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号的时候远方青木说他就睡个了下午觉然后发现乌克兰亡国了,请问他人现在还醒着吗?这下午觉睡得有够长的。
贴吧看到的,上面一张图是美国的精确制导武器炸的,下面一张图是这次毛子的
转·毛子有嘻哈:
打得快,叫“闪电战”;打不赢,是“在谈判”。
没导弹,叫“爹心善”;炸民房,都“乌在干”。
进不去,是“迂回战”;撤不走,怨地太烂。
有反对,扣“五十万”;有卢布,我一人赚。
世界反对都不算,我爹家里有核弹。
不要用所谓的“立场”来评判“战场“,这样很可笑。从纯军事角度来看,毫无疑问,俄军表现欠佳。目前俄军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俄军在城市外围作战中,投入的作战力量严重不足。
在这种防御严密的城市进行突击战,俄军应该出动重装甲力量,并采用重火力密集打击。
但是,限于西方的严厉制裁和俄军的“去军事化”目标,俄军总想以快速反应部队突袭拿下乌克兰城市或据点。
所以,俄军经常使用装甲车和伞兵战车等轻型快速力量,采用突袭作战的模式,比如安东诺夫机场争夺战。但是,这些部队的战场生存能力太脆弱,现在看来根本达不到作战目的。
在城市战当中,必须要有自行高射炮配合重装坦克混成战斗群前进,快速控制主要交通要道进行阻断,分割包围城市主要区域,甚至不惜采用重火力集中打击和轰炸的手段才可以。
但实际上俄军顾虑重重,导致进展缓慢。
二、俄军的精确制导武器严重不足,导致飞行器和装甲部队损失过大。
在开战第一天,俄军仅仅发射了160枚精确制导导弹。迄今为止,开战已经近两周了,俄军发射的精确制导弹药不过才600枚——这远远不够。
2018年,美军仅仅为了空袭大马士革的三个单点目标(医院、指挥中心等),就发射了70多枚战斧和JASSM-ER,还不算英、法发射的几十枚精确炸弹。
而更早的利比亚、伊拉克战争,美军每天发射“战斧”导弹上百枚,再加上数量更多的精确制导炸弹。
要知道,俄军这次面对的是一个领土面积辽阔(相当于四个山东、三个湖南)、人口4000多万,还有着西方强力军援的欧洲大国——按照乌克兰的体量,合理的攻击密度应该是每天至少发射2000枚以上精确制导弹药!
而俄军限于财力不足和储备不够的问题,目前发射的这一点精确制导弹药远不足以摧毁乌军火力点和指挥系统——这样一来,为了压制乌军,俄军不得不出动飞机进行低空轰炸,配合装甲部队缓慢推进。
所以,针对俄军的这种作战特点,西方国家专门给乌克兰运送大批“毒刺”便携式地对空导弹和“标枪“单兵反坦克导弹。
为啥?这就叫打蛇打七寸。
俄军精确制导武器不够,所以飞机轰炸不得不采用低空突防模式,投航空炸弹,那好了——毒刺专门就是对付低空突防的飞机的!所以,俄军飞机损失很重,甚至包括苏34、苏30这种好飞机,也包括直升机!
乌军用一两枚毒刺就打下一架俄军四代机!俄军心疼不心疼,本来就没钱啊!
再者,陆地上,针对俄军不敢用大面积重火力打击的特点,西方专门给乌克兰送“标枪”单兵反坦克导弹和高爆火箭筒——很方便,都是傻瓜式操作,是个成年人就能用。专门攻击俄军的后勤车队、陷于城市战中的坦克、装甲车。
乌军用一两枚标枪或火箭弹就可以摧毁俄军一辆T90A、T80U,或者步兵战车。俄军心疼不!本来就没钱打!
这就是美英教给乌克兰的:绝不要跟俄军野战,就在郊区、城市、树林里、沼泽边,用以上这些战术打俄军,打它的后勤车辆和装甲车,打蛇打七寸。
事实证明,打疼了。
三、俄军地面作战兵力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占领乌克兰城市。
在本次俄乌战争中,随着大城市包围作战的持续,俄军逐渐暴露了它的一个致命缺陷——步兵兵力严重不足!
比如,开战以来,在哈尔科夫方向,俄军在这里部署了其最强大的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包括——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的“坎捷米罗夫卡”第4近卫坦克师,和荣获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红旗“加里宁塔曼步兵师”,而且还配属了第112导弹旅、第288炮兵旅、第49防空旅和第20防化团等一系列支援单位。
这支军队可以说是俄军部署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最精锐的御林军!
