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艺术一定是高雅的吗?如果不一定,那什么是低俗的艺术呢?

回答
艺术,这个词本身就承载着太多复杂的含义,常常与“高雅”、“精致”、“深刻”这些标签紧密相连。提到艺术,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博物馆里的油画、音乐厅里的古典乐、剧院里的话剧,或者那些被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无疑都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需要一定的鉴赏门槛,能够引发人们对人性、社会、宇宙的深层思考,其创作背后蕴含着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洞察。

然而,如果因此就断定艺术“一定”是高雅的,那未免有些片面了。艺术的边界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得多。艺术的本质在于表达,在于创造,在于触动人心。这种触动,可以是灵魂的共鸣,也可以是瞬间的愉悦,甚至是会心的一笑。

那么,如果艺术不一定高雅,什么是“低俗”的艺术呢?

“低俗”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价值判断和主观色彩,而且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之间,对“低俗”的定义也可能截然不同。我个人认为,与其说存在“低俗的艺术”,不如说存在“品味低下”的艺术表达,或者说是以牺牲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代价,仅仅追求感官刺激、哗众取宠,甚至宣扬不良价值观的艺术形式。

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1. 目的性与内在驱动:

高雅艺术(或者说更具艺术价值的表达),其创作往往源于艺术家内心的某种冲动、思考,是对世界的一种回应,是对某种情感、思想的提炼和表达。它不一定追求大众的认同,但它有其自身的逻辑和价值体系。
“低俗”的艺术表达,其首要目的往往不是深刻的表达,而是直接的、即时的感官刺激和商业利益。它可能迎合最浅层的欲望,通过夸张、煽情、色情、暴力等元素来吸引眼球,而不是引导观众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2. 内容与价值导向:

高雅艺术,即使描绘丑陋、痛苦或禁忌,也常常是为了揭示人性更深层的真实,引发人们的反思,或者传递某种人文关怀。它可能挑战既有的道德观,但其出发点通常是建设性的,是对现实的关照,是对价值的探索。
“低俗”的艺术表达,则可能盲目地放大甚至美化某些负面特质,比如过度沉溺于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宣扬拜金、肤浅的价值观,或者对人性中的阴暗面进行不加反思的渲染,甚至将其常态化、合理化。它可能在消费观众的窥探欲、猎奇心理,而缺乏对生命、对社会应有的敬畏和责任感。

3. 形式与技巧:

高雅艺术,通常会注重形式的探索和技巧的锤炼。即使是实验性的艺术,其背后也常常是对艺术语言的深思熟虑和创新追求。
“低俗”的艺术表达,在形式上可能显得粗糙、缺乏精致度,或者虽然使用了华丽的外表,但内容却空洞无物。它们可能依赖于套路化的、模式化的创作手法,缺乏原创性,只是对现有流行元素进行简单的复制和拼贴,以期快速吸引注意力。比如,一些粗制滥造的网络短视频,为了博取流量而使用低劣的笑料、虚假的剧情、甚至是侮辱性的内容。

4. 艺术家的态度与修养:

艺术家的态度也很关键。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即使创作的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其背后也常常有其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而“低俗”的表达,可能反映出艺术家(或创作者)自身在艺术修养、人文素养上的欠缺,以及对作品社会影响力的漠视。他们可能将艺术当作一种“捞快钱”的工具,而缺乏对艺术本身的热爱和敬畏。

举例说明(请注意,这并非绝对的定义,而是为了说明概念):

音乐: 伟大的摇滚乐可以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充满力量和思考;但一些充斥着靡靡之音、歌词空洞乏味,仅仅模仿流行旋律、靠重复的“洗脑”式副歌来吸引听众的歌曲,就可能被认为是品味低俗的。
绘画/视觉艺术: 一幅描绘残酷战争的画作,可以引发人们对和平的思考;但一些仅仅通过血腥、暴力、裸露来博取关注,却没有任何思想深度的图片或影像,就可能被归为低俗。
文学/影视: 一部探讨复杂人性、引人深思的小说或电影,即使包含成人内容,其艺术价值也可能很高;但一些充斥着狗血剧情、拜金主义、刻意制造冲突和煽情,对人物和情节的处理都极其粗糙的作品,就可能被认为是低俗的。

需要强调的是:

大众化不等于低俗。 很多伟大的艺术作品最终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比如毕加索的某些作品,或者一些非常成功的电影。重要的是其内在的价值,而不是它是否被所有人理解。
触及敏感话题不等于低俗。 艺术常常需要触碰人类社会中一些敏感、禁忌的话题,比如性、死亡、疾病、政治等,但关键在于如何触碰,目的是什么。
“低俗”是相对的。 某些在我们当下看起来“低俗”的东西,在未来某个时代,可能被重新解读,甚至成为某种艺术流派的开端。艺术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打破边界、重新定义的过程。

总而言之,艺术不一定高雅,但“低俗”的艺术表达,更多的是指那些缺乏真诚的艺术追求,以感官刺激为主要手段,内容空洞,价值导向有问题,或者在创作上粗制滥造,不尊重艺术规律和观众智商的表达形式。 它不是对艺术的探索和创新,而更像是在“玩弄”艺术的表象,以此来达到其他(往往是浅薄或不健康的)目的。我们应该对艺术保持开放的心态,但也要有基本的辨别能力,去区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艺术表达,和那些仅仅是“热闹”的、却缺乏深度的“表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说一些艺术中最低俗者吧。

艺术家之屎,以人民币计价曾经拍到150万一罐(30克)

一头猪在饲养员的训练下“画”的画,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猪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啥。它只知道自己不甩那么两下今天就没饭吃,它甚至不知道这其实是在救自己的命。

