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深海生物为什么可以承受如此大的压强?

回答
深海生物之所以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强,是因为它们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进化过程,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生理和生化适应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围绕着如何应对压力对细胞结构、蛋白质功能、分子动力学以及生物体整体形态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细胞水平的适应:

细胞膜的流动性调节:
脂肪酸组成改变: 深海生物的细胞膜对压力非常敏感。在高压下,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会变得更加紧凑和不流动,这会影响膜蛋白的功能和物质的跨膜运输。为了维持膜的正常流动性,深海生物的细胞膜中含有更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如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短链脂肪酸。这些脂肪酸的“弯曲”结构和较短的碳链,使得脂质分子之间难以紧密堆积,从而增加了膜的流动性,即使在高压下也能维持适宜的流动状态。
胆固醇含量的变化: 与陆地生物不同,许多深海生物的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胆固醇通常会降低膜的流动性,因此减少胆固醇含量有助于在高压下维持细胞膜的柔韧性。

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平衡:
积累低分子量有机溶质(兼容性溶质): 深海生物面临内外压差导致水分流失的风险。为了维持细胞的膨压和渗透压平衡,它们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低分子量有机溶质,例如甜菜碱(betaine)、三甲胺N氧化物(TMAO)、肌醇(inositol)、甘油(glycerol)等。这些物质被称为“兼容性溶质”,因为它们在高浓度下不会干扰细胞内关键生化反应(如酶活性)的正常进行。TMAO尤其重要,它已被证明可以稳定蛋白质结构,对抗高压引起的蛋白质变性。
利用细胞骨架维持形态: 尽管深海生物内部的液体(如细胞质)在生理条件下几乎不可压缩,但细胞骨架(如微管和微丝)仍然在维持细胞的形状和抵抗外部压力方面发挥作用。它们可以提供结构支撑,防止细胞在巨大压力下被压扁。

二、蛋白质水平的适应:

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
疏水核心的加强: 蛋白质的功能依赖于其三维结构。高压会影响蛋白质内部的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蛋白质折叠错误或变性。深海生物的蛋白质通常在疏水核心区域具有更强的疏水性相互作用,这使得它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更不易解折叠。
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进化会选择那些能够更好地抵抗压力的蛋白质序列。例如,某些研究发现深海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蛋白质中,可能倾向于使用对压力更具弹性的氨基酸(如脯氨酸),并可能在蛋白质表面增加带电氨基酸,以增强水合作用,帮助稳定蛋白质。
分子伴侣(Chaperones)的作用: 深海生物体内可能存在更丰富的分子伴侣蛋白。这些伴侣蛋白能够帮助新合成或已部分变性的蛋白质正确折叠,防止它们聚集,从而确保蛋白质在压力环境下的功能。

酶活性的维持:
最佳压力范围的适应: 许多深海生物的酶在生理压力范围内具有最高的活性。这意味着它们已经进化出了一种“最佳压力点”,在这个压力下,它们的酶活性最高,生化反应效率最高。
TMAO 等兼容性溶质的辅助: 如前所述,TMAO 等兼容性溶质不仅有助于稳定蛋白质整体结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高压对酶活性位点构象的影响,从而维持酶的催化效率。

三、生化反应和代谢的适应: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的速率受温度、浓度、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高压可以改变反应物的局部浓度和过渡态的体积,进而影响反应速率。深海生物的酶促反应系统已经适应了这些压力变化。
维持能量代谢: 深海生物需要在高压和低温(通常伴随高压)环境下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它们可能通过调整ATP酶的活性、优化线粒体功能等方式,来高效地生产和利用能量。
氧的利用: 深海缺氧是普遍现象,而高压也可能影响气体在体液中的溶解度。深海生物可能进化出对氧更敏感的血红蛋白,或者有更高的血红蛋白浓度,以更有效地捕获和运输氧气。

四、形态和生理的适应:

