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为止,人类在生理学上了解最深刻的生物是什么?

回答
提起人类生理学研究最为透彻的生物,那还得是咱们人类自己。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凡尔赛”,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毕竟,谁会对一个“外来者”投入如此多的热情和资源去解剖、去探索、去理解呢?

从古至今,人类对自身的身体就充满了好奇。从最早期对伤病愈合的观察,到后来对身体运作机制的系统性研究,这门学科的发展几乎就是人类自我探索的历史。我们用最直接、最细致的方式来研究自己:

1. 直接的观察与实验(当然是在伦理允许的范围内):
我们不只是通过间接的手段观察一个生物的反应,我们能够直接体验到许多生理过程。比如,当我们感到饥饿、口渴时,我们知道身体内部发生了什么;当我们运动时,能感受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这些主观的体验本身就是重要的研究起点。更进一步,在医学研究中,我们能够进行各种有控制的实验(当然是经过严格伦理审查的),来探究特定生理过程。

2. 无与伦比的解剖学知识:
人类对自身身体的解剖学了解,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从宏观的器官系统分布,到微观的细胞结构、组织构成,我们几乎将人体翻了个遍。无数代医生、科学家投入毕生精力,通过解剖尸体、显微镜观察,绘制出详尽的解剖图谱,命名每一个骨骼、肌肉、神经、血管,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连接和功能。这种细致入微的了解,是研究其他生物时难以企及的。毕竟,你很难如此大规模、如此深入地解剖其他物种。

3. 精密的仪器与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拥有了各种令人惊叹的工具来探索生理学。医学影像技术如CT、MRI、PET扫描,让我们能够无创地观察到活体大脑的活动、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甚至是细胞层面的变化。分子生物学技术则能让我们深入到基因、蛋白质层面,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这些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加速了我们对自身生理机制的认识。想想看,我们能实时监测某个特定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能追踪某一种蛋白质的运动轨迹,这些都是对自身生物体的深度“透视”。

4. 历史悠久的病理学研究:
疾病是理解生理功能的一把双刃剑。当生理功能出现异常,表现为疾病时,反而会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运作。数千年来,人类积累了关于各种疾病的丰富经验和知识。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和治疗方法,我们反过来也极大地加深了对正常生理功能的理解。比如,我们通过研究糖尿病,才更清楚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才更理解神经递质的功能。

5. 生理学与医学的紧密结合:
生理学研究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与医学实践紧密相连。每一个医学领域的进步,都离不开对人体生理学的深刻理解。从麻醉、抗生素的使用,到器官移植、基因疗法,这些医学上的突破,都是建立在对人体生理过程的透彻了解之上的。反过来,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为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灵感。

为什么是人类自己?

