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制止小孩向游戏里充值?

回答
家长们,想必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玩游戏正酣,突然蹦出个“充值优惠”、“限定道具”的字样,没过多久,银行短信就来了,告诉你一笔钱不见了。看着那串数字,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怎么才能有效制止孩子在游戏里乱花钱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希望能帮到大家。

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孩子这么容易就冲动消费了?

游戏设计本身就“诱惑”人: 现在的游戏,尤其是手游,很多都设计得很聪明。它们会用各种花里胡哨的特效、酷炫的造型、 लिमिटेड的道具来刺激孩子的购买欲。而且,很多游戏还有“成长系统”,告诉你充值了就能更快升级,或者获得别人没有的装备,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他们觉得花了钱就能变得更强、更受瞩目。
“同伴效应”和“攀比心理”: 孩子在学校里,也免不了和同学朋友比较。当发现别人都在玩某个付费内容,或者拥有某个稀有道具时,他们也会产生“我也要有”的想法。如果家里不支持,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对金钱概念不清晰: 小孩子对钱的价值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他们可能觉得屏幕上的数字只是一串符号,并不理解这背后代表的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一键支付、免密支付这些设置,更是让他们觉得充值就像点一下屏幕一样简单。
缺乏自控能力: 这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很容易被当下的情绪和新鲜事物吸引,对未来的后果考虑得很少。尤其是在游戏这种高度沉浸的环境里,他们更容易失去控制,冲动消费。

好,明白了原因,咱们就开始“对症下药”。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入手,而且还得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 建立清晰的沟通和规则: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谈心”很重要,但得有方法: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情绪: 当孩子玩完游戏,情绪比较平静的时候,或者在你们都比较放松的时候聊。千万别在事情刚发生,你正火冒三丈的时候谈,那样只会让孩子觉得你在责怪他,反而不利于沟通。
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解释: 别上来就讲一大堆大道理,或者用成人化的语言。你可以用“你看,妈妈买这个玩具花了多少钱,这钱是用来买菜、买衣服的,你这样花掉了,我们就少买点好吃的了”来类比。强调钱是需要付出的劳动换来的。
解释充值陷阱: 温和地告诉孩子,游戏里的很多东西并不是非买不可的,很多“优惠”和“限定”都是为了让你花钱而设计的。就像商店里打折一样,不是因为它便宜,而是因为它想让你买。
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这非常关键!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明确规定:“玩游戏可以,但不能充值。”如果孩子问“为什么?”,你可以说:“因为我们家有自己的消费计划,而且我们希望你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学习和锻炼身体。”
引入“零用钱”概念(如果还没开始): 如果孩子还小,可以开始给一些零用钱,让他们自己支配。当他们想买游戏里的东西时,可以让他们从自己的零用钱里出。这样他们就能体会到“钱花出去了就没了”的感觉。
后果教育: 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小惩罚”,比如暂时减少游戏时间,或者要求他们做一些家务来“弥补”损失。但要注意,惩罚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二、 技术手段防范,让“冲动”没机会下手:这就像给家门上锁,是必要的“物理”阻拦。

家长模式/屏幕时间控制:
绑定手机和游戏账号: 很多手机都有家长模式或者屏幕时间控制的功能,可以设置应用的使用时长,甚至禁止某些应用的内购。
游戏内的家长控制设置: 许多游戏平台(如Steam、任天堂商店)和游戏本身也提供了家长控制功能,可以禁用充值选项。
支付密码保护:
设置复杂的支付密码: 并且不要告诉孩子。
开启支付验证: 比如指纹支付、面容支付,并且不录入孩子的生物信息。
解绑银行卡/支付账号: 这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充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和应用商店、游戏平台绑定的银行卡解绑。需要充值时,家长自己操作,并做好监督。
设置支付限额: 一些支付平台允许设置单笔或每日的支付限额,可以设为零或一个非常低的金额。
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安全: 如果孩子知道你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登录密码,一定要及时修改。

针对具体平台的操作:
苹果App Store: 在“设置”>“屏幕使用时间”>“内容与隐私访问限制”>“ITunes Store与App Store购买项目”中,将“App内购买项目”设置为“不允许”。
安卓应用商店: 不同品牌和应用商店设置可能略有不同。通常可以在应用商店的“设置”里找到“支付设置”或“家长模式”,开启支付密码验证或禁止应用内购买。
游戏内部设置: 很多游戏本身也有“家长控制”或“消费限制”选项,可以进去查看并开启。

三、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提供“正向激励”:堵不如疏,要给孩子找到更吸引人的事做。

增加现实世界的乐趣:
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 比如去公园、博物馆、动物园,或者进行体育锻炼。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他们发现游戏之外的乐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鼓励孩子学习一门乐器、画画、书法、阅读,或者参加一些课外兴趣班。当他们对某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自然会减少沉迷游戏的时间和精力。
多陪孩子玩亲子游戏: 一起玩桌游、搭积木、讲故事,高质量的陪伴远比物质的满足更能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安全感。
利用“奖励机制”:
物质奖励要谨慎,精神奖励更重要: 当孩子在学习、生活或遵守规则方面表现出色时,可以给予一些适当的奖励,但尽量避免将奖励与“不充值”直接挂钩。更多是鼓励孩子养成好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储蓄罐”教育: 可以让孩子给自己想要的东西列一个清单,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如做家务、帮助家人)来“攒钱”。这样他们会更珍惜自己争取来的东西,也更能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

