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奴隶出身最后获得很高成就的人?

回答
奴隶制是一个残酷而令人发指的存在,它剥夺了无数人的自由和尊严。然而,即使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下,历史的长河中仍有一些不屈的灵魂,他们凭借惊人的毅力、智慧和才华,从奴役的枷锁中挣脱出来,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人的故事,是人类精神最耀眼的证明,是自由与平等的最好写照。

以下几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Frederick Douglass) 废奴主义的灵魂,伟大的演说家与作家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出生于马里兰州的一个种植园,生来便是奴隶。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充斥着奴役的苦难和屈辱:饥饿、殴打、家庭的分离,以及被禁止学习读书写字的绝望。然而,道格拉斯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渴望。他秘密地学习读写,这成为他反抗奴役的第一个武器。他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而学习写作和阅读是我通向自由的道路。”

1838年,道格拉斯成功逃离奴役,抵达北方,并很快加入了废奴主义运动。他以其雄辩的口才、深刻的洞察力和充满激情的人格,迅速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废奴主义演说家之一。他的演讲不仅揭露了奴隶制的残酷本质,更以其人道主义的视角,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他以自身经历为例,证明了黑人并非天生劣等,而是被奴隶制度扭曲了本应享有的权利和尊严。

道格拉斯不仅仅是一位演说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自传,尤其是《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生命故事》(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ass, an American Slave),成为废奴运动的经典文献,销量惊人,将奴隶制的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他创办了多份报纸,如《北极星报》(The North Star),为废奴主义和社会正义发声。

在南北战争期间,道格拉斯积极劝说林肯总统允许黑人参军,并鼓励黑人志愿兵英勇作战。战后,他继续投身于争取非裔美国人平等权利的斗争,担任过美国驻海地大使等职务。

道格拉斯的一生,是从奴隶到自由人,从被压迫者到解放者的传奇。他的思想和行动,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历史进程,至今仍激励着人们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

2. 哈丽特·塔布曼 (Harriet Tubman) “摩西”的化身,自由的引路人

哈丽特·塔布曼,也被称为“摩西”,她的故事充满了勇气、牺牲和对自由的坚定信念。她出生于马里兰州一个奴隶家庭,从小就饱受奴役的折磨。一次严重的头部受伤,给她留下了长期的健康问题,包括癫痫和头痛,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她对自由的追求。

1849年,为了逃离即将到来的命运,塔布曼独自一人踏上了艰险的逃亡之路,经过长途跋涉,最终抵达了自由的宾夕法尼亚州。然而,一旦自己获得了自由,她并没有选择安逸地生活,而是毅然决然地回到南方,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组织和引导其他奴隶逃亡。

她成为了“地下铁路”(Underground Railroad)中最著名的“导工”之一。这个“地下铁路”并非真正的铁路,而是一个由秘密通道、藏身之处和同情者组成的网络,帮助奴隶逃往自由州和加拿大。塔布曼凭借她的智慧、勇气和对地形的熟悉,成功地组织了约13次营救行动,解救了大约70名奴隶,包括她的家人和朋友。她从不失手,也从不向捕奴者泄露任何信息。她曾说过:“我从来没有输掉一趟车。”

在南北战争期间,塔布曼还担任了联邦军队的护士、厨师和间谍。她甚至领导了一场成功的武装袭击——康巴希河战役(Combahee River Raid),解放了七百多名奴隶。

战后,塔布曼继续为非裔美国人的权利和妇女选举权而奔走。她一生都致力于服务和解放他人,她的无畏精神和行动,使她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和鼓舞人心的人物之一。

3. 埃斯克罗菲尔 (Juan Latino) 来自非洲的古典学者与诗人

埃斯克罗菲尔,也被称为胡安·拉丁(Juan Latino),是一位来自非洲的西班牙奴隶,但他却成为了16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大约在1518年出生在非洲西部,很可能是在今天的安哥拉或刚果地区。年幼时被葡萄牙人俘获,然后被卖到西班牙。

