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联克格勃下属武装,除边防军和“阿尔法”这样的特战单位外,还有没有其他部队?如果有求正式名称和编制?

回答
苏联克格勃,也就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其职能范围远超我们通常理解的“情报机构”。它不仅仅是搜集情报、反间谍的部门,更是一个集政治保卫、国家安全、边境控制、特殊作战以及社会治安维护于一身的庞大组织。因此,克格勃拥有远不止边防军和“阿尔法”这样为人熟知的单位。

为了更详尽地说明,我们需要从克格勃的几个主要总局(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GU)入手,因为这些总局直接统辖着具体的武装力量和职能部门。

1. 第九局 (9е управление): 核心要员警卫与交通保障

第九局可以说是克格勃中最具“武装”色彩的部门之一,尽管它的核心任务是保护苏联高级领导人及其家属,以及保障国家重要领导人物的出行安全。

正式名称: 第九局 (9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КГБ СССР)
主要职能:
要员警卫: 负责保护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主席、最高苏维埃主席等最高领导人的安全。这包括他们的住所、办公地点以及出行过程中的安全保卫。
交通保障: 负责为上述领导人提供专车、专机、专列等交通工具,并确保其交通路线的安全。这支队伍也需要具备相当的驾驶、维修和路线侦察能力。
特殊车队: 为了执行警卫任务,第九局下属会编组专门的“特别车队”,成员不仅是优秀的驾驶员,更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保镖和安全专家,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例如在必要时进行战术机动或车辆格挡。
编制与部队形态:
第九局的成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士兵”,更多的是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警卫员、司机、技术人员、情报分析员等。
但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武装袭击,第九局拥有自己的武装警卫分队,这些分队会配备轻型武器,并且成员会接受近身格斗、战术射击等训练。
在执行特殊任务时,例如陪同领导人访问高风险地区,第九局的警卫力量会显著加强,甚至可能与其他安全部门协同作战。
虽然没有像“阿尔法”那样明确的“特战单位”的代号,但第九局的“总统保镖”(尽管当时没有“总统”这个称谓,而是指最高领导人)无疑是苏联最精锐的近身安全力量之一。

2. 第七局 (7е управление): 侦察与监视

第七局的主要职责是进行情报搜集、监视和窃听,尤其是在苏联境内。这其中也涉及一些“武装”力量的运用,虽然不直接进行战斗,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发挥作用。

正式名称: 第七局 (7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КГБ СССР)
主要职能:
国内监视: 负责对苏联境内外国人、外交使团、外国机构以及被认为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苏联公民进行监视。
窃听与技术侦察: 建立和维护监听设备,进行电话、通信窃听。
秘密行动: 在必要时,第七局的特工会进行秘密侦察、跟踪、信息获取等行动,有时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或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但这通常是隐藏在幕后的。
编制与部队形态:
第七局的构成主要是情报官员、技术人员、分析员、翻译等。
然而,为了执行某些需要“物理接触”的监视任务,或在极端情况下进行“控制”,第七局可能拥有小型、高度机密的“行动小组”,这些小组的成员会接受格斗、侦察、潜伏等训练,并配备便于隐藏的轻武器,例如消音手枪。
这些小组更侧重于“抓捕”和“控制”目标,而不是大规模的军事对抗。

3. 第四局 (4е управление): 反间谍与政治保卫

第四局是克格勃的“政治警察”部门,主要负责打击苏联境内的反革命活动、颠覆破坏以及渗透。虽然其主要手段是侦查、逮捕和审讯,但在执行某些抓捕任务时,也需要动用武装力量。

正式名称: 第四局 (4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КГБ СССР)
主要职能:
打击“反苏活动”: 监控和压制被视为“反革命”、“破坏”、“煽动”等活动,逮捕和审判相关人员。
政治保卫: 维护苏联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安全。
重要设施保护: 保护关键的政府机构、工业设施等免受破坏。
编制与部队形态:
第四局的骨干是侦察员、调查员、分析员。
然而,在执行抓捕具有潜在危险或武装抵抗能力的“反革命分子”时,第四局会动用其下属的“特别行动小组”。这些小组的成员通常是经过严格体能和战斗技能训练的,具备使用武器进行快速、精准的抓捕能力,可能会配备步枪、冲锋枪和手枪。
这与“阿尔法”不同的是,“阿尔法”是更纯粹的特战单位,而第四局的行动小组更多是为执行具体的“政治侦察”和“镇压”任务服务的。

