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农业农村部介绍「猪肉价格近期下跌非常快」,希望大家趁这个机会多吃猪肉多买猪肉,未来价格走势会如何?

回答
农业农村部关于猪肉价格近期下跌和鼓励消费的表态,以及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

农业农村部为何说“猪肉价格近期下跌非常快”?

这背后通常反映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具体原因可能包括:

1. 生猪产能的过剩或恢复超预期: 经历过非洲猪瘟等疫情冲击后,养殖户为了恢复生产,可能集中补栏,导致生猪出栏量大幅增加。如果市场需求没有同步跟上,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压低价格。
2. 消费需求未完全恢复: 尽管疫情有所缓解,但整体经济环境、居民消费意愿、外出就餐习惯等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猪肉的消费需求。例如,如果消费者转向更便宜的肉类替代品,或者整体购买力下降,都会导致猪肉需求不振。
3. 季节性因素: 某些季节(如淡季)猪肉的消费需求本身就会相对较低,加上上述产能原因,价格下跌会更明显。
4. 政策性调控的滞后效应: 在之前猪肉价格高企时,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鼓励产能恢复。当这些措施的效应显现时,如果市场预测或应对不当,就容易导致短期内的价格快速下跌。
5. 期货市场和市场预期: 市场预期在价格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市场普遍预期未来猪肉价格会下跌,投机者和大型养殖户可能会提前出栏,进一步加剧了近期的下跌趋势。

为什么农业农村部希望大家“趁这个机会多吃猪肉多买猪肉”?

这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量:

1. 保护养殖户利益: 猪肉价格的快速下跌直接损害养殖户的利益,可能导致亏损,甚至引发新一轮的产能淘汰。农业农村部作为政府部门,有责任维护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消费是帮助消化过剩产能,缓解养殖户压力的一种直接方式。
2. 稳定市场供应: 如果因为价格过低导致大量养殖户退出,未来可能会出现猪肉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的情况。提前鼓励消费,有助于稳定当前的生产和销售,避免未来市场的剧烈波动。
3.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副食品供应: 猪肉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肉类消费品,保障其稳定供应对国家食品安全和民生至关重要。在价格低迷期鼓励消费,也是确保这一重要副食品供应链健康运行的举措。
4. 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适度的消费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引导市场向更加均衡的状态发展。通过鼓励消费来消化过剩产能,是市场经济下价格信号发挥正常作用的一种体现。

未来猪肉价格走势会如何?

对未来猪肉价格走势的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但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推断:

1. 短期(未来几个月):
继续震荡调整的可能性: 如果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且消费端未能出现强劲反弹,猪肉价格可能在低位维持一段时间,并出现小幅震荡。养殖户可能会继续按计划出栏,市场仍会面临一定的价格压力。
触底反弹的迹象: 然而,一旦价格跌破养殖成本线,必然会迫使一部分养殖户退出市场,或者减少补栏。这种产能的自然调整会逐渐缓解供过于求的状况,为价格回升创造条件。大规模的集中出栏一旦结束,市场供应压力会减轻。
消费的回暖预期: 随着传统消费旺季(如中秋、国庆、春节)的临近,猪肉消费需求通常会有所增加。如果届时市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价格有较强的反弹动力。

2. 中期(未来612个月):
产能调整的显现: 养殖户的亏损或微利会加速产能的去化。那些养殖成本高、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的养殖户可能会被淘汰,从而降低整体的生产能力。
供需关系重塑: 随着产能的调整和消费需求的逐步恢复(可能与经济复苏、居民收入增长相关),供需关系将逐渐趋于平衡,甚至可能在某些时段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推升猪肉价格。
周期性波动规律: 猪肉价格本身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当前的价格下跌可能是新一轮周期下行的表现,但产能的调整最终会为下一轮周期的上行奠定基础。