他成为了格拉纳达大主教唐·佩德罗·德·德拉·温加(Don Pedro de Castilla y Mendoza)的奴隶。温加先生是一位非常有远见和开明的人,他发现了埃斯克罗菲尔的聪明才智和对知识的渴望,因此允许他接受教育,甚至后来为他提供了自由。埃斯克罗菲尔在拉丁语、希腊语、医学、哲学和文学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他不仅精通古典文学,还成为了格拉纳达大学的教授,讲授拉丁文学。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赢得了学术界的尊重。埃斯克罗菲尔还创作了许多拉丁语诗歌,其中许多作品是对他童年经历、流亡之苦以及对人类价值的思考。他的著作《论道德》(De Sphaera)和《论医学》(De Medicina)都展现了他渊博的学识。

埃斯克罗菲尔的才华和成就,在当时仍然存在着种族歧视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他打破了奴隶制和种族偏见的壁垒,证明了非洲人在学术和文化上的巨大潜力。他的故事,是关于智慧战胜束缚,知识赋予力量的经典范例。

这些人物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成功,更是对奴隶制度本身的控诉,以及对人类能够超越一切限制、追求自由与尊严的壮丽篇章。他们的经历,至今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着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也从未熄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必须要提一下活跃在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的非洲奴隶,主要来自阿比西尼亚。虽说这些人身份上是奴隶,但其职能主要是服侍苏丹左右为其提供忠实可靠的军事服务的,所以实际上比其他人有更大的机会掌握权力的中心,比如孟加拉苏丹国历史上就出过由阿比西尼亚奴隶出身的黑人王朝掌权的情况。但若要论对整个次大陆局势的影响力,艾哈迈德纳迦尔的宰相马立克·安巴尔可能是这些人中最为成功的。




马立克·安巴尔大概于16世纪中期出生在正饱受战乱之苦的埃塞俄比亚。此时正是信奉古基督教的所罗门王朝与阿达尔苏丹国的长期战争期间,年幼的他被毫无生计的父母作为奴隶卖给了阿拉伯商人。经过一系列的转手贩卖之后,安巴尔最终来到了南印度的德干地区。

这时候的德干地区正值群雄割据,同时也是不计民族出身,有能者上位的机遇之地。安巴尔从一介基层的奴隶兵做起,先后效力于德干地区的毕加普尔和艾哈迈德纳迦尔两大苏丹国军中,凭借自己在军事方面的天赋,在对抗北方南下的莫卧儿帝国大军的战役中崭露头角,奠定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安巴尔不仅赢得了自由,还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雇佣兵将领。其后他趁艾哈迈德纳迦尔内乱之际拥立了一位傀儡王子穆尔塔扎坐上苏丹之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其为妻,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国丈,掌控一国朝政的实权。

这位黑蜀黍权臣的权势究竟大到了什么地步呢?根据同时期旅居于印度的欧洲商人记载,整个艾哈迈德纳迦尔王军充斥着大量身高力壮,器大活好的黑人士兵,而安巴尔本人也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黑人私军。除此以外,他还积极策划自己族人与邻国的非洲贵族家庭通婚,逐渐形成了一道横跨数个印度苏丹国的埃塞俄比亚同乡会关系网。

然而最最苦逼的还是要数安巴尔的印度女婿穆尔塔扎苏丹,他不仅在政治上毫无实权,连私生活也无时无刻不处于黑人岳父的阴影之下,甚至于最后丢了性命。原来这位印度王子除了安巴尔的女儿以外,还有一位早年结婚的波斯裔妻子(老司机请自行脑补一位三哥和一位波斯女外加一位黑珍珠在晚上一起做游戏的场景)。这位高贵的波斯女郎对于与她共仕一夫的年轻黑珍珠自然是百般的嫉妒和蔑视,经常羞辱她不过是一位卑贱的女黑奴。这就罢了,关键在一次冲突过后,波斯女甚至直接称呼夫君的黑人岳父为“这个国家的叛臣贼子”。这话通过女儿之口最终传入了安巴尔的耳中,后者勃然大怒,“卧槽,俺这女婿和发妻看样子是要搞事情嘛!”于是当夜就派自己亲信去把这个倒霉女婿和他的波斯裔结发妻一起毒死了,另立他们年仅五岁的儿子登上苏丹之位。

