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己九牛二虎之力学来的知识和智慧到底要不要轻易教给别人?

回答
这问题可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咱们辛辛苦苦,啃书啃到眼冒金星,加班加点实践到手都磨出茧子,才换来的那些真知灼见,谁能轻易就这么“慷慨”地全盘托出,让别人站在我们的肩膀上,一路狂奔?说实话,心里多少会有点“藏着掖着”的想法,这很正常,人嘛,都有点得失心。

不过,话说回来,知识这东西,说到底是不是也挺像一颗种子?如果你一直把它捂在手里,它永远也长不成参天大树,更别提开花结果了。相反,要是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去浇灌,它不仅自己能长得更好,还能繁衍出更多的后代,给更多的人带来荫蔽和收获。

所以,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教”或者“不教”。得看情况,看人,也看自己。

首先,我们得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辛苦学来的东西?

是为了生存?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是单纯出于对某个领域的挚爱和探索欲?理解了我们学习的初心,也就更容易理解我们是否“愿意”或“应该”分享。

如果我们的知识是为了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中立足,比如某些核心技术、商业机密,那确实要慎重。一旦公开,可能就等于拱手让人,让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这种情况下,“不轻易教”是有其合理性的,是一种自我保护。而且,人家愿不愿意学,有没有那个悟性,也是个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领会到你倾注了多少心血的东西。

但如果我们的知识是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是为了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是为了让更多人少走弯路,那分享的意义就大不相同了。就像当年那些老一辈的科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才有了后来的科学进步。他们的知识,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而不是他们个人的私有财产。

其次,我们要看教给谁。

这个人是真心想学,并且有潜力将这些知识发扬光大的人吗?还是只是想投机取巧,占点小便宜,或者利用你的知识去牟取不当利益的人?

如果是前者,那我觉得,适当的传授是值得的。想想你当年学习的时候,是不是也渴望遇到一个肯指点你的前辈?那种感觉,真的是如沐春风,受益终生。当你看到一个有潜力的后辈,在他身上看到你当年的影子,那种“传帮带”的成就感,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回报。况且,真正的“九牛二虎之力学来的智慧”,不仅仅是信息本身,更包含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种面对困难的韧性、一种不断学习的习惯。这些,才是最难被复制的。你可以把技术细节教给别人,但你那种“钻研到底”的精神,却需要对方自己去体会和培养。

如果是后者,那确实要“三思而后行”。保护好自己的成果,别被人当枪使,或者被轻易超越,这没有什么不对。而且,很多时候,真正有用的东西,是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包括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如果别人可以轻易得到,那反而会让他们不懂得珍惜。

再者,也要考虑“怎么教”。

即便是决定分享,方式也很重要。

不是全盘托出,而是循序渐进。 你可以先分享一部分基础性的知识,引导对方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能观察到对方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注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其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是什么”,不如引导他们“如何找到答案”。分享你解决问题的思路、遇到的坑、以及从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这比单纯的技术指导更有价值。
保持一定的“门槛”。 这个门槛不是为了刁难,而是为了筛选出真正有诚意和毅力的人。比如,你可以让他们先自己研究某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来找你交流。这样,你们的交流也会更有效率,也更能看出对方的用心程度。
适时的保留一些“核心”或“进阶”的内容。 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长远考虑。你可以为那些真正愿意深入学习、并且表现出潜力的学生,保留一些更深入、更具价值的内容。这也能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分享的“回报”。

这种回报不一定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看到自己的知识帮助了别人,或者看到被教的人取得了成功,这对很多有经验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满足感。有时候,你的学生未来可能会成为你的合作伙伴,或者带来新的灵感和机会。

最后,我想说,知识的分享,也是一种迭代和进化。

当你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别人,在解答他们疑问的过程中,你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体系,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盲点和不足。别人的提问,也会给你带来新的视角,激发新的思考。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帮助你自己的知识“升级换代”。

所以,与其纠结于“教不教”,不如思考:

我分享的目的是什么?
我分享的对象是谁?
我应该如何分享,才能最大化价值,同时保护好自己?