而哈尔科夫的得失也可以说是整个战局的“胜负手”——一旦俄军夺取哈尔科夫,未来既可以向南突击与俄军顿巴斯集群合围当地的乌军主力;也可以向西与俄军北方集群夹击乌克兰首都基辅,这样一来,乌军将陷入不可挽回的败局。
所以,从战争爆发开始,这个方向就被各方面高度关注。但是,自开战以来,虽然俄军在这个方向投入了精锐部队,而且耗时良久,但至今进展非常有限。
在哈尔科夫东、西两翼,俄军的一些营级战术群试图向纵深进行深远迂回,其中个别部队甚至深入到了波尔塔瓦境内,但这些远离补给节点的行动造成了很多车辆因故障和乌军的伏击被抛弃,俄军并没有给乌军造成很严重的威胁。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俄军的步兵兵力不足。
俄军的营级战斗群虽然机械化程度很高、火力强大,但实际用于地面作战的步兵兵力太少——一个标准的营级战斗群所辖的步兵仅为3个摩托化步兵连的27个步兵班,而俄军一个步兵班的兵力平均为8-10人。
这就意味着,俄军一个营级战斗群最多只有300名左右的战斗步兵可用于担负进攻、防御、警戒、侦察,以及保护后勤车辆等战斗任务——即一个营级战斗群只有这300人左右的步兵可供实际作战中的“消耗”(其他的坦克兵、防空兵等一旦损失,则意味着重要作战兵器失去作战能力,更加消耗不得)。
在具体的城市作战当中,战斗步兵还需要控制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并掩护坦克、装甲车,通信和防空单位车辆进入城市。而俄军以如此之少的步兵兵力要肩负如此重要的作战任务,可以说人手严重不足!
这就是导致俄军长期以来在城市作战中进展缓慢、后勤车辆频频被乌军袭击而损失惨重的致命原因!
———————————————————
3月3日,英国国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表示,长约40英里(64公里)的俄罗斯庞大军事车队在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几乎三天没有移动。
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俄罗斯仍打算“包围”并“占领”这座拥有300万人口的城市——如有必要,俄军将采取“包围战术”。
但是英国和美国官员表示,俄军的后勤问题可能会减缓该车队向前推进的速度。在3月4日早上更新的情报中,英国国防部表示,该车队“在过去三天几乎没有向前推进”,并且仍在距离基辅超过30公里的地方。
大棋党已经赢麻辣
“这是普京引蛇出洞的一手好牌,欧美被套啦!”
建议月底柏林保卫战,年中登陆伦敦!
我们鹅爹真的太厉害辣!!!
“犯大俄者,虽近………………………………必拉!”
俄军是很强的,因为他们把一切能犯的错误全部犯了个遍,还能打成这样,不容易啊
1,没有啥是他们不敢扔的
21世纪的战争,世界二当家,从开打那天起,就精准的确保了士兵们没吃没喝,部队才挺进30公里就断油,只好扔炮、扔车、扔坦克,哪怕是“铠甲”、“通古斯卡”和“道尔”都一扔了之,不在话下,全员变步兵跑到森林玩捉迷藏。
空降兵更搞笑,空降=被飞机扔下去死活不管
2,没有啥是不能向敌人公开的
此番作战,俄军做到了战争史上罕见的公开化,透明化。
还没开打,攻乌企图就让美英摸得清清楚楚,满世界宣扬。开打后,俄军内部的通讯联络更是纯净水一样透明,向基辅合围的大兵团,彼此的通讯竟然没有实现数字联网,只有几部卫星电话,不够用不说,还被乌军锁定,炸死了格拉西莫夫参谋总长的侄子。
前线将领彼此的沟通用的是GSM手机,全程敞开让对手听。
3,没有啥是他们不敢用的:
谁说这不是机械化?
4,尽一切手段方便敌人
二战好歹是放开打,现在干脆连水电都不敢切,你不停电人家帮你停,空降兵打基辅城区坐电梯,被监控看到,直接断电,一笼子兵被关在里边不上不下,干瞪眼当俘虏。
5,“铁拳”失传
到处围城,到处打不下,一共就准备了20万人,摊到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四面进攻,到处分兵,“铁拳”不铁,重炮、坦克、空天军一起上,一个民间组织“亚速营”到今天硬啃不下来,反倒把自己“斯巴达”营的营长搭上去。
不铁也罢了,干脆铁拳无拳,伸开五指去打人,最后常常到处被人打。
好容易啃下个赫尔松,第二天就在西北郊被打脸,赔掉一个空降兵师长。成天就靠着“静默”来装逼向世界刷存在感。人道主义走廊开了一条又一条,估计是眼巴巴盼着“亚速营”最后一道随难民润了,他们好拿着空城吹大捷。
就这还被一大群键盘大仙小将们吹成“大穿插”、“包饺子”、“大合围”,等着看大片。
怕不光是惹笑墨索里尼和萨达姆,连崇祯都要笑了,朕再拉胯,也不至于松锦会剿头三天就让官军饿肚子啊,也不至于全程在人家监控下调兵、打仗
俄军拉成这样,就个人总结,有三项原因逃不掉:
1,三炮发威,四马难追,哪国的红三炮这么厉害?懂得都懂,只是苦了俄军将士们了
2,优秀的政治家总以为自己比专业指挥员更懂战争
3,最后一条,是杀伤力、侮辱性、魔性最大的:
千不该万不该,忘了了俄罗斯乃“欧洲第一陆军强国”,史上凡是中了这个蛊的,不拉成千古笑柄绝不罢休!