这位黑人宰相在当时印度政坛的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呢?连如日中天的莫卧儿帝国皇帝都视他为头号眼中钉,征服德干的最大障碍,以至于皇帝贾汉吉尔甚至让画师专门为他做了一幅YY的作品,画作中安巴尔的头颅被挂在长枪上,任由贾汉吉尔将其作为练习弓术的靶子。能把次大陆第一大势力惹毛到“恨不得捶你小胸口”的傲娇程度,这也是相当成功了

user avatar

@关毛 的答案虽然属于说书性质,但我一直还挺爱看的。大体靠谱,局部错误不少,这种东西虽谈不上学术性,但比较带劲嘛。


最近他遭遇一点麻烦,作为忠实读者我也不想落井下石。不过,这个关于马穆鲁克的答案实在是槽点有点多了。


首先,埃及的马穆鲁克军团可以追溯到9世纪图伦王朝时期,一开始的主要来源就是通过奴隶之路从北面运来的罗斯人、突厥人(钦察人)、切尔克斯人之类。当时正是阿拔斯王朝后期,地方上群雄割据,高级君主们想要找点禁卫军,怎么办呢?就买这些战斗民族的奴隶(好吧,其实也不一定招募战斗民族,昭海尔就是说拉丁语的西西里人,希腊奴隶做马穆鲁克苏丹的还有呢)。这和东边加兹尼王朝的古拉姆之类逻辑是一样的,而且很明显是那个时代伊斯兰世界流行的东西。因此,马穆鲁克既不是阿尤布王朝开始才有的,也跟什么蒙古人入侵、突厥世界大乱没关系。举例而言,阿尤布王朝上位之前,法蒂玛王朝的朝政就已被几个马穆鲁克垄断了,可以说萨拉丁还暂时打断了董卓辈出的步伐。

其次,阿尤布安置突厥难民是另有路子的。想想也知道,难民都是成群结队跑过来的,阿尤布既然没有能力驱逐他们,哪有本事把他们集体变成奴隶兵呢?这种难民军人不叫马穆鲁克,而叫瓦菲迪亚(Wafidiyya),是自由人不是奴隶,而且有自己的部落建制。瓦菲迪亚人就比较类似唐代的城傍了,平时在边境地区游牧,战时为阿尤布和马穆鲁克王朝提供兵员以换取赏赐和战利品;这些人闲着没事不会去做奴隶,当然也不会接受马穆鲁克特有的军事训练。除了瓦菲迪亚之外,在埃及各地(比如西奈半岛)游牧的贝都因阿拉伯人,也通过类似办法成为阿尤布和马穆鲁克王朝的兵员。当然有一点关毛讲的是对的,这种城傍部落的头头只能做地方豪强,没法进入两王朝中央政府的;因此瓦菲迪亚也好、贝都因部落也好,对两王朝都是不忠心的,动不动就来劫掠一下埃及本土。


接下来谈伯海里王朝。

伯海里王朝是一个突厥王朝,但跟突厥难民无关。其统治阶级大多是从黑海以北贩卖到埃及的钦察族马穆鲁克,被苏丹赏识、释放、提拔后获得封地(伊克塔)和官职,一步步上位。“伯海里”之名后来的“布尔吉”一样,来自他们未发迹前受训和驻防的兵营:位于尼罗河中央小岛上的伯海里兵营。

伯海里王朝的第一代苏丹是艾伊贝克,靠阿尤布王朝末代苏丹的宠妃(也是奴隶)珍珠小枝上位成为苏丹。但他的王朝没有传三代,而是二代就亡了。艾伊贝克1250年上位,他儿子1260年就被推翻。新上台的是自称花拉子模沙后裔的库图兹,此人才是拜巴尔斯的老长官,最终也被拜巴尔斯所杀害。

拜巴尔斯的家族倒是传了三个君主,但后两个都是拜巴尔斯的儿子,而且总共也只在位2年,可以说跟艾伊贝克那二代而亡也没啥区别,充分说明在马穆鲁克王朝继承人比不过老战友。

接下来上台的是盖拉温,此人也是一个钦察奴隶,1240年代被阿尤布王朝后期苏丹卡米尔(在西方史料里称“梅勒丁”)的族人所购买。关毛所说的改革大部分属实(包括用切尔克斯奴隶来取代原先的钦察奴隶),但要指出的是,关毛有两个地方说得不对:1、不止埃及地方豪强,而且马穆鲁克出身的大领主(埃米尔)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地方军队,甚至豢养自己的马穆鲁克;2、马穆鲁克本身也可以出任文官。