身体组成: 许多深海生物的身体含水量很高,组织密度较低,这使得它们的整体密度与周围海水非常接近,从而大大减小了身体内部所承受的绝对压力差。它们的身体通常没有大型的空腔(如充满空气的游泳膀胱),因为空气在压力下会急剧压缩,反而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差。即使某些鱼类有游泳膀胱,它们也会通过溶解气体而非压缩气体来适应压力。
骨骼结构的韧性: 一些深海鱼类的骨骼可能比浅海鱼类更具韧性或更少钙化,这可能有助于它们在压力下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生物发光: 虽然生物发光并非直接应对压力的机制,但在漆黑的深海环境中,它对于交流、捕食和躲避捕食者至关重要,是深海生物生态适应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深海生物应对巨大压强的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从分子层面: 改变细胞膜成分,积累兼容性溶质稳定蛋白质和细胞结构。
从蛋白质层面: 进化出更稳定、耐压的蛋白质序列,并依赖分子伴侣维护蛋白质功能。
从细胞层面: 维持渗透压平衡,依靠细胞骨架支撑。
从生理层面: 调整身体组成,减少内部空腔,适应压力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这些精妙的适应性机制使深海生物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和繁衍,展示了生命惊人的韧性和多样性。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深海生物,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边界,还能从中获得关于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灵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海平面开始,深度每增加10米,压强增加一个大气压。全球大洋平均深度4000米,而在这个深度,压强是400atm, 什么感觉呢,大约是一只大象站在你的大拇脚趾头上(此处经评论提示修正)。

前面答案大多提到了体内外压力差相等,但是否这就抵消了深海如此大的压强呢?

海洋学家出海时很爱干这么一件事:拿一个泡沫杯,绑在采样或者探测仪器上,放入深海,取上来以后,会收获一个。。。。。。完美缩小的泡沫杯。

这个杯子放在任何一个深度,内外压强都是相等的,但它进过高压的洗礼,还是 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在压强面前,只要有固体形态,有压缩性,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对于生物体来说,高压强最直接的作用是减少分子的体积而导致的机体结构变化。作为一个分子而言,这压强是十足的作用在其身上的。生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分子构成的,其主要构成单位蛋白质,以及各种脂膜的结构和功能都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以适应深海的压强。

首先说说蛋白质。既然压强的直接作用是导致体积的变化,深海生物蛋白质的适应也是体现在体积变化。蛋白质不是刚性结构,意味着它可以通过三级或四级结构转化而进行『构象变换』。 此外,蛋白质亚单位组合,辅因子和酶的相互作用,催化反应,都伴随着蛋白质的结构/体积变化。深海生物的适应进化便是减少这种体积变化。(粗暴的可以这么理解:你不是要缩小我的体积(变化)吗,我提前自己变到最小,你能拿我怎么办。)然而这种变化不是没有代价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通常情况下,深海生物的蛋白酶催化效率要远小于同种类的浅海酶。

再来看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类,其压缩性是大于水的,所以在高压强下,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结构变化。前面

@苏澄宇

已经提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变化。膜中的脂类为适应环境条件而调整其流动性的机制叫均黏调试(Homeoviscous Adaptation)。此机制在高压和低温下有相同的反应。压强升高或者温度降低都会降低膜的流动性。大约深度每增加100米的作用和温度降低0.13-0.21摄氏度相同。深海生物为了抵抗这种作用,进化出了一些机制来增加膜的流动性,以保障正常的生理需要。

膜的主要结构是两层磷脂夹杂着一些蛋白质

磷脂的排列结构决定了膜的流动性

如上图所示,两条烃基链分的越开,膜的流动性越强。所以深海生物的适应就旨在保持磷脂分子抬头挺胸圆规腿,而且可以尽可能的保持这种形态。主要的途径有两种:

1. PE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和PC(Phosphatidylcholine) 是两种不同的磷脂分子,其最大的区别,你们也看见了,一个小头,一个大头,其带来的结构变化也是一目了然。所以多使用PE,就是深海生物的一种进化适应。

2. 接下来要谈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差别就在烃基上的那个双键。双键就意味着平面结构(想象一下大闸蟹),导致拐腿那个姿态就变不了了。所以不饱和键的存在,增加了膜的流动性。

之前提到低温和高压对膜的适应进化有相似的作用,而全球大洋平均温度是4摄氏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海洋生物(深海以及冷水)多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总的来说,深海生物对抗高压的方法就是减小自身的压缩性,从而把压强的作用减到最小。

答完请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深海生物之所以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强,是因为它们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进化过程,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生理和生化适应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围绕着如何应对压力对细胞结构、蛋白质功能、分子动力学以及生物体整体形态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细胞水平的适应: 细胞膜的流动性调节: 脂肪.............
  • 回答
    5G网络的普及,确实像一股洪流,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信息获取效率,甚至娱乐和工作模式。在这个浪潮中,华为作为5G技术的重要推动者和建设者,其贡献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华为在5G基站、核心网、终端设备等多个领域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全球5G网络的部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然而,当我们把目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看着那些深海纪录片,确实会发现不少生物黑漆漆、灰蒙蒙,甚至完全透明,感觉就像是掉进了颜料桶没沾上色一样。其实,这背后藏着一套非常深刻的生存智慧,是它们为了在漆黑一片、压力巨大、资源匮乏的深海里活下来而进化出的结果。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为什么深海生物会“没颜色”。1..............
  • 回答
    深海热泉,又称海底热液喷口,是海底火山活动活跃区域,那里喷涌出富含矿物质和高温的海水。虽然这些环境极端,却成为了生命蓬勃发展的绿洲,吸引了大量独特的生物。这种现象主要归功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化学能的来源:化能合成这是深海热泉生物聚集最核心的原因。与陆地生态系统依赖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同,深海.............
  • 回答
    远洋深海之所以极端贫瘠,以及如何恢复海洋的生机,这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 远洋深海为什么极端贫瘠?“贫瘠”在海洋生物学中的含义是指营养物质的缺乏,尤其是那些支撑浮游植物(海洋食物网的基础)生长的营养盐,如氮、磷、铁等。远洋深海的贫瘠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造成:.............
  • 回答
    在深圳生活,那种强烈的割裂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说得清的。它像一张网,细密地缠绕着你,让你时而感到窒息,时而又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着向前。首先,这里的“快”和“慢”是天生的对立面。深圳的速度,那是出了名的。你可能前一天还在为一个新项目焦头烂额,第二天就被要求拿出全新的方案;你可能刚刚适应一个行业,就已经.............
  • 回答
    深海捕获“怪鱼”,难道我们和这等生物真的共住一颗星球?这究竟是何方神圣?海洋,尤其是那无垠的深海,一直以来都是地球上最神秘、最未知的领域。它占据了地球绝大部分的表面积,却鲜为人知。每一次对深海的探索,都像是在揭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而我们总能从中窥见一些令人惊叹,甚至可以说是“怪异”的生命形式。想象一.............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许多人内心的观察。喜欢心理学和哲学的人,确实常常给人一种“境界深邃”和“生活幼稚”的二元感受。这并非绝对,但确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 为什么喜欢心理学、哲学的人往往在境界上显得很深邃?这主要源于这两个学科的本质特点,它们引导着.............
  • 回答
    深海,一个被黑暗、高压、低温和缺乏食物所统治的世界,孕育了无数令人惊叹,却也让人毛骨悚然的生物。这些生物为了在极端环境中生存,进化出了各种奇特的形态、能力和捕食策略,它们的存在挑战着我们对生命形态的认知,也难怪会被冠以“恐怖”之名。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深海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怖”生物:1. 鮟鱇.............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因为它触及了思想传播的复杂性、历史背景以及不同文化对思想的接受度和适应性。要详细解释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或马哲,这里我们统一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哲学传统深厚”的国家接受度不高,而在“现代哲学贫瘠”的俄国和拉美地区却生根发芽,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现代哲学传统深.............