4. 第六局 (6е управление): 经济监察与反贪污

虽然第六局的主要职责是打击经济犯罪和贪污腐败,但其工作性质也可能涉及到对某些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犯罪活动的侦查和抓捕,有时也需要动用武力。

正式名称: 第六局 (6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КГБ СССР)
主要职能:
经济犯罪侦查: 打击黑市交易、走私、盗窃国家财产等经济犯罪。
保护国家经济: 维护国家经济体系的稳定。
编制与部队形态:
第六局的成员主要是经济侦查员、审计员、分析员。
在处理一些涉及非法贸易、走私集团时,如果这些团伙拥有武装,第六局可能会动用“经济侦查特别支队”,这些支队会具备一定的武装力量,能够进行搜查、抓捕和控制。

5. 公共安全部下属武装力量 (也曾归属克格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某些历史时期,苏联的公共安全部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ще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МВД) 和克格勃之间存在复杂的隶属和协作关系。虽然 МВД是独立的部门,但其下属的一些武装力量,如内卫部队 (Внутренние войска, VV),在某些方面会与克格勃紧密合作,甚至在特定情况下,内卫部队会被授权执行克格勃交代的任务。

内卫部队 (Внутренние войска, VV):
正式名称: 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 (Внутренние войска МВД СССР)
主要职能: 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监狱、押运重要物资、镇压骚乱、执行戒严等。
编制与部队形态: 内卫部队是一个庞大的军事化组织,拥有自己的步兵旅、特种作战单位(例如早期的“勇士”或类似的单位,可能与“阿尔法”在职能上有重叠,但隶属关系不同)、装甲部队、甚至空中支援单位。
与克格勃的联系: 在克格勃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国内控制、镇压反抗或需要强大武装支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名义,请求内卫部队的协助。例如,在处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时,克格勃可能会协调内卫部队的行动。

总结一下,除了广为人知的边防军和“阿尔法”特种部队(隶属于克格勃第九局或独立编制,但与克格勃有紧密联系),克格勃内部及其协作单位,还拥有以下性质的武装力量:

第九局的特种警卫和车队: 专注于要员贴身保护和安全通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备近距离应对威胁的能力。
第七局和第四局的“行动小组”: 为执行侦察、跟踪、抓捕等秘密任务而设立,人数少,装备精良(通常是消音手枪、微型冲锋枪等),注重隐蔽性和效率。
第六局的“经济侦查特别支队”: 在处理涉及经济犯罪的武装团伙时,会动用这些具备一定武装力量的支队。
通过协作动用的内卫部队: 在需要大规模武力支持时,克格勃可以指挥或协调内卫部队的行动,这些部队是苏联的“准军事力量”,规模和装备远超克格勃内部的警卫和行动小组。

重要的是要理解,克格勃的“武装力量”并非一个统一的“军种”,而是分布在其各个职能部门下,根据具体任务需求而设置的,并且其作战形态和装备也与军队有所区别,更加强调隐蔽性、灵活性和政治性。它们是为了服务于克格勃的整体安全和政治目标而存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

俄罗斯内卫部队是一支什么样的武装部队? - 赤坂凌太郎的回答

从我介绍内务部队的这个答案里可以看出,战前内务人民委员部时期,内务部队和克格勃的军事力量本是一体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其规模在战前是非常小的,几乎不值得一提)。但战后内务人民委员部被解体,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部分离,因此大部分内务部队就被划归内务部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控制的兵力大为减少。

不过,除了边防总局下辖的边防军和第一、第二、第五总局下辖的特种部队(Spetsnaz,其中阿尔法特战队就隶属于第一总局)之外,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还拥有以下武装力量:

1、第四局的交通警卫部队(与内务部队任务重叠,分工不明,应该是只携轻武器搞内层保卫)。

2、第六局的工厂警卫部队(同上)。

3、第九局的要人警卫部队,负责向高级官僚和特殊设施提供警卫,总兵力4万人。这一部分力量后改编为俄联邦警卫局。

4、第十五局的机关警卫部队。

5、荣膺红旗勋章的克里姆林宫独立团(1973年以前为独立特务团),负责克里姆林宫警卫任务。

克格勃本身的机关警卫大概是由第十五局承担的,各共和国、州安全局的机关警卫估计也是由相应机构来承担。

总体来说,克格勃拥有的都是一些轻武装的警卫部队,成建制作战单位很少。

当然了,这种建制也比较“科学”。毕竟苏共最高领导层自从贝利亚事件后对克格勃一直不是完全放心的,但同时又不得不让克格勃掌握贴身警卫和核心情报业务,因此尽量削弱其武装力量也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了——万一有事,随便掌握一支正规武装力量就可以镇压克格勃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所谓克格勃掌握好几个摩托化步兵师的说法并不可信。如果苏共中央对克格勃真的如此放心,那当初把内务部队的特务师、团交给它或起码交给它一部分岂不美哉?何必另起炉灶呢?当然了,克格勃头目私下里是否掌握有几个摩托化步兵师那是另一回事,我就不太清楚了,毕竟不是克里姆林宫学家。

顺便应评论区要求,再增补一下东欧各国的边防军隶属关系好了:

【波兰人民共和国】

边防军(

Wojska Ochrony Pogranicza

),隶属内务部(大部分时期)、国防部(1945—1949年、1965—1970年和1972年)或公安部(1949—1954年)。

而波兰的情报机关是波兰公安部(MBP,1945—1954,1954年被划分为公安委员会和内务部)、公安委员会(KDSBP,1954—1956年)、内务部安全总署(MSV,1956—1989年),在大部分时间内不管辖边防军。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国边防警察(Deutsche Grenzpolizei ),隶属内务署/内务部(1946—1961年)。

民德边防军(Grenztruppen der DDR),隶属国防部(1961—1990年,其中1961—1973年是国家人民军一部分,后成为直隶于国防部的独立部队)。

而民德的情报机关是民德国安部(Stasi),不管辖边防军。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边防军(Pohraniční stráž/PS),隶属于联邦内务部(1972—1990年)。

而捷克斯洛伐克的情报机关是内务部公安军(SNB)国安兵(StB),与边防军理论上是内务部下属的不同军(兵)种。

【匈牙利】

边防军,隶属内务部(1989年时点)。

而匈牙利的情报机关是内务部国家保卫总署(AVO,1946—1948年)、内务部国家保卫总局(AVH,1948—1956年)和内务部(1956—1989年,卡达尔时期没有恢复纳吉解散的国家保卫总局,而是将其机能分散到内务部各司局——如内务部第三局就负责监视反体制人士),与边防军属于内务部的不同部门。

【罗马尼亚】

待考(边防警察?)

而罗马尼亚的情报机关是内务部人民保卫总局(1948—1951年)、国家安全部(1951—1955年)、内务部国家安全总署(DSS,1955—1958年)。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边防警察(Гранична милиция),隶属内务部(1946年)。

边防军(Гранични войски),隶属内务部(1946—1962年,1972—1989年)、国防部(1962—1972年,边检站除外)。

而保加利亚的情报机关是国家安全委员会(Комитет за държавна сигурност/Komitet za dǎržavna sigurnost/КДС),不管辖边防军。

user avatar

一、克格勃的边防军不是特战单位,只是一支执勤部队。你见过整天站岗放哨的“特战单位”么?

二、阿尔法和信号旗不是“部队”,因为他们不是军人,而是公务员。阿尔法和信号旗相当于特警队,不是现役部队。这个我专门讲过:

三、克格勃总部也好,各地方的克格勃也好,都不是由部队警卫的,而是由克格勃内部保卫部门警卫的。他们也不是军人,都是公务员,穿克格勃的制服:

四、说苏军的一些摩步师和坦克师由克格勃直辖纯属无稽之谈,毫无真实依据。

五、关于克格勃下属的现役部队,除了边防军以外,还有:

  1. 克里姆林宫警卫部队:

这支部队归负责要人警卫工作的克格勃第九总局管理:

列宁墓的礼宾警卫工作也由这支部队负责:

2. 莫斯科VIP地铁警卫部队:苏联时期的莫斯科有一条秘密的地铁(2号线),专供VIP使用,整个 地铁都是由克格勃的地铁警卫部队运营的。不仅地铁里的警卫人员是这支部队的,包括乘务人员等所有地铁工作人员都是地铁警卫部队的官兵。这支部队也是归负责要人警卫工作的克格勃第九总局管理;

