家族给碎片化强调个人主义,另一方面养儿育女又无法真正摆脱传统的家庭。所以就造成了某种分裂,市场经济要把一切都货币化,账目算清,责任有限;而传统家庭又要求大家以血缘为纽带,不计得失,彼此无限责任。而在这种分裂和不协调下,就有了这帮熊孩子钻空子的空间。你跟他谈责任,他跟你谈自由,谈彼此的有限责任。你跟他算账目,他跟你说义务,说为人父母的义务。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毛病,但仔细想来在目前这个资本市场体系里,不承认父母对子女的权力,那父母养娃好像只有义务没权力,一笔账怎么算怎么不划算,所以几乎所有资本市场发达的地方,生育率都不高。美欧日韩,但凡有点儿余钱的中产,都不愿生娃。

当然啦,只说父母不容易也不完全对。现在的小孩儿呢也不见得就活得多滋润。好的教育资源就这么多,早就挤爆头,挤不进去的就只好自生自灭。学业压力之下,家长也不敢让孩子去体会一下社会的样貌,做做实习,打打工。而我们的教育根本也没有任何过渡,缺少社会实践,缺少性教育,缺少抗压,抗抑郁等心理学教育,有关成人社会的东西一概不提。高考一结束,自动就成人。

还有那些充斥在孩子周围娱乐化的节目不断误导着青少年。电视剧里充斥着无脑乃至魔幻的情节,小说里净是些毫无章法的意淫,电影里总是些莫名其妙的幻想。那些真实的,压抑的,无奈的,可悲的,无力的挣扎,被深深地隐藏!在孩子眼里,生活大概就像电视里那么简单,是我们这些老古董把日子过得苦大仇深。

社会好像把18岁设成一个坎,之前之后就是两重天,非黑即白,结果孩子一成年,往社会上一去就懵逼了!

卧槽,原来不是处女真他妈可以错失良缘;原来,流产真能不孕不育;原来,未婚生娃真他妈那么痛苦;原来,早年跟人上床坏了名声真能让你在老家一辈子被亲戚朋友指指点点;原来,骗你上床的小男生的父母非但不感激你给他们儿子进行早前性教育,还想方设法让儿子离你远点找个清白的好姑娘……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当孩子把未成年人的保护伞去掉,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时,才猛然发现,我去啊!原来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些破事儿的代价竟然如此之大啊!

平心而论,缺少实践+娱乐化,若非早慧,试问几个孩子又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若学业不顺,那些无处安放的精力不惹事生非,那才叫稀奇!

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父母皆祸害,子女都不孝。相互伤害,彼此埋怨。说是孩子的错,好像也不能这么来说,说是父母的错那自然也有失偏颇。那到底谁错了?

谁都没错,浮世如潮人入水。赶上了这个价值重塑的时代。子女有出息,父慈子孝,儿孙满堂这些价值已经悄然过时了。还把子女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幻想着彼此无限责任,注定希望落空。还是调整心态,早早确定彼此的有限责任,划出红线互不侵害吧。放低要求反而能有惊喜,彼此都是如此!否则你期待着孩子的感恩,人家却想着你来道歉,多没味儿呀!你以为一顿毒打拯救了堕落的孩子,结果在孩子心里成了她抑郁症,做噩梦,婚姻不幸,一事无成的罪魁祸首。


对了,再啰唆两句,作为14岁就开始早恋过的人,我觉得相比起教育女孩子自爱来说,教育男孩子要负责任有担当更重要。譬如我早恋那会儿,满脑子想的都是要好好学习以后出人头地,让女孩儿过好日子。有关上床什么的,根本就想都不敢想。所以我早恋那会儿,成绩倒是蹭蹭地往上涨,也没对女孩子做什么。依我之见,如果这种事情一出来,都是男孩被胖揍,效果其实比揍女孩儿要有效得多。

可惜啊,社会真正的运作从来不是如此。社会对弱者往往特别不友好,田间的一首诗虽说谈的是抗日,但道理是一致的: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其实一样的,穷人就是懒,舔狗就是贱,妓女就是好逸恶劳,同理作为相对弱势的女孩,如果早早跟同龄男孩上了床,那么过两年,男孩儿可以在朋友面前吹嘘说:“老子14岁就开了荤”,女孩却要被人指指点点,一旦让人知道,可能定好的婚都能吹掉。

公平不公平这种事不言自明,问题在于短期内这种不公平的逻辑依然深入人心。所以作为“弱者”,确实要搞明白自己的处境。别人浪的时候,自己不能跟着瞎浪。如同高考,没有爸爸给你换户口,买名额。那最好就老老实实地好好学习。否则跟人瞎浪之后,人家轻轻松松地985,211。你就只能用下半辈子去后悔自己当初怎么这么蠢。

