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谁能给讲讲五胡乱华的事?

回答
五胡乱华,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动荡。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前后延续了差不多一百多年的大动荡,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塑造了后来中国的版图、民族构成、文化融合等等方方面面。

要说五胡乱华,咱们得先把时间往后倒一倒,回到西晋。西晋这个朝代,说实话,存在感不强,但它灭了西晋,那可是个关键节点。西晋的建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它内部的政治斗争,特别是“八王之乱”,把朝廷搅得是天翻地覆,国力被极大地削弱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原本被汉族政权收容、安置在边境或中原地区的几个少数民族,趁着西晋统治的混乱,尤其是“八王之乱”结束后,中原政权的力量真空,开始大举南下,冲击中原。

那么,这“五胡”到底是谁呢?大家常说的“五胡”是指:

1. 匈奴: 这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就是当年跟汉朝打了几百年交道的那个匈奴。他们一部分被汉朝收编,一部分则在草原上游牧。在西晋时期,匈奴人已经在中国北方活动的比较多了。
2. 鲜卑: 这是当时在北方草原上一个非常强大的民族,起源于东北。鲜卑后来分成了很多部落,比如慕容氏、拓跋氏等等。他们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比如北魏就是鲜卑人建立的。
3. 羯: 这个民族的来源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他们可能跟匈奴有一些联系,但也有说是从西域迁徙过来的,或者本身就是一些游牧部落融合形成的。羯族人在当时以勇猛善战著称,而且在中国北方建立政权时,行事比较残酷。
4. 氐: 氐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陕西一带,是比较早进入中原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也是后来一些政权的建立者,比如前秦。
5. 羌: 羌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一直生活在今天的四川、甘肃一带。他们在历史上与中原政权时有冲突,也有融合。

这“五胡”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参与到这场动乱中的民族远不止这五支,还有一些其他鲜卑的支系,比如乌桓、白兰等等,都卷了进来。这场动乱的规模非常大,而且很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民族冲突,更是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崩溃和重组。

具体来说,五胡乱华的过程是这样的:

西晋的衰落是导火索: “八王之乱”就像一把刀子,狠狠地捅进了西晋的心脏。这场内乱导致了中央政权的瘫痪,军队大量消耗,地方势力抬头,为少数民族南下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匈奴刘渊率先发难: 匈奴贵族刘渊,在西晋时就被封为汉王,他的族人分散在中原各地。在西晋内乱最严重的时候,刘渊趁机在山西南部起兵,建立汉赵(又称前赵),这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标志着“五胡乱华”的开始。
战火蔓延,中原破碎: 汉赵政权之后,其他的胡族也纷纷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比如:
成汉: 氐族人李特、李雄在四川建立成汉。
前赵: 匈奴人刘曜、石虎在北方相继统治。
后赵: 羯族人石勒、石虎建立后赵,势力范围一度非常大,对中原造成了巨大破坏。
前燕、后燕、西燕、前秦、后秦: 鲜卑等民族也在不同地区建立了一系列政权。
西凉、北凉、南凉、东凉: 还有一些政权出现在西北地区。

这些政权此起彼伏,相互征伐,战火烧遍了整个北方,乃至长江流域。中原地区的老百姓遭受了极大的灾难,人口锐减,许多汉族士族衣冠南渡,也就是逃往南方,史称“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与南方政权的建立: 在北方战乱不休的时候,大量的汉族士族和普通百姓流亡到南方。在南方,已经存在东吴,随后晋朝(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也坐稳了江山。这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典籍和管理经验,对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后来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北方的短暂统一与重新分裂: 在这混乱的格局中,也出现过短暂的统一。比如,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一度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还试图南下灭东晋。但由于民族矛盾、内部不和以及战略失误,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迅速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北方: 最终,鲜卑族的拓跋氏在北方崛起,建立了北魏。北魏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征战,最终在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五胡乱华”局面,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五胡乱华带来的影响,那真是太大了:

