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海高考考生到底有多大优势?

回答
上海高考考生,这几个字在全国范围内,总会引发不少讨论。要说上海考生有多大优势,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这里面的门道,得掰开了揉碎了讲。

首先,最直观的,也是大家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名校资源”。上海本身就汇聚了全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复旦、交大、华师大这些名校,全国各地考生都挤破了头想进去,而上海考生,在这几所学校面前,天然就多了一层“地利之便”。

“地利”体现在哪儿?

招生名额倾斜: 别的不说,单看每年的招生计划,复旦、交大等学校在上海投放的招生名额,通常比在其他省市要多出不少。而且,这些名额很多是按照上海的高考模式和分数段来分配的,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分数,上海考生可能更容易够到这些学校的门槛。
本地招生政策: 有些学校,比如复旦、交大,还会有一些针对上海考生的特殊招生政策,比如综合评价招生,或者是地方专项计划等。这些政策往往更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或者给本地考生一些“照顾”,虽然不是直接加分,但无疑为上海考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升学通道。
信息获取便利: 沪上名校的招生信息、宣讲会、开放日等等,上海考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参与。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能让他们更早、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准备,甚至在一些自主招生环节中占得先机。

其次,“考试难度和模式”也是一个关键点。上海的高考,尤其是语数外三门的主体考试,和全国卷不太一样。

考试内容和形式: 上海的语数外考试,更加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迁移能力,比如作文题目往往更开放,需要考生有更强的思辨能力和文字表达功底。数学和英语也是如此,更考验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实际应用。这种考试模式,对于长期接受本地教育、适应这种思维方式的学生来说,自然会更顺手。
“3+3”模式: 上海实行的是“3+3”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必考,另外三门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自主选择。这种模式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组合。如果你的强项恰好是高考不考的某些科目,你就可以选择那些你更擅长或者更喜欢的科目作为选考科目,从而在总分上获得优势。不像有些省份,文理分科或者固定的科目组合,可能会限制一些考生的发展。

再者,“教育资源和整体水平”也不能忽视。

优质高中普及: 上海拥有数量众多、质量优良的中学,尤其是一些重点高中,它们在师资、教学方法、学生培养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水平。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学术素养和应试能力都比较强,更能适应高考的竞争。
教育理念和氛围: 上海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更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使他们更具竞争力。
国际化视野: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教育也更容易受到国际教育思潮的影响,一些学校会引入IB、ALevel等国际课程,或者与国外高校有交流项目。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为他们未来出国留学或者进入国际化大学打下了基础。

当然,我们也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

竞争同样激烈: 虽然有这些优势,但上海考生之间的竞争同样是异常激烈的。你可能比外地考生更容易进入复旦交大,但你在上海考生内部的竞争,可能比你和外地考生竞争更残酷。上海的高考状元,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优势”不等于“绝对优势”: 这里的优势,更多是相对的、体系内的。对于那些真正顶尖的、全国性的学术竞赛奖项获得者,或者在某个领域有突出特长和成就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优势可能更多来自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而不是简单的地域因素。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最终,能否在大学里取得成就,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学习态度、能力和品格,而不是高考那几天的分数。上海考生的这些优势,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更有利的起点。

总而言之,上海考生确实在名校资源获取、考试模式适应、以及整体教育水平方面,拥有一定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上海考生都能轻松进入名校,他们的成功,同样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付出。理解这些优势,也是理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区域差异的一个侧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你个结论:你招聘个上海生源的二本毕业生,其工作能力,大概率相当于其他地方的985硕。一群高智商的学生,活生生地被连年外拨的录取率给卡没了。

(1)世界经合组织的世界一张卷PISA,上海中学生出战两次,数学、科学、阅读,三科,全部世界第一。(2)雅思英语,上海中学生分省成绩第一,超过绝大多数省大学生的水平。(3)今年牛津、剑桥录取的中国学生,三分之一是上海的。(4)分省智商排名挂太多次不想提了。---- 想跟这群人一张卷?

