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因为真有皇帝的新装。
举个例子:比特币,它只是一串电脑计算出来的数字,根本没有价值,也没有任何背书。(比特币玩家所宣传的数学公式就是背书,只是个文字游戏,根本和货币的背书不是一回事)。它就能超到上万美元一个数字。市场经济,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有个噱头它就有可能被炒作起来,比特币玩家的名言:莎b的共识也是共识。
我胡乱说点东西,肯定有谬误,望指证。首先我们要明白,毕加索是一个很有绘画天赋的人,他的写实派的绘画功力相当深厚,早在10几岁的时候就把所谓的“符合正常人审美”的绘画类型画的炉火纯青。比如这张早期作品
之后他对这种绘画方式感到厌烦,就开始我们现在一般看到的绘画风格。这种风格很大的一个成就或者说特点在于,一副画上展现的永远不是一个角度的内容。比如你看毕加索画了一个人的侧面,而实际上他既画了这人的侧面又画了他的正面。
比如最近网上比较火的一张照片,被称为照片式的毕加索。很多人被这张照片震撼到,这就是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的一个比较直观的体现。但实际这照片也只是使用了毕加索的理念中的皮毛而已,当然我说的这些也只是一些皮毛。
所以,那些画绝对不是题主说的“ 明显不符合正常审美”。
另外,题主的另一张画是马克·罗斯科的作品。绘画上色彩类的作品一般是比较容易出现所谓的”不能欣赏“的问题的。因为多数人会以看素描的态度来看色彩作品,看这个作品够不够写实,形态够不够具体,画的逼真与否。然而实际上这些对色彩绘画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只有“色彩“二字。画作中对色彩的把握是否到位,颜色的搭配是否和谐,甚至每一种颜色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是否经过足够的设计,环境色、环境光的是不是有准确的表达,全局光源与点光源相互作用对色彩的影响等等,这些才是色彩作品中最重要的。
就像蒙德里安的作品一样,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蒙德里安的作品也是一样不解他就是摆了几个色块为何能成为大师,但实际上看似随意的色块和线条都是经过精细的配比和组织。
现在蒙德里安的作品理念已经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比如毕加索的画你要看他的绘画过程,他的画的内容不全是最后成品所能展示的,因为他经常会在画内画了一些内容和细节后又用大面积杂乱颜色将这些内容细节盖住,并不是说这些细节是无用的而做修改,而是这种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理念的表达。同样,马克·罗斯科的作品也绝对不是人们以为的随心所欲而画的。绘画与设计,它在过程中的复杂程度是一般没有参与其中的人想象不到的。
比如一个简单的logo设计过程:
所以要去评价一个艺术作品,绝对不是想当然看上一眼那么简单。要去学习、了解这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我们才能体会到那些作品的绝妙之处。
最后,毕加索曾说,人人都喜欢听鸟叫,但是大家却都听不懂它们在说什么。他认为,一个画家的作品永远不可能迎合所有人。能有一部分人钟情于它们,肯赞美它们,已经足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