要不是带英的军队拢共也没几个人。。。
大毛这战斗力可以称作五常之耻了。。。
SWIFT制裁说明一切,战争推进不力。
就前20天看来,俄军唯一的胜仗可能就是占领了贴吧和微博了。
本来俄罗斯想出人意料地发动奇袭战,结果提前半个月就被美国剧透了。普京以为自己是在伞击法国,结果却是在打苏芬战争。出动了20万军队,兵分19万9999路,各种不要脸的武器全用上了,至今只打下了一个30万人口的赫尔松。我不知道校长看了会作何感想,但小胡子肯定是能松口气了。
开战三天就断军粮,坦克挺近50公里就没油,大头兵拿纸地图找目标,机械化部队啥都敢扔,空军一天被干下15架飞机,少将死了快一个班了,最后连自己家的猫都被制裁了。我要是阿布我就直接谴责俄罗斯了:害老子赔了切尔西,结果就TM这?
以前我总嘲笑卡大佐,认为他打的就是丰田皮卡战争。但现在回头看看,当年的我还是太年轻了。
利比亚虽然拥有和俄罗斯同样的实力,但卡扎菲却没有普大帝那爱惜百姓的仁心。
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是军事力量,而是格局与爱心。
去年到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参观,发现那里经常请一些俄罗斯现役军官担任高级教员,培训我们的特战军官。
与学院领导(有一个刚从俄罗斯留学回来)交流,他们非常推崇俄罗斯人的实战经验,认为我们在特战方面与俄罗斯比较,很多科目才刚刚开展,差距很大,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好好向他们学习。
这场仗打完,估计要请乌克兰教员了。
我还以为是一战。
白军不行,期待红军。
费拉不堪,如同墨索里尼一样。
已经粉转黑,道尔通古斯卡和铠甲tm都防空全套了,tm馋的流口水的玩意,战斧过来都没什么问题,直接防空结界的玩意,结果被TB2暴打,真是丢叶卡捷琳娜的脸。
俄共也就废物一个,妥协派一个,tm的比社民还软弱。
别说80年代的苏军了,派布拉格之春的苏军用IS3都打的比你好。
原本以为是钢铁洪流,结果没想到居然是弗拉米基尔物流
俄军的表现可圈可点,可以看到军改的效果也有严重的问题。
我认为最近几十年大家都在学美国的信息化作战方式,但是学的怎么样,光演习是看不到真实结果的,真正的作战能力都需要一场大考检验,美国自己也是如此,不打一仗是不知道的。
从这次战争的表现看,俄军半个身子还在机械化战争。简单说,如果你无法打出一场完美的信息化战争,只能说明信息能力还不够。所以我们看到,俄军大量情报收集任务落在侦察搜索部队头上,让这些部队通过传统的火力侦察得到反馈再进行评估。其结果就是人员和装备损失、战机拖延以及附带平民伤亡都很难避免。俄军的最大宗伤亡极可能就是这些侦搜部队,两眼一抹黑地进入未知区域后中埋伏。当然不是说俄军打的很烂,因为之前的机械化战争都是这么打的,也不是不能获胜。只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后,把完胜的门槛提的特别高。
对中国而言,这场战争非常非常有警醒意义,中国将来面临的战争可能会很雷同,一样会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不会让你有一个月时间充分空袭,甚至很可能为了战役突然性,必须牺牲一部分动员时间,造成较为仓促的前期。那么,最初几天不间断的侦察,对打击进行评估就是非常要紧的事情。
我最近几天在一些群里看讨论,觉得一些朋友还是认为主要教训是火力不够,准备不充分,后勤问题等等,比如俄国打了几百发口径巡航导弹,我们必须打出更多。我觉得关键还是收集信息的能力。如果有足够的情报能力,如牵引火炮这样的老装备,一样可以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就算巡航导弹也还是找不到要害目标。
俄军最主要、最集中也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其兵役制度不能够向军队提供足够完成摧毁一个工业国家军事力量的兵源——而这实际上是所有常任理事国现在面对的主要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普遍义务兵役制诞生于法国大革命,基于征兵制的“公民军队”一度成为法国革命政权的象征。受到拿破仑军事成就的影响,19世纪欧陆各国相继在本身已有的志愿兵役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征兵制度。
尽管保皇党人(法国)或者议会(英国)认为普遍义务兵役制将损害社会劳动力量、过度增加军费同时危害贵族地位以及促进革命暴动行为,但19世纪民族国家以及构建在民族国家基础上的公民社会的形成,以及公民社会与国家政权的密切联系与征兵制的优点(体现于1870年普法战争中),还是使得普遍义务兵役制成为了各国兵役制度的主流方案。
普遍义务兵役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到巅峰,各国有数亿公民被征召进入军队服役。但两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摧毁了欧陆18世纪残留下来的普世帝国,并且使战争由民族国家间的冲突逐步转化为意识形态间的冲突。
