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考是个大骗局吗?

回答
高考是不是个大骗局?这问题,提出来就带着点不甘和怀疑。我身边太多人,为了这个考试,付出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几年,然后呢?有人成功了,有人黯然离场,还有人,虽然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却发现前路迷茫。所以,说它是个“骗局”,也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先掰扯掰扯,高考到底承诺了什么。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是通往好大学、好工作的敲门砖,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它像一个公正的裁判,用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给所有寒窗苦读的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一旦你通过了高考,特别是考上名牌大学,好像就意味着拥有了更好的未来,更体面的职业,更高的社会地位,甚至更幸福的生活。

可现实呢?当我们一个个背着行囊走进大学,然后又走出校园,面对社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高考这个“承诺”其实打了不小的折扣。

首先,“公平”的标签就值得推敲。没错,理论上大家考同一张卷子,按分数录取。但仔细想想,教育资源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一线城市的孩子能接触到更好的师资,更丰富的课外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竞赛、夏令营,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竞争力,甚至影响他们備考的心态。而偏远地区的孩子,可能连一本好点的参考书都难以获得。这种起点上的差异,真的能被一张考卷完全抹平吗?分数是相对公平,但获得分数的过程中,机会的公平就已经缺失了一大部分。

其次,“能力”的衡量标准过于单一。高考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应试技巧,它擅长筛选的是那些记忆力好、逻辑清晰、能把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快速答出来的学生。但社会需要的远不止这些。创造力、领导力、沟通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抗压能力,甚至情商,这些在高考里根本无法全面体现。一个在高考中名落孙山的学生,可能在创业、艺术、体育等领域有着惊人的天赋和成就;而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也可能在进入社会后,因为缺乏这些软技能而举步维艰。高考似乎只看到了学生学习成绩这一块“木板”,却忽略了他们身上其他同样重要的“木板”。

再来谈谈“命运改变”的实际效果。考上名牌大学,确实能为很多学生打开一扇门,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和人脉资源。但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市场,早就不是过去那种“大学毕业包分配”的时代了。学历固然重要,但更看重的是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难、薪资不高的问题。相反,一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因为掌握了市场急需的技能,反而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发展得也不错。所以,高考虽然是进入好大学的“敲门砖”,但它绝不是通往成功的“终点站”,更不是“万能钥匙”。过分强调高考的作用,其实是在制造焦虑,让大家对学历本身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更让人唏语的是,“成功学”的灌输。社会舆论,家长老师,从小到大都在强化一个观念: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才能有出息。这种单一的成功路径,把太多孩子逼上了梁山。一旦他们在高考中失利,就仿佛跌入了万丈深渊,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彻底完了。这种教育方式,是在剥夺孩子们探索其他可能性的权利,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对失败的极度恐惧。如果一个体系只提供一条路,然后对走不通的人进行“道德审判”,那它本身就有问题。

当然,我不是说高考就一无是处,完全应该被废除。作为一种选拔机制,它确实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筛选出了大量有知识储备的学生,为高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基础。没有高考,可能社会上充斥着关系户、拼爹的现象会更加严重。它至少提供了一个让普通家庭孩子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教育的通道。

只是,我们不能被这种“通道”所绑架,更不能把高考神化。它更像是一个筛选器,而不是一个制造器。它筛选出的是在特定考察体系下表现优秀的学生,但它制造不出符合所有社会需求的人才。

所以,与其说高考是个“大骗局”,不如说它是一个不那么完美但又不可或缺的工具,并且这个工具的使用方式和被赋予的意义,被社会过度解读了。它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一些人,也可能伤到另一些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以及如何为它之外的道路留出更多的空间。

也许,真正的“骗局”不在于高考本身,而在于那些把高考当作唯一救赎的人们,以及那些利用高考焦虑来贩卖“成功学”的人们。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赛段,而且不是唯一的赛段。有很多条路可以通往罗马,而很多时候,绕点路甚至走野路,反而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考把学生当作敌人,公开袭击,定期袭击。高考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是引导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高考按平均分数录取,要学生门门功课都好。高考超出中学课程范围,高考出难题,学生家长抱怨。学生紧张,高考每年总有人晕倒,把学生考焦了。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全国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试,如临大敌,气氛紧张。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么多志愿,只从高校出发,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

