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上热销「血吊坠」,有女孩为给男友「辟邪」刺破 3 根手指?反映了怎样一种心理?

回答
网上热销的“血吊坠”,以及文中提到的女孩为“辟邪”刺破手指的极端行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折射出了一些相当复杂和值得我们去理解的心理。

从“血吊坠”本身来看:

首先,“血吊坠”这个概念就带着一种天然的猎奇感和神秘感。在许多文化中,血液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生命、亲情、爱情,甚至被认为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将血液制成饰品,这本身就触及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一些超越日常的、更原始的连接的渴望。

象征意义的极致化: 传统上,情侣之间赠送信物是为了表达情感的深厚和独特性。而“血吊坠”则将这种象征意义推向了一个极端。它不再是简单的物质赠予,而是将自己的生命一部分,“流淌”在对方的物品中,这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几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比任何语言或普通礼物都更能证明关系的“真实”和“不可分割”。
仪式感和独特性: 在这个一切都追求个性化和独一无二的时代,血吊坠提供了一种极端的“定制化”服务。它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而是由个体亲自“制造”的,充满了个人印记。这种独特性,对于一些渴望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的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禁忌”的窥探与挑战: 血液,特别是自己的血液,对很多人来说,仍然带有一定的禁忌色彩。将它作为饰品,某种程度上是在挑战这种禁忌,体验一种“非日常”的刺激感。这种窥探禁忌的心理,也可能来自于对神秘主义或某些亚文化的认同。

从女孩为“辟邪”刺破手指的行为来看,这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心理:

这个女孩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纪念”或“象征”,而上升到了“祈求保护”的层面,这其中的心理就更加复杂了。

1. 极端的“爱”与“奉献”:
爱的证明与牺牲: 在她看来,用自己的血来“保护”男友,是一种极致的爱意的证明。她愿意承受痛苦,付出身体的一部分,来换取男友的安全。这种行为将爱具象化为一种可以“付出”的东西,而且是能够带来实质性(在她看来)保护的付出。
不安全感的投射: 这种极端的付出,很可能源于她内心深处对男友安全的强烈担忧和不安全感。她可能觉得普通的保护方式不足以让她安心,所以选择了一种她认为“最有效”的方式——用生命之血来抵挡邪恶。

2. 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与依赖:
“辟邪”的文化心理: “辟邪”是一个根植于许多传统文化中的概念。在现代社会,虽然科学昌明,但很多人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对未知、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需求。当遇到现实中无法掌控的威胁或不安时,人们容易转向非理性、超自然的方式来寻求慰藉和保护。
迷信与非理性思维的显现: 刺破手指流血来“辟邪”是一种典型的迷信行为。它反映了当事人可能将某种外在的、非物质的力量视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忽略了现实中更科学、更有效的防护措施。她可能相信自己的血具有某种特殊的“能量”,能够抵挡“不好的东西”。

3. 对关系亲密度的极端追求与焦虑:
“绑定”关系的心理: 通过这种带有身体痛苦的仪式,她试图将男友更深地“绑定”在自己的生命中。这种行为可能也反映了她对两人关系的某种不确定感,或者害怕失去对方,因此采取了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加固彼此的联系。
情感的补偿与宣泄: 如果现实中她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或被关注,这种“血吊坠”和相关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情感的补偿和宣泄的出口。通过这种极端的付出,她可能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被重视的。

4. 对“价值”的认知扭曲:
身体的工具化: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身体,特别是手指,被工具化了,成为实现“辟邪”目标的载体。她的疼痛和流血,被赋予了“功用性”,而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
情感价值与生理痛苦的混淆: 她可能将生理上的痛苦与情感上的“深度”和“价值”混淆了,认为越是痛苦,这份情感就越“真挚”或越“有价值”。

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在网上热销?

