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中国的防疫的确做到位了,为我们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保驾护航
补一句,2021美国电影市场的依然惨淡说明不存在什么高华们说的岁月静好
之前很多人主张放开的,吐槽防疫过严影响影院饭店客流的,很显然如果像美国那样放开结局就是更没人消费更没人去影院和饭店。
你以为我要说电影?呵呵
说明中国疫情防控牛逼。2021上半年美国电影院都还关着门
2022年第一天,中国电影元旦档首日票房过亿,算是开了个好头。
而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电影的成绩更是辉煌无比。
根据猫眼专业版的统计,202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经超过470亿,位列全球第一。
更让人激动的是,2021年票房榜前10中,有8部是国产电影。
国产电影在2021年累计票房399.27亿元,占总票房的84.49%。
下面,咱们来回顾一下,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10的电影,看看你曾经给哪些电影贡献过票房?
第1名,《长津湖》,总票房57.72亿
《长津湖》一上映,就在不断改写历史。
不仅登上了2021年综合票房第一的宝座,更是一举超越《战狼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
这个成绩,恐怕短期内很难再被超越了。
即将上映的续集《水门桥》,估计也有点悬。
电影上映期间,观众之间还掀起了吃冻土豆的热潮,可见这部电影有多深入人心。
近几年,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很受欢迎,但能达到《长津湖》这个阵仗的,还真不多。
《长津湖》影片成就可谓是战绩赫赫,一共拿到25项票房成就,获奖3项,提名4项。
荣获年度票房成就4次:
年票房冠军
战争片票房冠军
剧情片票房冠军
历史片票房冠军
月票房成就9次,周票房冠军5次,日票房冠军29次,连续日票房总天数29天。
第2名,《你好,李焕英》,总票房54.13亿
贾玲第一次做电影导演,就创造了奇迹。
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中国影史票房第三,这两顶金光闪闪的帽子,是多少电影人追求了一生都求而不得的。
而贾玲第一次出手,就拿到了。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还拿下了10项提名和4项大奖。
第16届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青年导演处女作;
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女主角、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
第34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谁能想得到,前几年还默默无名的张小斐,竟然靠着这部电影一跃成为一线女星。
从前参加活动只能站在一旁抠手指,眼巴巴看着别人的张小斐,如今已经成为各个活动中的贵宾。
曾经把她踩在脚下的同行,不仅要给她赔礼道歉,还要费尽心机蹭她的热度。
黄渤曾经说过,当你红了之后,你就会发现身边都是好人。
对这句话感受最深的,估计就是张小斐了。
第3名,《唐人街探案3》,总票房45.15亿
2021年,陈思成最遗憾的事情,大概就是《唐人街探案3》的票房没能超过《你好,李焕英》。
不过对于一个已经拍到第三部的电影来说,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已经很难得了。
毕竟国产影视剧最大的问题就是,续集口碑会呈断崖式下降。
虽然影片请到了日剧女王长泽雅美,但说实话她那条线真的有点强行煽情,而且套路太明显了,对于观众来说真的没有新意。
既然陈思成想要构建唐探宇宙,恐怕还是得在编剧上多下点功夫。
第4名,《我和我的父辈》,总票房14.76亿
《我和我的父辈》,存在的问题和唐探3有点类似,都是续集一集不如一集。
相比起《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我和我的家乡》,父辈这个话题就窄了。
虽然上映期间宣传也不少,加盟的演员也都是实力派,但最终票房还是比前两部差了很多。
《我和我的祖国》,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11名,累计票房31.69亿。
《我和我的家乡》,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15名,累计票房28.29亿。
而《我和我的父辈》,仅排在中国影史票房榜第40名。
第5名,《速度与激情9》,总票房13.92亿
第6名,《怒火·重案》,总票房13.29亿
谢霆锋这几年在很多人眼中都算是“不务正业”,明明演戏唱歌都很强,却偏偏要去都当厨子,还不亦乐乎。
想看他拍戏,真的很不容易了,所以《怒火·重案》的票房,谢霆锋至少要扛一半,毕竟很多人都是冲着他去的。
有人说谢霆锋是港片最后的希望,这话不能说全对,但也至少对了一半。
毕竟谢霆锋之后,已经很少能看到这么肯拼的年轻人了。
说是年轻人,但谢霆锋也已经41岁了,还在为港片拼搏的刘德华已经60多岁了,港片后继无人的现状,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刘德华一直在为复兴港片努力,但成果并不显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来港片的复兴?