冷战时期,各国公民普遍对意识形态斗争疲惫,多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开始滋生。在主要大国中,美国于70年代、苏联于80年代相继意识到了普遍义务兵役制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下已经难以为继,因此19世纪开始形成的“公民军队”逐步瓦解,“职业军队”伴随着合同兵役制和志愿兵役制的推广回归为组建武装力量的主流方案。
常任理事国中,仅有俄罗斯和中国保留义务兵役制——而俄国也只剩下每年20多万义务兵,美国、法国、英国已全部改为志愿兵役制或募兵制。冷战后各国数轮裁军名义上形成了所谓“精干高效的职业军队”,但却是以牺牲组织大规模全面战争的能力为代价的。如不讨论中国,到2022年,四个常任理事国失去了在海外打赢一个拥有千万以上工业化人口的政权的能力。
但我们同时面对着各国的意识形态冲突又重新复苏并且极化为价值观全面冲突的现实。
而中国也在2021年明确志愿兵役制为兵源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志愿兵在解放军士兵中占比超过50%,解放军每年征召的义务兵由70万逐步下降到40万左右——公民军队同样在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支革命军队中退潮。
“公民军队”回归到“职业军队”,意味着军队由公民社会的武装力量变为国家政权的武力团体,我们仍记得法国19世纪时期的情况:
在拿破仑帝国解体后,法国公民军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波旁王朝复辟后,陆军大臣圣—西尔在1818年陆军法中曾有意保留公民军队。圣—西尔曾为拿破仑帝国元帅,忠于大革命的政治理想,认为军队的组织方式应该反映社会的构成、价值与理想,军人绝不能与社会相隔绝。立宪派政治家基佐评论称,圣—西尔心目中的军队就是一个建立在大国母体上的小国。军人有着确定的权利与义务,其受训是为了在必要时服务于国家。每个阶级都应为军队的形成作出贡献。[13](p.752)该法得到立宪派、温和派、自由主义者和拿破仑分子的支持,却遭到保皇派的强烈反对。保皇派认为公民军队是大革命的产物,理应被废除。法国应该建立类似于雇佣军的小型职化业军队,采取志愿兵役制,取消预备役。军人要长期服役,并与社会相隔绝。保皇派在1824年取得了部分胜利。1824年的陆军法规定,法军大部分由志愿兵组成,每年以抽签方式征募6万人,允许应征者雇佣他人代服兵役。士兵服役期由6年增至8年。征募兵员在现役期结束后,如本人愿意,可转为志愿兵长期服役。不过,保皇派虽然占了上风,但圣—西尔的一些设想也包含在其中。法国没有恢复雇佣军制,但兵役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被允许雇佣他人兵役所破坏,这实际上是承认有产者的优势地位。[13](pp.752-754)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基本沿袭波旁王朝的兵役制度,尽管在某些具体措施上有所不同。
服兵役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基石之一,普遍义务兵役制的退潮则昭示着19世纪民族国家-公民社会的瓦解。
或许,我们应该将各国选民对选举民主政治的失望与各国选举制度的失效(竞选纲领普遍被抨击为“谎言)与普遍义务兵役制的退潮联系在一起,由此而意识到旧的公民社会瓦解、哪怕是普遍选举制度下的各国民选政府也开始与社会脱节的忧虑。
当然,公民军队不会再出现了,高技术战争下职业军队和各种无人装备配合打仗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因此下一次法国大革命将是——
支持战术人形推翻人类暴政!
(当然,全文抑郁笔调不太好,开个玩笑嘛)
就20来万人打灭国大战打到这个程度相当可以。
一个月时间,乌克兰损失了400万人口,50%的企业完全停产,军队龟缩不出,慢性死亡中。
看俄罗斯刚开始的18路全面进攻,空降兵夺取机场,这明显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认为乌克兰会喜迎王师,这个计划是破产的。
不过后面的战斗打得相当可以,完全打乱了乌克兰的节奏。乌克兰军龟缩不出,只能偶尔偷鸡。
现在泥泞季节到了,野战不可能了,双方又大量布雷。接下去就是双方无人机的对决了。乌克兰无人机作战半径50km,俄罗斯远得多。未来双方阵地战零敲牛皮糖2个月,我们看表现。
俄军就是这样才叫好呢,说明或许普京坏但俄国人不算坏。正是他们攻势缓慢、到处丢装备、战斗意志差,才说明他们是有良心的人,要是在一场侵略战争中表现出什么钢铁意志来那可就算的上是真正的战犯了。
俄罗斯陆军的总规模也就24万人,如果不是乌军太菜,而且在此前一直主动挑衅以至于在东乌持续送人头,弄得现在比以前还菜,俄罗斯还真不太可能把乌军分割辖制(俄罗斯现在这个薄薄的分割战线不能叫包围)。
这也是当初为何很多专业观察家误判的原因。北约说什么俄罗斯集结了十万人重兵集团。那得是全面动员了。
俄罗斯现在的想法和当初旧日本有点像。试图以更加精锐但是数量比较少的部队快速打垮对方的抵抗意志。这属于按自己的活法来想。
我相信乌克兰人的抵抗意志没那么容易打垮,但是我很怀疑乌克兰人有没有丢弃幻想建设国家的意志。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意识到,基辅当局和西方社会这些虫豸才是他们搞好国家的真正障碍。这还真是斯拉夫兄弟的遗传问题。
算得上是对谢尔盖耶维奇及以下历任国防部长的军改的一次总结。包括师改旅、BTG等等编制改革。
