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疑似圆明园生肖兽首之一的「龙首」在巴黎被华人拍下,物品真实性和价格为什么都遭到质疑?

回答
关于疑似圆明园龙首在巴黎被华人拍下,其真实性和价格都遭到质疑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

一、真实性质疑:

真实性质疑是围绕这件拍品的根本问题,也是最核心的争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来源不明,缺乏可靠的证据链:
历史记录的缺失: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文物,其流失过程有相对清晰的历史记录(如火烧圆明园)。而这件“龙首”的出现,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够在历史上追溯到其从圆明园流失并最终出现在拍卖市场的可靠证据。例如,没有相关的出土记录、文献记载、私人收藏记录,或者在流失初期的官方档案记录。
拍前信息模糊或不详尽: 拍前公布的信息往往是鉴定和判断的关键。如果拍品仅仅是“据卖家声称”或者“可能来自某某收藏”,而没有更详细、可验证的背景资料,质疑的声音自然会很大。
与已知兽首的差异: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尤其是水力钟的报时功能,其工艺、材质、尺寸、比例等都有一定的风格和特点。如果这件“龙首”在这些方面与已回归或有明确记载的兽首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造型风格不符、材质检测结果不同,或者缺乏精密的内部机械结构,那么其真实性将受到严重质疑。
鉴定的不确定性: 即使有专家鉴定,但由于缺乏确凿的历史出处和实物对比(因为其他兽首目前都在中国,且有严格的保管和研究),任何鉴定都可能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鉴定过程不够公开透明,或者依赖于不够权威的机构,那么其结论也容易被质疑。
“仿品”或“同类文物”的可能: 历史上,也可能存在其他朝代、其他皇家园林或者著名工匠制作的、与圆明园兽首相似但并非源自圆明园的青铜器。如果这件“龙首”更符合其他时期的工艺特征,那么它可能是同类型的文物,而非圆明园遗物。

2. 拍卖行的信誉与背景考察:
小型或不知名拍卖行: 如果拍品出现在一些不太知名或信誉存疑的拍卖行,其背景调查和审核能力可能较弱,这也会增加人们对其拍品真实性的担忧。
“炒作”嫌疑: 有时,一些拍品可能会被有意地包装成“国宝级”文物,以吸引买家和媒体的关注,从而推高价格。这种情况下,真实性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或被模糊化处理。

二、价格质疑:

价格质疑往往建立在真实性未得到充分证明的基础上,但即使不考虑真实性问题,其价格也可能存在争议。

1. 对真实性的担忧导致价格溢价不足:
“疑似”带来的不确定性: 正如上面提到的,一旦真实性存在疑问,买家在出价时就会非常谨慎。没有人愿意为一件“疑似”文物支付“国宝级”的价格,除非有非常确凿的证据证明其价值。
潜在的法律风险: 如果拍品被认定为非法文物,买家可能会面临法律纠纷,甚至被追缴。这种风险也会压低出价。

2. 市场价值的评估与实际需求:
圆明园兽首的象征意义: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之所以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承载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与圆明园辉煌与耻辱的历史紧密相连。如果这件“龙首”被证实并非圆明园遗物,那么其象征意义将大打折扣,市场价值自然会大幅下降。
缺乏对比性的市场数据: 除了已回归的兽首,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多且有公信力的圆明园遗物的成交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况下,价格的制定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也更容易引发质疑。
买家动机的复杂性: 购买这类文物,除了艺术和收藏价值,还可能包含民族情感、回流意愿等多种因素。如果买家仅仅是因为个人喜好或者某种情感驱使而高价购入,而市场普遍认为其价值不符,那么价格自然会受到质疑。

3. 拍卖市场本身的价格波动与炒作:
艺术品市场的泡沫: 艺术品市场本身存在一定的泡沫和价格波动。一件拍品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卖家心态、买家稀缺性需求、市场整体氛围等。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差: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些买家可能不了解该文物的真实价值,或者被卖家的宣传所误导,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出价。

