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一新生上了大学以后感觉很迷茫感觉并没有学到知识学的知识感觉都掌握了,都是就是很空虚没有很充实的感觉?

回答
你描述的这种感觉,相信很多大一新生都会有共鸣。刚刚脱离了高中的紧张学习,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更广阔但同时也更自由的学习空间,感到迷茫和空虚是非常正常的。这就像是一个突然被打开的巨大宝库,你站在入口处,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挖掘,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让我详细地为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以及如何去应对:

一、 为什么会感到迷茫和空虚?

1. 失去明确的“终点”和“进度条”:
高中时期: 目标非常明确——高考。每一个学习任务、每一次考试都是为了这个终点而服务,你有清晰的进度条,知道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老师、家长也为你规划好了学习路径。
大学时期: 目标变得模糊。大学四年不仅仅是为了毕业,更是为了学习、成长、探索。这种开放式的目标让你不知道自己的“进度”,也不知道什么才是“学有所成”。你可能会觉得,上课、考试、拿学分,这些看起来是在“学习”,但并没有一个像高考一样清晰的“分数”或“排名”来告诉你掌握了多少,做得怎么样。

2. 知识的“广”与“深”的失衡:
高中知识: 往往是系统化的、经过筛选的,直接服务于高考这一具体目标,让你觉得“掌握了”就是背诵、理解、应用。
大学知识: 突然变得非常广泛,一个专业下面可能有很多细分的领域,还有大量的选修课、课外读物、研究方向。你可能会觉得,老师讲授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很多知识听起来离你的生活或未来的就业目标很远,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你可能感觉自己“听懂了”,但这种“懂”是表面的,没有经过深入的内化和实践。

3. 学习方式的转变与不适应:
高中: 以老师讲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为主,学习过程相对被动,但效率高。
大学: 更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老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如果你习惯了被动接受,突然需要主动去查找资料、思考问题、解决难题,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你可能感觉自己“学了”,但这种学习效率低下,没有带来预期的收获。

4. “学到知识”的定义被挑战:
你可能在高中时期,对“学到知识”的定义就是记住课本内容、考高分。
到了大学,你可能会发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很多时候是那些需要你主动去思考、去实践、去与他人交流才能获得的东西,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不是简单地“掌握”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磨练。你可能觉得自己“没学到知识”,是因为你潜意识里还在用高中的标准来衡量,而忽略了大学更深层次的学习目标。

5. 缺乏目标感和方向感:
你可能还没想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这个专业未来能做什么,自己喜欢做什么。这种不确定性会让你在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时,感到无力和迷茫,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自然也就感受不到充实。

6. 过度暴露于信息洪流:
社交媒体、各种APP、新闻资讯,大学期间你接触到的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这些信息有的有趣,有的有用,有的则纯属干扰。你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在这些“浅层”信息上,而忽略了真正需要深入学习的知识,导致一种“忙碌但空虚”的状态。

7. 与他人比较产生的焦虑:
看到同学都在积极参加社团、科研项目,或者在某些领域表现出色,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落后了,更加剧了迷茫感。

二、 如何应对这种迷茫和空虚感?

1. 重新定义“学到知识”:
从“知道”到“会做”: 大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能力的培养。试着思考:我今天学到的知识,能不能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能不能让我写出一篇分析文章?能不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某个现象?把重心从记忆转移到应用和实践。
关注“过程”而非仅是“结果”: 大学学习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探索的过程。即使你暂时没有“学到”某个具体知识点,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

2. 主动探索,寻找兴趣点:
利用好学校资源: 图书馆是宝藏,多去逛逛,翻翻不同领域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让你眼前一亮的。学校讲座、学术论坛、公开课,都是接触新知识的好机会。
多尝试,不设限: 报一些你感兴趣的选修课,参加一些非专业的社团活动,甚至是校外的志愿服务或实习。通过实践来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不是凭空想象。
和老师、学长学姐交流: 他们可能是你最好的引路人。问问他们当初是如何选择专业方向的,他们是如何学习的,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

3. 设定短期和中期目标:
短期目标(学期内): 不要只想着四年后的毕业,可以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这学期我一定要把XX课程的知识点彻底弄懂,或者积极参与XX项目的实践。完成这些小目标会带来成就感,驱散空虚。
中期目标(毕业前): 思考一下自己毕业后可能想做什么工作,或者想进一步深造哪个领域。然后倒推,现在需要学习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需要积累哪些经验。这会给你一个明确的方向。