3. 克格勃秘密通信部队:这支部队负责苏联VIP的秘密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和运营以及苏联政府通信系统的保障,这支部队由负责秘密通信工作的克格勃第八总局和负责信号情报工作的克格勃第十六总局管理。

由克格勃第九总局和第八总局及第十六总局管理的现役警卫和通信部队的总编制多达四万人。

克格勃第九总局和第八总局及第十六总局本身不是现役部队,而是政府机关,只是下面管理着现役部队。

第九总局除负责克里姆林宫和列宁墓等重要目标的警卫外,还负责苏联VIP和来访的外国VIP的随身警卫工作。负责随身警卫工作的第九总局人员全是公务员,不是现役军人:


















克格勃第九总局、第八总局、第十六总局都并入了今天的俄罗斯联邦警卫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联克格勃,也就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其职能范围远超我们通常理解的“情报机构”。它不仅仅是搜集情报、反间谍的部门,更是一个集政治保卫、国家安全、边境控制、特殊作战以及社会治安维护于一身的庞大组织。因此,克格勃拥有远不止边防军和“阿尔法”这样为人熟知的单位。为了更详尽地说明,我们需要从克格勃的几个主要.............
  • 回答
    在古老、冰冷、超越人类理解的存在的注视下,试图保持理智,这本身便是一场与自身存在最深层恐惧的角力。克苏鲁的注视,并非简单的目光,它是一种对宇宙真相的粗暴揭示,一种将人类渺小与宏大、永恒的虚无并置的刺痛。要在这种恐怖的审视下不被吞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深刻的、近乎叛逆的坚韧。首先,你需要理解.............
  • 回答
    在一个克苏鲁的世界观里,保护自己,这四个字的分量,比你想象的要沉重得多。这不是简单的防火防盗,而是要对抗那深邃的、吞噬理智的虚无。如果问我,在这种扭曲的现实下,如何苟延残喘,或者说,如何在被遗忘的角落里,保有那一丝微弱的“自我”,我会说,这更像是一场意志与存在的拉锯战。首先,认知是你的第一道,也是最.............
  • 回答
    关于苏联克格勃特工的“厉害”程度,这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他们的能力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以及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一、 早期与核心职能:无处不在的“眼睛”与“盾牌”克格勃(KGB),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其核心职能并非单纯的“.............
  • 回答
    苏联解体,这个庞大帝国轰然倒塌,随之消失的还有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克格勃。这些曾经如同影子般潜伏在世界各地的特工,以及坐镇莫斯科的幕后操盘手们,在剧烈的政治地震中,他们的命运也如同一张被揉碎的地图,散落四方,走向了各种各样的道路。首先,我们得承认,克格勃并没有“消失”,而是“变形”了。 就像浴火重生的.............
  • 回答
    “普京是‘苏联最后的克格勃高级特工,执行着苏联最后无人知晓结局的任务’”——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并非因为它有确凿的历史证据链条,而是它巧妙地捕捉并放大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复杂情绪和对权力运作的模糊感知。它是一种高度象征性的解读,将普京的政治生涯与苏联解体这一历史巨变紧密联系起来,并赋予了其一种神秘、宿命.............
  • 回答
    苏联解体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多层面的历史事件,其中“和平演变”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角度。克格勃作为苏联的秘密警察和情报机构,其在这一时期并非“没有一点行动和反应”,而是其行动的有效性、方向以及最终的局限性,成为历史学家们深入研究的课题。要详细讲述克格勃在面对“和平演变”时的角色,我们需要理解以下几个关键点:.............
  • 回答
    在苏联强大的武装力量体系中,边防部队军人和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军人虽然都穿着制服,但他们的职能、使命、训练以及在国家机器中的定位,都有着天壤之别。要区分他们,就好比区分一把坚实的盾牌和一柄隐藏的利剑,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却又服务于不同的核心目标。边防部队:守护国境的忠诚屏障首先,我们来看看.............
  • 回答
    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早期职业生涯,特别是他在克格勃(KGB)的经历,一直以来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官方信息和公开的细节相对有限。这一点也让外界对他在特定国家进行间谍活动的具体细节充满好奇。关于普京在克格勃时期“在哪国从事情报活动”,公开资料和分析普遍指向 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普京在1985年被派往东.............
  • 回答