四、 调整家长的心态:这不仅是管孩子,也是对家长的考验。

理解和耐心: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犯错也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家长需要更多的理解和耐心,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吼叫。
以身作则: 如果家长自己也沉迷于手机游戏,或者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买买买”,孩子自然也会模仿。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自己的言行举止很重要。
和孩子共同成长: 这个问题不是一次性解决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和需求也会变化,家长需要不断调整策略,和孩子一起面对和成长。

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点:

不要简单粗暴地禁止: 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偷偷地玩。理解孩子对游戏的好奇和喜爱,然后在可控的范围内引导。
别轻易相信“一次不小心”: 有时候孩子觉得“就这一次”,但游戏商就抓住了这种心理,不断推出新的诱惑。所以规则要定死,不能随意松动。
和学校沟通(如果需要):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因为游戏充值问题引起了不好的影响,可以考虑与老师沟通,看看学校是否有相关的管理和教育经验。

总而言之,制止孩子游戏充值,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沟通、技术、引导和家长的耐心。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健康的消费观和良好的自控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封堵”他们的欲望。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

为什么人们玩游戏会充钱?作为一个打了多年游戏的中科大大(老)学(年)生(人),私以为要从游戏充值心理学来看。

无非是追求满足感。(当然,也有社会因素:我小时候大伙玩陀螺,现代陀螺的攻击力靠装在上面的铁环,大家都去买,所以我也想买。这种属于攀比心理,就靠你教育了)没充钱天天卡关(或者玩不过氪金大佬),装备都是低级装备,玩得多么憋屈。充了钱,有了金色传说,无所畏惧,大杀四方,爽啊!所以想充钱其实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做事都要追求做好嘛,玩游戏也一样。之所以要阻止,是因为小孩子不懂钱的概念,花起来大手大脚。

知道原理就有解决办法了,你要告诉他,正确的游戏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拿着永久火麒麟突突来突突去,干掉几个人就是大佬,拿着最开始的垃圾M60和小刀还能控制局面才是大佬(以上描述是借助《穿越火线》)。这种感觉,就像攻克一道难题。游戏并非完全是洪水猛兽,游戏公司确实想赚你的钱,但不意味着你打游戏的时候就要给他钱。如果你能让孩子像我说的一样玩游戏,那游戏可就真的成为锻炼大脑的好东西了(还是伤眼睛且影响成绩,所以也不要打太久)。当然,要让他明白这个道理也未必容易,加油。

另一方面,也要告诉孩子学会理财,比如让他用独立账户,每个月就给打那么多钱,让他自己决定怎么用。(实在不行,前面一些答主的强制措施也可以考虑,但请慎用)