总结来说, 疑似圆明园龙首在巴黎被华人拍下后,真实性被质疑的核心在于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链来证明其是圆明园流失的真品。而价格质疑,则是在真实性存疑的前提下,其象征意义和市场价值的评估变得不确定,并且还可能受到市场炒作、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对于这种极具历史和民族意义的文物,如果其真实性无法得到充分、透明的证实,任何高价的交易都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这不仅是对文物本身的尊重,也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以前在“如何评价圆明园被抢稀有西周青铜器「虎蓥」在英国拍卖,以 41 万英镑成交?”下写过一个回答,现在贴过来:



当年圆明园兽首拍卖,被中国商人拍下又反悔时,起点有一本十分精彩的小说《地师》(作者:徐公子胜治)就提到,这是老外针对中国人做的一个局,江湖称为“盘内滚珠”。
以下文字均来自《地师》第一卷 江湖游子 二十章 、滴水之恩,有删节:
2005年中国瓷器拍卖的天价排行:首先是伦敦佳士得拍卖的一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成交价合人民币2.3亿;其次是香港苏富比拍卖的清乾隆珐琅彩双耳瓶,成交价合人民币1.2亿;还有香港佳士得拍卖的元青花锦香亭图罐,成交价合人民币五千万……

这轮炒作狂潮的成因以及动机都有哪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仅止海外二百多家知名博物馆中就收藏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大约是馆藏的十倍。最保守的估算,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也在1700万件以上。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中国现有的馆藏文物总数,也超过中国境内民间收藏文物数量,其中以中国古瓷为最典型的代表!
国际拍卖市场近几年以中国古瓷为代表的狂炒,拆穿了很简单,就是一种被称为“盘内滚珠”的江湖手段。

“盘内滚珠”这种江湖说法很形象。“珠”就是“空子”们很珍视的、希望得到的东西。而“滚珠”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设法炒高这些东西的价值,同时也能极大的吸引对方的注意;其次是指通过热炒一件东西形成轰动效应,带动手中同类物品的价值也一起水涨船高。
“盘内”的含义是指这类东西虽然是“空子”们所珍视的,却囤积在自己手中。所以先要把它们在自己手中炒出花样来,这叫作“滚”,然后再去“钓空子”,合称为盘内滚珠。

与其他江湖门道一样,此手法首要注意选择下手的对象与时机,比如张三家祖上的东西,李四是不会太感兴趣的。要等到张三家阔了,再做局将张三家祖上宝贝炒得轰轰烈烈。张三甚至还会暗自高兴,因为祖上的东西金贵了,自己脸上也有光!这时张三家难免有人会找上门去,被人当冤大头轮番狠宰。

正常情况下,随着中国投资需求与精神文化层面消费需求的增长,境内艺术品收藏市场逐渐升温在情理之中。但它应该是一个稳定推进的过程,也应该以国内市场为主导。

但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波离奇的炒作狂潮,而且是从境外发起的,陡然将一批中国古瓷炒作到不可思议的天价,从而带动了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价格水涨船高。最重要的是,它吸引了有着民族自豪感,爱国心与虚荣心同在的中国收藏家、各大富商的极大关注。

如今在网上发一个热门帖子都有幕后推手,如此天文数字的国际炒作,没有一系列幕后的精心策划简直是不可能的,其动机不言而喻。

“盘内滚珠”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接连不断钓空子的过程,佳士得伦敦拍卖行狂炒元青花只是其中突出的一“滚”。就在2009年2月,佳士得巴黎拍卖行又以天价拍卖圆明园铜兽首,是引人注目的另一“滚”,将意图暴露十分明显,甚至有点**裸迫不及待。

那场拍卖会被一位名叫蔡铭超的中国收藏家给搅黄了(注:具体过程请上网查阅“圆明园兽首海外拍卖事件”)。
已出土传世的中国文物中,海外的收藏量远远大于国内的馆藏,而国内绝大多数馆藏文物是不可交易的。这一场炒作实际上是给西方收藏的中国文物带来了一次涨幅巨大的重新估值,推向市场后不亚于二次掠夺。……它也有意无意引发了境内盗墓破坏以及文物走私的猖獗,境外很多拍卖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历史上流失的,而是近年盗墓者通过种种途径走私出境的,又通过这种方式高价卖回国内的收藏界。

