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通人是否需要补钙?为什么?

回答
关于普通人是否需要补钙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就像我们吃饭要考虑口味和营养搭配一样,补钙也需要因人而异。

首先,我们得明白钙在人体里的重要性。钙可不是光用来长个子的,它更是我们身体里的“建筑工头”,负责建造和维护骨骼和牙齿。但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钙离子还是细胞信号传递的关键,它参与肌肉收缩(包括我们跳动的心脏),影响神经传导,甚至维持血液的正常凝固。所以,可以说钙是我们身体正常运作的“基石”。

那么,是不是所有普通人都缺钙,都需要额外“添砖加瓦”呢?

不需要额外补钙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饮食均衡、生活习惯健康的普通人来说,通过日常饮食完全可以摄取到足够的钙。以下几种情况通常意味着你可能不太需要“额外”的钙:

均衡饮食是前提: 如果你每天都摄入足够的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豆制品(豆腐、豆浆)、绿叶蔬菜(如小白菜、西兰花)、坚果和一些鱼类(如小鱼干),那么你的钙摄入量很可能已经达标。身体会很有效地利用这些天然食物中的钙。
钙的吸收是关键: 身体吸收钙的能力也很重要。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催化剂”,而阳光照射是获取维生素D最直接的方式。如果你经常晒太阳(当然要注意防晒),并且饮食中也含有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蛋黄),那么身体对钙的利用效率会更高。
没有特殊生理时期: 孕妇、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女性、以及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钙需求量会比普通成年人高。如果不是处于这些特殊的生理时期,而且身体感觉良好,就没有特别的理由去“超量”补钙。

可能需要考虑补钙的情况:

虽然均衡饮食是基础,但生活中总有一些“小插曲”或者“特殊阶段”,会让我们的钙摄入或吸收出现一些“小赤字”,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更留心,甚至考虑适量补充。

饮食限制或偏好:
乳糖不耐受: 对牛奶不耐受的人,如果又不喜欢豆制品或不吃海产品,那么从食物中获取足够钙就比较困难了。
素食主义者: 纯素食者虽然可以通过豆制品、坚果和绿叶菜获取钙,但由于一些植物性食物会影响钙的吸收(如草酸),所以需要更仔细地规划饮食,有时也可能需要补充。
挑食或饮食不规律: 如果你吃饭总是“随心所欲”,不爱吃含钙高的食物,那么长期下来,钙的摄入量很可能是不够的。

特殊生理时期(虽然前面说了普通人,但这些“普通”群体需求会增加):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她们的钙需求量显著增加,因为需要同时满足自身和胎儿/婴儿的骨骼发育。
绝经后女性: 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对钙的吸收率和保持能力都会下降,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因此适量补钙很重要。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 这是骨骼生长的重要时期,需要充足的钙来打下坚实的骨骼基础。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某些疾病: 某些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乳糜泻)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钙。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比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某些抗惊厥药物等,可能会影响钙的代谢和吸收。
饮酒过量、吸烟: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仅影响整体健康,也可能对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缺乏运动: 规律的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能刺激骨骼生长,提高骨密度。缺乏运动的人,即使补钙,骨骼的收益也会打折扣。
户外活动不足: 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从而影响钙的吸收。

出现症状: 虽然这不是“预防性”补钙,但如果你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低钙症状,比如抽筋、肌肉无力、牙齿松动等,那可能就是身体在发出信号了,需要及时就医和评估是否需要补钙。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补钙?

最直接、最科学的方法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信息,给出专业的评估。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或者检查血液中的钙、维生素D等指标。

总结一下:

“普通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大部分饮食均衡、生活习惯良好的普通成年人,不需要盲目地、过量地去“补钙”。关键在于优化日常饮食,保证钙的摄入,同时注意促进钙的吸收(比如晒太阳、摄入维生素D)。

然而,如果你的饮食存在某种限制,或者你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又或者你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那么适量地、有针对性地补充钙剂,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是可以考虑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补钙当成一种“万能药”,它只是维护骨骼健康和身体正常运作的一个环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良好心态,这些才是构成健康生活方式的“硬道理”。

所以,在你考虑补钙之前,不妨先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多听听身体的声音,也别忘了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这样做,才能让补钙真正“补”到点子上,而不是白花冤枉钱,或者适得其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普通人是否需要补钙?