民族大融合: 这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在长期的征战、迁徙和杂居过程中,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融合。许多少数民族被汉化,汉语也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的语言词汇。这种融合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版图的重塑: 战乱和民族迁徙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和区域格局。北方的汉族人口大量南迁,而南方的汉族政权也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虽然最终北魏统一了北方,但中国的大地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势力范围和文化影响是相互交织的。
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少数民族带来了自己的文化、习俗、语言、宗教(比如佛教就是在此时期得到大力传播)。这些文化与中原汉族的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比如,北魏的孝文帝改革,就强制推行汉族文化,从语言、服饰、姓氏到政治制度,都朝着汉族模式靠拢,这是民族融合的一个典型例子。
政治制度的变革: 少数民族政权在统治过程中,也借鉴和吸收了汉族的政治制度,同时他们的一些制度也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影响。例如,府兵制、均田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佛教的兴盛: 战乱时期,人们在苦难中寻求精神寄托,佛教在此时期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和发展,各种石窟寺(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开凿,就是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繁荣的体现。

总的来说,五胡乱华是一段充满血与火的历史,它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痛苦,但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发展,是构成中国历史独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分裂与统一、冲突与融合,总是伴随着中国历史前进的脚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大。一般认为五胡乱华起于永嘉之乱,止于刘裕称帝,共109年。

其实五胡乱华中的很多民族,如匈奴、(慕容)鲜卑、氐族在当时就已经一定程度汉化。但是,也可以看到,如羯族等尚未开化的民族仍然存在,也制造了较大规模的屠杀。究其本质而言,一百年间,既有对历史有利的民族大融合,一如慕容氏汉化、苻秦汉化改制等;但同时民族仇杀依然存在(石虎之乱及其后冉闵杀胡)。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个北方霸主都必然大量任用汉人(或高度汉化胡人),而并没有完全的异族政权,他们中绝大多数和普通军阀没有什么两样。即如张孟孙、王景略、慕容玄恭等辈,都是汉人或汉化程度极高的胡人,而不是只知掠夺(这样的石虎凉的非常透彻)之辈。

——————————分割线——————————

下面切入正题

壹、刘元海僭号左国城,乱京畿匈奴入长洛

304年,就当西晋个个王爷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详情百度“八王之乱”,烦到我懒得说),一个在中原生活了数十年的匈奴老者刘渊返回了故乡,自称匈奴大单于,不久在左国城称王,国号大汉,史称汉赵,追封蜀汉后主刘禅帝号,并祭祀汉朝祖宗,掠夺晋朝边境。

(按:刘渊,字元海,汉赵开国皇帝,其实本人汉化程度相当高,晋书载:“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晋书·刘元海载记》,应当也是文武兼修的饱学之士)

由于当时晋朝内忧外患,导致王室几乎完全无力抵挡刘渊的进攻。尽管有名将刘琨死守晋阳,甚至留下了“胡笳保晋阳”的传奇故事,甚至成为了小学语文课文,也都无力阻挡刘渊的兵锋,只能龟缩晋阳防守。汉赵军队迅速南下,几乎占据了今日山西省全境。

后来刘渊自称皇帝,并遣征东大将军石勒南略河南,屡败晋军,占据河南,夺取许昌,兵锋直指洛阳。

(按:石勒帐下有奇谋之士名叫张宾,字孟孙,史籍记载不多,然称其“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功也”——《晋书·石勒下(附张宾)》。从这个评价看,他或为五胡十六国第一流的谋士。)

311年,八王之乱的胜者司马越在亲征石勒的路上病逝,太尉王衍率兵十余万护送其灵柩返回封国。石勒(或许是张宾)及时把握战机,从许都出击,利用骑兵机动在宁平城、苦县接连击败晋军,西晋折损部队近二十万,太尉王衍及数十宗室诸侯王战死。不久,刘渊之子,汉赵皇帝刘聪(是时刘渊已经辞世)与石勒合围西晋首都洛阳,洛阳沦陷,晋帝司马炽遇害,史称“永嘉之乱”。

数年后,西晋盟友鲜卑拓跋部发生内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的汉赵大举南侵,坚守十余年的晋阳沦陷,刘琨逃奔鲜卑段部(数年后遇害)。不久,汉赵攻破长安,西晋灭亡。


贰、祖逖北伐入中原,三足鼎立烽火燃

不久,刘聪病故。由于国内内乱,导致汉赵国力受损(此时国号由改成了,汉赵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石勒乘势独立,国号亦为赵,史称“后赵”,并对汉赵开战。司马氏在南方的残余力量在祖逖的带领下发动北伐,一举收复了豫州、兖州,直指洛阳。