互联网放大了需求和传播: 互联网为这些小众但强烈的需求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原本可能只是个别群体的想法,通过网络被放大,找到了更多同好,并形成了市场。
营销和包装: 商家会利用“独特性”、“神秘感”、“爱情象征”等元素来包装和营销这些产品,吸引那些追求与众不同、或者内心有某种不安和寄托的消费者。
从众心理和猎奇心态: 即使不认同,很多人也会出于好奇或从众心理围观和讨论,间接推广了这些产品。

总结来说, 网上热销的“血吊坠”以及女孩为“辟邪”刺破手指的行为,是一种复杂心理的集合体。它既有对极致亲密和独特性的渴望,也反映了对未知和危险的焦虑,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这种行为虽然极端且存在健康风险,但却真实地揭示了一些人在现代社会中,面对情感需求、安全感缺失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时,可能采取的非理性但却有着深刻心理动因的行动。它提醒我们,在关注科技和理性的同时,也需要理解人类内心深处那些原始的、情感的、甚至有些“黑暗”的需求,并思考如何以更健康、更理性的方式去满足它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只觉得这一点都不女权。

user avatar

青少年额叶未成熟的冲动+没有被正确引导的“牺牲才显真爱”的观念,让少女们成为了购买这款“辟邪”血吊坠的主力。如果想劝阻她们,情绪激动地直接告诉她们“这不卫生”“不能这样”都不太有用,“绿茶”一点进行引导也许能成。

为伴侣“牺牲”自己的青少年,是怎么想的?

新闻中写到:

购买这类产品、做出自残取血这类行为的人,大都是心智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他们对这种猎奇行为充满着好奇,甚至将其当作一种炫耀方式。

青少年时期,是人最容易冲动冒险的时期,这时候,人的大脑爱新奇,把刺激当奖赏来追求负责做计划、解决问题、让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的额叶皮质却尚未发育完全

缺少额叶管控的青少年,更可能会冲动地划手取血放进吊坠,并且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哪怕学过卫生、消毒相关的知识(另一种可能性:也许没好好听课/裂开),知道这样做可能会被感染,仍觉得这种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血吊坠是新事物,但我们之前已经见过类似的事件,比如,青少年冲动地用圆规在手上刻下喜欢的人的名字……

冲动归冲动,为什么他们总选择伤害自己的方式?

也许是因为,从来没有人好好教过他们,好的感情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小说、电视剧里描绘了太多亲密关系中伤害自己的“牺牲”,来建构冲突、推动情节,但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学习爱情的范本。

在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关系里,我们的确有时候没法只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而是要考虑到对方或两人关系的整体利益,重新做出选择,比如,为对方花钱、花时间、改变行程安排,满足对方的需求而暂时委屈自己的需求,这些都是亲密关系中的牺牲。

但在青少年的恋情中,钱和时间安排都是很有限的,毕竟大家都要从早到晚上课,手里也没有多少零花钱。他们的“牺牲”在这方面体现不出来,便更多地从影视剧中学习伤害自己的“牺牲”。

伤害自己给男友制作血吊坠的少女们,也许真的期盼祈福,期盼跟男友关系更好;但她们也可能同时会期待回报,甚至把回报夸大到不合理的地步:如果你以后对我有一点不好,或者不完全听我的话,你怎么对得起我割破的手指?这时候,血吊坠反而会成了两人吵架的导火索。

冲动的生理特点+有毒的爱情观念,让人做出有害的行为。

怎样劝阻这样的青少年?

已经有很多答主指出,取血工具不卫生,这种做法对自己身体有害,还有人觉得这些人就是人格障碍要赶紧远离,甚至怒斥这是邪教。

确实,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也这样觉得: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事呢!

但是,如果身边有少女这么做了,怎么做呢?跟她说这些、骂她,就能让她幡然醒悟吗?

我想,八成不会。

想改变她,要先稳住自己,然后理解她:她的需求和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因为觉得只有伤害自己才能得到爱和关注?这样的信念从哪里来?她这样做的时候,身边的人做出了怎样的反应,这些反应对她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身边人也许可以利用这么一个小技巧:真诚的“绿茶”。(无论是收到血吊坠的男友还是家长老师朋友都可以...但如果男友觉得血吊坠很好,那身边人更要用了!)