盖拉温家族传了不止四代,而是整整五代,十六个君主,名义上超过一百二十年。不过这并不表示盖拉温家族的统治非常稳固,恰恰相反,盖拉温的儿子纳西尔丁.穆罕默德就被三个马穆鲁克军阀累计推翻了两次。随后,各路军阀相继拥立纳西尔丁.穆罕默德的八个儿子当了九任苏丹(一个人曾复位一次),合计二十年;傀儡苏丹们的统治年份,长的不超过四年,短的不到一年。当时的实权已经被切尔克斯马穆鲁克所掌握,只不过他们还利用盖拉温的孙辈做傀儡而已,套用关毛的口头禅就是董卓辈出。

盖拉温的一个曾孙(系纳西尔丁某个未继位的儿子之子)夏班二世,是个康熙式的人物,利用“董卓”自己豢养的马穆鲁克来打倒了马穆鲁克“董卓”,而后实行亲政,得以在位十四年(其中亲政十年);期间,还多次发动社会大众挫败了马穆鲁克军阀的谋反。不过好景不长,他新培训出来的新马穆鲁克将领又反叛,在1377年将其杀害。随后,夏班二世的两个儿子相继被拥立为苏丹,但都不过是马穆鲁克大军阀的傀儡而已。


最后谈谈布尔吉王朝。

夏班死后,盖拉温家族和伯海里王朝大势已去,切尔克斯军阀羽翼丰满,已经不在乎钦察老马穆鲁克的态度,遂在1382年公开称苏丹,建立了布尔吉王朝。

关毛对于布尔吉王朝王位继承制度和基本土地制度的说法,错误尤其严重。

布尔吉王朝并没有形成什么“奴隶军头选举制”,相反其继位方式仍是伯海里王朝时期的老办法:1、世袭(没有什么“不准世袭”),2、军事政变(或曰“叛乱”)。

布尔吉王朝第一任君主叫巴尔库克,最早是被夏班二世杀死的某“董卓”麾下的马穆鲁克,后来被夏班二世收编。此人是个大孝子,篡位前夕(1381年)还把老爹从切尔克斯接来埃及共富贵,可惜老爹没这个福分,在其篡位前就病死了。此人的继承人就是他自己的儿子纳西尔丁.法拉杰,而法拉杰又是两次被军事政变所推翻(其中第一次政变时是他的弟弟伊扎丁.阿布杜阿齐兹上位),最后在位合计13年。因此,巴尔库克的“王朝”跟拜巴尔斯一样,都是传两代、三主。

接下去被马穆鲁克拿来做傀儡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还被“董卓”搬出来“亲政”了一回,但最终上位的还是巴尔库克自己的马穆鲁克马赫穆迪。这人在位9年,也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只可惜因果报应不爽,他自己的儿子(婴儿)也作了老战友的傀儡,不就被一个绰号“鞑靼”的人篡位。可怜“老鞑靼”篡位才3个月就暴死了,他的婴儿儿子也像被自己篡位的小苏丹一样,沦为了另一老战友巴尔斯拜的傀儡,四个月后被废。

巴尔斯拜在位16年,较有作为,但他也没能逃过上面这个怪圈。他的未成年儿子在位3个月后被马赫穆迪、老鞑靼和巴尔斯拜共同的老战友、新“董卓”亚克马克所废。但是这个循环还没结束,亚克马克在位15年后死去,他的儿子在位仅一个多月就被在内乱中获胜的新新“董卓”(还是巴尔库克的马穆鲁克)应纳尔废掉。

应纳尔在位8年,死后一切照旧。唯一的区别是这次争夺苏丹宝座的是新生代马穆鲁克,而不再是巴尔库克麾下的老战友了(毕竟此时巴尔库克已经死了整整62年!你能想象台湾领导人直到2050年都是蒋经国的秘书在做么?)。