3. 长期(未来1年以上):
理性产能回归: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周期后,养殖行业可能会更加注重理性扩张和风险管理。产能将更加匹配市场需求,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相对收窄。
结构性变化: 环保政策、生物安全技术、智能化养殖等因素可能会推动行业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这会影响养殖成本和生产效率,进而影响长期价格水平。
替代品的影响: 鸡肉、牛肉、羊肉等其他肉类的生产和价格也会对猪肉价格产生长期影响。例如,如果其他肉类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可能会支撑猪肉价格。

影响猪肉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总结:

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 这是判断未来供应能力的关键指标。
下游需求恢复情况: 包括居民消费能力、餐饮消费活跃度、食品加工企业采购情况等。
养殖户的补栏和淘汰意愿: 受盈利能力、市场预期影响。
疫病风险: 再次爆发的重大疫病会直接影响生产和供应。
饲料成本: 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养殖成本。
国家政策调控: 如储备肉投放、进口政策等。
宏观经济环境: 整体经济的景气度会影响居民的购买力。

总结:

农业农村部鼓励“多吃猪肉多买猪肉”是在当前猪肉价格快速下跌、产能可能过剩背景下,旨在稳定市场、保护养殖户、保障民生的措施。短期内,价格可能继续震荡,但产能的自我调整和消费季节性因素有望促使其触底反弹。中长期来看,随着产能的理性回归和供需关系的重塑,猪肉价格将回归到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水平,但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波动。消费者可以抓住当前价格较低的时期增加购买,但对于养殖户而言,需要谨慎判断市场走势,避免盲目扩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被之前的抱怨声吓的呗。


18年8月,俄罗斯那边的非洲猪瘟传到沈阳。到19年7月,非洲猪瘟传遍所有省份,全国累计扑杀了116万头生猪。

其实这个数量原本不叫事。中国常年的生猪存栏量(就是蹲在圈里养着的)在4亿头以上,扑杀百来万头,数字上不显著。

但问题是:中国生猪产业,过去的集中度太低。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以年出栏500头为标准,低于这个数量的非规模化养殖,在2015年占全行业的56%。

也就是说,中国的一半小猪猪,其实就是农家散养自养的。不是集约化专门化的养殖,而是拌点豆渣料喂一喂,每半年找人来收。

80后应该对这种农村养殖副业比较熟悉。

这种类型的农户,是极度恐惧扑杀风险的,因此他们在19年大量退出生猪养殖,全国生猪存栏量从4亿多头跌到3亿头。

突然出现的供给缺口,导致猪肉价格在19年快速飙升:

19年11月,全国生猪批发均价站到了52.4元每公斤;国家调控还没来得及赶上,又突然爆发疫情,这价格在20年2月又拱到了59.64元。


那时候什么舆论环境,还记得吧?

“活不下去了”,“八戒你是最珍贵的”,“人家大牛排,我们连猪脊骨都吃不起”。

反正大家情绪都很低落。键政先放一边,所有派系们暂时联合起来,“我们要吃猪肉”。


政府当然没闲着,民生是根本问题。

先是防疫。反正刚好也在抗击新冠疫情,都是疫病,很多经验可以互换一下。

然后重头戏:国家主导下疯狂扩张生猪产能。

发布《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令要求21年产量必须恢复到常年水平。

根据方案,规模化养殖的,给补贴;养殖场的喂养防疫消毒农机设备,给补贴;养殖场的用地,特批。

扑杀的补偿、规划的养猪经费、生猪的物流建设,相关经费必须在三个月内到账。

(还有十几条政策我就不列了)

方案规划了哪些省份主产、哪些省份产销平衡、哪些省份至少要掌握70%的供给能力。

急急如律令,干活吧。


正邦牧原温氏这些传统养猪大户,疯了;京东网易万科们,也疯了。

还记得那些标题么;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养猪。

其实就是国家用行政强制力提供了一个非常适宜的投资环境,而市场需求又巨大。

今年,单正邦温氏牧原新希望四家,出栏量估计就有1.3亿头。到今年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量已经恢复到4.3亿头了,