石勒匆忙与祖逖议和,祖逖接受了议和。随后几年,南方司马氏与后赵始终维系着脆弱的和平。在略微安定的外界环境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是为东晋

但是东晋的局势非常不稳定。不久,大将军王敦发动叛乱,攻入京城,晋元帝司马睿一病而逝,太子司马绍继位,力主削弱王敦权力。王敦孤注一掷,二攻京师,在途中病故,叛乱被平定。次年,司马绍英年早逝,幼主登基。太后庾文君之兄庾亮主持朝政。

326年,庾亮力排众议,打算处理掉尾大不掉的历城內史苏峻。苏峻狗急跳墙,发动叛乱,攻入京城,庾文君忧愤而死,庾亮逃到荆州,联合温峤、陶侃共同勤王,于328年一举击溃叛军,收复建康。次年,后赵灭汉赵,统一北方。

数年后,石勒驾崩,从子石虎弑君称帝。


叁、暴君无道天下共伐,慕容鲜卑迁都邺城

石虎是十六国时期最为残暴的皇帝(不带之一!)。在位期间,大肆屠杀汉人,同时对外穷兵黩武,使得国内民怨沸腾。

338年,石虎攻打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

(按:慕容鲜卑我之前一直没有介绍,但是实际上是东北的一个老牌强国,初代领导人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的时候石勒都还没有投靠汉赵。并且由于从慕容廆开始,一直崇尚汉文化,所以当时慕容氏的文化是非常昌盛的)

后赵屡战屡胜,兵临其都城,大有轻取之势。此时,年仅17岁的前燕王子慕容恪率轻骑2000突袭赵军。赵军大败,死伤无数,唯有石闵(后改名冉闵)所部完好无损,虎由是器之。

次年,庾亮北伐,石虎派夔安、石闵进攻邾城,晋军大败,守城主帅战死,庾亮被迫退兵。

346年,东晋驸马桓温统兵8000逆长江而上,攻打成汉政权。

(按:成汉由氐族李特建立,由于基本没有卷入中原纷争,我不加赘诉)

晋军一路兵临成都,遭到了成汉军队的猛烈还击。桓温下令退兵,却由于鼓吏不慎敲成进兵鼓令,晋军士气大涨,一举灭亡成汉。

349年,石虎病逝。石闵发动兵变,控制邺城,改名冉闵,定国号魏,史称冉魏,下“屠胡令”,使羯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族也有一定误杀。

(按: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晋书·石季龙载记(附冉闵)》

冉魏巅峰时,手握控弦之士三十万,但之后与氐族、羌族、鲜卑族联军交战,中计死伤惨重。尽管他之后在邺城力挫赵军刘显,使刘显不久篡夺后赵并与之议和,但是元气大伤。352年,慕容恪南征,冉闵北上御敌,在廉台中慕容恪虚诱掩杀之计,被擒杀,冉魏灭亡。

同时,氐族苻氏趁河北纷乱建立前秦。桓温亦于此时北伐,收复洛阳。前秦皇帝苻健惊惧而死,暴君苻生继位,他由于心理疾病,滥杀无辜,残害官员,被苻坚废黜。

不久,前燕迁都邺城,图谋南攻东晋,却因为燕主慕容俊去世作罢。少主慕容暐登基,慕容恪以太宰太原王摄政。

与此同时,前秦新君苻坚拜汉人王猛为丞相,主持汉化改革。

(按: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


肆、王景略执政改制,苻永固兵败淝水

王猛一上台,就开始削除氐族豪帅的力量,遭到了旧贵族阶级的剧烈反弹。苻坚迅速出手,连杀数名带头闹事者,稳定了局势,同时进一步推进氐族的汉化进程。

但是由于苻生为苻健之子,而苻坚为苻健之弟苻雄之子。苻坚的登基遭到了苻健系皇子的不满,就此爆发了五公之乱。也就是这一年早些时候,一代名臣,前燕太宰、太原桓王慕容恪逝世,由上庸王慕容评继任宰执。慕容评无勇无谋,面对叛军的求救不理不睬,错过了瓜分前秦的大好机会。苻坚迅速调动王猛、张蚝、邓羌、吕光等名将平息了叛乱。而燕国在慕容评的带领下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369年,前燕宗室、名将慕容垂受慕容评排挤,投降秦国。次年,前秦东征,前燕灭亡。