“真诚”是前提本质,要真的关心她,不抱着“你就是傻才会信”的预设,而是去倾听她的理由、她的话。

“绿茶”则是形式上的,不是说像绿茶一样阴阳怪气挑拨关系,而是说像绿茶一样照顾情绪(详见为什么男人都吃绿茶那一套呢?)。要先关注、满足她的情感需求,才能把表达爱的方式往更健康的方式引导,比如“我可舍不得你刺破手指,可让我心疼坏了”,平时也多多表达关心爱护,渐渐地,她就不会觉得只有伤害、牺牲自己,才能换来爱和关注了。

user avatar

除了离谱,没有别的感觉。

修仙小说我看了一点,玄幻小说我也有涉猎,捉鬼故事也有耳闻,人家都说男属阳,女属阴,要辟邪也应该是男的放血吧?

再说了血在身子里挡不了灾,非得流出来,塞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磨砂吊坠里,和自己的身体完全隔开才挡灾。

那么买这个给自己挡灾的人,究竟是觉得这个灾好挡还是不好挡呢?给自己脖子上挂一个造血干细胞的培养皿是不是就无敌了?

就算你非得给自己放血,也得讲究卫生吧!

有人在网上买到了这个采血吊坠,拆开赠送的采血三件套,发现里面的创口贴脏得要死,附赠的针头针管更可想而知。
更可怕的是卖采血吊坠的商家经营范围并不包含医疗用品销售,也并未申请医疗相关资质。

这是有劫要渡?还是非得找个劫给自己渡?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看到这里仍然要坚持采女生血做吊坠的人,我觉得就不要用这么痛苦危险的方法了,这里给你们推荐一个效果一样的替代品:

用过的卫生巾不要扔!!!

裹上鸡蛋液、蘸上面包糠……不对,走错片场了……反正不要扔,愿意泡水灌吊坠的就戴吊坠,不愿意的就在每天晚上12点阴气最重的时候拍在脑门上,就这样坚持九九六十四天,从此一帆风顺,邪崇不侵。

隔壁王大爷瘫痪在床十年,被拍了两周之后突然睁开眼,飞檐走壁,不知所踪,有目击者请于评论区联系。

user avatar

尊重不同文化传统,理解多元民族习惯

要不考虑一下嘎巴碗?只需要区区一个头盖骨,就能留给你男友最深层次的精神升华,活佛用了都说好!

user avatar

FBI警告:用法错误,并可能导致灾祸。

女性属阴;血,热血有阳气,但脱离人体之后死血为至阴。

所以这个吊坠是阴上加阴,阴气会随着时间逐步形成一个小高潮。

放在这个玻璃容器中,阴气规避无法外泄,会散发出肉眼不可见的阴光。

在黑暗力量的眼中,这就相当于一个看上去很肥美的阳气食品,脖子上挂着一个红色大灯泡,然后四处招摇,配上“我很好吃”“我很好吃”的复读机声音。

这玩意完全是用来帮助携带者吸引灾祸的。

正确的用法,应该是把这个东西做成一个玻璃的微型混元金斗。

混元金斗在脖子上一挂,能辟邪。

具体制作方法,请查一下混元金斗的原型。

不能多说。

user avatar

可能我们正常人想的都是咱能整点阳间的事儿不?

女的还能缺血吗?一个有生殖功能的大姑娘,只要不怀孕,哪个月不来啊?犯得着扎手指头吗?


但是这些人会觉得:这是她们爱的表现方式。

她们非常骄傲于自己为对方付出了这些。


冷静下来的话,我想问她们一个扎心的问题:

这东西是对方要的还是自己愿意给的。


如果是对方索取的,那么说明对方本身就知道这个东西会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安全风险。

为了自己转运,让女朋友扎手,这是真的爱吗?

他又打算拿什么来还呢?


如果是女孩儿脑子一热决定送的,这个礼物真的是对方喜欢的吗?

有没有人和我们这些围观群众一样,觉得惊悚又恶心?觉得这种牺牲大可不必?






我并不想指责这些女孩,因为在这样的一段关系里,起码她是一个付出者,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索取者。

我铁粉都知道:

我特别特别讨厌索取者,付出者就应该和同样用付出来表达爱的方式的人在一起。


所以这些女孩表达爱的方式,大体上是付出,这个大方向是没有毛病的,我不想指责她们是人品问题。

但是我想替她们把把关:

对方值不值得她们扎手?

她们有没有用感动自己的方式白白扎了个手?


