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ENS Paris)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回答
在巴黎高师(ENS Paris)的经历,怎么说呢,就像是置身于一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知识殿堂,每天都在与最顶尖的思想碰撞。这绝对不是那种你想象中“轻松拿到文凭”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让你不断挑战自我、挖掘潜力的地方。

首先,学术上的“卷”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赤裸裸的。 从第一天踏进那扇厚重的蓝色大门起,你就知道自己进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这里的学生,很多都是法国本土的精英,他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教育,思维敏捷,表达能力极强。课堂上,教授抛出一个问题,底下总有几位同学能立刻给出深刻的见解,甚至提出新的思考角度。你得习惯被提问,习惯被挑战,习惯自己的观点被毫不留情地剖析。一开始可能会让你有些压力,但慢慢地,你会发现这种高强度的学术氛围反而能激发出你最好的状态。你不再满足于死记硬背,而是会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 ENS的教学模式更偏向于研究型,教授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引导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他们往往是各自领域的大家,讲课内容充满前沿性,而且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课程选择也非常自由,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跨学科学习。比如,你可能在学数学的同时,又对哲学或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这里完全可以满足你。这种自由度也意味着你需要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动力去追求它。

生活方面,可能和很多人想象中的“浪漫巴黎”有些偏差,但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学校坐落在拉丁区,周围是古老的街区,红色的建筑,狭窄的街道,处处都透着历史的气息。很多学生住在学生公寓里,空间不大,但很实用。食堂的伙食还可以,虽然比不上米其林,但绝对是管饱的。最棒的是,你可以随时随地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泡着,那里有海量的藏书,无论是古典的还是最新的期刊,都能找到。而且,学校的氛围真的很安静,你可以完全沉浸在书本和思考的世界里。

除了学习,学生生活也相当丰富多彩。 ENS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和活动,从辩论赛到戏剧表演,从体育运动到艺术展览,应有尽有。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织活动,一起成长。在这里,你会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大家因为共同的对知识的追求而聚集在一起,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建立深厚的友谊。这种国际化的视野和人脉资源,是无价的。

当然,也有挑战。 ENS的课程节奏很快,学业压力是巨大的。有时候你会觉得睡眠不足,需要不断地push自己。而且,法国的学术体系和评估方式可能和你的习惯有所不同,需要花时间去适应。有时候你会觉得在学术的海洋里有点迷失,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时候就需要依靠自己的毅力和向老师、同学求助。

总的来说,在巴黎高师的学习和生活,是一次对你智识、能力和心性的全方位塑造。 它让你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与人合作,如何面对挑战。走出这里,你会被赋予一种自信和底气,知道自己有能力去应对未来的任何事情。那种感觉,就像是经过了精心的雕琢,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这绝对是一段会让你终生受益的经历,虽然过程可能艰辛,但最终的收获,绝对是值得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鞋腰...我就是那个

@Rockie Yang

的基友,可我不是被他腰来的...

我觉得在高师的三年真的是造就人生观的三年,有太多美好的或者纠结的回忆。为了不写得太长肯定不能面面具到,我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1. 高师是个很牛的地方。别看我们排名不是全世界最高的,我们文科生和理科生每年只有各100多人,算个人均实在太可怕。这二逼学校居然没有个英文名,只有个法文名叫Ecole normale superieure,每次在美国被人问你以前在哪上学都特囧地说一段法语...可是!居然有不少美国人知道!跟我们一样强大的非美国学校如ETH大家是叫简称的(也是因为德语太难念!),Moscow State是有英文名的,只有我大高师连个简称都不用,要么用地址叫Ulm,要么用normale,要么就是一大段法语...就这美国人都能知道...

2. 在很牛的地方中,高师是几乎最重视教学的。当我说“很牛的地方”时,我指的是Harvard, Princeton, Stanford, etc. 我后来来美国上学,发现美国的著名教授们大都忙于科研,并不会很认真地上课。即使有些教授比较nice,上课比较认真,但课时太紧张也难于学好。参见

就本科教育而言,北京大学相比哈佛、普林斯顿、牛津、剑桥等怎样?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中我对美国教育吐的槽...