基本回到了17年水平。


所以现在猪肉价格暴跌。

如果以斤算,批发价已经跌穿两位数,每斤9.92元。

点外卖的胖友可能感觉不那么明显(毕竟美团饿了么抽成太多,商家要趁机薅回来点),自己去菜市场买菜的会更有体会。

现在再说“吃不起猪肉”,明显有点抬杠了。

现在国家又头疼的,其实是养殖户。因为猪肉供给量起来了,消解了其他肉类的需求,如今牛羊肉价也在跌。

加上入秋,各地的养殖水产又要出一波,丰年伤农啊。

于是这两天发改委又拉着一帮相关部门急吼吼下场,赶紧先收5万吨。一方面做储备,另一方面托托市。


经过这么一折腾,我国生猪养殖的产业集中度已经大大提升,粗估提升了至少20%。

这些头部企业都仰国家之鼻息,牛市时靠国家政策,熊市时靠国家托底。

随着这种产业集中化的提升,猪肉的供应肯定是越来越稳定且充沛的。

吃,猪猪这么可爱,为什么不吃。

碳水费拉不堪,蛋白质武德丰沛。虽然不是牛羊肉,但一步步来嘛,先把猪猪吃起来。

但真心建议自己去买菜,去周围的菜篮子工程那买。这是体制的红利,不要被互联网外卖和互联网新零售割两道。

user avatar

我唱个反调,

我家是养猪的,今年年初买的猪仔,猪仔四十多一斤,光猪仔就花了小一万的,买了八头,没过一个月猪肉价格就跌了。家里人想过一段就涨了,猪还小,然后一段时间之后猪一路狂跌,从三十多的肉价一直跌到十多块。

猪也有两三百斤了,养着你就得喂,每天八张嗷嗷叫的猪张着嘴,一天就得煮一锅潲,一锅一百多斤。

然后刚开始是饲料加玉米,猪大了,饲料价格又涨了,只能以玉米为主还得再去割的猪草。然后玉米没了,就得花钱买。现在前前后后在饲料上花了一两万了,所以现在成本快有三万了。

算笔账。

8头猪×理想的400斤=3200斤,30000/3200≈10块,然后这个猪价你最少得有1块算毛利,就是各种燃料还有运输,人工都不算。所以成本就是11块一斤了。

我这还是理想的计算,猪越到后面越难涨。然后吃的也越多,11块钱每斤这是保守的理想化的。

所以家里人,辛辛苦苦起早贪黑一年忙了个什么?现在猪肉价格还得降。

(我是利益直接相关者,所以发泄一下。当初价格二十多的时候就和家里人说过别喂了,家里人固执说现在卖赚不了什么钱,等过一段猪肉再涨点就卖了,后来到十多块的时候我又劝过,然后家里人说这么便宜卖我连猪仔钱都卖不回,我留着过年自己吃都行,猪肉价格降了,对于大众来说确实是好事,只是怪家里人没看清风口,连辛辛苦苦干农活养猪都干亏本了)

user avatar

为什么猪肉近期降价了?回答问题之前还是先来张照片

先说个题外话,我在前两年亲眼见证了一些从事猪肉冻品生意的老板家财万贯一贫如洗的过程。

最开始,在还没有发生非洲猪瘟之前,冻品的价格不算高,比如五花肉,大概几千元一吨。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价格蹭蹭蹭往上涨,老百姓也开始各种怨声载道。

这时候我家一个远房亲戚,看我平时学习一些经济学知识,就让我给他分析一下未来的趋势。在一次饭局上,还有一些他生意上的朋友,我就主要从疫情导致的供需失调方面谈了谈,认为未来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同时建议他们及时补充库存。他非常不同意,原话是这样说的,现在的价格是1万7,我做猪肉生意做了20几年了,从来没有看过这种价格。再涨,到时候卖给鬼大爷!

