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的时候 人们觉得抗战能成功吗?
这我不知道,反正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成为其开发者之一了
更新下,知乎真是无数杠精,我就两句话回答也有人说风凉话
本人能力微薄,但不管它是成功与否,是否带来利益,我总希望能为自己国家民族出一份力,愿有千万开发者像我一样,即便鸿蒙不成,将有一日中华也能有自己的好软件
有人认为对华为不应该渲染太多民族情怀,我不认为说不买华为手机是不爱国,消费者应该理性选择产品,也不能太惯着华为。但是操作系统这块是反国外垄断,哪有一个新环境是能靠一家公司单独拉起来的?
1:这个时间点是鸿蒙系统最合适的发布时间点了。
2:速度不是问题,如果鸿蒙真的是编译为本地指令的话,快个一两倍是小意思。google 终于要面对当初选择在移动端用 jvm 跑 app 的苦果了——cpu/soc 有摩尔定律,但是电池和散热可没有。
3:以现在这形势,出于政治考虑也好,国内口碑风评也罢,至少国内大厂都不会不支持的。如果哪家的某个 app 真的没有移植的话,那可能是真的碰到了技术问题。所以,它在国内的推广和使用,可以预计是没什么障碍的,甚至可能会更爽,体验直逼 ios(毕竟速度更快)。
4:在国内市场能站稳脚跟,至少意味着鸿蒙死不了。但活得好不好,成不成功,还是要看国际化全球化。估计这是好几年之后,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逐步打磨完善之后才能着手去做的事情了。如果届时像微信、支付宝等拳头 app 在国际市场已经站稳脚跟的话,那鸿蒙的国际化可能会阻力小点,不然的话,可能会很麻烦。
连影子都没见到的一个东西,你们信誓旦旦地说一定成功。
情怀归情怀,但软件自有其发展的规律。
华为的鸿蒙系统能成功吗?
我们是一个可以建长城的民族
外国人永远都不会懂忍辱负重这个词
致敬!
[细节已删]
后续:余总和王博介绍的还是相当热血的
“鸿蒙可以用在手机上吗”
“随时可以”
此前被邀但没有回答,最近注意到《我看鸿蒙系统》这样的自媒体文章很受关注,众人甚至开始对比鸿蒙与Android AOSP,所以来聊聊:
当Infra的cpu/mem在用公版授权,app社区+工具链和宣发的惯性依赖安卓生态时,“自主可控OS”只能在专项领域发扬了,毕竟“IP可交易的价值”是基于相互授权、连接兼并来传播的。 若是做开放生态OS,则应用和工具生态的建设要重新起步的。
-- 倘若认为Android比较碎片,那么对照一下“Wintel”的生态吧。
做出了顶级设计的SoC值得尊敬的,但凭此去发扬应用是低可能性的,中间件也是不健全的;回望ARM曾为A core迭代试错的那些年是没有捷径的,如今Qcom都成为Acore的用户不是;
当然,自主可控一词多少带有闭关的隐涵,与开放生态有模糊对立的色彩,因此至少暂时时期,不能将以自主可控为己任的OS去参照开放生态的OS,对比两者优劣是不客观的;那么未来时期,当鸿蒙拓展为开放生态时,再做对比不迟,那时,便不再是所谓技术成熟度的对比,而是生态资源的占据及其社区/客群影响力的对比。如今,虽然这套OS即将预装多款手机,且因为有了BAT与ISP的合作诚意而可以影响主流App厂商和开发者社区,但毕竟Android生态历久而庞大,诸如让吃鸡游戏高效运行并更新在新OS上的实践仍需要一段时期。
这段的意思是,做专用系统自然是用途很多,B端客户会有更多需求,做开放生态系统,重要性就落在生态二字,是久期的应用实践积累、许可开放或不断整合资源的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