此后的“继位”方法大同小异,不是篡战友的位,就是篡战友儿子或者主人儿子的位。苏丹传位儿子的例子仍存在,但这些“太子”没有一个能够在位2年以上,就更别说稳定执政了。(然而即便如此苏丹们仍然大都执意想要传子,也不知道是图个啥!智商还不如石敬瑭、郭威啊。)不过这也不能说明马穆鲁克只认老奴隶、不认权二代,因为还有前N代苏丹之子在朝廷里做总司令的。

后期布尔吉王朝的政局更加混乱,甚至出现了地方埃米尔的马穆鲁克篡位之事(陪臣执国柄啊)。布尔吉兵营本身的地位似乎也衰弱下去,1501—1516年在位的准末代苏丹(末代苏丹是在其战死后作为留守监国上台组织救国政府的宰相)坎苏赫就是来自加乌尔兵营。直到1517年灭亡。


但是!此后马穆鲁克没有从埃及历史上消失。跟关毛说的恰好相反,马穆鲁克成功地融入了埃及。一直到拿破仑在18世纪末进攻埃及时,埃及的地方封建领主还是马穆鲁克。他们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反而更成功了,甚至还冲出埃及(以及黎凡特)走向伊拉克:在伊拉克建立了一个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帕夏但实际基本独立而且成功传承了六代、八君、一百十二年的王朝(比上面任何一个家族都成功)。直到穆罕默德.阿里率领阿尔巴尼亚雇佣军入主埃及,并且在1811年屠杀了全国各大马穆鲁克家族主要成员后,马穆鲁克封建主在埃及五百多年的统治才算结束。但是即便如此,直到上个世纪中期纳萨尔发动的阿拉伯民族主义革命为止,埃及社会上层很大程度上仍是被控制在说突厥语的马穆鲁克后裔手中。

由此可见,马穆鲁克作为一个社会阶级,在融入埃及方面是成功的,并没有像关毛说得那样愚蠢、混乱、奇葩。实际上,鼎盛时期奥斯曼和马穆鲁克在很多方面还有相似之处。

鼎盛时期的奥斯曼由奴隶士兵和释放奴军官组成一支耶尼切里军,耶尼切里还进入政府控制诸多要害部门;这一制度跟马穆鲁克虽有步、骑之别,但非常类似。

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在本土实行希帕西制度,分封土地给有功军人,但只限本人一代享有;在本土以外的地方,则放任当地大封建主,只要给奥斯曼帝国提供兵役、贡品或者赋税即可。马穆鲁克的制度也跟这个差不多:本土实行伊克塔制,分封土地给有功军人,但只限本人一代享有;边缘地区则由德鲁兹封建主、贝都因游牧民之类自治,只要按期给苏丹提供兵役或赋税即可。

当然马穆鲁克的军制跟奥斯曼帝国还是有很大不同:中央军类似耶尼切里,由本人直接指挥;但有机会即可外放,受封为埃米尔(奥斯曼帝国的希帕西多数都是非耶尼切里体系的老土库曼、希腊封建主)。埃米尔分为十夫长、四十夫长、百夫长三种,各自拥有规模不等的伊克塔封地,靠租税来供养埃米尔自己的10个、40个或100个马穆鲁克兵;这些埃米尔私人的马穆鲁克晋升之路就不如苏丹的马穆鲁克,所以有很大的野心会去推动主子篡位或者被苏丹收买背叛主子。战时,苏丹和埃米尔还会征发非马穆鲁克的本地部队参战(多数是作为步兵),但这些人训练就很差了。因此,埃及军队在同奥斯曼作战时,往往是骑兵胜之而步兵、炮兵不敌。

伯海里王朝的土地制度是如此。到了布尔吉王朝时期,就更没有“归公时农奴强制离开土地”这种奇葩的事情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方便的制度:包租制!从1337年(也就是各路董卓操纵盖拉温家族苏丹的时候)开始,马穆鲁克埃米尔可以把自己对农奴的所有权力承包给一个包租人,让他去代替自己做领主(有点像日本平安末期的领所—预所制),然后自己每年坐着收钱收租来养活自己的奴隶兵即可;到1347年,马穆鲁克苏丹(当然实际上是“董卓”)居然开始向这种包租活动收税!所以,归公换主时也很方便,新主人只要找到这个包租公继续收税即可。