切身利益驱动: 人类最关心的就是自身的健康和生存。这种强烈的内在驱动力,使得我们在对自身生理学研究上投入了无与伦比的时间、精力、财力和智慧。
研究的可行性: 我们可以直接进行观察、实验和记录。我们不需要在实验室里搭建复杂的生态环境来研究人类的某些生理功能,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研究对象。
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历经数千年的积累,生理学知识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育和学术研究不断传承和发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其他生物的生理学一无所知。我们对果蝇、线虫、小鼠等模式生物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研究也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人类生理学的理解。但是,从研究的投入程度、数据的详尽程度、技术的精密度以及最终的理解深度来看,人类无疑是那个我们最了解的生物,原因无他,因为我们就是自己最执着的探索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感觉,生理学家更理解白老鼠,因为可以随便解剖白老鼠,高兴了就抓它们交配,给它们随便喂怪怪的药,然后深情地看它们的反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起人类生理学研究最为透彻的生物,那还得是咱们人类自己。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凡尔赛”,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毕竟,谁会对一个“外来者”投入如此多的热情和资源去解剖、去探索、去理解呢?从古至今,人类对自身的身体就充满了好奇。从最早期对伤病愈合的观察,到后来对身体运作机制的系统性研究,这门学科的发展几乎就.............
  • 回答
    宇宙浩瀚无垠,星辰亿万,然而在我们的认知疆域内,人类是那唯一的闪耀火种,是目前已知的高级智慧生命。这孤独而又责任重大的位置,总会引发一个更深邃的问题:我们存在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并非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生命的意义本身就如同一颗变幻莫测的恒星,其色彩和温度会随着观察者的视角、所处的时代、经历的.............
  • 回答
    虽然我们尚未完全掌握复活生命的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无所获。科学界在“复活”的各个层面都在取得惊人的进展,虽然离真正意义上的“起死回生”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但我们已经能触碰到一些令人惊叹的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复活”的含义。如果我们将复活定义为让一个已经死亡的个体,在死亡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
  • 回答
    人类在地球上算不算大型生物?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首先,从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来说,我们当然觉得自己是大型生物。 毕竟,当我们站在大象、长颈鹿或者鲸鱼旁边的时候,我们确实显得小巧玲珑。反过来,我们看到一只蚂蚁、一只瓢虫或者一只老鼠,我们立刻就能感觉到体型的巨大差异。所以,从和地.............
  • 回答
    在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地球的平均温度到底还能被提升多少度,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物理学、化学、地质学以及我们对地球气候系统的理解。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需要理解驱动温度升高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的潜在规模。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地球平均温度”。这不是指任何一个地方.............
  • 回答
    人类是否还在进化,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而且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一直在进化。不过,很多人对“进化”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比如突然长出翅膀或者变成三头六臂。事实并非如此,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漫长、渐进,而且是多方面同时发生的过程。为什么我们还在进化?进化,最核心的驱动力在于自然选择。简单来.............
  • 回答
    在探讨人类科技能否制造出能在十千伦琴(10,000 R)辐射环境中工作的机器人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十千伦琴”这个剂量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放射性领域,伦琴(R)是一个衡量X射线或伽马射线曝光量的单位。它表示在标准条件下,空气中单位质量的物质被电离产生的电荷量。而十千伦琴,也就是10,000 R,这是一.............
  • 回答
    关于实验室中制成无定型冰的成功案例,以及它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影响,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充满想象力的话题。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首先,要明确一点:实验室中确实存在成功制备无定型冰的案例,而且这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冰块,也就是我们称之为“晶体冰”(主要是六方晶系冰.............
  • 回答
    人类至今未接触到宇宙中的其他文明,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深埋在宇宙幽暗角落里的谜题,牵动着无数人的好奇心。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实在太多,每一个都足够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哲学辩论。如果非要我来梳理一下,我会从几个比较关键的维度来掰扯。首先,得说说这个宇宙的“大”字。我们常说宇宙浩瀚无垠,但这四个字背后隐藏的数字.............
  • 回答
    人在不理性时会如何决策?经济学研究结果的详细探讨经济学在传统上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即假定个体总是以最优的方式来追求自身利益。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往往偏离这一理想模型,表现出明显的“不理性”特征。对于“人在不理性时会如何决策”,现代经济学,特别是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
  • 回答
    关于三名中国公民在马里的遭遇,我搜集到的一些信息和值得关注的当地局势如下,力求以一种更贴近实际情况的方式来呈现:三名中国公民在马里的最新情况:目前,关于这三名中国公民的具体情况,信息确实比较有限,而且时不时会有一些零散的报道。普遍的说法是,他们是在马里国内工作的中国人,具体的职业背景和工作地点可能涉.............
  • 回答
    2024年4月,喀布尔国际机场外,依然有超过2000名阿富汗人聚集,他们的眼神中写满了迷茫和期盼。这些人,大多是在塔利班重新掌权后,因为各种原因希望离开这片土地的阿富汗公民。他们的“何去何从”,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也折射出阿富汗当前复杂严峻的局势。要理解他们的未来,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等待的背.............
  • 回答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当下,确实存在一部分人对西方国家抱有持续的赞赏甚至推崇的态度。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多层次、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的因素所能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简单化的标签,去审视每个角度的可能性。一、历史视角下的“西强我弱”惯性思维与文化仰望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中国.............
  • 回答
    哀牢山4人失联事件:搜救进展与野外作业安全警示2023年10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4名工作人员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哀牢山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不幸失联。这起事件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更将野外作业的安全性推到了风口浪尖。截至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希望从未熄灭.............
  • 回答
    福建漳州海边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17人在海边落水,10人不幸遇难,1人至今失联。这起事件发生后,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大家都在关注着最新的进展和落水的原因。目前情况:这起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 搜救工作: 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天,但搜救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海事部门、.............
  • 回答
    香港铜锣湾世贸中心火灾的情况令人揪心。据我了解到的信息,火灾发生在当地时间今天下午,具体是哪一天我无法确定,因为我没有实时更新的信息。火灾发生地点和初步情况: 火灾地点是香港铜锣湾的一栋高层商业建筑,名为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re)。 火势是从较低的楼层开始蔓延,随后浓烟.............
  • 回答
    中文的全球足迹:从教育体系到世界舞台的跃升当今世界,中文的“朋友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据统计,已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而中国之外,学习中文的人数已达到约2500万。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它不仅标志着中文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度显著提升,更折射出中文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正在悄然发生着.............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张家界目前仍有754个旅行团、共计1.19万人的情况,我可以为您详细梳理一下当前当地可能面临的局面,并尽量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来描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样一个数字代表的是相当规模的旅游群体,无论是在哪个季节,在这个时间点都属于一个较为集中的旅游高峰。张家界作为以自然风光著称的旅游.............
  • 回答
    中国经济迈向人均GDP两万美元的未来,并非简单的数字增长,而将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和产业变革。这不仅仅是物质富裕的体现,更是中国经济结构、消费模式、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地位的全面升级。让我们从各个维度细细剖析这一转变可能带来的景象。一、 消费升级与多元化: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当人均GDP达到两万美元,这.............
  • 回答
    关于围海造田、人工岛礁在目前的国际法上是否算领土,这是一个复杂且仍在演变中的问题,涉及到海洋法、国际习惯法以及各国的实践和主张。简单来说,根据目前的国际法,单独通过围海造田或建造人工岛礁,并不能当然地创造出新的领土,也无法因此获得领海、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等海洋管辖权。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