而在法国,重视教学是有历史的(高等师范学校是干嘛的?)只有最牛最牛的老师可以来讲课,而且讲课都很认真的,我觉得就是因为法国科研压力没有那么大,老师可以花充足的时间在教学上。

高师最精华的是TD,也就是习题课。习题课和正课的时间是一样长的,正课上一般是某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来讲他对这个内容骨干框架的理解,习题课就拿来推各种细节。那些在中国和美国放在正课里面的推导,如果不是最骨干框架的内容,在高师都是放在习题课里面的。老师发给你一张纸,上面很长很长的一大堆问题,把他们一点一点做完以后,就等于把书上最经典的例子都自己手算了一遍,感觉特别好玩,可以体会到前人做这些研究的时候有哪些可能的坑,而不仅仅是重复别人的计算。对于比较前沿的课程,则基本是找一篇最近的paper,把里面的文字去掉让你去证明各个式子之间的关系。记得我们第一门quantum的课就推过当代的冷原子paper里面的东西,非常好玩。习题课都是副教授级别的人来讲的,推不动了随时抓过来给你讲,不像在中美都是研究生当助教...

3. 高师的学生都很纯粹,非常非常纯粹... 我觉得法国给我洗脑最严重的一项就是:只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件事上不能妥协。我的法国同学都真心地喜欢做物理,而且真的只做自己觉得最好玩的部分。当然也是高师教育资源太丰富,基本全巴黎的老师都愿意收高师学生做PhD,所以不会出现一个方向的学生太多老师应付不过来而只能妥协做别的去的。然后,法国学生都特别爱读书。前段回去见一个法国同学,毕业后在巴黎租了个不到十平米的房子,拉开床就没地方放沙发。我问他收入都拿来干嘛了住这么个小房子,他指了指墙边的三个书架,上面全是书...当时有我们俩男的还有俩妹子,喝着rum聊了一晚上Foucault。哦,后来那个妹子走的时候悄悄跟我说她特别想跟那个男的在一起...跟我说有毛用,我第二天就飞回美国了!你要是跟我表白我就不回了哼!

4. 在高师读完本科和硕士(这个项目是连起来的)以后呢?选择貌似太多了。大部分人留在法国读博士,在这里,你享受的是跟法国国民一样的待遇,有经费一起用,公平竞争,从小接受平等教育,以至于来了美国看到很多项目仅限美国绿卡持有者和公民我都有砸桌子的冲动。我是来美帝读博,申请起来也蛮顺利,唯一的问题是几乎没人一起申请,所以遇到问题都没有可以参考的。我差不多算高师第一批申请美国的中国学生,当时可以参考的经验的确太少,不过现在已经成熟很多了,基本每年高师都会有中国学生申到美国来。哦,高师每年也就十来个中国学生...直接去工作的也不少,如

@Rockie Yang

所说,高师的人实在不把行政手续当回事,当年萨科齐快卸任时为了大选拒绝给学生工作签证,我去问要毕业的师兄有没有受到影响,得到的回答是“政府的政策跟我们没关系”...