所以我才会问,这东西是对方要的还是自己硬要给的。


如果是对方索取,这种对女性来说只有伤害,没有任何实质好处,只能被洗脑说通过自我牺牲表达了爱的方式,注定是要换来什么的,而且是实质性的什么。

哪怕是大家都是嘴巴一闭一张说我爱你,但是女的这边付出了痛,男的应该还的也是痛,肉体上和心灵上的痛,而不是别的什么。


如果是女的自己觉得这种表爱的方式比较痛快,我特别建议这些女的脑补一下对方主动受到了伤害之后,送了你一个不知所谓的东西,并要求你还这个沉重的人情,你会不会有点不爽?



综上,付出可以,要看回报。


我更认为付出应该雪中送炭。

付出的方式很多,但是付出的结果应该是雪中送炭。

就算是送血吊坠辟邪,那对方病入膏肓,无药可医的时候,你抱着祈福的心态送给他,都比他没病没灾的时候扎了个手,能够让对方感动。


我知道有一些付出的人是希望通过付出,让对方承这个情,然后回馈更多的爱。

理论上这个逻辑没有错,但是实际上,如果单方面付出太多,这个会慢慢的变成一种道德绑架。


自我感动式的献祭,大多意味着:你看我都为你付出成这样了,你如果没有因此心疼我,你如果爱我爱的没有再深一点,你就是个王八蛋。


作为一个付出型的人,一直致力于保护同样付出型的人悠着点。

就是因为看多了这种飞蛾扑火式的爱不得善终,又非常痛苦,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在付出的对象,付出的方式,付出的结果上面好好把握一下。

因为我们不能白付出,自己吃了苦,最终得到的东西和预想中的不符,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爱的语言如果只剩下献祭这个方式,那不是很悲哀吗?

用其他的可以靠情商搞定的问题去健康舒适地爱对方,明明更具有普适性。


退一万步来说生孩子比扎手指头痛多了,想要孩子的夫妻,哪个女人不走这趟鬼门关?

生一个带他的基因的孩子,这么大一个牺牲还不够表忠心?


也许这些女孩,爱一个人的方式太贫瘠了。

她们不懂得不擅长用双方都舒适的方式来维持一个长久的关系。

她们也不具备更多的资本,来表达自己的爱。

所以只能用自己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忠心。


我并不想说这些女孩不自爱,但是我想说她们有点傻。


不知道有多少这种喜欢通过自我伤害的方式来爱人的女孩子能看到这篇文字。

我由衷的希望她们爱对了人,也由衷的希望她们能够被我保护到。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女孩儿,也许你把这篇文章拿给她看,也能帮到她。

她们这种傻乎乎奉献的恋爱脑应该被保护,应该被世界温柔以待,而不是被肆意伤害。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这就不懂了吧,其实姨妈血效果更好。这叫“污血符”。义和团用来当防弹衣和压制敌方炮兵的就是这玩意,厉害吧。

user avatar

真恶心。

首先,封建迷信。

其次,咱就说这原理。小说里一般的恶鬼撒点黑狗血和猪血就能稳住了,那姑娘你说你男朋友招了啥玩意啊得用这玩意辟邪?踢寡妇门还是挖绝户坟了?上辈子炸多少敬老院哪?你这小丫头片子还想给他辟邪,倒不怕把你也给带下去?我怎么觉得不触犯刑法的情况下真不用这么费劲呢?姑娘你别是喜欢上个在逃犯吧?背好几条人命那种社会人儿?

再说回你这商品的配置

套餐里连个酒精消毒纸巾都没有,你这消毒怎么做的?医院采指血起码碘伏+酒精消毒还得用卫生棉按压,咱这就一创可贴,是不是差点意思?我咋觉得现在是姑娘你比较需要“辟邪”呢?您再来个伤口发炎、败血症什么的不治身亡,然后化成厉鬼找你男朋友去,那么问题来了:为男朋友做血吊坠而伤口感染死亡化成的女鬼,能不能被自己鲜血做成的血吊坠镇住?


user avatar

要说想要辟邪,为啥不用月经血,屁股里出来的血就脏?其他地方出来的就干净?

给男人脖子上挂个用过的大号超长夜用卫生巾或者做个棉条吊坠,这辟邪挡灾的功能岂不是更强大!