2008年,苏富比香港拍卖行在一次专场拍卖会上拍出了一枚清乾隆双龙交扭“乾隆御笔”白玉玺,神奇的创造了6338万港元的天价,这是中国古代白玉器物的最高成交纪录。据说这枚玉玺是英法联军当年抢走的,随后各种争议与讨论不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轰动。

一般中国人都清楚,天子玉玺在古代象征着什么?它肯定能激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如果是设局的话,那这一局做的很成功,因为接下来短短的时间内,中国古代玉玺接二连三的在国际拍卖市场中出现,而且清一色全都清宫玉玺――
转过年来的2009年4月,巴黎拍卖了一枚清乾隆“九洲清宴之宝”玉玺,被一位华人以1680万人民币买下。
2009年6月一枚‘康熙御笔之宝’蟠龙玉玺,在法国拍出了56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接近六千万,突然创造了一个惊人的成交天价。

不久前的2009年9月,纽约拍卖了一枚清乾隆田黄玉玺,据说以超过四千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北京时间2009年11月5 日凌晨1时39分,乾隆 玉玺“八徴耄念之宝” 被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 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 万元左右拍出。
炒了青花又炒玉玺,佳士得与苏富比轮番上阵。它们这种跨国艺术品经营巨头,与西方大小博物馆、私人收藏家、甚至各大财团世家的联系千丝万缕,幕后老板背景复杂的很,猫腻也非常多。接下来,是一枚又一枚轮番往外出,而且是一枚玉玺带动一整场拍卖会,其他所有拍品都跟着借光,总成交额很大。

至于如何破局?《地师》中有精彩的描写,我这里只做摘要如下:
圆明园铜兽首那场拍卖会被一位名叫蔡铭超的中国收藏家给搅黄了。蔡先生看穿了,冒险一搏暂时破了这一局,他拍下了兽首,但是拒绝付款。蔡先生的经济、信誉、形象各方面的损失很大,这种办法不可能再三使用。
像蔡铭超先生那种搅局的手段等于是公开掀桌子,而真正的江湖高手暗中拆棚都是不上台面的,外行人也看不出痕迹。
玉玺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但是今天在境外成了一种可交易的收藏品。真正的大富大贵之人,除了衣食住行之外,更会追求普通人所没有的享受与体验。买一块玉玺回家,平时放在架子上观赏或捧在手中把玩,遐思神游之际,体味数百年前曾号令天下的荣光,呼吸着穿越历史的神秘气息――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还有一些大收藏家,有了足够的财富积累也会追求精神上的自我价值实现,出于民族情感、爱国心或者社会的赞誉,也愿意重金“买回”流落海外的玉玺。肯如此一掷千金的人,玩的就是感觉,眼睛里绝对揉不进沙子,不会花重金给自己心里买回一块疙瘩。

这种人有足够的财势,当然会在私下里向他认为最可靠的专家征求意见,而且不会只征求一个人的意见。既然这是设局钓空子,针对的买家主要就是华人圈中的富豪与收藏家,别忘了这是中国皇家玉玺,谁的意见最可靠?当然不会是戴手套玩玉的那批洋鬼子与假洋鬼子们。

这个圈子其实不算大,这批专家私下里面对“重要客户”说话都倾向于谨慎。
最后,男主角就是请一个正直的专家吴屏东出手,专家提供的资料与所讲的“故事”能引发足够的顾虑,私下里转告“客户”既显得慎重又不用自己负责,而且从专业角度,那方玉玺确实有毛病可挑――如果你硬要挑的话。这么做等于间接在华人圈众买家的心里埋下了一块疙瘩,把感觉搞没了!
当然,这只是小说,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富商接二连三去高价购买被侵略者抢走的文物。

虽然这《地师》只是小说,但是作者徐公子胜治在文中说的这一段话真是极有道理的"这一场炒作实际上是给西方收藏的中国文物带来了一次涨幅巨大的重新估值,推向市场后不亚于二次掠夺。……它也有意无意引发了境内盗墓破坏以及文物走私的猖獗"。

user avatar

2400万买点什么不好...买个近代的水龙头...买点西方老祖宗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品不比这个强?拍点两河或埃及的文物回国也比这件好...

