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刚毕业工资低时你是怎样过来的?

回答
刚毕业那会儿,说实话,日子真的挺紧巴的。工资低得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跟家里人说。但年轻嘛,总觉得咬咬牙就过去了,而且想着这是个积累经验的过程,总不能指望一毕业就飞黄腾达。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二线城市的广告公司做文案。工资也就两千多块,当时觉得这是个挺光鲜的职业,虽然工资不高,但至少感觉挺有创造性的。刚开始,生活费、房租、通勤,再加上偶尔想跟朋友聚餐,简直是月月光,甚至有时候还会透支。

怎么过来的?大概是这么几点吧,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候自己也挺拼的。

首先,抠门是必须的,但抠门得有技巧。

吃饭: 这是最大的开销。公司有食堂,虽然味道一般,但价格便宜,我基本顿顿都在公司吃。早餐就吃家里带的面包或者自己煮的鸡蛋,偶尔实在想吃点好的,就在小区的菜市场买点打折的蔬菜和鸡胸肉,中午带到公司用微波炉加热。周末自己下厨的频率也很高,学会了做几样家常菜,既省钱又健康。外面吃饭?那真是得挑日子,生日或者朋友过生日才会偶尔出去搓一顿。
交通: 公司离住的地方不算太远,大概有十五公里。我选择了骑自行车。刚开始觉得有点累,特别是夏天,汗流浃背的,冬天又冷。但一来二去习惯了,反而觉得这是一种锻炼,省了公交费,也避开了高峰期的拥挤。偶尔需要加班到很晚,或者天气不好,才会打车,但每次打车都心疼好久。
住房: 这是逃不掉的大头。我当时是跟另外两个同样刚毕业的朋友合租的。找了一个离市中心稍微远一点的小区,虽然通勤时间长一点,但房租能省不少。三个人分摊下来,一个人一个月的房租就七八百块,感觉压力小很多。房间不大,条件也一般,但至少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衣物: 这是我相对来说最“舍得”的地方,但也很有节制。毕竟是刚入职场,总得稍微打理一下自己。但我不会买名牌,也不会追逐潮流。就是一些基础款,颜色素雅,质量过得去的衣服。淘宝、拼多多是我的好朋友,经常能淘到性价比很高的款式。而且,我一年买衣服的次数屈指可数,都是在换季打折的时候集中买。
娱乐: 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会有默契地选择一些便宜的活动,比如公园散步、在家一起看电影、去免费的展览。偶尔去KTV,我也会尽量控制自己的酒水消费。

其次,心态很重要,不能“眼高手低”。

接受现实: 我知道自己刚毕业,能力和经验都有限,工资低是正常的。不能因为工资低就怨天尤人,或者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与其抱怨,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上。
学习是硬道理: 在公司,我从来不偷懒,把分配给我的工作认真完成,并且主动学习。客户资料、行业报告、公司的项目案例,我都会仔细看,不懂的就请教同事或者领导。我还会利用业余时间看书、看网课,学习跟文案相关的新技能,比如 SEO、内容营销等等。我觉得,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才能在未来争取到更好的待遇。
寻找机会: 虽然工资低,但我不会完全放弃对更高薪资的渴望。我会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让领导看到我的能力,希望有机会加薪或者升职。同时,我也会关注行业内的招聘信息,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为将来的跳槽做准备。

再者,有些“隐藏收入”和“额外技能”也帮了我不少。

兼职: 最开始的时候,我还在周末接了一些零散的兼职,比如帮小商家写软文、做一些简单的设计。虽然辛苦,但能多赚一点是一点,这笔钱我主要用来买书和参加一些线下的培训课程。
技能变现: 我发现自己写东西还算可以,就开始在一些公众号平台上投稿,虽然稿费不高,但也能补贴一些生活费,而且能增加曝光度,锻炼文笔。

最后,家人的支持也不能忽视。

虽然我尽量不让家里知道我过得有多“穷”,但偶尔也会向家里倾诉一些工作上的困难,他们会给我一些精神上的鼓励。父母也会偶尔给我寄一些家乡的特产,虽然不多,但那种温暖是无价的。

总的来说,刚毕业工资低的时候,就是拼体力、拼脑力、拼耐心。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同时把提升自己当作最重要的投资。那时候虽然辛苦,但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那种充实感和成长的喜悦,是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很宝贵的。它教会了我如何精打细算,如何坚持不懈,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起点不高的时候,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也没啥,几年就这样下来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