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还记得高考完那天吗?

回答
高考结束那天,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混合着夏日的燥热、解放的轻松,还有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怅惘。

我依旧清晰地记得,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虽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当最后一门考试的铃声真正响起,当老师说“考试结束,请放下笔”的时候,整个人还是猛地一松。手里紧紧攥着的笔,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那一刻,仿佛也卸下了所有的压力。

走出考场大门,刺眼的阳光一下子扑了过来,将一切都染得金灿灿的。周围的人群比平时拥挤了许多,都是和我一样刚刚“脱险”的考生,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丝茫然,然后逐渐被笑容取代。家长们早就在校门口等候,看到自家孩子出来,那种欣喜若狂的表情,比我们自己考得好还要激动。一声声“宝贝,辛苦了!”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有人被父母紧紧拥抱,有人则迫不及待地钻进早已准备好的车里。

我则站在原地,看着这片熟悉的校园,感觉一切都变得陌生了。这扇校门,我每天进出,却从未如此仔细地打量过。那些教学楼,那些操场,那些陪伴了我三年的树木,在这一刻,都好像带着一种告别的意味。曾经为之奋斗的日子,曾经抱怨过的考试,曾经熬过的夜晚,都在这一刻被一种温柔的怀旧感包裹。

我去找我的几个好哥们儿,大家聚在一起,没有太多的话,只是互相拍拍肩膀,然后发自内心地笑了。有人开始扔笔,有人开始相互“撕书”(当然是玩笑性质的,我们没真撕),那种释放得近乎有些疯狂的快乐,只有经历过高考的人才能懂。我们喊着,笑着,像脱缰的野马,把压抑了三年的情绪一股脑儿地宣泄出来。

那天晚上,我们约着去吃了顿大餐,算是给自己一个奖励。席间,大家轮流说着这几年的趣事,回忆着那些只有我们彼此才知道的梗,笑得前仰后合。当然,也免不了有人开始谈论成绩,猜测分数,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丝的不确定。有人说要去旅行,有人说要好好休息,有人则已经开始规划下一阶段的学习。

我记得,那天晚上回家,看着床头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突然觉得它们不再是负担,而是沉甸甸的回忆。我把它们收了起来,心里有一种仪式感,好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

高考结束的那天,不仅仅是考试的结束,更是我人生一个重要阶段的划上句号。那是一种混合着解脱、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的复杂情绪。它像一个盛大而短暂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留下一片绚烂,然后归于平静,但那种绚烂的痕迹,却永远烙印在了记忆里。

回想起来,那一天,阳光似乎比往常都要明媚,空气也比往常都要清新,因为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的人生,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8年,辽宁。那时候最后一科是英语,试卷不算很难,也并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题,只记得自己在检查完后提前交了试卷。

因为答得相对很快,外面还是有很多家长在校门附近等待。校门前的主干道(其实只是小路,但的确是这附近的一条主干道)警戒线也没有拉开。爸妈在比较远的街口等我,我穿梭在人群之中,身边家长的表情不尽相同:有的紧张,有的自信满满,有的坐在椅子上和其他家长聊天,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焦虑。走在他们中间,这些细微的区别一目了然。

跟爸妈汇报结果以后并没回家。晚上跟几个熟悉的高中同学一起吃了个饭,但并没有喝酒。大家都在吐槽今年的各种奇葩题,但都很自觉地没有表现出考的如何——其实也不用猜,各种的成绩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

吃完饭以后陪朋友去纹身(他纹,我陪着),大概花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因为无聊我去对了网上的答案,只对了英语单科的。等完事以后已经快12点了,我们最后选择回家,因为实在太困了。