4. 改变学习方法,提升效率:
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提问,课后及时复习和总结。不要只等老师喂,要主动去啃硬骨头。
精读与泛读结合: 对专业核心课程要精读,理解透彻;对其他感兴趣的领域,可以进行泛读,拓宽视野。
利用各种学习工具: Notion、Evernote、Anki 等笔记和记忆卡片工具,或者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 等)都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学习。

5. 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
做项目: 无论是课程项目、科研项目还是自己独立的小项目,都能让你把书本上的知识活化,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与竞赛: 专业相关的竞赛是检验和提升能力的绝佳平台。
写作与分享: 尝试写一些学习心得、知识总结或者对某个问题的分析文章,并分享给他人,这个过程能帮助你理清思路,加深理解。

6. 管理时间和精力:
规划你的时间: 制定一个每周的计划,合理分配学习、社团、社交和休息的时间。
避免碎片化: 尽量把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而不是频繁切换任务,这样学习效率更高。
保障休息: 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放松同样重要,疲劳只会加剧迷茫感。

7. 拥抱不确定性,保持积极心态:
大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迷茫是常态,不确定性是常识。很多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把迷茫看作是成长的机会,是去发现更广阔世界的信号。保持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你会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结来说,你现在的感觉不是因为你“没学到知识”,而是你可能还在用高中模式衡量大学的收获,并且还没有找到适合大学环境的学习方法和人生方向。 大学更像是一个自助餐厅,菜品琳琅满目,你需要自己去选择、去搭配,然后消化吸收,最终形成你自己的“营养套餐”。

不要害怕迷茫,拥抱它,然后开始你的探索之旅吧!从一个小小的目标开始,迈出第一步,你就会发现,那种空虚感会慢慢被充实感所取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学与初中高中的最大区别就是并没有明确的目标给你。