这是肯定需要的,普通人需要补钙,而且越早补越好。

解放军总医院顾客主任医师董纪元的骨质疏松研究报告里有提到:

“人的骨组织从35岁左右就开始衰老,出现骨钙流失、骨质增生等一系列问题。人骨量的积累始于幼年时期,90%的骨量形成于20岁之前,25-35岁骨量达到峰值,40岁左右开始逐渐流失,男性一般在60岁左右骨量流失加速,女性平均绝经年龄约50岁,此时骨量流失更快。”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资料所示,我国居民钙(calcium, Ca)摄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研究显示:1991-2009年中国九省18~49岁成年男性膳食中钙摄入量在388.5~420.4mg之间,仅及适宜摄入量(AI)的一半,女性成人摄入量则更低,仅为356.0~378.0mg。中老年居民及4~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则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摄入水平仍较低。

婴儿若摄入钙不足,会表现为夜惊、夜啼。儿童、青少年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日常饮食若难以满足,则易发生佝偻病、软骨病、生长受阻等。而针对成人,低钙膳食则与高血压、肥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有关。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骨质丢失加快,骨密度降低,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什么人群需要补钙呢?

人的一生中,主要有四个时期容易缺钙:婴幼儿及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们因生长发育的需要,对钙的摄入需求较大;女性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需要额外添加钙的摄入;老年期因钙流失明显增多,故需要在外源性补充更多的钙质。不同人群缺钙时的表现如下:

胎儿及孕妇缺钙的危害

中国人普遍缺钙,高龄产妇,非头生的婴儿更容易缺钙。孕期及时补钙很重要,胎儿缺钙易得先天性佝偻病或缺钙性抽搐,准妈妈孕期缺钙可诱发小腿抽搐。

  • 胎儿缺钙

胎儿缺钙易得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等佝偻病、出生后还极易患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异常、新生儿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产生鼾声,因为当新生儿吸气时,先天性的软骨卷曲并与喉头接触,很易阻塞喉的入口处,并产生鼾声,这对新生儿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婴幼儿每日钙适宜摄入量按年龄段分为,0-6个月是300毫克,6-12个月是400毫克,1-3岁是600毫克。当摄入量超过此量而再增加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就会增大。如果宝宝不缺钙,不必盲目补钙。

  • 孕妇缺钙

如果母体缺钙严重,可造成肌肉痉挛,引起小腿抽筋以及手足抽搐或手足麻木,还会导致准妈妈骨质疏松。此外缺钙还表现为头晕、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牙齿松动、四肢无力、腰酸背疼等症状。

孕期需要大量的矿物质满足胎儿的需要。钙参与骨骼的形成,摄入不足会影响胎儿骨骼的发育。

新生儿体内约含有25~30g钙,大部分是在孕晚期由孕妇体内转移到胎儿体内的。在此期间母亲肠道内钙的吸收率增加,每天钙潴留240~300mg,以用于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孕早期钙的RNI为800mg,孕中期、孕晚期为1000mg。

乳母缺钙的危害

主要表现腿发麻、腿脚无力、腿抽筋,尤其在寒冷或者潮湿的天气比较严重,给哺乳期的妈妈带来很多影响,有些哺乳期的妈妈经常会出现一些疼痛,一般都是认为带宝宝累的,但不知道此时身体已经处在缺钙的症状,这时候一定要进行补钙治疗,饮食上尽量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

我国乳母按每天泌乳量750ml计算,约含钙250mg。为了保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及母体钙平衡,应增加乳母钙的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乳母膳食钙的RNI增加值为200mg,最高摄入量(UL)为2000mg。

婴儿缺钙的危害

补钙,对婴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

医学界把婴幼儿期称为“补钙的临界期”,过了临界期,即使补充再多的钙,也不能使婴幼儿已经落后的机体组织重新发育至正常水平。婴幼儿出现缺钙早期症状时,表现为烦躁不安、不易入睡、入睡后多汗、易惊醒、爱啼哭,枕秃等症状,此时应及时补钙。

