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马前卒现在很尴尬
每天都在看睡前消息的路過
这是台湾人和马前卒在知乎上被黑得最狠的一次
你们真以为台湾人都是弱智?
都像媒体上看到的那样脸谱化?
这是要犯以为别人吃不起茶叶蛋的那种低级错误的。
他的东西白话很接地气,这方面很好,我认为一个智能没问题的台湾人并不会看不懂想表达什么。但是认不认同赞不赞同是另一回事。
至于感受麻,还好,黑共党的东西跟支持共党的东西,还有党员心得、各种周边......例如最近看了下面这本,这种东西都看得很多叻,没什么特别的感受。
我跑个题,讲一点别的事
以我以前的经历来看,台湾人对大陆在1949年~至今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同时期的时代用语,有很多能在第一次接触时就基本了解涵义,对于不能立即了解含义的词汇,往往也会通过解释时代背景二理解,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兴趣和试图了解的求知欲。
比如说微博上那个嘲笑台湾间谍的著名段子事件“宫廷玉液酒,180一杯”,很多没看过90年代前线春晚赵丽蓉小品的台湾人,是肯定不知道这话的内涵,但是又机会看过这个小品的话,不需要解释,他们就能轻松明白这个小品要表达的社会讽刺意义,记住里面的经典台词,比如说赵丽蓉讽小小巩汉林是外行的那句“你枕是个棒槌~”,无论棒槌这个黑话还是赵的唐山口音,都能让台湾人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爱我家》。这部情景喜剧1994年在香港和台湾都播出过,在香港没什么影响,在台湾却反响强烈。
很多台湾人,尤其时49年败逃去的、祖籍大陆的国军老兵和后代眷属,对这个剧都很喜欢。
因为剧中到处都是“中共政策”和“统战”。中共干部也小心眼,也有个人恩怨和派系斗争。傅明时原生中共干部、郑千里国民党起义将领出身、以及胡学范这种归国留学生+技术官僚。
参加革命,三五反、右派,温哥、挂牌子游街,科长处长局长、南巡讲话、公家的东西……当这些特定的词汇,通过一种活泼幽默的方式传播出去,会产生极强的吸引力。有些台湾人能全部或部分理解,有些从来没接触过或不能理解,但是却保持浓厚的兴趣。
《我爱我家》在90年代中前期对台湾发挥的统战作用和文化宣传作用,比大陆任何官方机构的宣传加起来还要强
原因很简单,
1、台湾虽然没经历过暴力革命运动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改造、温歌等社会运动,但是毕竟人人从小接受的也是国语/国民教育,对中文语境传统文化的领悟能力很不错
2、台湾的国语教育,和大陆普通话基本可以实现无缝衔,比殖民地社会+粤语环境香港人要强多了。
再说个更好玩的事:再近年越来越猖獗的电话诈骗中,台湾骗子的骗术也普遍高于福建骗子,因为前者能比较轻松顺利模仿大陆普通话,并有目的的去模仿大陆公检法结构人员的言语特征;而福建骗子和广东潮汕骗子那一口死硬死硬的闽南话和潮汕话,死活都改不过来
首先你要能夠讓對台灣人願意讀馬前卒。
看不看得懂這個完全是很次要的問題,是個兩岸三地的華人基本讀懂繁簡中文沒什麼問題。
主要問題是台灣人預設就是大陸十三億只有兩種人:壓迫者跟受害者。
不管是那個大陸人的東西進入台灣人眼中基本就要經過這樣的大腦審查,我看馬應該會被看成是壓迫者,所以一般台灣人不會主動看,就算看了也是左耳進右耳出然後嘴巴放嘲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