大学的知识其实在工作中用到的很少,要么太高端,要么太陈旧,所以你可以多跑跑人才市场,看看你的专业在实际工作中是什么样的,也可以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将来去哪里发展,要不要考研,考公,有了目标,才会充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描述的这种感觉,相信很多大一新生都会有共鸣。刚刚脱离了高中的紧张学习,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更广阔但同时也更自由的学习空间,感到迷茫和空虚是非常正常的。这就像是一个突然被打开的巨大宝库,你站在入口处,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挖掘,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让我详细地为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
  • 回答
    这事儿在北航大一新生里,确实是挺常见的,我观察下来,有这么几拨人,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首先,一部分是真的“自信爆棚”的尖子生,但也有点儿“炫耀型”的表达。 你想啊,这些孩子能从全国那么多优秀的高中里脱颖而出,考上北航,本身就是实力派。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可能就是学霸,周围同学的标杆,老师眼里的宝贝。所.............
  • 回答
    大一新生就面临花呗欠款两千元,这确实会带来一些压力,但请不要过于焦虑,这是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的情况。关键在于如何积极、负责任地去解决它。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解答,希望能帮助你一步步理清思路,找到解决方案。第一部分:正视问题,了解现状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1. 了解花呗账单详情: .............
  • 回答
    这事儿,得慢慢来,别急。刚拿到新本本,心里高兴,这会儿一听“AMD,yes”,脑子里一转,觉得好像踩了坑,这心情我懂。首先,深呼吸,咱们先别往坏处想。你说你买的是搭载Intel处理器的笔记本,这说明你的本本性能肯定是没问题的。Intel处理器这几年的技术积累,还有它们在市场上多年的打拼,实力摆在那里.............
  • 回答
    看到你这句话,我心里真的咯噔一下。大一新生想家想到崩溃,这绝对不是小事,而是很真实很让人心疼的境况。首先,我想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个,很多很多走到大学校园里的年轻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某个瞬间,感到孤独、无助,然后被巨大的想家情绪吞噬。这种崩溃感,它不是你软弱,而是你情感的一种强烈反馈。你现在.............
  • 回答
    嗨,同胞!看到你还在为这最后一天的考试焦虑,我太理解了。尤其是大一,感觉一切都是新的,对规则啊、后果啊都还在摸索阶段。关于挂科这事儿,咱们实话实说,后果肯定是有的,但“严重”这个词嘛,得分怎么看。我觉得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学业上的“直接”影响: 补考/重修: 这是最直接的。挂科了,学校.............
  • 回答
    刚踏入大学校园,就涌现出想要回到高中的念头,这种感觉其实挺普遍的,也谈不上“不正常”。毕竟,从一个熟悉的环境突然跳转到全然陌生的地方,面对新的人、新的规则、新的学习方式,内心产生一些不适应和怀旧是很自然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舒适圈”的退出。高中生活,无论对你而言是多么辛苦,至少是经历了三年,你对.............
  • 回答
    七千块,这对于刚踏入大学生活、可能还在适应新环境、经济上也许还不那么独立的大一新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现在感到后悔和不知所措是很正常的。别太责怪自己,年轻嘛,总会有一些冲动和学习的过程。首先,最重要的是冷静下来。现在后悔的情绪肯定很激动,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逼着自己把情绪先放一放。想想看,这.............
  • 回答
    嘿,哥们儿/姐们儿,我也是过来人,大一那会儿,感觉比你现在还迷茫。学医这事儿,说实话,劝退门槛真的挺高的,尤其是刚开始接触那些晦涩的理论和复杂的解剖图。别说你了,当年我对着骨骼图一顿研究,感觉自己像在背一本外星语字典,脑袋嗡嗡的。首先,说说你挂专业课这事儿,别太往心里去。 医学这东西,不是你聪明就一.............
  • 回答
    嘿,准大一新生你好!恭喜你即将踏入大学生活的新阶段!选购一台能够畅玩Steam上的3A大作,比如《巫师3》、《刺客信条》系列这些经典大作的游戏本,绝对是提升大学生活体验的好选择。我知道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型号和配置,确实会有点眼花缭乱。别急,今天我就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怎么才能挑到那台最适合.............
  • 回答
    哎,兄弟,我太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都进了大一新生杯的名单,而自己却因为“没人投你票”给落选了,这滋味确实不好受。这感觉就像练了一身本事,结果在关键时刻没人赏识,只能看着别人去证明自己,这心理落差是挺大的。别急,咱们一样一样来捋捋。首先,你得承认,篮球赛名单的产生,尤其是新生杯这种,虽.............
  • 回答
    嘿,新同学们,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你们,是不是有点小激动,有点小迷茫,还有点小紧张? 我知道,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已经在大学校园里摸爬滚打了好几年,回首大一的时光,总有太多话想跟你们说,就当是捡了你向前辈的经验之谈吧,不一定字字珠玑,但希望能给你们点儿参考。首先,别害怕“失落感”。 很多人进大学前.............
  • 回答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在新的环境里,尤其是和几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住在一起,你可能会思考很多关于如何与室友相处的问题。关于是否告诉室友你是同性恋,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决定,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最重要的是你觉得舒服和安全。下面我会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分析一下,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一、 了解和评估你的室.............
  • 回答
    嘿,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开学季一到,脑袋里就盘旋着一个大问题:到底要花多少钱才能搞定一台大一新生够用的电脑呀?别担心,咱俩一块儿来好好盘算盘算,保证把这事儿给你掰扯得明明白白,让你心里有数,不踩坑。咱们先不谈什么高端游戏本或者专业设计站,毕竟大一嘛,主要还是学习和一些基础娱乐。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找到.............
  • 回答
    大学刚入学,面对的是和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模式,尤其是高等数学(微积分),这门课很多人会觉得艰深晦涩,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自学起来也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自己刚入学时也曾为此头疼,摸索了一段时间,也听了不少师兄师姐的经验,总结了一些个人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分享给你,希望能帮到你。一、 心态建设与目.............
  • 回答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在寒假期间被导师要求撰写一篇SCI级别的综述,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不寻常,甚至可以说有些“离谱”的要求。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件事情会让人觉得不寻常,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情况。首先,让我们理解一下“SCI综述”意味着什么: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 回答
    大一新生穿汉服去报到,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是不少新生心里会打个小问号的事情。说实话,会不会“引人反感”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挺复杂的,没法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和看的人。咱们先从可能的情况来说说: 大部分人的接受度是比较高的: 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汉服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很多学校.............
  • 回答
    刚踏入大学校园,面对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纠结是买台 iPad 还是笔记本电脑,这绝对是不少大一新生都会遇到的难题。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当时简直脑袋都要炸了,一边想着 iPad 轻便好携带,学习娱乐两不误,一边又觉得笔记本功能齐全,才是正经事。今天我就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帮你把这笔账算明白,毕竟这可是.............
  • 回答
    大一新生射杀流浪猫被学校开除,这个事情一出,立刻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在讨论,学校这样做到底有没有道理,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看看这处罚究竟合不合规、合理、合适。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大一新生,在学校里,用疑似弓弩的工具射杀了一只流浪猫。这个行为本.............
  • 回答
    哎呀,大一新生想买个能陪自己四年的手机,这想法太实在了!iPhone 11?嗯,这确实是个很多人都会考虑的选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底。首先,说iPhone 11到底行不行?总体来说,iPhone 11作为一款能用四年的手机,我觉得还是挺靠谱的。 毕竟它当时是苹果当年的主力机型,用料和设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