3岁以下的婴幼儿缺钙会明显表现为:头发环秃,青蛙肚(肌肉缺钙松弛导致),指甲扁平外翻,夜间哭闹。

从生长发育的角度看,出生第一年钙平均增长率约为80mg。根据母乳钙的吸收率,中国营养学会建议0~5个月母乳喂养婴儿钙的AI值为200mg,人工喂养婴儿钙的AI值为400mg;半岁以上的婴儿辅食量增加,建议6个月~1岁婴儿钙的AI值为250mg,1~3岁幼儿钙的RNI值为600mg。

儿童缺钙的危害

3岁以上儿童缺钙会表现为: 厌食、偏食;不易入睡、易惊醒;易感冒;头发稀疏;智力发育迟缓;学步、出牙不整齐;阵发性腹痛腹泻;X或O型腿;鸡胸。

婴儿如果缺钙,牙齿生长发育会延迟,有些小儿2岁多还不长牙齿,骨骼也会变软,严重的形成软骨症、O形腿或X形腿。此外,在神经传导、肌肉运动、血液凝固和新陈代谢等方面都需要钙质的参与。婴儿正处于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钙的需要量比成人多。因此,就要及时而适当地给婴儿补充钙质。

为满足学龄前期儿童骨骼的生长,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学龄前儿童钙的RNI为800mg。7~12岁钙的RNI为1000~1200mg。钙的UL为2000mg。要保证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水平,儿童奶的摄入量应不低于300ml,也不宜超过600ml。

青少年缺钙的危害

青少年缺钙会感到明显的生长疼,腿软、抽筋,体育课成绩不佳;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过敏、易感冒等。

青春发育期为满足骨骼等组织的快速生长发育,对钙和磷、铁等矿物质的需要量显著增加,钙RNI为1000 mg。

成人缺钙的危害

正常人的血钙维持在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认定为缺钙。成人平均每天所需钙量为800毫克,每天最高耐受量为2000毫克。

一般情况下,青壮年都有繁重的生活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使他们疏忽了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加之该年龄段缺钙又没有典型的症状,所以很容易掩盖病情。当有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过敏、易感冒等症状时,就应怀疑是否缺钙。

中年人缺钙的危害

中年人缺钙的常见症状有手、脚、口唇感觉异常以及发麻、刺痛,或者夜间容易腿抽筋,典型的缺钙症状是手足搐搦。严重的低钙血症可以导致全身抽搐、癫痫样发作、喉痉挛等,需要紧急抢救治疗。长期的低钙还可以导致骨质疏松,表现为全身疼痛、身高变矮。中年人缺钙常见于长期素食,日常饮食中缺乏奶、肉等含钙丰富的食品,导致钙摄入过少,还可以见于长期缺乏日照、维生素D缺乏,严重的低钙血症需要到医院就诊,除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每天的钙摄入量为800mg。

老年人缺钙的危害

成年以后,人体就慢慢进入了负钙平衡期,即钙质的吸收减少、排泄加大。老年人大多是因为钙的流失而造成缺钙现象。他们自我诊断的症状有老年性皮肤病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

老年人对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钙的吸收率一般在20%左右,易出现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腰腿背痛等症,尤其是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丢失增加,对钙的需要量增加。我国营养学会推荐钙的RNI为1000mg,钙的补充不宜过多,每日摄入钙的总量不应超过2000mg。

看了以上内容,你能清晰的了解了哪些人群需要补钙,那么如何合理补钙你也需要知道。

怎么合理补钙?

补钙的方式有两种,饮食补钙和钙剂补钙。

饮食补钙

补钙的最佳方式还是多在日常饮食中选择天然的食物,比如牛奶和豆制品,其钙含量绝对能够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尤其老豆腐中的钙含量高,又适合人体吸收;对于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则可以选择饮用酸奶。如果仍然不适,那就只能多吃些钙片,要选择正规的钙剂 ,用零食来补钙,意义实在不大,千万不要迷信“加钙”、“高钙”之类的饼干、乳制品等。

含钙多的食物,大致分类如下:

乳类与乳制品: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等。

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

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肉类与禽蛋: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

