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冷的时候会发抖?

回答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或者在寒风中站了一会儿,身体就开始不自觉地抽动,肌肉也跟着颤抖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抖”。这可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一种非常聪明、非常重要的身体自保机制。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个需要稳定温度才能正常运作的精细仪器。我们人类属于恒温动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体温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大概在37摄氏度左右。这个温度对于我们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比如酶的活性、细胞的呼吸等等。一旦温度下降太多,这些重要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停滞,这可是非常危险的。

那么,当外界温度降低,我们身体的热量开始流失时,大脑就像一个敏锐的“温度监测站”会立刻接收到这个信号。它会迅速判断出情况不妙,需要采取措施来“发电”,重新把体温升高。而发抖,就是其中最直接、最快速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这个过程是这样发生的:

大脑是总指挥: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叫做“下丘脑”的区域,它就像身体的恒温器。当皮肤上的感受器检测到温度下降,并将这个信息传递给大脑时,下丘脑就会启动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肌肉的秘密武器——收缩与放松: 发抖的本质是肌肉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不自主地反复收缩和放松。就像你快速地按压一个弹簧一样,肌肉的每一次收缩都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化学反应,最常见的就是葡萄糖的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免费”的热量生产线: 你可以把发抖想象成身体在启动一条临时的“发电厂”。肌肉就像无数个微小的马达,它们被大脑发出的指令驱动着,一刻不停地“运转”。每一次快速的收缩,就像点燃了一根小小的火柴,产生一点点热量。当成千上万的肌肉同时进行这种快速的抽动时,累积起来的热量就相当可观了,足以帮助我们提升体温。
不止是热量,还有血液循环: 除了直接产生热量,发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当肌肉收缩时,它们会挤压周围的血管,帮助血液更快速地在身体各处流动。而血液正是我们身体里的“热量搬运工”,它将身体核心产生的热量输送到四肢末端,避免这些部位因为缺热而受到伤害。同时,温暖的血液流经皮肤表面时,也会带走一些热量,这反而会让你感觉更冷,但这是大脑在权衡利弊,确保核心温度的稳定。
更深层的原因——交感神经系统: 这一切动作的背后,都有一个重要的参与者——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当你感到寒冷时,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它会向肌肉发送信号,指示它们开始快速收缩。这是一种“战还是逃”的应激反应的一部分,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下,身体也会将这种警觉状态调动起来,以应对潜在的危险(在这里,危险就是体温过低)。

所以,下次当你感到发抖时,不要觉得这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要知道,它正在尽职尽责地为你工作,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来保护你的生命安全。当然,如果发抖非常剧烈或者伴随有其他不适,那可能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了。但一般来说,适度的发抖,是身体在寒冷面前最忠诚的卫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明确一点,人是恒温生物,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发抖,而像昆虫这种变温生物,温度下降后其身体也不会抖哦。 基于我们是恒温生物(人类体温正常是37摄氏度)这一点,当冷被我们的皮肤感知到以后,这一信息就会被传递到我们到下丘脑(下丘脑位于丘脑沟一下,形成在第三脑室下部到侧壁和底部),然后下丘脑就会给我们的身体下达要保持37摄氏度体温的命令。而让身体保持温度其一的方法就是发抖,让肌肉抽搐来产生热量,帮助我们抵挡寒冷。借用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研究员卡祖罗纳卡姆拉一句话:“发抖能在骨骼肌中产生热量,它通常是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体内温度的最后一个方法。”

tips:天气冷起来的时候大家千万要注意保暖加衣,将寒冷抵挡在我们最外层的防线之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