第7名,《中国医生》,总票房13.28亿
《中国医生》这个电影,其实一听名字就知道内容差不了。
再加上张涵予、袁泉等实力派的加入,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这几年中国人的安稳生活,可以说有一半是医护人员给的,所以不用看电影,就已经知道影片会有多感人了。
虽然无缘票房前三,但13亿的总票房,已经很优秀了。
这部电影一共获得了4项提名,两个奖项。
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和第16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第8名,《哥斯拉大战金刚》,总票房12.32亿
第9名,《送你一朵小红花》,总票房11.96亿
第10名,《悬崖之上》,总票房11.90亿
《悬崖之上》的票房虽然只拿到了第10名,但奖可没少拿。
在前两天刚结束的第34届金鸡奖上,一举拿下了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奖。
尤其是最佳摄影,分别在第34届金鸡奖、第13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奖,第16届长春电影节上都拿到了奖项。
此外,第15届亚洲电影大奖上,还拿到了最佳剪辑奖。
看到张译和张小斐拿到了金鸡奖的影帝和影后,很多人比他们自己还开心。
两位都是脚踏实地的实力派,观众们这些年被烂剧和一些既无演技又没艺德的明星们折磨得够呛,所以对于实力派拿奖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当然了,于和伟没拿到影帝还是有点遗憾的,不过奖只有一个,只能期待下一次了。
最后提一句《我的姐姐》,这部电影没进前十还是让人有点意外,不过看到总票房只有8.6亿,也就能理解了。
张子枫还是挺遗憾的,金鸡奖没拿到,影片反响也不是特别好。
不过好在孩子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以上就是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榜的前10名,你去看了几部?
你觉得哪部电影实至名归,哪部是走了好运?
又是哪一部让你意难平?
——END——
作者:钱小刀
声明:原创不易,禁止抄袭、洗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请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和你的脸
今年的数据……可以说全在意料之内吧。
1、产量
不难看出,随着疫情的缓解,电影的生产开始复苏。
疫情影响的减轻这也体现在整个电影行业上,相较于2020年,2021年的产量、观影人次、票房,都有着相当大程度的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故事片在总产量中的占比逐年下降,以2021年为甚,其占比分别为83.36%、81.97%、81.69%、76.35%。
我个人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观影人群的多元化。
总的来看电影生产还是处在疫情的阴霾中,回到2020年前还需要一段时间。
2、票房与观影人次
最近四年票房分别为609.76、642.66、204.17、472.58(单位:亿元),观影人次分别为17.16、17.27、5.48、11.67(单位:亿人次)。
今年人均观影次数不到一次,而平均票价则较2020年上涨了3.24元,第一次迈入了40元大关,达到40.50元,涨幅为近年之最。
电影票贵了,去电影院看电影人的人少了——与生活中的直观感受大差不差。
疫情与流媒体的双重影响仍未过期。
与此同时,疫情遮住了很多问题,比如2019年观影人数增量仅为0.64%,假使没有疫情,观影人数是会继续增长,还是趋于稳定,抑或是还有其他可能呢?
3、国产片份额
这几年的数据分别是62.15%、64%、84%、84.49%。
这背后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牵扯到无数电影之外的东西,不做过多的讨论。
4、银幕数量与单银幕产出。
依然先放数据:
怎么说呢,这组数据我无法理解。
没找到非常官方的上座率数据,不妨假设每块银幕每年使用250天,每天放5部电影,平均票价40.5元,那么每场电影观影人数为……11.35人……
考虑到在没有疫情的2019年,场均观影人数也只有13.6人,上座率仅为10.9%,这个估算还夸张了。
惨淡的上座率,再加之同样惨淡且连年下降的单银幕产出,换我跑都来不及,结果还新增了六千余块银幕……
5、老生常谈的头部效应
2018:
头部效应更加明显,内容品质也趋向稳定。[1]
2019:
国产电影票房两极分化突出……从票房分布来看,排名前十的国产影片几乎占国产电影总票房的60%,这同样说明中腰部电影的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2]
以及当时的我的感想:
头部效应加剧——对于电影行业来说绝对不是好现象。
2020:
电影市场两极分化更加明显,头部效应更加突出。票房前五位的电影共取得近100亿元票房,占全年总票房几乎 一半,占国产电影总票房的近2/3。电影产品头部电影票房占比过大、票房规模过于集中的问题依旧突出,这对培养观众日常的观影习惯和扩大观众规模不利。[3]
2021: @张小北 老师的想法:
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超过 460 亿,其中2部50亿+体量的电影( 《长津湖》 《你好,李焕英》),11部10亿+体量的影片。也就是大概 13 部电影的票房就占了年度总票房的一半多。今年公映影片(含中外)估计在五百部左右,这个票房占比太不健康了……
学术界,业内人士,包括我这种业务玩票性质的观众都看到了头部效应,都在说它不那么好。
然而它还是一年比一年来的凶。
坐等今年的中国电影产业备忘再强调一遍头部效应。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