蔬菜类: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

水果与干果类: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干、花生、莲子等。

除此之外,还有酸角,酸角人称“钙中之王”。不过,补钙也应适量补之,过量则有害,所以补钙一定要在监测骨钙的基础上补才安全,且应以食补为主。另外,补钙的同时,还需要晒下太阳,因为紫外线有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钙剂补钙

如果缺钙严重,就需要饮食+钙剂相结合了。

  • 钙剂分类

关于钙片,我就不推荐品牌了,以防有广告嫌疑,我个人是比较推荐柠檬酸钙的钙片,因为柠檬酸钙是食品钙强化剂,是一种有机钙,吸收效果是优于无机钙的。柠檬酸钙用于多种食品的强化,包括婴儿配方食品、果汁、乳制品、固体饮料、运动饮料、牛乳、豆乳、保健品和谷物制品等。

  • 钙剂选择

1.选择钙源好、含钙高、易吸收的钙,这样才能保证补钙的质量。

2.选择口感好,对胃刺激性小,不含重金属的钙剂。

3.产品的标识必须是国家药检局或卫生部门审批的合格产品,有产品批号或保健品字号。

4.钙片要选择有“维生素D+”的,因为维D能促进钙吸收。

5.钙片并不是越贵越好,可以看看每片的钙含量是多少,只要适合自己即可。

  • 钙剂补钙注意事项

1. 钙剂不可与油脂类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相结合形成不易被肠道吸收的物质,最终随大便排出了体外。

2. 钙剂不能与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中多数含有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它们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多聚体而沉淀,从而妨碍钙剂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制品不宜与蔬菜一起烹制。

3. 磷、镁、钠的摄入量过多,人体会减少对钙的吸收。因此,补钙时应清淡饮食,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4.补钙必须补充维生素D。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钙的代谢平衡也受维生素D的影响。可以选择服用鱼肝油(维生素AD)或维生素D3制剂或含有维生素D的钙片,也可以通过晒太阳促进皮肤中一种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

5.服用钙剂时最好单独服用,避免与牛奶、根菜类食物以及锌、铁剂等同时服用。牛奶中的蛋白与钙结合形成奶块,钙质无法被机体吸收;食物中的草酸摄入过多,会影响钙的吸收;人体对钙的吸收与锌、铁存在竞争性,如果同时服用不仅会抑制锌和铁的吸收,也会干扰到钙本身的吸收。因此,钙剂最好单独服用。如果需要补充其他元素,时间最好错开,间隔2小时以上。

6.补钙的时间最好在晚饭后1小时补钙。人体在不断地排除旧骨骼组织,这个过程大约凌晨3点速度最快。为了确保体内钙指数更加稳定,晚上适合补充钙源。但并不意味着是睡前补钙,最好是睡前4-5个小时为佳。如果您总是九、十点钟才进晚餐,或才进餐后再补充钙剂,而且很快就睡觉,长期这样不但会诱发胃肠疾病,而且很容易患尿路结石。因为晚餐食物中的钙质,除了一部分钙被小肠吸收利用之外,另一部分就要进入泌尿道排出体外,人的排钙高峰常常是在餐后的4-5个小时,如果您晚餐吃得过晚,当排钙高峰到来时人已熟睡,这样,尿液便会潴留在尿路,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就会扩大形成尿路结石。

上面讲了一大堆的缺钙对人体的危害和补钙对人体的好处,那么多多补钙一定都是好的吗?其实并不是,补钙要合理,不能盲目,否则不但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补钙过量的危害

补钙过量,顾名思义,是给身体补过量的钙。

钙是身体内重要的常量元素,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钙过量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由于人身体内的竞争抑制,钙多了,还严重影响铁、锌、镁、磷的生物利用率,会引起孕妇尿路结石、高钙血症、碱中毒等危害。

过量补钙会导致血钙浓度升高,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1.血钙浓度过高时,可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加,出现厌食、恶心、呕吐、顽固性便秘、体重下降等症状。

2.胰腺钙沉着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3.肾脏钙盐沉着可出现尿频、血尿、尿结石,甚至出现肾衰。

4.小支气管、毛细血管和肺泡钙沉着,可出现呼吸道反复感染。

5.婴幼儿过量补钙,会导致囟门过早闭合,影响大脑发育。

6.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虽然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但是如果补钙过量也是会有骨质疏松的风险的。