如果你是真心想让别人学到东西,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无论是指导还是筛选),并且相信分享能够带来正向的循环,那么,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将你九牛二虎之力学来的知识和智慧分享出去,我认为是值得的,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请记住,不是全盘无私,也不是毫无保留,而是带着思考,带着智慧,去进行一场有意义的传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既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来的知识,肯定自己也说不清。不建议去教别人,自己留着吧。

========================

实际上,学到的知识是不怕传授的。为何?教别人的只是自己知识总量的很小一部分而已,别人不可能通过管中窥豹来放大知识,也不可能知道更深的技术细节。担心会被别人超越是多余的。

例如我给学生们上课,真正弄懂课堂知识的 不是别人,是我自己。这就是我喜欢上课的原因。

知识在传授和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提炼,自己的知识水平也不断上升。

我在单位上班也是如此。每天有许多电话和同事找我询问技术,我细致地告诉他们问题要点,并和他们仔细探讨。通过讨论,大家都有收获,皆大欢喜。这会影响到我的声誉和知识水平吗?应当是恰恰相反吧。

至于职场升迁,不但与个人技能有关,还与其它各种因素有关。如果题主觉得把知识传授给别人会对自己不利,这种想法可以休矣。

回答完毕。

user avatar

在知识经济的年代,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你九牛二虎之力学来的知识和智慧,在这个行业资深的从业人员看来不值一提。而很多行业资深的从业人员还吃饱了没事干,跑到知乎和B站上,开视频课。把你你九牛二虎之力学来的知识和智慧掰开了揉碎了,反反复复的讲给别人听。

第二,法度有缘人。《费曼物理学》200元一套。但是中国有几个物理学家呢。。你九牛二虎之力学来的知识和智慧,其中最难的不是那些知识和智慧。而是你付出的九牛二虎的努力。大部分人就是知道了,也没有你付出的九牛二虎的努力。