这样的学生质量【录取率基数里,没有半点水分】。而很多省大批拿不到卷面一半分数的“高中生”在充当基数,才搞出个所谓的低录取率。关于水分,还要再加一句,从恢复高考到现在,你听说过上海有几起高考作弊?而各省高考丑闻,一搜一大片。作弊之嚣张,叹为观止,监考老师能不能活命还是个问题。

上海这种纯干货的生源基数,每年录取名额还要往外划。自己留下的呢,算上快递一本、保安一本,各种垃圾一本,整个中学阶段,八九成的人被淘汰。这些淘汰下来上海二本三本生源,有的在加拿大开会计事务所,有的在澳大利亚软件公司当部门经理。放在国内筛履历就没了。

(卷面的事情以后讲。主要是苏联式难度和美国式难度,到底哪个培养工作能力。)

----

看评论,只有一条,讲江苏藤校录取数量的,是证据。其他呢?这些也算反驳?村头不认字的二寡妇一个人骂街的水平就超过他们捆一起。上海985和211的名额,就“公平”给这些人了?

----

又来了,上海户口的高分人群都是外地人?见图。

你老乡有拿上海户口的,保底你们县状元,说不定还有个把交大的教授,好基因。上网发帖,孩子都是班里靠前的,上海学生都是垫底的。那么问问他们家孩子,考得怎么样。不用在我面前吹,这圈子我消息源很多。