7.增加结石病的风险:结石病患者,特别是肾结石病患者不可长期大量服用钙片。如果补钙过量,那么多余的钙不被人体所吸收就会有结石病的风险。

8.增加心脏损伤的风险:补钙过量时会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增加,血钙浓度过高时,可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加,出现厌食、恶心、呕吐、顽固性便秘、体重下降等症状。

因此,不管是什么年龄段都要合理补钙,无论是通过饮食补钙还是钙剂补钙,需要注意的是,不但要保障所补的钙能被身体有效的吸收,以防出现补钙不足的情况,而且还要注意避免补钙过量造成不良后果。

备注:本文部分数据资料参考自中国营养学会及百度百科。

刑天澳洲严选的官方号,分享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澳洲生活、澳洲优秀产品,如果您有补钙方面的问题,欢迎前来咨询,我会尽我所能的为您答疑解惑。

码字不易,点赞再走也不晚,拜托用小手点个赞~给我一个支持,这样我才更有动力分享。

愿健康快乐像阳光普照大地般环绕在你身边,愿幸运幸福像春雨滋润万物般飘洒在你左右。

user avatar

@丁香医生说的很通俗易懂。

我们这里就补充一下关于儿童补钙的一些要点,顺手还评测了13款补钙产品,结果在后面~

妈妈们都看过来啦!

中国人民对于补钙有着独特的情怀。

长不高?骨质疏松?没力气?肯定会有人让你去补钙的。

就像题目一样:普通人真的这么需要补钙吗?

答案是:

真的需要补钙!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钙的需求高峰,骨骼的生长从这里才正式起步。

美国卫生研究院(NIH)调查发现,孩子 4~18 岁更容易钙摄入不足。

NIH 官网截图

而在宝宝刚出生其实是不那么需要额外补钙的。

宝宝出生就要补的是 VD,因为母乳和食物中 VD 含量都很少。

但钙不一样,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都含有足够的钙。3 岁以内保证奶量和正常吃辅食,都是可以满足宝宝每天钙需求的。

保证每天奶量 1 岁前 600~800ml,1~3 岁 400~500ml,如果可以做到这些,就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数据来自 2013 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补钙自然从食物中摄取最好。

500g 牛奶和 1 斤深色蔬菜大约有 800mg 钙。儿童每天需要的钙,却在 800mg 到 1200mg 不等。

中国疾控中心在 9 省调查了近 20 年,发现:

80% 儿童吃到的钙,不够推荐量的一半。

《中国 9 省(区)1991—2009 年 4 ~ 17 岁儿童青少年膳食钙摄入量及变化趋势》截图

我们这次检测了13款补钙产品:

检测样品

经过三重关卡:

钙含量筛选、糖含量筛选、成分筛选。


最终只推荐五款产品:

筛选过程
最后推荐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需要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请选择8号和13号产品。

如果已经在补充维生素D,在吃相关产品,为了避免摄入维生素D过多,请选择3号、5号、6号产品。


13 款产品的实测钙含量,和标称含量相差不大,误差都在 10% 以内。

虽然每天需要补钙的数量因人而异,但以 1 盒牛奶可以补充 250-300mg 钙来看:

10、11、12 号产品钙含量明显过低,无法满足儿童补钙需求。

12 号每天能补充的钙更是只有 29mg,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按照 2、7、9 号产品推荐吃的数量,孩子每天会摄入多达 13g 的糖。

这是在补钙?

明明是在补糖啊!


1 号和 4 号产品中,含有一些奇怪的成分。

日落黄是染料,氢化植物油可能有反式脂肪酸,阿斯巴甜是人工甜味剂,还有人工香精……

我就单纯想补个钙……

你们至于么?