人生而不平等,越早接受这个事实,越有可能争取到自己的公平。

user avatar

有女权说,男人没有处男膜,所以女人吃亏了。意思是,公平起见,叫男人不要在乎处女。其实,婚前性行为,吃亏倒霉的,不正是女人吗?戴套,说得容易。“意外”怀孕太多了。

user avatar

我知道这个回答会有很多人反对,会被淹没在“一片叫好”的浪潮中,但我必须站出来说话。

我想让 @温柔JUNZ 看到,让 @子沐 看到,让千万反对暴力教育,反对暴力教育机构的人看到,我们的道路为什么这么难走。看看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和评论就明白了。

我想说的是,这位父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他的手段是暴行,必须得到严惩。很多人说,这位父亲没有别的办法了,如果最后的办法:暴力,能帮助孩子走上正道,那么暴力就是正确的。我要说,不管客观效果如何,不管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暴力,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永远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豫章书院、临沂网戒学生的家长,很多都是认为百般教育无效、好言相劝无效,“为了孩子好”,才把孩子送进魔窟的。如果认为暴力是教育最后的手段,祖国的花朵就会这样落入人间地狱。这些家长谁但凡有一点别的办法,也不会把孩子送进网戒中心,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对的。没有这些家长,就没有这些机构,它们办不起来。书院网戒关门后跪着求它们开门的,正是这些家长。

这个问题下回答和评论中支持暴力教育的人,正是需要与之斗争的,促成豫章书院等等违法组织兴风作浪的罪魁祸首。法律机构判决吴某豹等人违法犯罪,只是暂时的胜利,斗争远没有结束。只要还有人认为在没有别的方法时,暴力可以作为最后的教育手段,斗争就不会结束,一个豫章倒下,成千上万个吴某豹会站起来。

教育有很多方式,但是暴力绝对不是之一。即使再没有别的办法,即使暴力可以带来积极的结果,也永远不能使用暴力教育。即使打一顿孩子就能由混混变成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也不可以,这是底线。 @温柔JUNZ ,还有成千上万的人,都会同暴力教育斗争到底。即使我们的声音现在会被淹没,即使我们的抗争会被无视,但是我们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家长说: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只能用暴力作为最后的手段,豫章完了,家也完了,我们是为了孩子好。那么我也要说:不管有没有办法,我都要坚决同暴力教育斗争到底,这是坚守人所以为人的底线。作为教育从业者,靠教育挣了钱,我也有这个觉悟,即使有朝一日因为问题学生对我的暴力让我牺牲在讲台上,我也不会对被教育者使用任何暴力。即使代价再大,我也不愿意突破底线,放弃人性最后的微光。


更新:之前我设置了筛选评论,现在我把评论都放出来。原因是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评论区里现身说法的大众让我更深刻理解了鲁迅等人对民众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现在物质生活好了,很多人的思想却不比旧社会封建暴力的思想好多少。你们可以继续在评论区嘲讽和叫嚣,感谢你们的出现,让我们清醒意识到同封建、愚昧和暴力斗争的路还有很长。

user avatar

原本我也觉得14岁开房很严重,必须严厉教育。

但是我爬了爬一些答案和评论区。

发现有些人其实就是,骨折/不能顺产事小,失贞事大,杀人事小,搞破鞋事大。向来如此。

在他们眼睛里面,开房要比未成年人学抽烟,偷东西,性骚扰严重得多了,其实就是披着“怀孕伤害大”的皮支持D妇应该石刑而已。

原描述是父亲扇其耳光骂“不知廉耻”,而不是“会伤害你自己”之类的。打的行为描述是“父亲锁门打女儿到不动,浑身是伤,母亲授意儿子撞门,后找锤子砸锁阻止父亲”。

那要是没人能砸开门呢?结果会怎么样?

就是在石刑呢。



user avatar

打骨折都是太轻了,14岁就开房。。。

user avatar

很多人依然活在农业社会。

很多人脑子里都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很多人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很多人进化的不够。

很多人纯粹是吃多了。

user avatar

很难想象,这群人可能前一天还在其他话题下义正辞严地声讨荣誉谋杀......

感谢评论区让我能够理解了,同样是父权制下对子女独立人格与生命安全的蔑视,硬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显得我们就是比荣誉谋杀高贵些。

user avatar

我们教育女孩的同时需要教育好男孩

一个巴掌拍不响在这最合适

不要什么事都怪女孩不自重

我们的男孩也需要自重

user avatar

桃叶儿尖上尖,

柳叶儿遮满了天,

……


平时缺教养,关键时候就防不住。

气急败坏,已经晚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