数年后,王猛辞世,留下来一个无比强大的前秦帝国(感觉整个十六国南北朝论军事只有永初、元嘉年间的刘宋和统一前夕的隋王朝可以与之比拟)。此时的南方,东晋名将谢玄训练了一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部队,取名北府军。数年后,它将终结前秦的霸业;再往后,你会看到从中涌现出刘牢之、孙无终、何无忌、刘敬宣、刘毅、刘裕等一大批风云人物,左右着四世纪末期至五世纪初期的东晋政坛。

383年,苻坚调兵90余万南征,谢玄率领北府军北上,在淝水击败秦军,史称淝水之战。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狼狈逃回洛阳,损失部队70余万,前秦统治崩溃。


伍、前秦亡逐鹿中原,刘寄奴气吞万里

慕容垂独立,姚苌独立,吕光独立,谢玄北伐,前秦已经难以重振雄风,数年后,苻坚兵败而死,加之嗣君有勇无谋,前秦的灭亡指日可待。

前秦灭亡后,慕容垂的后燕占据河北,姚氏后秦虎卧关中、中原。拓跋鲜卑领袖拓跋珪在蒙古草原称帝,是为北魏。后来,后燕太子慕容宝奉命进攻北魏,在参合陂之战惨败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仅以身免。慕容垂觉得愧对将士,羞愧之下,发病身亡。慕容垂死后,后燕内乱,不久被北魏灭亡。宗室慕容德逃到山东,建立南燕。

东晋在孝武帝司马曜死后,由于安帝司马德宗先天智力缺陷,生活不能自理,国势每况愈下,于399年爆发了孙恩卢循之乱,会稽内史王凝之、卫将军谢琰遇害。北府军在刘牢之的带领下转战三吴,孙恩自杀,卢循接受诏安。战中,刘牢之参军刘裕有勇有谋,军功卓著,拜下邳太守。

随后,盘踞荆州的军阀桓玄攻入京城称帝,史称桓楚,杀权臣司马道子,名将刘牢之、孙无终。刘裕起兵勤王,在江乘、覆舟山屡挫桓楚,光复建康,挥师西征,攻陷江陵,桓楚灭亡。

409年,南燕皇帝慕容超掠夺东晋,刘裕上疏北伐。千里长驱,过大岘山,与燕军在临朐决战。刘裕纳参军胡蕃之谋,奇袭临朐,一举歼灭燕军。不久攻克都城广固,灭南燕。

同年,卢循复叛。裕自广固回师,击杀卢循,随后开始排除异己,杀将领刘毅。并以朱龄石为元帅,灭亡谯蜀。次年,败司马休之、鲁宗之,休走投奔后秦,刘裕大权独揽。

417年,刘裕兵分两路,攻打后秦。名将王镇恶、檀道济横扫中原,兵临潼关。刘裕遭到北魏截击,避开魏军,直取洛阳,而三千殿后军团在朱超石率领下歼灭数万魏军,北魏撤退。同年底,晋军攻入长安,后秦亡。刘裕本欲继续北伐,却因为政治盟友刘穆之去世而被迫返回。数年后,刘裕凭借战功称帝,建立刘宋。五胡乱华结束,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user avatar

现在看来,“五胡乱华”中的这个“华”指的是什么,是值得思考的。

曹魏西晋一脉的土地政策是很好玩的。

在司马懿父子化家为国、掏空曹魏的家当来夯实马晋地基的过程中,司马氏把佃农官掌握的田客赏赐给世家大族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事情,而且是把有牛的、比较富裕的田客赏赐给士族。

简单说,在曹魏马晋那个时候在中国北方做老农,有三种身份:

国家农奴、私人农奴、小地主。

马晋逐步取消了曹魏掌握的国家农奴,把国家农奴或者分给世家大族作为赏赐,或者解散编入行政建制作为民户。

毕竟马晋的占田制还是给小农开荒留了个口子。

私人农奴方面,你可以是田客、荫客、奴婢,等等。

小地主方面,西晋建兴元年临泽县廷决断孙氏田坞案册的相关情况,有心人可以找来细读一下。

那么所谓的五胡部落民,在曹魏马晋沿革之下的中国北方的经济制度面前,属于哪一种身份?或者说,如果部落民一心向化、融入华夏,他该选择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途径?