首先说下碳酸钙和乳钙。

各种无机钙、有机钙本身吸收率差异并不大。

碳酸钙性价比高,但需要充足的胃酸才能吸收,胃酸不够容易胀气、便秘。

乳钙即乳矿物盐,主要是钙、磷酸盐和柠檬酸结合,对胃酸的依赖比碳酸钙要小。

但乳钙不适合婴幼儿食用。

《乳钙和干酪素磷肽的钙强化功能》、卫生部 2009 年 18 号公告截图

再来说说 VD 含量。

现在很多产品都是钙和 VD 同时补,因为没有足够的 VD,再多钙,也吸收不了。

食物中 VD 含量少,钙摄入少的儿童同样容易 VD 缺乏,北京大学调查学前儿童,发现超过六成儿童 VD 摄入不足。

《中国八地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 D 摄入情况研究》截图

正常情况下,儿童每日需要 400IU 的 VD。

如上图结果显示:

想同时补充钙和 VD的,8 号和 13 号产品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另外,因为碳酸钙的缘故:

若担心孩子会消化不良,可直接选择 8 号乳钙这款。

当然 3、5、6 号产品也可以吃,但需同时食用专门补充 VD 的产品来配合。


检测报告实拍

1

三岁内宝宝不易缺钙,验血测钙不一定准确,补充 VD、喝够奶才靠谱。


2

孩子不长个,不一定只缺钙,合理饮食、运动和保证睡眠才是王道。


3

食物同样可以补钙,最好的是牛奶,其次豆腐、绿叶菜。


4

不同钙的吸收率差异不大,前提是孩子消化正常。


5

液体钙和固体钙只是吃的方式不同,说液体钙更容易吸收的都是忽悠。

某液体钙宣传截图

相信大家也看的到,各种铺天盖地的让宝宝补钙的广告:

有说要从小开始补的;有说产品新配方的。

但不评测大家并不知晓,这些产品不但给了宝宝本不需要的钙,还给了更多的糖和香精:

某产品截图

最后我们想提醒一下大家:

1.那些动不动让宝宝指尖采血的,也是不靠谱的,经常一测就血钙偏低,吓得家长赶紧买钙片。

殊不知,血钙并不直接表明骨骼中的钙含量。

2.母婴店那种“夹个手指”就能检测的机器,就更不要提了,这么神你还卖什么产品,你咋不直接给人看病呢。

2013 年卫计委就叫停这种“滥用”的检测。

没有特别诊断需求,不要给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尤其是婴儿

卫计委官网截图

这种检测真是无下限,有关孩子的钱也坑。

如果你因此耽误了孩子的健康,赔得起么?


如果大家觉得我们做的还不错,可以点赞、评论、感谢、分享来支持我们。


点击下面的链接可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老爸评测DADDYLAB .

