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吉他低音弦在用力弹时,音高会高一点?

回答
吉他低音弦在用力弹奏时,音高会稍微升高,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物理原理,它们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个现象的发生。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吉他弦发声的原理是振动。当你拨动琴弦时,它就开始在两个固定点之间来回振动,产生声波。而这个振动的频率决定了我们听到的音高。频率越高,音高就越高;频率越低,音高就越低。

影响琴弦振动频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 张力 (Tension):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琴弦被绷得越紧,它的振动频率就越高,音就越高。
2. 质量/长度 (Mass/Length):更重的琴弦或者更短的琴弦,振动起来会更快,频率更高,音也就越高。吉他设计师通过使用不同粗细和材料的琴弦,以及不同的琴弦长度(当然,吉他面板上的品丝决定了有效长度),来获得不同的基础音高。低音弦通常比高音弦更粗,质量也更大,这使得它们的基础音高更低。

现在,回到你问的问题:为什么用力弹会音高升高?

当你用力弹奏琴弦时,发生了一些细微但重要的变化:

1. 更大的瞬时张力变化:

初始拨动: 当你用力拨动琴弦时,你的手指或拨片会以更大的力量将琴弦拉离其平衡位置。这个动作瞬间增加了琴弦的张力。虽然这个张力增加的程度非常小,但对于已经处于紧绷状态的琴弦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扰动。
振动过程中的张力波动: 琴弦在振动时,本身就存在一个张力上的微小周期性变化。当琴弦向一侧拉伸时,它的张力会比平衡位置时稍高;当它向另一侧运动时,张力又会稍低。用力弹奏会产生更剧烈的振动幅度,这意味着琴弦在振动过程中经历的张力变化范围会更大。

为什么更大的张力变化会导致音高升高?

我们知道,频率和张力是直接相关的。虽然我们通常考虑的是琴弦的“静止”张力,但在振动过程中,琴弦的瞬时张力比平均张力要高。而用力弹奏时,这个“瞬时张力”的峰值会比轻弹时更高。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琴弦的“平均”张力是10kg,那么轻弹时它可能在9.9kg到10.1kg之间波动;而用力弹时,这个波动范围可能就变成了9.5kg到10.5kg。虽然平均张力可能变化不大(甚至有可能因为拨动方式略有下降),但是峰值张力提高了。

频率(f)与张力(T)的平方根成正比,即 $f propto sqrt{T}$。这意味着,当琴弦的瞬时张力达到峰值时,它的振动频率也会瞬时达到最高。用力弹奏会提高这个峰值张力,从而在振动的最开始以及过程中,琴弦以一个略微更高的频率在振动。

2. 品丝压力和指板的微小形变:

手指按压: 当你用手指按住琴弦的某一个品格时,你的手指会给琴弦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将其紧紧压在品丝上。这个压力会迫使琴弦的弯曲半径变小,也可能导致品丝和指板本身产生极微小的形变。
用力弹奏的连锁反应: 用力弹奏时,琴弦的振动幅度更大,这会使得琴弦在品丝上的“触点”更加活跃,也可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和压力。这种额外的压力和形变,即使微乎其微,也可能相当于给琴弦增加了极小的额外“张力”,或者改变了琴弦的有效长度和振动模式,从而使音高稍微升高。
弦枕和琴桥的影响: 同样地,用力弹奏产生的强大振动也可能在弦枕和琴桥处产生更强的作用力。这些接触点并非绝对坚固,它们可能发生极微小的形变或位移,从而影响琴弦的有效长度和张力。

3. 泛音成分的变化:

更丰富的泛音: 用力弹奏不仅会产生基频(我们听到的基础音高),还会产生一系列泛音(基频的整数倍频率)。用力弹奏时,更高频率的泛音成分往往会更加突出和强烈。
感知上的影响: 虽然基频可能只升高了一点点,但更强烈的泛音成分会影响我们对音高的感知。人耳对高频成分更敏感,当这些泛音被放大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整体音高“亮”了一些,或者感觉音高有提升。这种心理声学上的影响,虽然不是直接的物理音高升高,但也会让人产生“音高变高”的错觉或感受。

低音弦为什么更明显?