总结就是:即便是以俄罗斯的这种五大善人的实力,BTG营集群这玩意,对于乌克兰这种,全是平原地势平坦特别有利于装甲单位作战的,而且是几乎解除了空中武装的中等国家,仍然是乏力的。
当然,BTG的作战效果不达预期,原因是多方面的。没钱、缺乏经验、适应期、束手束脚,等等。
但是这种小而全的编制,对于五大善人这种国力和作战规模来说,说白了仍然只是战术单位。作为辅助单位完成战术任务是可以的,但作为大陆军完成攻坚任务的主力单位,恐怕还是差点意思。
不是说他打不赢,而是它不适合承担战略级的突击和攻坚。对付小国弱国穷国,BTG是降低作战成本的方案,但凡敌国有点规模,即便是乌克兰这种烂透了的中等国家,仍然是乏力的。
美俄当年叫停师改旅,现在看来是有道理的。当然,俄罗斯变成穷鬼以后搞得BTG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五大善人的陆军,近几年虽然不受关注,但基本的战略级的攻坚和突进能力还是应该保持的。
不知道我们国家看到这次BTG的表现,会如何看待师改旅。
俄军把泽连斯基都快打成当代凯末尔了,很有可能也会把普京给打下台
普京的想法应该是复制50年前苏军的“多瑙河行动”。但是实力过于孱弱,以至于打成了车臣战争的前奏。
苏军:
1968年8月3日,华约在捷签署联合声明,苏联代表和捷克代表亲切交谈热烈拥抱(障眼法);
16日,苏联决定镇压“布拉格之春”运动;
20日晚11时,苏军突击队佯装客机故障降落布拉格机场,并迅速完成占领封锁。随后第7、第103近卫空降师机降布拉格;
凌晨1时,完成对布拉格军政部门和国家电台的占领;随后,苏联陆军总司令巴普洛夫斯基大将指挥三个集团军和波兰人民军,与布拉格苏军里应外合,全面进攻捷克斯洛伐克;
凌晨3时,完成对捷克领导人杜布切克和其他主要政府成员的逮捕;
凌晨4时,苏军控制布拉格执行戒严,并开始全面逮捕审讯反对派;
拂晓,苏军全面控制捷克斯洛伐克。
5天后,捷苏签署协议,协议规定苏军“暂时”驻军捷克斯洛伐克(其实驻到苏联解体),事件平息。
行动期间,苏军派出了时髦的“熊D”型电子战飞机,对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进行电磁干扰,所有的捷克斯洛伐克电台里都在放芭蕾舞曲《天鹅湖》。。。。以至于地下组织无法联系集合,而北约各国防长在睡梦中被电话惊醒的第一个消息是苏军入侵了捷克斯洛伐克,第二个消息就是苏军已经接管了这个国家,当北约还在商议下一步行动的时候,苏联已经在政治上成功扶植起了新的傀儡古斯塔夫第一书记,并很快完成了对温和反对派的勾兑、妥协、收买。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虽然痛恨苏联,也有零星抵抗,但完全没有像乌克兰人一样抵抗,因为苏联从军事占领,政治清算,舆论控制,弥合分歧各方面实在太快了,民众还没有被北约情报机构和本国民主派动员起来,战争已经结束了,甚至新的内阁和新的政策都产生了,年轻人不得不把精力放在新政策下自己会被分配到哪个国营工厂上班的问题上,整个一脸懵。。。。捷克斯洛伐克的军政,对于克格勃和苏军来说就像鱼缸里的金鱼一样清晰而脆弱。
俄军:
俄军本次行动,企图复制“多瑙河”行动。
2月24日下午,约30架俄军直升机扑向基辅安东诺夫机场,卡52、米24武装直升机担负火力支援任务,米-8运输直升机运载突击队。
然而,被早已警觉多日的乌克兰部队发现,并击落两架卡52,使得本就处于火力劣势的突击部队雪上加霜,降落后的俄军没有装甲车辆,只有“短号”反坦克导弹,和乌克兰的第四旅一部在机场展开了殊死战斗。。。乌军两架米格29在有限的制空时间里全力破坏跑道,以至于安东诺夫机场失去了起降大型运输机的条件。。而反复拉锯争夺,又导致机场跑道得不到快速修缮,从而使得机场争夺战的战略价值大大大打折扣,负责快速占领机场孤立无援的俄军最终被乌军打出了机场。。。。等待控制机场并机降基辅,并进一步快速控制基辅中枢的俄军被迫暂时降落白俄罗斯机场,改为地面推进。。。。一部分后来应该是改为空降到了哈尔科夫市郊。近十天前就声称拿下哈尔科夫并在议会大楼上升国旗的俄军,现在被证实依然没有拿下哈尔科夫。。。前天,负责进攻哈尔科夫的第41集团军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被乌军击毙。哈尔科夫距离俄乌边境只有30多公里,比从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到西单的距离还近。。。特么都没打出北京城。
目前,俄军虽然处于攻势,但各条战线都打的相当艰苦,在哈尔科夫、顿巴斯、马里乌波尔和基辅四个方向都打成了僵持状态,后勤管理明显没有做好应对持久战斗的准备,而乌军并不是什么训练有素的铁军。
目前泽连斯基依然化身YouTube最靓的仔,四处鼓舞人们拿起武器战斗,已经变身墙外各国群众的英雄。。。各种人设玩得飞起。
而北约和各大国已经基本到了搬板凳吃瓜看俄国人流血,再根据情况,跟盘下注的状态。。。仅仅是给了乌克兰一些单兵反坦克和防空武器,就给俄国造成了相当的麻烦。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昨日对俄方发出严厉警告:“俄军如果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弹药的车辆发起攻击,就将视作是在与北约开战。”这看上去就是自己不沾血,但希望乌克兰人撑久一点,让俄国人继续流血。而开战以来,俄军即便被北约武器大量杀伤,但确实从未敢对北约的援助车队进行攻击,这大概也是乌克兰一直渴望加入北约的原因。