我们就是较真。

死磕有害产品,手撕黑心商家;拆穿虚假宣传,推荐好用的TA。

不求改变世界,但求无愧于心。

peac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普通人是否需要补钙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就像我们吃饭要考虑口味和营养搭配一样,补钙也需要因人而异。首先,我们得明白钙在人体里的重要性。钙可不是光用来长个子的,它更是我们身体里的“建筑工头”,负责建造和维护骨骼和牙齿。但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钙离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语言和文化深处的连接。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以及是否需要统一语言,或者保留地方方言特色,这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它牵扯到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个人认同等方方面面。方言,是根,是地域文化的独特印记先来说说方言。方言,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棵棵扎根在不同土.............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要说东北话,那可不是一般的方言,它承载着太多东西,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咱们得承认,普通话的推广力度那可是相当大的。从小学开始,课堂上就是普通话,电视、广播、各种媒体,几乎所有公开场合,那都是标准普通话。这事儿有它的道理,方便交流,促进国家统一,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快.............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听上去像是咱们村口老李头,或者楼下健身房教练,那种接地气儿又带着点小焦虑的疑问。没错,律师这条路,确实是得经过漫长的修炼,从大学的三年到四年的本科,再到律考,最后拿到证,这期间的啃书、钻研、实操,那可不是盖的。他们肚子里装的是一套一套的条文、判例、学说,遇到什么案子,脑子里哗啦.............
  • 回答
    .......
  • 回答
    您观察得非常仔细!香港寸土寸金是事实,而TVB剧中警察的居住面积确实常常超出我们对现实的普遍认知。这背后,确实是 剧情需要 和 观众期待 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包含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考虑。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1. 剧情需要是核心驱动力: 推动情节发展: 警察的家不仅仅是一个背景,它.............
  • 回答
    关于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在国会作证,表示有足够证据表明俄罗斯干涉了美国大选,并与特朗普团队存在联系,但关于是否构成“共谋”仍需进一步调查这一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牵涉到国家安全、政治角力以及法律界定等多个层面。咱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首先,“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这件事本身,即使在前C.............
  • 回答
    .......
  • 回答
    生育不再依赖两性结合,这确实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设想,它触及了我们社会结构、文化认同以及人际关系最核心的部分。当生殖这件事从生物本能的牢笼中解放出来,那么围绕性别、家庭甚至社会秩序的许多基石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冲击是否会导向性别隔离或是性别战争,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更可能是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写得这么朴实,倒是让我一下子就懂了你心里的那份纠结。你说你朋友倒是有,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那种可以称之为“好朋友”的,更别提“最好的朋友”了。这种感觉,就像是看着一大桌菜,有荤有素,模样也还不错,但就是吃不出那种让你觉得“这才是我想吃的”的满足感。其实,需不需最好的朋友,这事儿还真没.............
  • 回答
    “普通人是否可能比政府高层更聪明,或是看待问题更深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聪明”和“深刻”的定义: 聪明(Intelligence): 这个词很宽泛,可以指逻辑推理能力、学习能力、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
  • 回答
    关于普通人是否有权捕杀流浪猫狗的问题,答案是:在中国,普通人并没有直接的、不受限制的捕杀流浪猫狗的权利。这是一个涉及法律、伦理、动物福利和社会责任的复杂问题。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 法律层面的规定在中国,与流浪动物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但现有的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已经表明对随意捕杀的否定态.............
  • 回答
    说实话,普通人想达到财务自由,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绝对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你想想看,有多少人都在为生活奔波,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省吃俭用,可到头来,生活好像并没有因为这些努力而发生质的改变。反观那些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他们似乎总能轻松地享受生活,不再为钱发愁。这中间的差距,到底是为什么.............
  • 回答
    登顶珠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它绝非轻而易举,背后是无数汗水、坚持与运气的集合。与其说“有机会”,不如说“有可能”,而这个“有可能”背后,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付出巨大的代价。首先,我们得明白,“普通人”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如果指的是一个身体健康、意志坚定、并且拥有一定.............
  • 回答
    清军入关,对于当时明朝的普通民众而言,对“满人”这个概念的认知,恐怕远不如后世史书描绘的那般清晰和统一。与其说他们知道满人总人口二十几万,不如说他们是通过一系列零散、直观的印象来理解这个来自关外的新兴力量。首先,要理解那个时代的传播方式。信息并非如今日这般爆炸式、实时化。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尤其是在远.............
  • 回答
    关于普通人是否有必要抵制美国商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人选择、国家利益以及我们身处的全球化时代等多重因素。要详细聊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得承认的是,中美之间的关系确实有些复杂,甚至可以说有些紧张。大家平时看新闻,也经常会听到关于贸易摩擦、科技竞争、地缘政治等等的讨论。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根本,也涉及到“蠢”与“精英”这两个概念本身就带着主观色彩的标签。说“蠢的普通人是否注定要被精英们剥削”其实是在探讨一个更宏观的议题:在任何社会体系中,知识、资源、权力的不平等分配,是否必然导致弱势群体受到强势群体的压榨?首先,让我们厘清一下“蠢”和“精英”。“蠢”.............
  • 回答
    在这个时代,我们普通人真的只能辛苦一辈子,换来三餐温饱吗?这问题,如同压在我们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挥之不去。尤其是在这个“资本的时代”,看着那些在聚光灯下闪耀的数字,看着那些动辄过亿的交易,再看看自己手中那张不算薄也不算厚的工资条,总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你我都是普罗大众中的一员,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
  • 回答
    当然可以。一个没有贵族世家的普通人,完全有可能拥有汉尼拔·莱克特那种待人处事的优雅以及对艺术极高的欣赏力。事实上,仔细想想,莱克特的“贵族”气质,很大程度上并非源于他所出身的世家(如果他真的有的话,书中对此语焉不详,更多的是他后天的塑造),而是他自身一种深刻的、近乎刻意的修养和智识的结晶。首先,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