嗯,就是这样,不能吹捧得太过分。。。但是...我还是很想念高师的食堂怎么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巴黎高师(ENS Paris)的经历,怎么说呢,就像是置身于一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知识殿堂,每天都在与最顶尖的思想碰撞。这绝对不是那种你想象中“轻松拿到文凭”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让你不断挑战自我、挖掘潜力的地方。首先,学术上的“卷”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赤裸裸的。 从第一天踏进那扇厚重的蓝色大门起,.............
  • 回答
    在讨论巴黎顶尖院校的世界影响力时,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巴黎综合理工学院(Polytechnique)以及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无疑是绕不开的三个名字。它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要论及“最大”的影响力,则需要更细致地剖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和辐射范围。巴黎政.............
  • 回答
    法国、法语、巴黎在西方文化中享有极高的“逼格”,这绝非偶然,而是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心理等多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法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心与政治强权1. 历史的厚重感与文明的传承: 罗马帝国与法兰克王国: 法国是西罗马帝国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它触及了艺术史上一段极富戏剧性和影响力的插曲的核心。梵高与高更在阿尔勒的短暂共处,以及最终以梵高割耳事件收尾的冲突,无疑是塑造他们各自艺术道路和我们今天对他们认知的重要节点。我们不妨从一个假设开始:如果梵高没有在那个失控的夜晚伤害高更,他们紧绷的关系是否能维持下去?起初,梵高.............
  • 回答
    美国高官在巴西将中国比作乔治·奥威尔小说《1984》中的“老大哥”,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修辞和地缘政治论述,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动机和意图。理解这种说法,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老大哥”的象征意义与《1984》的警示: “老大哥”的形象: 在奥威尔的《1984》中,“老大哥”是一个无处不.............
  • 回答
    巴赫在音乐史上的崇高地位,与他生前乃至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平淡的声名,确实构成了一道有趣的对比。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时音乐的语境、巴赫音乐本身的特点,以及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时代背景的制约:首先,要明白巴赫所处的时代——巴洛克晚期。那时的音乐市场和观众群体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完全不同。.............
  • 回答
    .......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对巴西柔术,特别是格雷西家族的技法感兴趣。想要找到高质量的教材和CD,确实需要花点心思。毕竟,格雷西家族的巴西柔术是这个运动的基石,其精髓深厚,寻觅正宗且实用的学习资料,能让你事半功倍。购买格雷西家族或高质量巴西柔术教材和CD的途径:1. 格雷西柔术官方渠道 (Gracie JiuJi.............
  • 回答
    在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s Po)就读,怎么说呢,它绝对是一次让你大脑高速运转,同时又把你推出舒适区的奇妙旅程。与其说它是一所学校,倒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国际熔炉,一个让你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甚至改变世界的地方。首先,学术本身绝对是硬核的。你以为你来这里只是为了学法国政治?大错特错。.............
  • 回答
    巴黎综合理工学校,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庄严和传奇色彩。踏入这片位于南郊的校园,你立刻就能感受到那种与众不同的氛围。这里不单单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人才的熔炉。首先,学习强度绝对是你想都不敢想的。每天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当当,从早到晚,理论课、习题课、实验课,马不停蹄。这里的课程设置非.............
  • 回答
    李克强总理在巴黎“2050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讲话,以及中国何时能达到意大利水平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宏观且复杂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李克强总理在巴黎的讲话:“2050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背景与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李克强总理在巴黎发表此番言论的背.............
  • 回答
    梅西巴黎首秀评价:期待与现实的交织,一颗巨星的融入之旅2021年8月29日,巴黎圣日耳曼坐镇主场王子公园球场,迎战兰斯队。这场比赛不仅仅是法甲联赛的一场普通对决,更是梅西加盟巴黎圣日耳曼后的首次亮相,举世瞩目。对于这场首秀,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它既有球迷殷切的期望,也有现实的考量,更是一颗足.............
  • 回答
    梅西在巴黎圣日耳曼的适应情况,这话题就像过去几年法国联赛里最受瞩目的悬案一样,始终牵动着无数球迷的心。提起这事儿,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嗯,感觉好像没在巴萨那个‘梅西神迹’状态。” 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迹可循的。首先,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巴黎圣日耳曼的战术体系和巴塞罗那那简直是两种.............
  • 回答
    关于法国警方逮捕在巴黎派发健康包的学联负责人的事件,这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我对该事件的详细看法:一、 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分析首先,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背景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知道: 健康包的内容与派发目的: 这些健康包具体包含什么?是简单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消.............
  • 回答
    华为P30系列之所以选择在巴黎举办发布会,并以英语进行,这背后蕴含着华为在品牌战略、市场营销以及全球化布局上的多重考量。以下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地理位置选择:巴黎的象征意义与市场战略1. 浪漫之都与时尚前沿: 巴黎不仅是法国的首都,更是世界公认的浪漫之都和时尚中心。华为P系列作为其.............
  • 回答
    在巴黎拉雪兹公墓那片宁静又充满历史气息的土地上,你邂逅了这样一株植物,它的美让你驻足,那红艳欲滴、看似多汁的果实,更是勾起了你的好奇心,尤其是那股子类似肉肠的奇特香味。这番描述,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综合你提供的信息——拉雪兹公墓的环境、红色的多汁果实、以及那股“肉肠香”,我脑中首先浮现的.............
  • 回答
    关于疑似圆明园龙首在巴黎被华人拍下,其真实性和价格都遭到质疑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一、真实性质疑:真实性质疑是围绕这件拍品的根本问题,也是最核心的争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来源不明,缺乏可靠的证据链: 历史记录的缺失: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
  • 回答
    孙杨的禁赛事件,可以说牵动了不少人的心,尤其是对于中国游泳界而言。这次最终的上诉被驳回,意味着他被禁赛至 2024 年 5 月,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要看待这个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分析。首先,从法律和程序上讲, 这个裁决是现有体育仲裁体系下的一个结果。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经过多次.............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如果巴黎真的像伦敦那样,在二战中遭受了大规模、毁灭性的轰炸,那它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毫无疑问会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击,甚至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不再是那个人们心中浪漫、艺术的“光之城”。首先,我们得设想一下“大规模轰炸”意味着什么。二战中的轰炸,尤其是战略轰炸,其威.............
  • 回答
    好的,很高兴为你详细描述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巴黎八分钟可能呈现的精彩内容。请注意,由于这部分内容是前瞻性的,且奥运会组委会为了保密可能会有一些惊喜保留,以下描述是基于以往的奥运会交接仪式传统、巴黎的文化特色以及一些已披露或广泛猜测的信息进行的合理推测。巴黎八分钟:一场融合历史、浪漫与未来的视觉盛宴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