经过俄乌一战,连本来对加入北约犹豫的芬兰和瑞典,现在都在积极试图加入北约。。。在军事、政治上,我实在看不出很多营销号说的俄罗斯赢麻了,只看出来是真的麻了。
目前俄军的表现,就是普大帝想玩苏军那套,彻底玩现了,看接下来怎么发展吧。下一波瓜是俄军称援助乌克兰的车队是俄军打击的合法目标,看这个瓜什么时候熟吧。
有一件事可以确定,如果俄军真的拉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早就动手了。为什么北约到现在坚决不建立禁飞区?为什么到现在北约坚称绝不与俄罗斯军队直接交火?是因为北约热爱和平吗?对于中国,俄罗斯是“上不封顶”的战略伙伴,对于中国网民,俄军真的拉胯对于他们来说仅仅能体现自己很牛逼。但对于北约来说俄罗斯意味着什么?俄罗斯的重兵真的被围在乌克兰了,有机会像海湾战争那样围而歼之,你以为北约会仁慈吗?
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一边说俄军拉胯,一边坚决不动手。一边说支持乌克兰,一边坚决不设禁飞区。一边说俄罗斯崩溃指日可待,一边抄底俄罗斯债券。
最希望俄罗斯军队拉胯的人,都生怕自己和俄军正面冲突,这还不明白吗?
我很好奇有很多人究竟有没有看战报或战线
我可以给大家看下俄罗斯国防部的战报(你要是说连五常的国防部发布的官方消息不相信的话,那我也没办法,你可以说它有水分,但我觉得水分一定比那些民间媒体要小得多)
然后这是战前BBC公布俄俄乌双方装备和在役人数
大家应该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乌军装备的损失有多大
我看到很多人夸美国说美国情报准确,因为美国说俄罗斯伤亡两千人,俄罗斯国防部三月二号公布的数据还真是两千人
反观,乌克兰第一周(三月一日)公布的俄军战损是一万人
所以,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了吗,美国公布的俄罗斯战损跟乌克兰差距极大,反而与俄罗斯的数据极为接近,所以我说俄罗斯国防部的战报比乌克兰和民间媒体要准确和客观,这没有毛病吧?
英文战报
中文战报
BBC给出的双方装备数据(不考虑质量只考虑数量)
好的,我再补充一个信息
你们知道美国还公布了一个数据是,美国五角大楼说,截止3月8日(开战两周多)95%的俄军的战斗力完好无损。
另一个非官方消息是目前乌克兰绝大部分军队都已经被分割线包围了,属于慢性死亡了,
然后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
如果俄罗斯真的那么拉垮的话
为什么俄罗斯导弹轰利沃夫,直接扇北约耳光,北约为什么不敢入场
为什么波兰自开战以来,连经济制裁都不愿给俄罗斯,是因为他们亲俄吗?
为什么连美国要波兰给乌克兰几架米格29(然后补F16给波兰),波兰表示:你美国要给你自己给(从德国给),老子不干
为什么伊朗敢那么跳
为什么德国总理直接对乌克兰代表说你们就要完蛋了,我们不准备给你援助,直到美国施压才给了点装备。
如果大家觉得自己比他们更了解实际情况的话,当我没说。
如果有想要跟我吵的人,想要给我贴标签的人,我表示你说的对,我是沙比,粉红兔,黄俄,南拳,理中客,精日,精美,高华,行走的五十万……
我去美国读大学是不是就是精美兼高华
我自学日语,喜欢二次元是不是就是精日
我怼原神女性改服装是不是就是南拳,怼zf不管上海xhl楼案管点鸡毛蒜皮的东西是不是就是行走的五十万
如果有人觉得我发出我知道的消息就是精俄的话,那就是吧,反正你们高兴就好
对了,还是一样,点赞过百回复评论区的问题
评论区有朋友提到了预备役,我来回复一下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是只能赢不能输的,它承受不起输的代价
俄罗斯法律是说不能用义务兵,但真的打急了谁还管你这个啊
乌克兰现在直接都不准成年男子出境了,这难道符合法律吗,真逼急了的话没人会管法律或人权的。
俄罗斯不动用义务兵,预备役,和调集其它军区的剩余兵力恰恰说明俄罗斯还没到逼急的时候,也就是俄罗斯认为,前线目前的兵力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加兵了,大家能理解吗
原回答
我给乌克兰献上一计打败俄罗斯的良策——直接空投中国网友做乌军指挥官向俄军摊牌,有中国网友做乌军指挥,乌军必从此所向披靡,兵锋直指莫斯科,坑杀40万俄军指日可待。
还有一计,再空降一些网络上的反战圣母到俄乌前线发表演讲,俄军乌军听完后哭得稀里哗啦,放下武器投靠正义的灯塔,普京听完愧疚自杀,塞尔维亚人听完连夜感谢北约当年轰炸肢解南斯拉夫,北约听完热泪盈眶决定出兵进攻中国来解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
网友:乌克兰等得起,俄罗斯等不起
俄罗斯:啊对对对
网友:俄罗斯穷得连空天军都出不动了
俄罗斯:啊对对对
网友:乌克兰歼灭了多少多少俄军,俄军连战果都不敢公布,俄罗斯跑得连装备都不要了,俄军要输了
俄罗斯:啊对对对
网友:俄罗斯四天连个近在咫尺的基辅都没打下来,俄罗斯要输了
俄罗斯:啊对对对
网友:俄罗斯已经把全部预备队都投入战斗了还没打赢闪电战,俄罗斯要输了
俄罗斯:啊对对对
调侃结束,说真的
俄军主力没有被发现,空天军没有出动——被发现的都已经被消灭了(幸存者偏差)
乌克兰军队说歼灭了多少多少俄军——伤亡数字准不准我不知道,战线的位置应该还是准的,乌东部主力都被包饺子了,P社玩家应该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发现俄军遗弃装备——你猜俄军为什么要遗弃装备?