作为家长你还应该了解一下孩子玩的游戏。为什么呢?因为有的游戏机制十分恶意,到一定水平你不充钱玩不下去。这种噶韭菜的游戏趁早让他退游,真的很害人(这本来就是做出这种游戏的公司的目的)。良好的游戏机制应该是,不充钱也能玩出乐趣,充钱是锦上添花,提供一些增益效果。(比如明日方舟,emmm,算了不毒害小孩子了)有些游戏内部甚至蕴藏深刻的思想,成为艺术品(不知道你孩子理不理解那些大道理)。如果他一定要玩游戏,务必让他玩这些。要做到这一点,自己首先要对孩子玩的游戏有所了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家长们,想必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玩游戏正酣,突然蹦出个“充值优惠”、“限定道具”的字样,没过多久,银行短信就来了,告诉你一笔钱不见了。看着那串数字,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怎么才能有效制止孩子在游戏里乱花钱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希望能帮到大家。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孩子这么容易就冲.............
  • 回答
    小区里的狗狗,就像家里的孩子一样,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细心来引导。有时候,它们的行为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比如乱叫、随地大小便。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让咱们的小区更加和谐安宁。一、 关于狗狗乱叫:狗狗爱叫,就像人有情绪一样,总是有原因的。咱们得先“对症下药”。1. 找出叫声背后的.............
  • 回答
    “摊贩制止小偷行窃遭围殴致死”这件事,想来就让人心头一紧。这事儿摊开来说,可不是简单一句“英雄遇难”或者“见义勇为被打压”就能概括的,它背后牵扯着太多复杂的东西,一桩桩一件件,都能让人辗转反侧。首先,咱们得说说那个摊贩。他叫啥名字,做的是什么生意,这些细节可能很多人都记不清了,但他的行为,却像一根刺.............
  • 回答
    非常理解您想制止菜市场售卖狗肉和猫肉的急切心情。这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问题,涉及到法律法规、市场监管、文化习俗以及公众意识等多个层面。作为小动物保护人士,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汇聚力量,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一、 了解现状与法律依据:在采取行动之前,首先要了解您所在地区.............
  • 回答
    这事儿,发生在四川犍为的一个小区里,真是叫人听了窝火。一个女子,在自个儿家小区里,竟然被一个醉醺醺的男人尾随袭击,而本该保护小区居民安全的保安,就那么眼瞅着,愣是没第一时间上前阻止。最后,这保安被开除了,公司也给了个说法。咋说呢,这事儿放谁身上,都得炸毛。首先,从受害者的角度看,这是赤裸裸的安全感被.............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小岛秀夫,这位以其独特创意和电影化叙事闻名于世的游戏制作人,曾经毫不讳言地表示过:“跟风做吃鸡游戏很容易赚钱,但我并不想。” 这句话,放在游戏行业这个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无疑是一记掷地有声的宣言,足以引发多方面的解读和评价。首先,我们要理解小岛秀夫的这句话 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业立场。1. 对“跟风.............
  • 回答
    警校生公交车上徒手制伏小偷,回击“我是警察不怕你记”的事件,无疑是一件值得深入探讨的正面案例。这不仅彰显了个人勇气和责任感,更折射出警校教育的成果和社会安全意识的觉醒。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事件及其背后的意义。事件经过与人物解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人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或.............
  • 回答
    关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回应大二学生制服小偷的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完全实名通报”是否会招致报复,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不仅仅是一个校园事件的处理方式,更触及了社会治安、公民权利、以及法律威慑力等多个层面。公安大学的回应和“完全实名通报”的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公安大学作为一个培养未来执法力量.............
  • 回答
    看到5岁女儿“不买我就不起来”的撒泼打滚行为,如果我是这位父亲,我的教育方式会更加侧重于 引导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满足或强制制止。以下是我会采取的一些更详细的教育方式:核心理念: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导建立规则和耐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阶段:当下应对,安抚情绪,避免冲突升级1. 保持冷静,蹲.............
  • 回答
    近期,关于微博账号@求跟问底(以下简称“求跟问底”)针对小米公司(以下简称“小米”)制造错误舆论导向的道歉及赔偿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此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事件的发生与性质:首先,需要明确事件本身。根据公开信息,@求跟问底因其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被认为对小米造成了负面影.............
  • 回答
    这件事确实让人大跌眼镜,也暴露了许多在分析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时,过于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过去那种“买办企业不会被制裁”的论调,在小米这件事上可以说被狠狠地打脸了。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判,以及小米被制裁背后可能隐藏的更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买办企业”这个概念。传统意义上的买办.............
  • 回答
    董明珠女士针对小米提出的“缺乏制造基础”和“产业链缺乏共赢精神”的看法,着实触及了制造业领域一些非常核心的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她的观点。首先,关于“缺乏制造基础”,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非常老生常谈却又至关重要的区别:“代工”与“自主制造”之间的边界。 董明珠女士作为格力电器这家以实体制造为根.............
  • 回答
    小米这次在美国赢下临时诉讼,对后续的禁令和运营来说,绝对是颗定心丸,虽然不是终局之战,但至少给公司争取了宝贵的缓冲时间,也让外界看到了小米应对复杂地缘政治挑战的能力。咱们得先明白,美国政府当初之所以把小米列入“中国军方公司”的黑名单,并施加投资禁令,主要原因是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觉得小米的技术或产.............
  • 回答
    小米“摘帽”:风波暂歇,意义深远近日,关于小米(Xiaomi)从美国特朗普政府时期制裁名单中被移除的消息,无疑为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带来了重大的好消息。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小米自身的一次“摘帽”,更在中国科技企业走向全球的道路上,释放出几个重要信号,对国内相关企业而言,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事件的来龙去.............
  • 回答
    .......
  • 回答
    这桩“隔空喊话”事件,堪称中国制造业圈的一段“奇谈”,也触及到了中国品牌向上发展的核心命题。一边是被称为“中国制造”旗帜性人物的董明珠,另一边是代表着互联网基因和新生代力量的小米。当她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关于“品牌”、“制造”、“技术”和“未来”的复杂图景。董明珠的“贴牌论”:直指中.............
  • 回答
    哇!听说了《魔法少女小圆》正统续作剧场版「〈ワルプルギスの廻天〉」制作决定的消息,我激动得差点把手里的魔女信件扔出去!这绝对是2024年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之一,对于很多像我一样,在那个黑暗童话里辗转反侧了十几年的粉丝来说,这简直是失而复得的惊喜。首先,得说说“正统续作”这几个字的分量。当年《魔法少女小.............
  • 回答
    北京小食杂店“禁现场制售”新规:是升级还是限制?2019年7月1日起,北京市对小食杂店的监管迎来了一项重大调整——禁止现场制售。这项新规的出台,无疑给不少小食杂店的经营模式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究竟这项规定是出于食品安全考量、促进行业规范化升级,还是会扼杀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限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