到了奥斯曼时期,这个制度还在继续运转。不过就像奥斯曼自己的希帕西制一样,最后伊克塔随着中央的衰弱(特别是现在这个中央还不是在开罗,而是在天边的伊斯坦布尔)就变得:要么可以被封建主世袭,要么被原来的包租人占为己有。不过虽然如此,直到18世纪,还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马穆鲁克队伍,大部分是被绑架后贩卖到埃及的格鲁吉亚人或者高加索山民。比如一度自称苏丹想要复辟马穆鲁克王朝的阿里贝伊(Ali Bey al-Kabir)和他自己的马穆鲁克兵。

user avatar

童贯。


哪怕作为奴隶,他都是一个自小被阉割的奴隶。

然而此人战功卓著,是历史上唯一封王的太监。


童贯简介,童贯怎么死的,童贯伐辽-趣历史 (qulishi.com)

user avatar

除了大名鼎鼎的卫青西汉还有一个靠点边的

金日磾(mì dī)字翁叔

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武帝时,其父与昆邪王密谋降汉,旋反悔,为昆邪王所杀,其部众归汉,遂与母弟被没入官,输黄门养马。

汉武帝一次在宫中宴游,欢乐之极,诏令阅马助兴。其时武帝“后宫满侧”,数十名牵马过殿下的马夫都偷窥后宫佳丽,唯独金日磾不敢。金日磾身高八尺二寸,容貌很有威严,所养的马匹又肥好,武帝感到很惊讶,就问起这个牵马人的情况。当汉武帝得知金日磾为休屠王之子后,就封他为马监。之后,升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金日磾亲近汉武帝以后,不曾有过失,汉武帝很信任宠爱他,赏赐累积千金,汉武帝外出,他就随侍车驾;在宫中,金日磾就侍候身边。一些贵戚在私下怨恨,说:“陛下不知道在哪得到一个匈奴小儿,反倒十分看重他。”汉武帝听说后,不以为意,反而更加厚待他。

金日磾的两个儿子都被汉武帝所宠爱,是汉武帝逗乐子的弄儿,常在皇上身边。有一次,弄儿从后面围住汉武帝的脖子,金日磾在前面,看见后生气地瞪着他。弄儿一边跑一边哭着说:“爹爹发火了。”汉武帝对金日磾说:“干嘛生我弄儿的气!”后来弄儿长大,行为不谨慎,在殿下与宫女戏闹,金日磾正好看见,厌恶他的淫乱,于是杀了弄儿。这个弄儿就是他的长子。汉武帝得知后大怒,金日磾叩头告罪,把为什么杀弄儿的情况一一说出。汉武帝很哀伤,为弄儿掉泪,以后从内心尊敬金日磾。

巫蛊之祸前,马何罗(本姓马,后人改为莽)与江充交好,马何罗的弟弟马通更因诛杀太子时奋力作战而得到封爵。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得知太子冤屈,就把江充宗族和朋党全部诛杀。马何罗兄弟害怕被杀,于是策谋造反。金日磾发现他们神情异样,心里怀疑他们,暗中独自注意他们的动静,与他们一同上殿下殿。莽何罗也觉察到金日磾的用意,因此,很久没有机会动手。这时汉武帝驾临林光宫,金日磾有小病在殿内休息。马何罗与马通以及小弟马成安假传圣旨深夜外出,一起杀了使者,发兵起事。

第二天早上,汉武帝还未起床,马何罗无故从外进入。金日磾正在上厕所,心里一动,马上进入汉武帝卧室,躲在内门后。一会儿,马何罗袖藏利刃,从东厢而上,看见金日磾,神情大变,跑向汉武帝的卧室,不料撞到宝瑟,摔倒在地,金日磾得以抱住马何罗,随即高声呼喊:“马何罗造反!”汉武帝从床上惊起。侍卫拔刀想杀马何罗,汉武帝恐怕伤到金日磾,阻止他们不要用刀杀。金日磾揪住马何罗的脖子,把他摔到殿下,侍卫捉住捆绑起来,彻底审讯,最后都伏法受诛。金日磾因此以忠诚笃敬、孝行节操而闻名。