基辅还没有沦陷——谁care基辅啊,我也不知道微博知乎天天热搜上挂着基辅干嘛,东乌那十几万人才是乌克兰手里的筹码,只要吃掉东乌主力,乌克兰就只能投降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是永远得不到的
东乌的饺子已经包好了,
北约已经明确不入场了,就算想入场,那几万人也干不了什么
乌克兰拿什么筹码跟俄罗斯谈呢,知乎上一堆唱衰俄罗斯的,不是收了钱就是蠢
不会真有人以为国与国之间还有正邪之分吧,或者五常有哪个是大好人吧
不会真有人以为普京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发动战争吧?
不会真有人以为乌克兰三天不投降,俄罗斯就输了吧
俄罗斯经济再困难,打个一个多月没有问题,还有大部分人好像忘了还有某个东方大国,当然这个东方大国嘴上是说不站队,然后反手就跟俄罗斯签了小麦法案
但乌克兰主力已经在东乌被包了饺子,补给一断,能坚持个一周不投降就不错了,军队主力被吃了,不投降怎么办?靠打游击吗?
北约?北约边境那几万人拿个锤子入场,而且你以为为什么俄罗斯剩下的军队为什么在边境线上不动
说俄罗斯已经使出全力的,怕是忘了还有白俄罗斯吧,一边说白俄站俄罗斯,一边忽略白俄军队
白俄那可还有几万人呢。。。
分享点我这几天看到的消息
互联网上的网友:
开战前:因为疫情原因,此次战争改为线上(B站微博知乎相关信息最高赞基本都是这个)
刚开战:俄罗斯几小时就能灭了乌克兰
开战了几天:俄罗斯竟然几天了还没拿下乌克兰,俄罗斯输了
真的,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手动分割线
分享点外网的离谱信息:
翻译:乌克兰人正在为一名身份不明的战斗机飞行员欢呼,据称他击落了六架俄罗斯战斗机。他被誉为空降英雄,重新点燃了乌克兰抵抗俄罗斯军队的希望。许多乌克兰人认为英勇的米格-29飞行员在空对空战斗中击落了六架俄罗斯军机。然而,乌克兰政府和军方还没有证实任何飞行员击落了六架俄罗斯飞机。
最高赞评论翻译:这名飞行员显然对那架喷气式飞机有丰富的飞行经验。他的勇气值得授予国家勋章。
我不在乎这是不是真的。我爸爸是二战时的飞行员。这个试点鼓舞了 ,给了人们希望。上帝保佑基辅人民
我:。。。
对了,这个还是离谱消息中不那么离谱的一个了,还有更离谱的 比如下面这两个
手动分割线
统一回复下评论区朋友的一些评论
1. 俄乌战争之后的治安战
俄罗斯打下乌克兰以后的管理与治安战确实是个问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想的那么大
一个原因是乌克兰东部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与俄罗斯同文同族的,并且俄罗斯也在努力克制对乌克兰东部平民造成伤害
第二个原因是俄罗斯的治安战实力还不错,至少从俄罗斯与美国在叙利亚的角力来看,俄罗斯的治安战实力要显著强于美国
所以,俄乌战争之后的治安战是个问题,但我觉得没有评论区一些朋友想的那么大
2.俄罗斯的经济损失
首先,在这次战争开打前,俄罗斯政府就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减小损失了,比如抛售美元等外汇,囤积黄金等
其次,西方能给俄罗斯的有力制裁大部分制裁实际上已经在克里米亚战争后给了,当然,效果也很显著,俄罗斯在2014之后经济有着显著下降。
但问题在于什么呢,在于俄罗斯就算不打乌克兰,西方也不会撤销这些制裁,而俄罗斯如果打了乌克兰,西方能给的制裁其实没有那么多,且大部分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也就是说,实际上大部分成本是沉没成本。
还有就是俄罗斯的大部分商品贸易其实是无法替代的,比如能源,没有了俄罗斯,欧洲这40%的天然气石油等资源的缺口是没有国家可以补上的(如果有朋友可以给出新闻之类的证据反驳我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贴出来)
另外,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俄罗斯被移出swift系统等制裁,对西方和俄罗斯有害,而对中国有利,也就是说中国其实是赢了两波的,是真的赢了的。
我不否认俄罗斯亏了,但中国绝对是血赚的。
3.从整体上来讲,我不觉得俄罗斯发动战争是亏的