然而,市场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价格当然是继续上涨啦。而且,本地也发生了疫情,他们面临无货可进的局面。这时候,他们开始联系欧洲的厂家,比如荷兰的皇冠德国的滕尼斯西班牙的八达等等。可是,这些外商都精明得很,对中国的情况一清二楚,几乎就是坐地起价。没办法,他们只有等,也许过段时间又降价了呢?

最终,当价格涨到5万8左右,他们集体坐不住了,纷纷开始拿货,有人甚至还融资加了杠杆。这时候他们的心态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他们认为价格肯定还要上涨,起码得涨到10万20万,现在这些货屯几个月,应该就可以翻个两到三倍。我隐隐感觉到,情况不对,拐点似乎就要来了。因为冲顶的阶段,往往就是最疯狂的阶段。但是看着他们一个个红光满面,意气风发的模样,我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选择闷头吃饭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我们国家和美国在贸易战一些问题上达成了阶段性协议开始大量进口美国的猪肉和大豆。当中粮集团把价格2万左右的美国货投放到市场的时候,他们集体傻了眼。再然后,随着国家一系列调控手段,国内大量企业也纷纷加入到养猪行业,非洲猪瘟疫情也逐步得到控制。猪肉的价格就一路向下了,直到今天还没有触底,甚至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价

我亲戚他放在以前绝对就是我们定义的有钱人或者富豪,他住别墅,开路虎,孩子送到澳大利亚读书。可这一番操作下来,我估算他至少亏损了几千万。一两年的时间,人也苍老了许多,说话声音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理解,进一批猪肉怎么可能亏损几千万?他们这个行业是这样的,如果从国外进口,走海运,最低起运是一个集装箱货柜。每个柜子能装25到28吨不等,以5万元一吨计算,一个柜子就需要将近150万,拿得越多,价格就越好谈。而我亲戚前前后后拿了几十条柜。据他所说,他这种充其量算中等体量,那些大公司都是几百条上千条的拿。

最后,我亲戚和他的那些朋友无一例外全部都栽了。他们在面临巨额亏损之后,几乎都选择了死扛到底幻想未来某天非洲猪瘟再次大爆发,好涨价出货。直到今天,他们的冻库中还堆满了当时高价进的货。当然,那些加了杠杆的朋友就更惨了,先是卖掉了家里一切可卖的东西,然后就不知道人跑到哪里躲债去了。总之,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故事。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亏损,我认识一个农科院的朋友。他在疫情刚开始传入中国,大家还没有引起重视的时候,就大胆借助家族力量进了一批货,最后大赚一笔。我问他,为什么当时敢大胆进货?他说他虽然不懂经济,但是很懂疫情。

好了,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猪肉降价了。猪肉行业是个高度周期性的行业,它的周期被称之为猪周期,本质上就是一个基钦周期,也被称之为库存周期

道理很简单,猪肉价格上涨,大家看到有利可图,很多人就会加入养猪行业。当大量的资本投入之后,生猪的供应量就开始增加。当生猪越来越多,逐渐超出市场需求之后,猪肉就开始降价。这时候,大家的利润越来越薄,甚至有人亏损破产。然后,不少人不得不退出这个行业,生猪产能开始减少,慢慢的猪肉价格又开始回升。这一来一回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

当然,前两年的情况非常特殊,是一个周期的上升阶段又叠加了非常严重的非洲猪瘟疫情。因此,我大胆判断,即便未来某天,下一个上升阶段到来,猪肉价格也不可能涨成前两年那样,毕竟非洲猪瘟不可能年年爆发啊!

当时,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问猪肉还有没有可能降到10元以内?一众大V扯了一大堆什么贸易战,印钱,放水,M2,cpi,通货膨胀等等。结论就是很悲观,猪肉永远也跌不回去了现在打脸了不?