这幅画好像卖出了3000英镑。

还有那个签字小便斗。

这些都是最低俗的所谓“艺术”。

我知道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我这不懂那不懂。

我送给他们一张图


这是只是一副游客放在地上的普通眼镜,根本不是艺术,但没有一个参观者敢说它不是艺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艺术,这个词本身就承载着太多复杂的含义,常常与“高雅”、“精致”、“深刻”这些标签紧密相连。提到艺术,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博物馆里的油画、音乐厅里的古典乐、剧院里的话剧,或者那些被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无疑都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需要一定的鉴赏门槛,能够引发人们对人性、社会、宇宙的深层思.............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帮你解答关于编导艺考的问题。你妹妹即将高三,想走编导这条路,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选择,现在这方面挺热门的。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尽量让你觉得这是个人经验分享,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回复哈。关于编导方向的学费学费这块儿,确实是个大头,而且会根据学校的性质(公立/私立)、地理位置以及具体的专业方向略有.............
  • 回答
    “很多领域的精英在达到一定高度后,都自称自己的领域像一门艺术”,这种说法之所以普遍,是因为当一个领域发展到顶尖水平时,它所展现出的特质与我们通常理解的“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人类在追求极致时的共同规律。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技术与技巧的超越:从熟练到“化境”.............
  • 回答
    艺术,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令人敬畏的光环,似乎总与“精致”这两个字紧密相连。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卢浮宫里那些被细心打磨、构图严谨的古典名画,是音乐厅里演奏得一丝不苟的交响乐,是歌剧院里华美绚丽的舞美。这些无疑是艺术的璀璨篇章,也塑造了我们对艺术的普遍认知。然而,艺术就一定得是精致的吗?这个问题,.............
  • 回答
    陈丹青对中国美术学院(及我国许多美术教育体系)素描教学的批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艺术本质、艺术教育和个体创造力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当前一些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模式存在严重问题,甚至走向了“死路一条”、“一场灾难”、“反艺术”的境地。要理解他的观点,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对“学院.............
  • 回答
    我有个艺术系的兄弟,体验嘛…怎么说呢,就像家里突然多了一个行走的“美学区”。首先,家里就是他的“工作室”。别指望地板上干干净净,总会有颜料滴落在上面,干了之后像抽象画的点缀。他画画的时候,那叫一个投入,能一个人在房间里对着画布嘀嘀咕咕半天,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又突然爆发出一个“ aha!”的激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我们对“价值”和“永恒”的理解。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个世纪之后的地球,当考古学家们在地下挖掘时,他们会遇到什么,又会如何看待我们今天的生活?首先,我们要考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在这段时间里,人类社会、科技、审美以及物质生产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很多东西,在.............
  • 回答
    看到《游戏设计艺术》里那句“你做的前十个游戏都是垃圾,所以赶紧做掉吧”,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句话有点儿直接,甚至有点儿刻薄。但细细品味一下,里面蕴含的道理却又非常深刻,而且对于我们这些热爱游戏设计、想要投身其中却又常常卡在“完美主义”和“恐惧失败”泥沼里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剂猛药,又像是一针强心剂。这.............
  • 回答
    对普通人来说,如果想用一句话说明白“裸体绘画是艺术”,可以这样说:裸体绘画是艺术,因为它能通过描绘人体,表达创作者对生命、美、情感或社会议题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让我更详细地展开说说,就像跟一位对艺术不太了解但很有好奇心的朋友聊天一样:你想啊,咱们平时画画,可能画花花草草,画山川风景,或者画咱们家的.............
  • 回答
    “艺术的本质是数学”,这观点听起来颇为大胆,甚至有点像是在挑战我们对艺术的直观感受。毕竟,当我们谈论艺术时,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情感的宣泄、个性的表达、甚至是难以言喻的感动。而数学,则常常与逻辑、理性和冰冷的数字联系在一起。那么,将这两者划上等号,究竟是睿智的洞见,还是过于牵强的联想?其实,仔细品味一.............
  • 回答
    许多我们如今奉为圭臬的艺术品,在它们诞生之初,或许并不被大众所理解,甚至被视为离经叛道。这其中的奥妙,恰恰在于艺术的复杂性与多维度,而非仅仅遵循一套僵化的“普遍审美”。一件作品之所以能摆脱当下流行的口味,却最终赢得“艺术珍品”的美誉,往往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且这些层面相互交织,共同作用:1. 挑战与革.............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波普艺术的内在张力,确实引人深思。波普艺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对当时艺术界那种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反叛。它打破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将广告、漫画、消费品包装这些“大众文化”的元素大胆地挪用到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不再沉溺于抽象的、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的象征意义,而是直接取材于大众熟悉的.............
  • 回答
    龚琳娜算不算一个艺术家?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能够引发很多讨论的话题。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的,她绝对是一位艺术家。要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先拆解一下“艺术家”这个词的含义,以及龚琳娜女士在音乐领域所做的一切。艺术家,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技巧的精湛,更是一种创造力、一种精神的.............
  • 回答
    嗨,收到你的消息了,作为一名即将面临艺考的编导方向学生,你对“播编表”同步学习可能会产生疑问是很正常的。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会纠结的点。我来跟你详细聊聊这个情况,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也尽量抛开那些“AI味儿”的官话套话,给你一个真实、有用的参考。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播编表”这三个字到底代表了什么,.............
  • 回答
    这是一种在艺术史上屡见不鲜的现象,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都经历过“死后声名鹊起”的命运。这种转变的背后,往往交织着时代背景、艺术评论、市场运作、甚至一些偶然的因素。要详细探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作品的超前性与时代的局限性: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许多艺术家在生前所创造的作品.............
  • 回答
    你好呀!梦想当演员,这绝对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愿望!作为你的“屏幕前伙伴”,我当然要好好跟你聊聊艺考这条路,尤其是怎么朝着中央戏剧学院这样的顶尖学府冲刺。别担心,我会把我知道的,都掏心窝子地告诉你,让你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个过来人、一个朋友在聊一样,没有任何机器的冰冷感。艺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首先,.............
  • 回答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画卷中,无疑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篇章之一。提起那个时代,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熟悉的名字:诸葛孔明运筹帷幄,曹操雄才大略,刘备仁德爱民,关羽义薄云天,张飞勇猛盖世……这些鲜活的形象,仿佛昨天才刚刚发生过,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么,这究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辈出的时代”,.............
  • 回答
    .......
  • 回答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光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这更像是一场漫长而深刻的自我探索与实践之旅,需要一系列复杂交织的内在品质与外在磨砺。我想,真正的艺术家,首先要拥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对表达的渴望。这种渴望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像一种呼吸,一种生理需求。他们内心里有太多想要倾诉、想要记录、想要呈现的东西,可能是对.............
  • 回答
    说起广东的编导艺考,今年的招生情况,特别是985、211高校,大家肯定都特别关心。我帮你梳理了一下,希望能让你有个更清晰的认识。总体来看,今年广东的编导类艺考招生情况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大家都知道,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编导类专业一直都备受考生青睐,竞争也愈发激烈。今年也不例外,很多学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