因为乌克兰已经涉及到了俄罗斯的核心安全利益了,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北约在乌克兰部署防御性导弹,俄罗斯的核威慑将大大降低,进攻性导弹的话对俄罗斯就更加危险了(美国是有在欧洲的一些北约国家部署进攻性导弹的)
不要说乌克兰还没加入北约,我就说一个事实,美国在九十年代向俄罗斯承诺(是向俄罗斯,不是苏联),北约不会往东德以东东扩半步,但实际上什么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北约一直扩到了乌克兰,相当于已经把监控和机枪要架俄罗斯家门口了,美国承诺了都能不遵守承诺,何况现在北约还没有承诺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真的已经无路可退了,如果现在在俄罗斯的核心国家安全利益上退了,那北约就知道俄罗斯根本不敢打,可以随意一步步接着逼近俄罗斯底线。
俄罗斯不是没想过对欧美和解甚至投降,普京甚至在2000年向小布什请求加入北约(普京亲口承认),美国不接受。
对与俄罗斯来说,即使这场战争会导致经济制裁等损失,但它没有办法,只能打,不反击就等死,没有其它选择了。而且这场战争打完了以后可以解决现有的一系列威胁国家核心安全利益的问题,对俄罗斯来说还是值得的。
对了,从我本人的角度来讲,其实我是不那么希望俄罗斯打的,因为我本人是个英国留学生,而俄罗斯发动战争会引发西方国家反华情绪的上升。。。
最后我本人比较年轻气盛,所以有的时候会忍不住与人争论,先说声抱歉,请大家见谅。
完全暴露了俄罗斯已经打不了大规模常规战争的事实。
不拿用核武器互相毁灭这一招真是吓不了别人了。
先说结论,大战略极为正确,坚决不进城打巷战。
坦克巷战,很容易被标枪攻顶,不死也瘫。
当年打车臣,进城巷战,很短时间就被击毁两三百坦克。那时候还不是标枪攻顶,只是火箭筒侧击而已。
我支持俄罗斯,希望他慢慢衰落的路上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目前战争还没结束,后续发展还不一定。
战略目的还不清楚,也许确实有不为人知的安排。
但目前我觉得他打的很菜,菜就是菜。
你可以打的慢,慢慢放血,你也可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但菜就是菜。
这有啥奇怪的,错过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毛子就这样啊,稍微接收北约一点体系的军队都可以和毛子a的有来有回,现代社会一年发展赶上前工业时代几十年发展,别看毛子只是落后30年,放在前工业时代,其实相当于鸦片战争时候,清军和英军差距,
表现就是两个字:没钱
方方面面的没钱
没钱就打不出太多导弹,空袭完一轮陆军就着急忙慌的下场了
你倒是先狂轰滥炸个十天八天啊?
没钱就用不起精确制导炸弹,对城市里的乌军无可奈何,最后逼急了只能上重炮航弹
没钱没法把夜视仪配备给每个士兵,于是天黑就得休战,夜战能力基本没有
没钱没法用卫星无人机武装直升机铺满乌克兰的天空,于是后勤车队不停地挨伏击
没钱没法搞合成旅,只能搞合成营
没钱没法经常搞高强度演习和训练,只能维持少数精英的战斗力,无法保持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军队。结果就是打小仗牛气冲天(集合精锐合同兵打就完事了),打大仗就暴露水平了(义务兵水平跟不上)。
没钱干啥都扣扣索索,连打仗都得小心翼翼,精确制导炸弹扳着指头计算着用
为什么俄军打的不像21世纪的仗,因为21世纪的仗都是烧钱烧出来的。
1990年海湾战争,42天花了700亿美元
1999年科索沃战争,78天空袭花了140亿美元
2001年阿富汗战争,20年时间花了2.3万亿美元,2010年时在阿富汗一年的花费一度超过了当年中俄军费总和
2003年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花了300亿美元,之后在伊拉克十几年累计花了1.7万亿美元,还给阵亡负伤士兵的家属付了4000多亿美元抚恤金
再看看俄罗斯军费:2020年全年军费617亿美元
同年美国军费7780亿美元,中国军费1789亿美元
没钱打不了21世纪的仗
最后说个好消息,我国今年军费预算1.45万亿元
由于人民币最近一直在升值,最近已经到了1:6.3,按这个汇率算,中国今年的军费会达到2301亿美元。
虽然还是打不过美帝,但是打一场21世纪的仗还没啥问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