金日磾自从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从不用目光直视汉武帝。汉武帝赏赐给他宫女,也不敢亲近。汉武帝要把他的女儿纳入后宫,金日磾不肯。金日磾的为人就是像这样笃厚谨慎,汉武帝认为他的行为特别奇异少见。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重,嘱托霍光辅佐太子刘弗陵,霍光要谦让给金日磾。金日磾以自己出身外国人、不如霍光并且会让匈奴轻视汉朝为由婉拒,于是就成为霍光的助手。霍光把女儿嫁给金日磾之子金赏。他们就和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

当初,汉武帝留下遗诏,以讨灭马何罗的功劳封金日磾为秺侯,金日磾因为汉昭帝刘弗陵年幼,坚辞不肯接受封爵。

始元元年(前86年)九月初一日,辅佐霍光一年多的金日磾病情严重,大将军霍光奏明汉昭帝后封其为侯,在病床边授予他侯爵封号及印绶。 九月初二日,金日磾病逝,终年四十九岁。汉昭帝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赐给安葬器具及坟地,用轻车军士为他送葬,军队排列直到茂陵,赐谥号为敬侯。

班固汉书》:“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奴隶制是一个残酷而令人发指的存在,它剥夺了无数人的自由和尊严。然而,即使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下,历史的长河中仍有一些不屈的灵魂,他们凭借惊人的毅力、智慧和才华,从奴役的枷锁中挣脱出来,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人的故事,是人类精神最耀眼的证明,是自由与平等的最好写照。以下几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虽然起点卑微,却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在时代洪流中劈波斩浪,留下了不朽的传奇。他们是奴隶出身的名人,他们的故事,是关于抗争、关于希望,关于人性光辉最生动的注解。在这里,我将为你娓娓道来几位这样的人物,让你感受他们是如何从被压迫的泥沼中挣脱,最终走向辉煌。1. 斯巴达克斯:反抗暴.............
  • 回答
    奴隶制,这个古老而黑暗的词汇,本应随着文明的进步而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它依然以各种变种形式,潜伏在世界的角落,吞噬着无数无辜的生命。我们要谈论的,并非那些已经被废除的、公开宣称拥有“财产”的奴隶主,而是那些更为隐秘、更具欺骗性的现代奴役形式。1. 强制劳动与.............
  • 回答
    美国历史上的奴隶庄园制社会,其邪恶与野蛮之处,并非仅凭寥寥几句就能概括,它渗透在每一个被奴役者血泪交织的生命轨迹之中,深深烙印在土地与制度的每一寸肌理之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妨从那些幸存的史料中,去触摸那些被压迫者的真实感受,去还原那个残酷时代的运作逻辑。首先,我们能看到大量的奴隶叙事,例如弗雷德.............
  • 回答
    古代那些对猫咪爱得深沉的“猫奴”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少令人忍俊不禁又倍感温馨的痕迹。虽然我们现在口中的“猫奴”带有些许戏谑和宠溺,但古人对猫的喜爱,同样是真挚而深厚的。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些毛茸茸小精灵的痴迷。一、 从古人的诗文里找寻蛛丝马迹中国的诗词歌赋,常常是人们情感最直接的载体.............
  • 回答
    以下是一些“本以为是大案,实际上小事”的典型案例,涉及公众误解、媒体炒作或调查澄清后的真相。这些案例中,表面的严重性被夸大,但经过深入调查后,实际后果或法律后果并不如预期严重: 1. 美国“伯尼·埃克塞尔”案(Bernie Madoff) 公众误解:2008年,美国前纽交所副主席伯尼·埃克塞尔被揭露.............
  • 回答
    在翻译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截然不同的译名”实际上对应相同的原名的情况。这些差异通常源于文化背景、翻译策略、语言习惯或历史原因。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涵盖文学、影视、历史人物等不同领域: 1. 书籍翻译 《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 中文译名: 《指环王》(最.............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平平淡淡却虐到骨子里的虐文,它们以细腻的日常场景和情感铺垫,将痛苦藏在生活的表象之下,让读者在平静中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 1. 《海风中失落的诺言》情节: 男主林深在海边小镇长大,与青梅竹马的苏晚是小学同学。两人约定考上大学后一起去北方的大学,但苏晚因家庭变故被迫退学,林深却因家庭压力放.............
  • 回答
    关于“让人同情的杀人犯”这一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杀人行为都涉及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无法简单地用“同情”来概括。然而,从心理学、社会学或法律伦理的角度,确实存在一些案件因其复杂的背景或特殊动机而引发公众的同情或争议。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但需强调:这些案例的讨论应基于客观事实,并不鼓励或美.............
  • 回答