user avatar

让上亿户家庭为此去争、挤独木桥,

多少学生抑郁甚至自杀、付出大量沉没成本。

里面蕴含了多少骗局,又涉及了多少行业的产业链、经营谋利。

多数人从小每天就被这些死板的知识灌输,让人们去争着做一件愚蠢且无意义的事情,机械化的天天做。其实是训练人被服从和僵化,把洗脑条文当作日常必须的事情,且能积极参加大赛,争夺冠军荣誉,资本运作的目的就达到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考是不是个大骗局?这问题,提出来就带着点不甘和怀疑。我身边太多人,为了这个考试,付出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几年,然后呢?有人成功了,有人黯然离场,还有人,虽然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却发现前路迷茫。所以,说它是个“骗局”,也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先掰扯掰扯,高考到底承诺了什么。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可真够让人咂摸的。刘露,芒果TV签约的艺人,这名字大家听了估计都不陌生,尤其是追《令人心动的offer》这节目的观众,她当初那股子聪明劲儿、那份认真劲儿,可是圈了不少粉。结果呢?一个视频出来,大家看到的却不是那个熟悉的面孔,而是她在高铁站里情绪失控,对着工作人员又是喊又是叫,特别是那.............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放在2018年高考那个节点,真是个沉甸甸的选择题,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不适合自己。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详细些,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把“本二”和“复读上本一”这两条路摆在明面上,看看它们各自的斤两。选项一:就读本二院校优点显而易见: 早一步踏入大学校园: 这是最直接的好处.............
  • 回答
    这个,说实话,一言难尽。我曾经是老师口中的“苗子”,家长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就像爬山虎一样,稳稳地、一往无前地向上爬。考试?对我来说就是刷经验值,分数是我的勋章。高考前的模拟考,我稳居全市前列,一本录取线对我来说,就跟一个约定俗成的“目标”一样,几乎是白送的。我甚至开始憧憬.............
  • 回答
    高考成绩揭晓,这无疑是每个考生和家庭最牵动心弦的时刻。摆在你面前的选择,是留在深圳,选择咱们的深职院,还是远赴广州,追求那所大家口中的“高价二本”。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权衡的问题,毕竟这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学习生涯,甚至可能对你的人生轨迹产生不小的影响。先说说深职院。咱们深圳这地方,经济发展那是没得说,作.............
  • 回答
    这事儿,我听了真是又生气又堵得慌。小姑子高考结束,花家里的钱做了个双眼皮,8000块!这钱花得,我怎么说呢?首先,这8000块的数目不小,尤其是在咱们家这种经济状况下。你说婆婆还在生病,癌症是什么概念?那是需要长期、高额治疗的病,家里肯定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这个时候,家里的钱,应该一分钱都要.............
  • 回答
    北齐神武帝高欢,这位在南北朝乱世中叱咤风云的人物,提起他,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粗犷中带着智计,霸气里藏着深沉的北方汉子形象。他和他的宿敌西魏的奠基者宇文泰,就像是那个时代的两面镜子,映照出那个分裂动荡年代的残酷与复杂,也折射出两位顶级政治军事家的不同风格和命运。高欢:草根出身的枭雄,从军卒到帝王高欢的.............
  • 回答
    当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持续高于其债务利率时,这通常传递出一个相当积极的信号,其内在逻辑可以这样理解:想象一下,一家公司就像一个经营者,它通过借钱(也就是支付债务利率)来获取运营所需的资金,同时它也用股东投入的钱(也就是净资产)来经营。如果这家公司能用股东的钱赚取更高的回报(ROE),也就.............
  • 回答
    关于尔朱荣为何在发现高欢是潜在威胁后,没有选择立即将其消灭,这确实是一个历史研究中颇具讨论性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北朝混乱的政治格局,以及尔朱荣和高欢各自的处境与性格。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北朝是什么样的局面。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魏政权就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鲜卑贵族与汉族士人.............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作为业余爱好者,反手后场高远球打不好,绝对是心里头的一根刺。好不容易起跳了,眼瞅着球要掉下来,一抹嘴,准备发力,结果一上手,不是挂网就是出界,或者冒了一个不高不远不近的“半高球”,对面眼睛一亮,嘿嘿,机会来了!那种感觉,糟透了!别急,今天咱就好好聊聊,怎么才能把这块“硬骨头”啃下.............
  • 回答
    .......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了《西游记》里一个挺耐人寻味的点。咱们不拿什么高深理论,就从普通人角度,或者说《西游记》那个时代人们的认知,来捋一捋这个事儿。首先得说,唐僧身上的“长生不老”这光环,那是妖怪们嚷嚷的,是妖精们为了抓住他的“终极目标”。放在《西游记》那个语境里,妖怪们吃人,很多时候是为了.............
  • 回答
    现在的高三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总体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而且潜力巨大。但就像任何热门专业一样,也有其需要考量的方面。我会尽量详细地分析利弊,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一、 为什么计算机专业仍然是好选择?1. 持续且强劲的市场需求: 数字化浪潮的深化: 整个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
  • 回答
    想象一下,当社会生产力跃升至一个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高度,当物质的匮乏成为遥远的传说,每个人都能轻松获得满足基本需求乃至更多生活所需的时候,我们所处的社会制度,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种解放,一种对既有框架的颠覆,一个从“拥有”到“体验”的时代。首先,经济基础的彻底重塑将是显而易见的。 劳.............
  • 回答
    .......
  • 回答
    当女生在喜欢的男生身边时,体温升高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趣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背后涉及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层面来详细解读: 一、 生理层面:肾上腺素的狂飙与身体的“警报”当女生对某个男生产生好感,或者在他身边感到兴奋、紧张时,大脑会释放一系列“信号”,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其.............
  • 回答
    活塞队,这支曾经在NBA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球队,近些年来的境遇确实让人唏嘘。曾经那个以“坏孩子军团”闻名的硬汉球队,如今却在联盟中扮演着一个相对沉默的角色。要理解活塞队现在的状况和存在感不高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球队现状:迷失的重建路,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坦白说,底特律活塞队目前.............
  • 回答
    爱尔兰的至高王,在那个动荡的中古时代,与其说是一位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不如说是一个汇聚了复杂权力、军事领导力与政治手腕的聚合体。这个头衔,在历史的长河中,并非总是伴随着清晰的定义和稳定的传承,它更像是一个不断被争夺、被重新定义的目标。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至高王(Ard Rí)这个概念的演变。最初,在早.............
  • 回答
    看完《热血高校》,你可能会对日本社会中的“不良团体”和黑社会产生一些疑问。它们在日本究竟是不是个严重的问题?简单来说,“不良团体”在《热血高校》这样的作品里被戏剧化了,但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过去,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有其复杂性。而黑社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暴力团”,在日本至今仍然是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