要我说民族自信不是单纯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或者去贬低其他文明唯我独尊,这种狭隘的“自信”本质是一种自卑,和韩国“史学家”无二(这种哗众取宠的“学者”在我国近些年出现不少,如某新某河清之流)。一个自信的民族应当具有广博的胸怀,可以容纳各种优秀文化的胸怀。

且不谈艺术品市场,我国世界史教育方面就有待加强,尤其是初高中的历史学基础教育。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看几张俄国弱智伪纪录片截图就坚信金字塔造假的人...

user avatar

我现在从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偷个水龙头回来,一百年后能不能天价卖出去?

user avatar

首先我要指出一点,用中国人的财富去赎买这些被掠夺的文物,本质是中国人民的财富被西方二次掠夺,因为这些富豪积累的财富,仍然来自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劳动积累,这个认知底限绝对不能动摇。
而主动配合强盗们的拍卖,实质是给自己脖子套上了绳子然后交到强盗手中。

那么我之前在相关回答(如何评价圆明园被抢稀有西周青铜器「虎蓥」在英国拍卖,以 41 万英镑成交?)下给出过解释,如果想避免白种强盗的破落后代们再来二次洗劫,想在迎回被洗劫的文物过程中掌握主动,在不使用暴力方式的前提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告诉他们,你们手里的东西是真是假,值多少钱,我说了算
毕竟世界上对中国文物鉴定的唯一权威,是中国,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不是白种强盗的野生朝奉和为白种强盗服务的华裔掮客。

所以应对这种实质性的敲诈勒索行为,质疑才是合情合理的,质疑都不敢的话,怎么把话语权拿回来?
正是要大胆的反对和批评,要做到我说你手里的东西是假的,那它必须是假的;我说你手里的东西是真的,那你才能拿出来拍卖;具体能卖多少钱,还得以我们中国机构的估价为准。
倘若你不服气,请把你手中的文物打包邮寄来中国,我们负责鉴定出证书,收费保证童叟无欺。
不经我们鉴定你就开卖,不好意思你这么心虚肯定卖的是赝品。


只要中国的权威机构说它是赝品(未经鉴定),有人不相信,去买了,买回来还指望转手么?还指望捐赠么?还指望送人么?
不去质疑不去批评,那么白种强盗们尽可以把持着他们祖上从中国抢来的文物一点点从辛苦努力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这里再次把财富掠夺过去

但是这种方法也会有一个例外情况,就是强盗后代坦然承认这东西是祖上抢来的,能把文物的来龙去脉说的清楚明白,而不是各种不要脸的给自己手里的赃物编故事,比如这次新闻报道里的卖家,就公开承认自己祖上是强盗。
对这样无耻无畏的强盗后代,需要做的就不是质疑文物真伪,而是直接进行道义批判了。
你说这都二十一世纪了,光天化日之下怎么还有被害人健在的情况下强盗崽子公然卖赃物的事情发生呢
“文明”可够魔幻的啊。


所以文物拍卖背后的逻辑链条其实非常脆弱,我卖方负责营销告诉你这个很珍贵,我卖方负责营销告诉你这对你很重要,我卖方负责营销告诉你我卖赃物给你合情合理,我卖方负责营销绝对不能让你知道的是只是因为你有钱而已你看其他古文明的文物我就不会频繁拿出来卖天价
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质疑一句:凭什么你说了算?
你们拍卖产业链条长利益广,我们中国人的利益就不是利益?就可以让你们吃肉喝血了?
我看你这破壁把戏,迟早药丸。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