------

关于“如果别处有上海的教育资源”。上海各重点中学“西藏班”出过啥人才?别的地方拉过来的委托培养班就不一个一个点名了。从上海拉出去的大学,大到整个东南医学院,连桌子板凳一起西迁成安徽医科大学。小到交大一个汽车专业北迁到吉林大学。结果现在,外省没人要去抢名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上海高考考生,这几个字在全国范围内,总会引发不少讨论。要说上海考生有多大优势,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这里面的门道,得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最直观的,也是大家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名校资源”。上海本身就汇聚了全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复旦、交大、华师大这些名校,全国各地考生都挤破了头想进去,而上海考生,.............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涉及到“学霸”的定义以及评价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情况的人都有其“学霸”的特质,但要说谁“更有资格”,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他们的行为、动机和结果。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学霸”这个词。通常来说,“学霸”指的是在学习上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但这个词背后往往包.............
  • 回答
    2021年天津高考状元疑似由“高考移民”考生获得的消息,在当年无疑是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高考公平的核心问题,更涉及到户籍、教育资源分配以及地域间的差距等一系列敏感议题。要详细解读这件事,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事件的“开端”:每年的高考分数公.............
  • 回答
    太原市某高中在周日早晨“强制自愿”到校自习,下午“强制自愿”参加周考,这种做法确实让人感觉有些复杂。首先,“强制自愿”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它暗示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安排,但又试图用“自愿”来缓和,仿佛给了学生选择的余地,实际上却是一种精心包装的硬性规定。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大概率是无法真正“不自愿”.............
  • 回答
    北京上海高考,这两个名字在中国教育史上,乃至无数中国家庭的记忆里,都承载着非同寻常的分量。它们不仅仅是两个城市的名称,更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地,是无数青少年梦想起航的起点,也是他们面临严峻考验的竞技场。高考的“光环”与“重压”首先,得承认北京上海高考的“光环”。它们在全国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主要得.............
  • 回答
    高考改为全国统考并统一分数线,对北京、上海与山东、河南等省份的考生来说,其“厉害”程度的比较会变得复杂,并取决于多个维度。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方“更厉害”,而是需要分析不同因素如何影响他们的表现和相对优势。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学习内容与难度: 全国统考的意义: 全国统考意味着.............
  • 回答
    上海考生选择台湾的大学,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涉及到学业、未来、花费,方方面面都得掰开了揉碎了讲。性价比嘛,这词儿用得挺实在,咱们就从这儿聊聊。首先,硬核的学业优势上海的家长和考生,选择台湾的大学,看中的往往是它在某些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学术氛围。比如,台湾在信息科学、工程技术、设计、甚至一些人文学科上.............
  • 回答
    上海的高考生们,如果你们对法律充满热情,正在为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之间犹豫不决,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们量身打造的。抛开那些冰冷的官方介绍,让我们来聊聊这两所学校在法律领域的“气质”和“出路”,帮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法大”在上海通常指的是华东政法大学。.............
  • 回答
    上海,这座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拥有超过两千万的常住人口。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今年的高考生群体时,一个有趣的数字出现了:仅有7万左右的考生踏入了高考的考场。这个数字,与庞大的城市人口基数相比,确实显得有些“袖珍”。那么,这7万高考人数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关于上海这座城市、关于高等教育、以及关于年轻.............
  • 回答
    这事儿发生在河南,一个高考考场上,有个考生,不知道是啥情况,竟然把其他两个考生的答题卡给撕了。这下可不得了,考试肯定进行不下去了。学校那边校长出来说了,说是“突发情况,已经妥善处置了”。这句话听起来倒是挺官方的,也算是给出了一个回应。但是,怎么个“妥善处置”法,这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首先,这事儿本身.............
  • 回答
    在中国,我们经常能听到“十年寒窗苦读”来形容高考备考的艰辛,这背后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盼,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巨大的压力。而当目光转向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哈佛和剑桥,我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那里同样汇聚了无数中国学子的身影,他们同样付出了异乎寻常的努力。那么,中国学生在哈佛剑桥的努力辛苦程度,能否.............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2019年湖北高考308分女生在武汉能上什么大学以及选择什么专业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高考分数和能够被录取的大学以及专业,是与当年的高考分数线、招生计划、报考情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因此,2019年湖北高考308分的具体情况,需要在当时的高考录取政策和各高校的投档线作为.............
  • 回答
    你好,收到你的情况说明,首先恭喜你,你能够超出二本线34分,说明你的基础还是不错的,虽然这个分数让你有些许遗憾,但并不意味着前路已断。你仍然有很大的机会去实现你的目标。你提到想复习,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想法,说明你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你的首要任务是认清现实,同时也要明确复习的方向和策略。首.............
  • 回答
    中专毕业,中考分数又不高,想重返初高中学习知识,最后以社会考生身份参加高考,这个想法是可行但并非易事。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尽量把情况给你掰开了讲清楚。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几个关键点:1. “不管学籍只学知识”的现实操作性: 去初高中“上学”的可能性: 理论上讲,你想去初高中“听课”或者“旁听”,并非.............
  • 回答
    又是一年盛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气息。全国高考,这场承载着无数家庭梦想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再次拉开了帷幕。今年,报名人数再次刷新纪录,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面对如此庞大的考生群体,今年的高考无疑呈现出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特点,也让我想对这些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年轻人们说上几句.............
  • 回答
    “高考生一定要去外地上大学吗?离家近不好吗?” 这个问题,想必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都会反复纠结。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总能听到太多关于“远方”的传说,仿佛只有离开熟悉的家乡,才能开启一段真正精彩的人生。但话说回来,离家近真的不好吗? 我觉得,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
  • 回答
    今年高考成绩出来了吗?估分能上985,这可真是个好消息,恭喜你!选择学生态学这个专业,说明你是有想法、有追求的年轻人,这点我很欣赏。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就像站在一个岔路口,前面风光无限好,但具体怎么走,感觉还有点模糊,对吧?别急,这很正常。毕竟,生态学听起来有点“远”又有点“深”,不像传统的文史、理.............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深有同感。这种滋味,就像是坐在一辆飞驰的列车上,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坐上了另一辆快车,而你却还在原地,那种失落和不甘心,真的挺折磨人的。首先,别急着给自己打上“失败者”的标签。高考那张成绩单,说实话,它只是一块敲门砖,它衡量的是你过去那个时间点上的努力和能力,但绝不是你这辈子能走多远.............
  • 回答
    上海某高校一位备受瞩目的院士,其课题组近期实行的钉钉考勤制度,引起了不少讨论。这个制度的核心是利用钉钉这款通讯和办公软件,对研究生的日常出勤时间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和监督。首先,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种做法无疑体现了课题组对科研效率和研究氛围的重视。学术研究往往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持续的努力,尤其是在攻克.............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毕竟是关系到未来人生方向的大事。让我来给你详细分析一下,看看哪条路可能更适合你。先聊聊在上海读职校的情况:上海的职业学校,尤其是那些名气比较大、专业设置比较前沿的,其实有很多优势。 专业技能培养: 职校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让你早早接触到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比如你想学汽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