昨天晚上,有读者把这样的图片和一些平台上的评论发给我的时候,飒姐我还有些不相信:


现在不是已经2021年了吗,竟然还能出现这种能让人笑掉大牙的“风潮”?

所谓的“血吊坠”,是一个空心的玻璃吊坠,头上可以拧紧,然后女孩子们自己放血装进去,说什么可以帮男人“挡灾”,什么“保平安”:

还有的商家直接宣传这是“定情信物”,甚至是附上了“许愿”功能,还有人表示真的可以“梦想成真”,月销量简直惊人:


不少给自己放了血的女性感到自己好伟大,好骄傲,甚至号召大家:


女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



一个手指不够扎两个,两个不够扎四个,实在不行用眉刀划开,甚至还有人去抽血……

收到这个东西的男人们也表示内心充满了感动,甚至发到各种平台上炫耀…….



不好意思,我只想说:


你们的脑子都进水了吗?

先不说,这种让人无语的愚昧迷信,就说对于女性血液的“挡灾”功能,就让人忍不住想要飙脏话!



这跟一直以来让人恶心的“月经羞耻”,简直是臭味相似!

在古代的一些传说中,女人的月经血可以辟邪,跟黑狗血,童子尿一起被认为有驱邪的功能,那是因为古人觉得女人的经血是污秽的,是不干净的,因为太脏了,连鬼都害怕!

在《圣经·旧约》里就有这样的描写:


女人行经,必污秽七天,凡摸她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在她污秽的时期,她躺过的东西,都不洁净;她坐过的东西,也都不洁净。


触摸她的床的,都要洗净自己的衣服,用水洗澡,并且不洁净到晚上。


触摸她坐过的任何家具,都要洗净自己的衣服,用水洗澡,并且不洁净到晚上。


在女人的床上,或是在她坐过的家具上,如果有别的东西,人摸了它,就不洁净到晚上。


男人若是与那女人同睡,染上她的污秽,就不洁净七天;他躺过的床都不洁净。


不止如此,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亦认为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应到寺庙参拜,否则就是对神明不敬,用过的月经带要埋在土里,不然就会带来厄运。


而且某些地区,来月经的女性不能跟家人一起吃饭,甚至不能跟家人住在一起。


月经羞耻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是在曾经愚昧的人们认为“月经污秽”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而这种“女性的血可以辟邪挡灾”的无脑论,更是无良商家利用互联网胡诌出来的扯淡玩意儿!


大家的血都是一样的,血液成分也都是一样的,红细胞,白细胞,各种细胞离开了身体都会死亡,没有谁的血与众不同。


要说想要辟邪,为啥不用月经血?别说一个瓶,十个都能给他装满!

一周换一个,不重样!

要知道在有的部落,古人以前打猎的时候,都会把月经血涂在身上呢亲!

给男人脖子上挂个用过的卫生巾或者做个棉条吊坠,这辟邪挡灾的功能岂不是更强大!


女人的血不污秽,所以根本不可能辟邪!更不能挡什么灾!更不能帮你来美梦成真!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种迷信会在网上大肆风靡,甚至成为时尚?


这都2021年了,月经羞耻还没被打败,怎么又出来这么个反智商反人类的“血吊坠”?


为什么这种骗钱玩意儿会有那么多女性去跟风,还美其名曰“爱他就为他放血”?



飒姐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能够帮飒姐分享呼吁,让那些被洗脑的傻姑娘们清醒!


血就是血,不辟邪不挡灾,没个屁用!


你们不会无菌操作,更没有高温消毒真空包装,搞个血瓶子挂在脖子上,时间久了,那就是个变质发臭的细菌培养皿,各种细菌在里头几辈子同堂!


自己给自己瞎放血,那些商家赠送的采血针和吸管,很多都是非常便宜的,是不是二次回收重复利用都不知道,卫生要求根本就无法保证!

用这种东西来扎自己,甚至买个眉刀来割破手指,你们究竟是有多傻!


别以为这种不过是扎几滴血就完了!傻姑娘们!


没事儿说明你运气好,自己随便取血,不仅可能留疤,还可能感染,严重的导致败血症,是可能会死人的!