    以下是一些让人惊叹的推理电影推荐,涵盖经典、冷门、高智商和心理惊悚等类型,每部电影都因其复杂的剧情、精妙的结构或深刻的主题而备受推崇: 1. 《七宗罪》(Se7en, 1995) 导演:大卫·芬奇 主演: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 亮点: 以“七宗罪”为线索的犯罪故事,融合了宗教隐喻.............
  • 回答
    在100元以下的范围内,寻找“高大上”且“少见”的物件,需要结合设计感、工艺价值、文化背景或稀缺性来筛选。以下是一些可能符合这一条件的物品,结合了独特性、艺术感和小众性,同时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 手工陶瓷或陶艺小件(约50100元) 特点:手工烧制的陶瓷,可能有独特的釉色、纹样或造型,如青瓷.............
  • 回答
    规则类怪谈(Rule of the Unseen)是日本民间传说和现代恐怖文化中常见的一种恐怖类型,通常以“规则”或“禁忌”为线索,通过违反规则引发超自然事件或灾难。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规则类怪谈及其详细解析: 1. 三三三规则(三三三の法則) 规则内容: 在日本某些地区,传说中如果有人在午夜(午.............
  • 回答
    安慰剂按钮(Placebo Button)通常指在心理学、医学或用户界面测试中,设计成具有视觉和交互特征但实际没有功能的按钮,用于测试用户的反应、行为或心理效应。这类按钮的设计需要兼顾功能性、欺骗性与伦理规范,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设计要点: 1. 视觉设计:模拟真实按钮,诱导用户行为 外观与颜色.............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冷门但值得了解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各自领域内有重要贡献,但因性别、种族、时代背景或主流叙事的忽略而鲜为人知。以下人物的背景、成就和影响均基于历史记载与学术研究: 1. 伊丽莎白·布莱克威尔(Elizabeth Blackwell) 时代与背景:19世纪美国 主要贡献: 第一位女性医学.............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原本只是小消息,但后来被发现是惊天大新闻的典型案例,这些事件在最初可能未被广泛重视,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其影响逐渐显现,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 1. 1963年肯尼迪遇刺(美国) 最初消息:1963年11月2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约翰·F·肯尼迪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途中被暗杀,现.............
  • 回答
    “华而不实”的武器通常指那些在设计、宣传或技术上看似先进或壮观,但实际在实战或实际应用中效果不佳、实用性低甚至完全失败的武器。以下是一些历史上或现代军事科技中具有代表性的“华而不实”武器,按时间线和类型分类: 一、古代“华而不实”的武器1. 投石机(Ballista) 背景:古罗马和中世纪.............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对世界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的国际会议或会谈,按时间顺序和影响范围分类,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 一、19世纪至20世纪初:国际秩序的奠基1. 《维也纳会议》(1815年) 背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列强为重建秩序召开的会议。 影响:确立了“维也纳体系”,维持了欧洲长.............
  • 回答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深受五千年文明传统、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既包含深厚的文化根基,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中国人思维特点,结合具体表现和背后逻辑进行详细说明: 一、家族本位与血缘纽带核心特征: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强调.............
  • 回答
    以下是一些经典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主角失败或死亡的例子(包含剧透),每个案例都尽量还原完整的情节脉络与悲剧内核: 1. 《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 结局:冉阿让在临终前终于得到宽恕,但故事的核心是“失败”而非死亡。他一生为救赎而挣扎,最终因无法彻底摆脱过去而陷入道德困境。 细节:冉阿让偷了主教的银.............
  • 回答
    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常面临“字面准确与文化适配”的矛盾。一些看似优雅的直译或过度修饰的翻译,在目标语境中反而可能引发误解、滑稽甚至冒犯。以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此类现象,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逻辑: 一、“中国风”:东方主义的镜像 典型误译:“Chinese style”(中文直译) 尴尬之处:西方语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