  • 回答
    提起人类生理学研究最为透彻的生物,那还得是咱们人类自己。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凡尔赛”,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毕竟,谁会对一个“外来者”投入如此多的热情和资源去解剖、去探索、去理解呢?从古至今,人类对自身的身体就充满了好奇。从最早期对伤病愈合的观察,到后来对身体运作机制的系统性研究,这门学科的发展几乎就.............
  • 回答
    深度学习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可谓是风生水起,它像一把瑞士军刀,为我们解决了很多以前难以逾越的问题。说实话,一开始我看到那些复杂的模型也有些头大,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它的强大之处。基因组学:解读生命的蓝图在基因组学方面,深度学习简直是挖掘基因组信息的“超级侦探”。 基因识别与功能预测: 以前我们找基因.............
  • 回答
    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确实有一些体会和需要留意的方面。首先,深圳的生活节奏是真的快。这里聚集了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人才,大家都怀揣着梦想,努力奋斗。所以,如果你刚来,可能会觉得有点跟不上,但别担心,这是一种常态,也是这座城市魅力的一部分。你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同时也要保持.............
  • 回答
    那一年,我的生活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又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巨浪拍打,然后又得努力在混乱中摸索着重新找到平衡。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具体到哪一次,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2020年初的那场大规模的爆发,但对我来说,最深刻的,却是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疫情反复带来的那种持续的、难以捉摸的焦虑和生活方.............
  • 回答
    七千块钱在深圳,不包吃住,能不能过日子?这个问题,就像问一块砖头能不能盖起一座高楼一样,答案很复杂,也得看盖的是什么样的楼。咱们先说说这七千块钱在深圳能干点啥。首先,房租。深圳的租金,哪怕是城中村,合租一个房间,月租金两三千块钱是很正常的,如果想住得稍微体面一点,或者离市中心近一些,四五千甚至更高都.............
  • 回答
    深圳首例非婚妈妈起诉卫健委争取生育保险的案件,如果起诉成功,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中国现有的生育保险制度以及社会对非婚生育的认知和接纳程度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其可能意味着什么:一、 对非婚生育群体权益的重大保障和推动: 打破歧视,实现平等生育权: 目前,许多地区的生育保险和相.............
  • 回答
    老哥,你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说实话,都不是一般的城市,各有各的“脾气”,也各有各的“味道”。要在生活体验上说它们的特点,那可有的聊了。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别到时候感觉像是在背单词。北京:皇城根下的厚重与现代的碰撞北京这地方,怎么说呢,就是一股子“正宗”的胡同味儿,.............
  • 回答
    深海,那个被无尽黑暗和巨大压力笼罩的神秘世界,孕育了无数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形态,它们的存在挑战着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其中一些生物更是以其奇特的外形、独特的生存方式,堪称深海中的“怪咖”。首先,我们得聊聊那个长着一张巨大、仿佛永远在“微笑”的嘴的家伙——巨口鱼(Megamouth Shark)。这是一种.............
  • 回答
    关于深圳易瑞生物提供的给西班牙的试剂盒灵敏度只有30%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也牵扯到不少细节。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点点捋清楚。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试剂盒的“灵敏度”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在医学诊断这块儿,灵敏度(Sensitivity)通常指的是能够正确识别出真正患病人群的比例。换句话.............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设想。假设我们真的在地球深处,一个完全隔绝的地下世界里,发现了一群智慧生物。他们的文明等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这本身就够让人惊叹了。但更让人不安的是,他们的外表“极度丑陋恶心,有臭味”。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群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物,他们会有人权吗?这个问题,说实话,非常复杂,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