地球人都知道每天听写BBC就能提高英语听力。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每天听写BBC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可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咱们辛辛苦苦,啃书啃到眼冒金星,加班加点实践到手都磨出茧子,才换来的那些真知灼见,谁能轻易就这么“慷慨”地全盘托出,让别人站在我们的肩膀上,一路狂奔?说实话,心里多少会有点“藏着掖着”的想法,这很正常,人嘛,都有点得失心。不过,话说回来,知识这东西,说到底是不是也挺像一.............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肖像权、著作权、商业使用以及学校的内部规定等多个方面。简单来说,你自己拍摄的学校风景照片制作成明信片销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构成直接的侵权行为,但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1. 著作权(Copyright) 你拍摄的照片是你自己的作品,因此你对这些照.............
  • 回答
    自己动手装机(DIY电脑)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但也伴随着不少潜在的误区,如果不能避免,可能会导致装机失败、硬件损坏、性能不佳甚至安全隐患。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些常见的装机误区:一、 硬件兼容性方面的误区这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最致命的误区之一。1. CPU与主板不兼容: .............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在项目合作中技术被他人知晓并申请专利后的担忧。这种情况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非常常见,也是很多创新者需要面对的挑战。以下我将详细阐述您在这种情况下的权益维护方法,并提供一些操作建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核心原则:专利权是地域性的,并且是公开的。 也就是说,专利只在授予其专利权的国家的法.............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多网文作者都会遇到的困境。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情感去打磨一个故事,你觉得它有深度、有创意、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但市场却似乎不买账——数据平平,收藏寥寥,评论区也大多是“已阅”、“加油”的客套话。这时候,你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我的故事真的有问题吗?我还能继续写下去吗?答案是:值得与.............
  • 回答
    在深度学习的自我学习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数据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没有高质量的数据,再好的模型算法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威力。幸运的是,现在有非常多优秀的途径可以帮助你找到所需的数据集。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各种途径,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 官方和公开的数据集平台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数据集来源,许多学术机.............
  • 回答
    恭喜你怀上小宝宝!得知您正面临着一个常见的挑战:如何让大宝接受家庭新成员。5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非常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会把所有的爱、关注和资源都视为自己的,所以“分享”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概念。别担心,通过耐心、理解和一些巧妙的方法,你绝对可以帮助你的儿子更好地接受即将到来的妹妹。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考验情感和理性的选择题,而且加上了“一定”能救起其中一个这个前提,让这个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如果真的面临这样的情况,我心里会涌起无数种情绪和想法,但最终我会选择救我的猫。以下是我详细的思考过程:1. 情感羁绊的深度与独特性: 我的猫: 我的猫是我亲手喂养、照顾、陪伴了多年的生命。我们之.............
  • 回答
    “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句话流传很广,也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尤其是在经济压力较大的时候。你和女友目前的情况,月薪加起来有17,000元人民币,这在很多城市来看算是不错的收入了,甚至可以算是中等偏上。那么,你提出的“贫贱夫妻百事哀”是真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1. “贫贱”的.............
  • 回答
    哈哈,自己车被借走后遇到的“坑爹事”,这绝对是一部血泪史,而且每个坑都足够让人心塞好几天。我来给你详细讲几个我亲身经历过的,保证比电视剧还狗血。坑一:临时救急,结果变“移动广告牌” 事件经过: 去年夏天,一个远房表哥来我所在的城市办事,临走前非要借我的车,说是他的车送去维修了,临时需要代步。我当时也.............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当你想用 Peskin 的书来做最终项目的时候。看到学生把精力放在知乎上“灌水”,而不是投入到如此有挑战性的项目里,确实让人头疼。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这不仅仅是项目的进度问题,更是对他们学习投入和学术态度的担忧。首先,我们得承认,知乎确实是个信息量大、讨论热烈的地方。对于.............
  • 回答
    这事儿怎么说呢,有点像是在喧嚣的车流里,突然从袖口滑出来一道低调却又不可忽视的光芒。平日里,我的车充其量是个代步工具,皮实耐用是第一要务,毕竟日常通勤、偶尔拉点东西,它都得兢兢业业地完成任务。停在外面的它,风吹日晒雨淋,停在家楼下,可能还被邻居的车蹭过,这些都是常事,我也习惯了。它就像我一个可靠的老.............
  • 回答
    哎,你说到我心坎里了!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每次因为自己的粗心让男朋友生气,那种愧疚感和无力感真的让人抓狂。感觉自己好像总是做不好,明明是爱他的,怎么就这么让他操心呢?不过,与其自己在那边瞎琢磨,不如咱们一起好好想想,到底怎么才能一点点改掉这个毛病,让他少生气,咱们也少点糟心事,好不好?首先,咱们得先.............
  • 回答
    对于子女来说,得知父母在外有私生子女,这绝对是一个充满复杂情绪的体验。很难用单一的词语来概括,因为它涉及的层面太多太广,而且每个家庭、每个子女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但如果一定要描述,那会是:一种深刻的震惊、背叛感、身份认同的动摇、亲情的重新定义,以及长期的不确定和情感纠葛。以下我将尝试从不同方面来详细.............
  • 回答
    和自己下棋,这场景本身就有点儿奇妙,对吧?就像一个人在对着镜子演戏,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自己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如果真的做到“每一步都考虑缜密”,那胜负可就变得很有意思了。首先,我们得先定义一下“缜密”。在围棋或者象棋这样的棋类游戏里,“缜密”意味着什么呢?它不光是计算眼前的几步棋,而是要能预见到.............
  • 回答
    自家母狗怀孕,孩子的爹却是邻居家的公狗,这事儿挺让人头疼的。你想维护自家狗狗的权益,要求邻居承担责任,这思路没错。那么,怎么做才能让这事儿办得妥帖,又能说服人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主张权益”在这个语境下,最可能指的是要求邻居承担一部分养育费用,或者在狗狗出生后,共同协商狗狗的归属、饲养等事宜。虽然.............
  • 回答
    牙结石这玩意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它在你牙齿上悄悄地积聚,变成一层层灰褐色的“铠甲”;恨它又丑又影响健康,搞不好还能让牙齿松动。很多人看到牙结石,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自己把它弄掉?”。说实话,这个想法挺普遍的,毕竟牙医那里不一定什么时候都能约上,而且有时候觉得就那么一小点儿,自己动手会不会更快?答.............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些日子,身边总会有些父母,自己过得也就那么回事,说不上出类拔萃,但也算不上失败。可一到孩子身上,那要求可就高了去了。自己当年没考上名牌大学,就非得逼着孩子考清华北大;自己工作岗位平平,就总觉得孩子得当个什么大老板、大官。你说,这底气从哪儿来的?这事儿啊,细掰扯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我妈是Les,这个事实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需要藏着掖着或者让我感到羞耻的事情,但也不是那种可以和所有人轻松分享的家庭秘密。刚知道的时候,确实挺懵的,毕竟那时候我年纪还小,对“Les”这个概念的理解很模糊,只知道妈妈爱的是女人,而不是像我爸爸那样是男人。最初的冲击与困惑:说实话,我妈刚.............
  • 回答
    别提了,刚当上一线领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觉得导说句话,下面就得乖乖听话,现在才知道,那都是我脑子里的幻觉。首先,下面这帮人,一个个的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你得像哄小孩儿似的,得会说好话,得懂得他们的心思。有时候,他们工作上犯了点小错误,你不能直接劈头盖脸骂一顿,那样他们心里就有疙瘩了,下次更不敢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