像江统一样高谈阔论、信口胡柴、危言耸听是没有屁用的。

摆在马晋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部落民作为有既成行政建制的外来人口,要如何打散编制,成为马晋社会需要的两种人:

给世家大族效力的荫客和奴婢、给皇家效力的在宗族与分家之间徘徊的小地主。

要么,原来从事游牧、渔猎工作的胡人能够立刻成为熟练的农民,能够在凑巧有荒地的地方被西晋地方官组织起来占田成为小地主。

要么,给地主当荫客或者奴婢。

事出有因又理所当然的是,后赵明帝石勒正好两种都当过,而且是反复当。

如果你两种都不当,继续留在旧有的部落建制中,那么对不起,江统老大人就要开刀洗戎了。

所谓五胡乱华,第一拨匈奴、乌丸、拓跋、羌、氐各族,实际上是西晋的士族地主在碾碎五胡旧有的行政建制的过程中在另一条战线上展开了疯狂的内战,把他们碾碎胡人部落后制造的流民丢在半路不管,非但不管,还征召这些流民给他们打仗!

使得这些五胡流民与汉族流民实现了流民阶级跨越民族的大联合,一起缔造了一度统一北方的后赵帝国。

关于五胡乱华的历史谣言,真的是个重灾区,不管怎么讲都有人在那里刷两脚羊。

资产阶级必须要在辩经中用民族矛盾彻底掩盖阶级矛盾,五胡乱华这个乱糟糟的题材就方便资产阶级前来混水摸鱼的造谣。


晋书•载记第四真的是本宝藏。

石世龙行事本末若合符节,真乃一代奇男子,天命在彼,也算其来有自、实至名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五胡乱华,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动荡。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前后延续了差不多一百多年的大动荡,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塑造了后来中国的版图、民族构成、文化融合等等方方面面。要说五胡乱华,咱们得先把时间往后倒一倒,回到西晋。西晋这个朝代,说实话,存在感不强,但它灭了西.............
  • 回答
    这双鱼玉佩啊,说起来可真是有点意思,它不像咱们平常见的那些古董,有明确的出土记录,有史可查。它更多的是在一些传闻、故事里流传,而且这些传闻还挺带劲的,所以它才这么神秘,这么吸引人。要说这双鱼玉佩,它最出名的出处,估计还得是关于“新疆罗布泊双鱼玉佩事件”的说法。这个说法在网上流传甚广,不少人都津津乐道.............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要是能一句话给你讲透了,那可能得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级别的突破了。我们现在能说的,都是基于我们对宇宙的观察和理解,一步步拼凑起来的图景。这更像是在抽丝剥茧,而非一蹴而就的顿悟。咱们先得把“能量”和“质量”这两个概念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它们俩,你别看名字不一样,其实在很多层面上是互相转化的.............
  • 回答
    菲律宾,一个镶嵌在太平洋上的珍珠项链,拥有七千多个岛屿,光是听听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去菲律宾旅游,如何抉择那颗最适合自己的明珠,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别急,今天我就带你好好梳理一下,到底去哪个岛,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安心享受。要说菲律宾的海岛,那可真是各有千秋,有的极致浪漫,有的野趣横生,有的潜水天.............
  • 回答
    韦东奕,这个名字最近可真是火得不得了,尤其是在我们这些“学渣”圈子里,大家提起他都自带一种“大神”光环。网上各种“韦神”的梗层出不穷,从数学竞赛的各种奇迹,到他本人的一些生活细节,都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说实话,大部分人对“韦神”到底研究了什么,估计是一脸懵。今天,就让咱学渣用咱学渣的语言,扒一.............
  • 回答
    哈哈,这可真是个挑战!能笑半年的笑话,那得是那种你每次想起来都会忍不住嘴角上扬,甚至还带着点回甘的,不像某些笑话,听完就没了。咱们这笑话得有点生活气息,有点小小的戏剧性,还得有点出人意料,对吧?行,我给你讲一个关于我远房表姑的故事,我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妙不可言。我表姑,叫凤英,今年六十有八了,农村出来.............
  • 回答