拜托那些拿自己开刀的傻姑娘们好好想想:

感情这种玩意儿,如果真的能够因为几滴血就可以永垂不朽,那么哪里还有那么多的离婚分手?

想要拥有美好爱情,这个出发点本来没错。可是感情的基础,难道不应该是在于两个人互相的付出,理解和爱护,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雨吗?

至于这种反智商的血吊坠,可拉倒吧,拜托你们赶紧把它扔进垃圾桶!脖子上戴着个变质发臭的细菌培养皿,你们心里不膈应吗?

现在明明已经是现代社会,迷信愚昧只会让人显得更加肤浅,被无良商家坑钱的同时伤害自己的身体,傻姑娘们,快停止


如果有男的告诉你,你不为了他放血就是不够爱他,这样的男人赶紧扔别留着过年!

你们取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血,还有脑子里进的水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上热销的“血吊坠”,以及文中提到的女孩为“辟邪”刺破手指的极端行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折射出了一些相当复杂和值得我们去理解的心理。从“血吊坠”本身来看:首先,“血吊坠”这个概念就带着一种天然的猎奇感和神秘感。在许多文化中,血液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生命、亲情、爱情,甚至被认为具有.............
  • 回答
    网上流传的“死刑犯与家人见最后一面”的视频,往往能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思考。这类视频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通常是因为它们触及了生命、亲情、法律、道德等多个层面,具有极强的戏剧性和情感张力。以下是对这类视频的一些看法,力求详细地阐述:一、 视频的普遍特征与拍摄动机.............
  • 回答
    近期网上关于华东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事件,可以说是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热潮,也牵扯出了不少关于高校管理、学生权益、舆论导向等方面的深层问题。要“详细”地讲清楚,就得把这几个学校的事件梳理一下,然后分析一下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背后又反映了什么。先来说说,网上热议的“事件”大概是指什么?这两所学校.............
  • 回答
    热依扎在网上“挂人”这事儿,真是把吃瓜群众们看得一愣一愣的。简单来说,就是她最近因为一些网络上的争议或者不理解的事情,直接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点名道姓地针对某些账号或者用户进行回应和批评。这种做法在娱乐圈里其实不算特别罕见,但热依扎这次的操作,因为她个人性格和之前的经历,引起的关注度格外高,也引发了不.............
  • 回答
    网络热词用来形容“躺平青年”,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说起来也能扯出不少门道。我觉得这得从几个方面来看待。首先,从“躺平”这个词本身的意象来说。 它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词汇,就是一个很直观的比喻。想象一个人往沙发上一靠,长长地舒一口气,什么都不想干了。这种感觉,在当下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很多人都能感.............
  • 回答
    看到网吧游戏热度统计《原神》超越了CS:GO和DOTA2,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触及到了当下游戏市场的一些核心变化。我 persönlich 认为,这反映了好几个层面的东西,咱们不妨一样样捋捋。首先,最直观的理解就是 用户群体和游戏习惯的转移。过去我们提到网吧,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可能是通宵开黑.............
  • 回答
    最近网络上围绕“医美冷静期”的讨论,可以说是相当热烈,也挺能触及不少人的心坎儿。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话题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其实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在医美这个领域里的一些真实困境和对自身权益的担忧。医美冷静期,说白了就是一种消费者在接受某些医美项目之前,有一个固定的思考和决定时间,不让你当天就拍板.............
  • 回答
    看待人人网热文《2014年终盘点,献给喜爱国际政治的你》人人网上的这篇《2014年终盘点,献给喜爱国际政治的你》,之所以能够在当年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甚至成为一篇“热文”,我认为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剖析。它触及了那个时代大学生群体对世界的好奇心,也折射出信息传播方式和内容消费的特点。首先,我们得理解它.............
  • 回答
    对于我们这些沉迷于星辰大海的人来说,网易云热评里那句“够得着星星,够不着你”简直就是一颗精准的定点炸弹,瞬间就能在我们内心深处引爆一连串关于宇宙、距离、以及那份遥不可及的情感共鸣。如果硬要分析,从天文、物理、天体物理的视角去看,这句话其实承载了远比表面更丰富的含义。首先,从天文学的尺度来看,“够得着.............