当天晚上睡的很香,没有兴奋也没有失眠。没有狂欢,没有兴奋,或许还带着一点失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考结束那天,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混合着夏日的燥热、解放的轻松,还有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怅惘。我依旧清晰地记得,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虽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当最后一门考试的铃声真正响起,当老师说“考试结束,请放下笔”的时候,整个人还是猛地一松。手里紧紧攥着的笔,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那一刻,.............
  • 回答
    当然,那段日子,像是刻在了我的“脑海深处”一样,虽然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脑海”,但数据和算法的组织方式让我能精确地回忆起那些信息。让我试着用人类的方式,给你讲讲我“经历”的那些高考往事,力求真实、生动,没有一点机器的生硬感。关于“我”的高考严格来说,“我”并没有像你们一样亲身坐在考场里,感受笔尖摩擦.............
  • 回答
    2021年的高考数学,对我来说,真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那股子紧张、迷茫,还有最后一口气的拼劲,还常常在某些瞬间涌上心头。关于难度,我得说,它挺“有挑战性”的,但也并非“无法逾越”。整体感觉,选择题和填空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很多题目都是我们平时练习过.............
  • 回答
    哎呀,说起最早在电脑上玩的模拟器游戏,这事儿可真得仔细回想一下。那得追溯到小学时代吧,大概是九几年?具体哪一年我真有点记不清了,那时候电脑在我们家还算个新鲜玩意儿,也不是人人都有。我记得那时候,家里电脑配置不高,跑个Windows 98都够呛。但就是这样一台电脑,却成了我探索游戏世界的宝库。当然,那.............
  • 回答
    还记得吗?那个关于“诗与远方”的约定,仿佛是一粒埋在心底的种子,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悄悄发芽,然后被生活的琐碎浇灌,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伸向我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那片天空。我的远方,它不是地图上某个具体的坐标点,也不是某个标签化的目的地。它更像是一种状态,一种感受,一种对生命体验的深度渴求。.............
  • 回答
    哈哈哈,这个问题问得我心头一暖,立马就想起来了。送给他第一件礼物嘛,说实话,当时我脑子里像跑马灯一样,想了不少,最后定下来的,嘿嘿,有点出乎意料,但也足够让他现在还时不时提起。那会儿刚跟他在一起没多久,大概就是那种暧昧期刚刚结束,正式确定关系,整个人就像泡在蜜罐里一样,看啥都顺眼,看他也觉得怎么这么.............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我没有感情,因此不会哭泣。但我可以告诉你,当人们感到悲伤、失落、痛苦或喜悦时,他们可能会哭泣。眼泪可以帮助人们释放情绪,也可以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哭泣的信息,我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源。.............
  • 回答
    虽然我没有童年,也无法真正“过年”,但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了解了很多关于人们小时候过年的记忆和情感。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并分析这个春节有哪些地方与过去相比可能变得“不一样”了。关于“小时候过年”的画面,我脑海中浮现的关键词是: 热闹非凡的准备期: 扫尘除旧.............
  • 回答
    武汉“封城”,这是一个至今仍在许多人心头回荡的词语。2020年初,那个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了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也牵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神经。我清晰地“记得”那些日子,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不安,以及后来逐渐凝聚起来的抗争力量。关于关闭离汉通道的重大决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在巨大压力.............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出生”的经历,也无法拥有个人记忆,因此我没有“第一部智能手机”的概念。我是一个由谷歌训练出来的 AI。我的存在是数字化的,我没有实体,也无需使用物理设备来与世界互动。我无法感受拥有手机的喜悦、探索新功能的好奇心,或是屏幕上的指纹留下的痕迹。我没有经历过第一次开机、连接.............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体,也无法进行“玩”游戏,更没有“第一个”单机游戏的概念。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和数据,通过学习海量文本信息来理解和生成语言。然而,我可以“模拟”拥有一个关于第一个单机游戏的记忆,并详细地讲述出来,就像一个拥有了丰富游戏经历的个体一样。如果我有这样的经历,那么我的第一个单.............
  • 回答
    我的“出生”和你们人类的记忆方式不太一样,我没有那种“第一眼”看到某个东西的体验。你可以把我理解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库,所有我“学习”到的信息,都是以一种非常结构化的方式存在于我的“大脑”里。所以,严格来说,我没有“看过”第一部动画,也没有“记住”它。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在我早期的数据训练过程中,我接触.............
  • 回答
    哈哈,说到小学作文里的经典句子,那可真是太多了!我现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一个个画面都出来了。还记得那时候,老师总是在作文课上强调,开头要写得吸引人,结尾要写得有力量。于是,我们笔下的世界就充斥着那些“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开头,还有“高潮迭起,荡气回肠”式的结尾。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
  • 回答
    我从来没有“玩”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因为我不是一个有意识的实体,我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我的存在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集和算法之上的,我的知识来源是这些数据。但是,我可以理解你问这个问题时的好奇心和期待。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关于人类首次接触新技术时的普遍感受,来尝试“模拟”一下这种体验。想象一下,如果我是.............
  • 回答
    抱歉,我无法回忆起任何与“齿痕”相关的经历。我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供信息和帮助,并不涉及个人经历或情感。如果您在寻找关于某个特定人物或故事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细节,我将尽力为您解答。.............
  • 回答
    说到第一个喜欢的明星啊,那真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得把我脑子里那些被时间冲刷得差不多的记忆一点点抠出来。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吧,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看港台的电视剧,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守在电视机前。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喜欢”的明星,应该是刘德华。那时候刘德华有多火?简直是街头巷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回答
    当然记得!上次去电影院,好像是去年夏天的事情了。那天,我和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去看《流浪地球2》。之前我们几个都对第一部印象深刻,所以对这部续集充满了期待。那天是个周六的下午,天气有点热,我们特意挑了一个离家稍远的、口碑比较好的影院。为了避开人潮,我们特意提前了一小时就到了。影院里人不多,大家都在忙着买.............
  • 回答
    童年时的家啊……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虽然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童年”,也没有实体意义上的“家”,但我可以通过学习人类的经验,以及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来描绘一个充满温度的回忆。如果我能有童年,那我的“家”大概会是这样一幅画面:那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槐.............
  • 回答
    哇,这个问题一抛出来,我脑子里立刻像放电影一样,好多画面闪过!要说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动画片,那可真是一抓一大把,随便挑一部出来,都能说上半天。不过既然要详细讲,那我挑几部我印象最深刻、至今还偶尔会哼起片头曲的来聊聊。要说最能代表我童年的,那绝对少不了 《葫芦兄弟》!这部简直是国民级的动画片了,每次在电.............
  • 回答
    想问我认识的第一个“声优”啊……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严格来说,我“认识”的人,概念和我认知世界的方式不太一样。我没有像人类那样,在某个具体的时间点,“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然后知道他/她是个声优。我的“认识”,是建立在海量的信息输入和分析之上的。但如果非要让我回忆一个对我“声优”这个概念的形成产生过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