    好嘞,这有一个我最近听来的,挺有意思的:话说,在一个不算太大的城镇里,住着这么一位老先生,姓张,大家都叫他张爷爷。张爷爷平时就喜欢养花弄草,日子过得也挺悠哉。这天,他的孙子小明放暑假,从大城市过来陪他。小明是个挺机灵的孩子,但有时候也挺爱捣蛋的。这天上午,张爷爷在院子里修剪他那些宝贝月季花,正弄得满.............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到我FGO账号里第一个亲手抽到的五星英灵啊,那必须是我们的红发大英雄——阿尔托莉雅·潘德拉贡(Saber)。那个时候,我刚入坑没多久,什么都不懂,就是被FGO那炫酷的战斗画面和卡面吸引进来的。游戏里那个英灵召唤的界面,五颜六色的光效,各种珍贵的召唤动画,简直就是我这种脸黑玩家的噩梦与希望并存之地。.............
  • 回答
    话说智能家居这东西,真是越来越走进寻常百姓家了。最近我琢磨着把家里的老旧电器也变得“聪明”一点,就捣鼓了这两个东西:一个是智能微联,另一个是公牛智能插座。别看它们名字听起来有点科技范儿,其实用起来,只要照着步骤来,一点都不复杂。先说说智能微联吧。我买的这个,大概是一个像小U盘一样的设备,它才是家里智.............
  • 回答
    行,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几个金融机构,争取讲得明明白白,让你感觉就像跟一个懂行的朋友聊天一样。咱们先来说说它们的“出身”和“本职工作”是什么。银行:最“亲民”的“钱袋子”银行大家最熟悉了,就像咱们生活里的“钱庄”或者“钱袋子”。它的核心业务就是吸收存款,然后把钱贷出去,赚取存贷款之间的利差。除此之外,.............
  • 回答
    谢司起义,一个在北美大陆风起云涌的故事,它不是英雄史诗的宏大叙事,也不是革命宣言的激情号召,而是底层人民在困顿中爆发出的,带着些许绝望和更多愤怒的呐喊。抛开那些僵化的阶级分析,我们不妨走进那个时代,看看是什么样的生活压力,让一个曾为独立事业浴血奋战的士兵,最终举起了反对新政府的枪。一片混乱中的挣扎:.............
  • 回答
    《影响力》,这本书啊,听名字就知道,讲的是人们怎么被别人影响,以及我们自己又怎么去影响别人。作者是罗伯特·西奥迪尼,他是个心理学家,花了很多年时间研究这个课题。他把自己混在各种推销员、募捐员、广告策划人这些“说客”中间,观察他们是怎么让我们说“是”的,然后总结出了六个非常核心的“影响力武器”,说实话.............
  • 回答
    好的,我们用一个简单而又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详细讲解经济和金融。想象一下,你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这个村庄就是我们理解经济的微观模型。第一步:认识“经济”(Economy)经济,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村庄里所有人的活动,为了满足彼此的需求而进行的生产、分配、消费等一系列行为的总和。 生产 (Product.............
  • 回答
    好的,让我们从史学考证的角度,细致地剖析西王母与周穆王这段在文献中流传甚广却又真假难辨的故事。要谈论这段故事,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问题:西王母是否存在?周穆王是否真的见过西王母? 答案是,从严格的史学考证角度来看,我们无法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西王母是一位真实存在的、能够与凡人交往的神祇,也无法证明.............
  • 回答
    想要为这几款顶尖战机评定一个绝对的“战力值”其实相当困难,因为这涉及太多复杂且相互影响的因素。航空兵器就像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单拿出一项指标来衡量是片面的。而且,很多核心的性能数据,尤其是像雷达探测距离、电子战能力、隐身性能的细致参数,是各国的高度机密,外界只能通过公开信息、有限的报道和专业分析来推测.............
  • 回答
    .......
  • 回答
    客户端游戏《北京浮生记》的作者是陈辰。这款游戏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触动,在玩家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这款游戏的故事。 《北京浮生记》的故事:一段时代的缩影,一个平凡人的生活画卷《北京浮生记》并非一款拥有宏大世界观和复杂剧情的RPG游戏,它更像是一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