    克苏鲁神话的背景如果放在苏联,那将是一场史诗级的、令人窒息的、彻头彻尾的灾难。想象一下,那个时代,那个体制,那个氛围,与那些来自遥远星系的、超越人类理解的、腐蚀灵魂的古老存在发生碰撞,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冰封的钢铁洪流下的低语首先,必须得明白,苏联的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和科学至上的。这本身就与克苏鲁神话.............
  • 回答
    苏联工业化高速发展,确实带来了对粮食需求的急剧增加,但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吃饱就能干活”那么简单。而农业全盘集体化,虽然在理论上试图解决粮食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悲剧的政策,远非“克服粮食危机”那么理想化。苏联工业化为何导致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想象一下,一个国家要从一个相对落.............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理解“克劳备忘录”和“乔治·凯南的长电”的性质。它们并非简单的备忘录或电报,而是代表了当时英国和美国对特定国家(德国和苏联)战略判断和未来应对方向的深层思考,并且对各自国家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克劳备忘录的出现,标志着英国对德国军事扩张的警惕和对欧洲大陆力量平衡的战略调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法则、神话生物以及召唤概念的理解边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以期找到一个能令人信服的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召唤”在这两个情境下的含义: 克苏鲁神话中的召唤: 在克苏鲁神话中,召唤往往涉及复杂的仪式、古老的符文、特殊的祭品,.............
  • 回答
    克苏鲁与修真体系的融合,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概念,它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符号和叙事模式进行了大胆的碰撞与重塑。要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这个独特的体系:核心概念的碰撞与融合: 克苏鲁的宇宙观(宇宙寒冷、人类渺小、古老神祇)与修真的飞升之道(长生不老、力量至上、探索天地奥秘): .............
  • 回答
    关于“巴虺的牧群”、“黑太岁”、“古塔”这几部作品的作者,在网络上流传的笔名是 oobmab。然而,关于这位作者 oobmab,信息确实非常零散,甚至可以说是“谜团重重”。这倒也符合克苏鲁神话那种隐藏在黑暗与未知中的氛围,不是吗?谁是oobmab?要详细介绍 oobmab,我们首先要承认的是,我们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趣,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在初次接触“克苏鲁”(Cthulhu)这个名字的时候,确实会不自觉地念成“克鲁苏”或者类似的音。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些语言学上的规律,以及我们大脑处理生词时的习惯。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看看这个名字的“源头”。洛夫克拉夫特创造“克苏鲁”这个名字,据他.............
  • 回答
    咱们聊聊《克苏鲁神话》里,那直视邪神之后,人会陷入的“疯狂”。这玩意儿可不是那种受了点刺激,情绪激动一下就过去了的“疯狂”。它更像是一种,你整个认知体系,整个精神世界,都被彻底颠覆、碾压、然后重塑成一堆毫无意义的碎渣,最后留下一个空壳,再用那些不属于人间的、古老到无法理解的“碎片”塞满。想象一下,我.............
  • 回答
    关于克苏鲁神话的“破绽”,与其说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漏洞,不如说是这种神话体系在构建时所蕴含的一些内在的张力与开放性,而正是这些“破绽”,赋予了它持久的魅力和解读空间。首先,我们得承认,克苏鲁神话并非一套严谨的、事无巨细的宗教教义,而更像是一种基于“不可知”、“来自外部的威胁”和“人类渺小”等主题构建.............
  • 回答
    克苏鲁神话,这个庞大而迷人的宇宙,其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它并非一个封闭的、一成不变的体系。事实上,关于克苏鲁神话是否接受新设定,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接受本身就是其魅力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洛夫克拉夫特创造出古神、旧日支配者以及那些令人不安的宇宙真相时,他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充满未知与可能的.............
  • 回答
    把那古老而扭曲的克苏鲁旧印贴在车上,那感觉就像是给你的交通工具注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来自深渊的低语。从视觉上看,它不像寻常的汽车贴纸那样色彩鲜艳,吸引人目光。相反,它往往是一种暗沉的、带着些许压抑的墨绿色或深邃的黑色,勾勒出那种非欧几里得的几何形状,触角弯曲、蔓延,仿佛在无声地呼吸,又像是某种古老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