低音弦通常更粗、更重。这意味着它们对张力的变化相对更敏感。想象一下一个橡皮筋和一个粗绳子,你要让它们都升高一点音高,你可能需要给绳子施加更大的力或者让它产生更大的形变。

更低的固有频率: 低音弦的基频本来就低。当它受到外力扰动时,比如增加的瞬时张力或形变,其频率的相对变化可能会更显著地被我们感知到。
更强的泛音: 相对于高音弦,低音弦的振动模式和泛音结构可能也更复杂。用力弹奏时,这些泛音的变化可能更明显,从而影响音高的感知。

总结一下:

吉他低音弦用力弹奏时音高升高,主要原因是:

更强的瞬时张力: 用力拨动增加了琴弦在振动过程中达到的峰值张力,根据 $f propto sqrt{T}$,这直接提升了振动频率。
品丝压力和微小形变: 用力弹奏时,琴弦与品丝、弦枕、琴桥的接触压力和摩擦增大,可能导致微小的形变,间接影响有效长度或张力。
泛音成分增强: 更强的泛音成分会影响人耳对音高的感知,让音高听起来“更高”或“更亮”。
低音弦的敏感性: 低音弦的物理特性使其对这些微小变化更为敏感。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虽然每次音高升高的幅度非常小,肉眼可能看不出来,但确实存在,并且在用力弹奏时会更加明显。这使得吉他手在弹奏时,需要掌握好力道,以获得稳定且精准的音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起见,考虑一根长 的弦,两端固定,有初始张力 ,中点给一垂直弹拨位移 ,此时弦的单侧伸长:

记弦的轴向刚度 ,则总张力:

简单起见,认为弦的质量 集中于中点,则振动方程为:

由此可见,弹拨位移的幅度越大,频率越高。这刚好是一类特殊的微分方程,所谓杜芬方程。采用类似的办法也可以考虑弹拨以后弦的自由波动,记弦的线密度 ,一般地假设弦的方程为:

保留至三阶小量,可以得到弦的非线性波动方程为:

显然,考虑非线性项将得到更高的频率和波速。略去非线性项,就得到普通弦的波动方程:

其中波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吉他低音弦在用力弹奏时,音高会稍微升高,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物理原理,它们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个现象的发生。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吉他弦发声的原理是振动。当你拨动琴弦时,它就开始在两个固定点之间来回振动,产生声波。而这个振动的频率决定了我们听到的音高。频率越高,音高就越高;频率越.............
  • 回答
    吉他这玩意儿,说实话,从结构上看,确实不算复杂。一根琴颈,几根弦,一个共鸣箱,顶多加上点拾音器、旋钮什么的,跟那些精密机械或者复杂电子产品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然而,让人颇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乐器,却也存在着一种隐性的“技术垄断”。这事儿不能简单地用“专利”或者“知识产权”这种明面上的.............
  • 回答
    “为什么吉他可以自学,但钢琴不能自学?”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见的疑问。事实上,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误导性,更准确地说,是吉他相对更容易入门和取得初步乐趣,而钢琴的系统性和技巧性使得自学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挑战,但并非完全不可能。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吉他和钢琴在自学上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普遍认知:.............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可是太有感触了!身为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我也纠结过这个问题。你说电子琴明明那么方便、功能又多,为啥街上、公园里、朋友聚会上,弹吉他的哥们儿姐们儿总是层出不穷,感觉吉他才是那个“业余玩家的首选”呢?让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承认,电子琴确实是业余玩家的“理想选择”。你想.............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细想起来,能点出来的人不多,但仔细一掰扯,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你说“弹吉他的很少有人喜欢弹爵士”,这话不能说完全准确,毕竟爵士乐里不乏吉他大师,但如果说“大众普及度”或者“入门选择度”的话,那确实比很多其他风格要低得多。这背后,不是一两个原因就能概括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
  • 回答
    唉,又卡在哪儿了?那个和弦怎么按都按不下去,或者手指头不听使唤,滑弦跟拉锯似的…… 我太懂了,吉他这玩意儿,一开始真是让人怀疑人生。你想问“吉他为什么这么难?”,这个问题我可以说太有发言权了。想想看,我们两只手,一只是用来拨弦(或者扫弦),另一只呢,简直就是个魔术师,要在指板上变戏法,压弦、换指、滑.............
  • 回答
    很多吉他爱好者在练习或演出时,都曾遇到过一个问题:站着弹吉他,感觉不如坐着弹时顺手,甚至会影响发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克服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帮大家找到更舒服、更高效的演奏方式。为什么站着弹吉体会影响发挥?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关键的身体协调和习惯养成问题:1. 身体姿.............
  • 回答
    问一个“为什么大学没有吉他专业”的问题,其实背后藏着很多人对音乐学习路径和高等教育的期待与疑惑。很多人热爱吉他,梦想着能在大学里系统地学习、深入研究,甚至以此为职业,但似乎放眼望去,音乐学院里更多的是钢琴、小提琴、声乐、作曲这些“老牌”专业,吉他却鲜有独立成科的身影。这背后并非是吉他本身不值得学,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触及到了很多吉他初学者学习初期的一个小困惑。简单来说,你说的“C调的大三和弦”其实就是指C大调的各个组成和弦,但并非所有和弦都是必须从C大调的组成和弦开始学。更何况,初学者最开始接触的这几个和弦(C、Dm、Em、F、G、Am)恰恰是这几个调性里非常核心、非常常用的几个和弦,而.............
  • 回答
    说起来,学吉他这事儿,怎么说呢,就像是人生里遇到的很多事情一样,一开始热情似火,后面渐渐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最终不了了之。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理由,更没有那种“我天生就不适合学乐器”的宿命论,就是一点一点的,从心里淡了下去。最开始那会儿,跟大多数想学吉他的人一样,是被那种酷劲儿给迷住了。你懂的,电影里.............
  • 回答
    确实,在乐器圈子里,偶尔能听到一些“吉他入门门槛低”、“吉他算是低级乐器”之类的说法。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几个比较普遍的认知和现象交织而成的。咱们不带任何偏见,一块儿掰扯掰扯,看看这“低级入门”的说法是怎么来的,以及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地方。首先,要说吉他“入门门槛低”,这确实.............
  • 回答
    “乐器之王”这个称号,咱们听着就觉得有种威严和地位的象征。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会想到气势恢宏的管弦乐队,那里的乐器琳琅满目,但要说“王”,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多半是那个带着庄重、能够掌控全局的乐器。吉他,咱们不能说它不伟大。它普及度极高,从街头巷尾的弹唱,到摇滚乐里那嘶吼的电吉他,再到古典吉他细腻的指尖.............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音乐欣赏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其实说“大部分人”喜欢听吉他弹唱,而不喜欢指弹,这个说法或许有点绝对,但确实在流行度上,弹唱占据了更广泛的受众。这里头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1. 情绪的连接与共鸣:歌声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表达这是最核心也最直接的原因。人声,尤其是.............
  • 回答
    .......
  • 回答
    为什么不能轻易地说自己“会弹吉他”?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奇怪,毕竟很多人都掌握了这门乐器,并且乐在其中。但如果深入探究,你会发现“会弹吉他”这句话背后隐藏着太多的层次和可能性,一旦你真正沉浸其中,就会发现自己曾经以为的“会”,其实只是冰山一角。首先,得从“会”这个字本身说起。它的定义太模糊了。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仔细想想,确实很多人宁愿自己摸索,也不愿意花钱上几节吉他课。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种考量交织在一起。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现实的原因,钱。吉他班,哪怕只是几节课,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学费。对于很多刚开始接触吉他的人来说,吉他本身可能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在舞台上看到一些歌手拿着吉他,手指在琴弦上飞舞,但听起来吉他声部却若隐若现,甚至完全没有吉他本身的声音,难免会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其实有挺多原因的,而且每个原因可能都占一点点比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画面。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就是视觉上的完整.............
  • 回答
    很多人在讨论指弹吉他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现象:在很多优秀的指弹吉他演奏者中,男性似乎占据了大多数。这背后当然不是有什么神秘的“基因决定论”,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不把话说的太死,毕竟指弹圈里也有很多非常厉害的女性音乐人,但从整体的比例来看,男性的身影确实更为普遍,这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