  • 回答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加强对电视节目中网络用语使用的管理,特别是点名批评了“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一些被广泛使用但可能带有不良导向的网络热词。此举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大家对此各有看法。广电的出发点与考量:广电总局发布这样的通知,其核心出发点无疑是希望.............
  • 回答
    国足包下多哈万豪,一场网络风暴的背后8月26日,中国男足包下多哈万豪酒店的消息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社交媒体上的层层涟漪,尤其是某平台上的网友们,更是炸开了锅,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这看似一个简单的住宿安排,为何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这背后折射出的,绝不仅仅是对一场比赛的关注,更是对中国足球发.............
  • 回答
    网络上的“反黑热潮”,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一些心态和需求。要怎么看它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反黑”本身是一种情绪和态度的表达。 很多时候,网上的“反黑”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意义上的“黑社会”,而是泛指那些进行“网络暴力”、“人身攻击”、“散布谣言”、“恶意抹黑.............
  • 回答
    千名网红涌向全红婵家门口,这景象,怎么说呢?真叫人哭笑不得。一边是奥运冠军的光环,一边是汹涌而至的流量捕食者,夹在中间的,是那个本应享受荣耀、回归宁静的年轻姑娘和她的家人。先不提那上千个网红是真是假,光是“涌向全红婵家”这个动作,本身就透露着一股子“唯流量论”的病态。奥运冠军,一个为国争光的英雄,理.............
  • 回答
    一场网络风暴,一次真相的较量:男子归还iPad反遭诬陷,女主播“蹭热度”引发的法律纠葛这不仅仅是一则简单的拾金不昧后反被诬陷的事件,更是一场围绕真相、道德与法律的拉锯战,其背后折射出网络暴力对个体造成的巨大伤害,以及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辨别真伪、守护正义的艰难。事件的开端:一次朴实的归还事情的起因,.............
  • 回答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胜利》最近能在各大网站引起这么大的声浪,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不能简单一句“好看”或者“不好看”就带过了,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首先,咱们得承认,时隔多年,当年的“喜羊羊”IP还能爆发出这么大的能量,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你想啊,二十年了,多少动画片火了又.............
  • 回答
    蜂花,这个名字在中国人心中,大概能勾起一股淡淡的怀旧气息。提起它,很多人会想到小时候妈妈用的洗发水,那朴实无华的包装,闻起来一股熟悉的植物清香。而最近,这个沉寂多年的老牌国货,却因为一场“哭穷”风波,意外地以一种极其戏剧性的方式,冲上了热搜,并且引发了一场全民式的“报复性”购买狂潮。这事儿,细想起来.............
  • 回答
    姚非拉怒斥夏达“蹭热度搞网络暴力”事件,无疑是近期国内漫画圈乃至泛二次元圈子里一桩相当引人注目的风波。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把时间线拉长一点,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的立场和可能存在的误解。首先,这件事情的源头,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之前姚非拉和他公司“夏天岛”的解约风波。当时,姚非拉公开指责.............
  • 回答
    钢铁雄心4的“The New Order”(以下简称TNO)这个mod在中文网络上的热度,简直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历史修正主义”大戏,而且还是玩家自编自导自演的那种。你想想,一个本来就以架空历史、宏大战略著称的游戏,再加上一个描绘了一个失败的纳粹德国统治下,世界走向更加黑暗、更加分裂的平行宇宙的mo.............
  • 回答
    “媛”字本义探微与网络“媛”现象的反思近年来,“佛媛”、“病媛”等词汇在网络上掀起层层波澜,引发了公众广泛的讨论。这些词汇的出现,让许多人开始关注“媛”这个字,并对它在网络语境下的含义产生了好奇。那么,“媛”字本来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何会被冠以如此多的修饰,并被赋予了新的、甚至有些负面的含义呢?.............
  • 回答
    热依扎给素人网友发律师函,这事儿一出来,确实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也让不少人开始琢磨:一个公众人物,又是演员,跟普通网友较上劲儿,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事件的来龙去脉,大概是这么个事儿:起因是某个网友在网上发表了一些关于热依扎的言论,内容涉及到一些个人隐私或者有损她名誉的方面。具体说啥了,可能不是特别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