最后,通过最开始我亲戚的那个故事,我认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除开最顶级的那批人之外,很多平时我们看到的有钱人或者富豪,本质上其实和我们一样,就是一个大号的散户。我们人性中的缺点他们一样有我们可能犯的错,他们一样会犯。什么有钱人思维,富人思维,几乎都是鬼扯,在市场面前,他们和我们一样盲目。

2,做生意或者创业远比想象中艰难,他们有可能凭借努力或者运气在前期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面临极端行情,一着不慎,就有可能满盘皆输几十年的积累也许一夜之间就灰飞烟灭

3,做投资,无论炒股,买房还是做实体生意。最好还是了解一下行业周期经济周期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里,几乎各行各业都有它们的周期,有些行业周期长,有些行业周期短。如果我们充分了解之后,顺势而为往往能事半功倍如果完全不懂,又逆势操作,就很有可能粉身碎骨。

4,政府调控经济周期非常有用。比如前两年,据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产能几乎损失了一半。如果按照古典主义或者奥地利学派的方法来,政府不得干涉市场经济。那么很有可能猪肉的价格会涨到一半中国人吃不起肉的地步。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可见政府的调控预期管理起了很大的作用。像中粮这样的国企,多年以来一直饱受诟病,被认为是低效浪费的企业。但是他们在关键节点不计成本的投放平价肉,确实在价格曲线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关心房价的朋友请看这篇文章

最后说一下,我在b站和油管做视频,就是我的名字,镜子的镜观其变。有兴趣的朋友请多多支持!

最后,再放一张照片,大家敢不敢点个赞再走?

user avatar

我记得去年谁说吃不起肉,还换女大学生来着?

user avatar

对头,价格下跌非常快!

为什么不是新的生猪慢慢出栏、市场猪肉慢慢增多、价格循序渐进地往下跌?

最近,我又听到一些情况。

说有个运营冷库的,当初趁着猪肉价格高,囤了很多猪肉。然后,每天放一点,控制着量。然后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出货量其实也不大,只是比较容易融到资,资金流充足)。

后来又那个扩建冷库啊,继续囤。

这下好了,大跌了!债主上门了。

事实上呢,生猪出栏量还没有恢复到历年的水平,约为正常值0.88(10月生猪生产持续恢复 猪肉市场供应明显改善

但是,你们奸商们不是喜欢囤吗?所以在价格高点的时候,有一番激烈的战斗。某巨大,我是说绝对的巨大那种组织,也在悄悄地组织生产、悄悄地以长约收储猪肉。

然后等到生猪出栏量已经可观了,然后巨大组织的收储肉连同海量出栏生猪一起投放市场,结果你们看到了。

这段时间会有大量大小冷库忙着清货,所以,价格暴跌提前出现----不敢再捂了。


又一场和资本家的斗争啊!

user avatar

本人最近就会多购买猪肉替代其它肉类,作为消费者想那么多干啥,物美价廉的商品就值得购买和消费。

非要说消费对宏观的影响,那就是价格周期,现在产能越过剩,价格越低,亏损越严重,养猪大小户的大规模破产,未来的供给就会出问题,下一个高位周期价格就会更高,最近的低价格也与上一个价格周期的高位有关,当产能过剩时大众多增加消费,让更多的供给方活下来,下一个价格周期高位就不至于让消费者望而兴叹。

享受到比平时更便宜的商品本就很划算,还能影响未来的价格不至于太高,何乐而不为呢?

user avatar

感谢国家,也感谢农业部,

9.9元一斤的猪肉真香,9.9元的棒子骨炖汤也好喝,

但是!

但是不得不说一些商家(此处纠正物价局没有了,应该是市场监督局,感谢评论科普)

猪肉涨价后,抄手、饺子、饭堂都涨价,

猪肉降价了,他们还是那个价,

下一波猪肉再涨价,他们还会诉苦说肉价涨了,我们要调价了,

这就有点物价上涨,没完没了了。

user avatar

猪肉价格涨跌全面诠释了,餐馆所谓的价格真的跟成本无关。

不然怎么解释的通,猪肉涨价的时候菜价涨了,但是猪肉的价格跌了,菜价依然坚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