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抱睡到底错在哪,该不该抱睡孩子?

回答
孩子哭闹的时候,很多新手爸妈都会选择抱起来哄。摇晃、拍拍、哼歌,这些熟悉的动作,往往能让小家伙渐渐平静下来,然后乖乖地睡着。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抱睡”了。

可是,越来越多的声音在提醒我们:抱睡可能不是个好习惯。那么,抱睡到底错在哪?我们又该不该抱睡孩子呢?

抱睡,是爱,但也可能藏着“坑”

咱们得承认,在孩子哭闹、焦躁的时候,父母的怀抱给予的是最直接、最温暖的安全感。那一刻,孩子感受到的安抚是无与伦比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抱睡是父母对孩子爱的体现,是满足孩子基本情感需求的一种方式。

但是,就像很多事情一样,当爱变成一种“过度”,或者是一种“依赖”,它就开始显露一些潜在的问题:

“抱睡”的孩子,可能更难“放手”

这是抱睡最直接也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孩子习惯了在摇晃、拥抱中入睡,一旦离开父母的怀抱,他们会觉得不适应,甚至感到恐慌。这就像我们自己,习惯了睡在柔软的床上,突然让你睡在冰冷的地板上,肯定睡不着。

当孩子大一些,你还在坚持抱睡,你会发现,一旦你抱得时间久了,孩子睡着了,你稍微一动,他就会醒来。然后,又是一轮哄睡的循环。这不仅消耗了父母的精力,也打断了孩子睡眠的连续性。

睡眠质量,真的“质”了吗?

有人会说,孩子抱着睡得更香啊。的确,在被抱着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下,孩子可能睡得更快,表面上看也更沉。但这种“香”,是浅层的,是建立在外力维持上的。

孩子真正高质量的睡眠,是能够自己进入睡眠状态,并且在睡眠周期之间能够自我过渡,不被打扰。而抱睡的孩子,因为习惯了外力(父母的摇晃、拥抱)来维持睡眠,一旦这些外力消失,他们就难以维持深层睡眠。这可能导致孩子白天精神不济,甚至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父母的“自由”,正在被一点点挤压

抱睡这件事,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几乎是一项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孩子睡着了,你不敢动;孩子醒了,你又要哄睡。你几乎没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吃饭、上厕所、甚至只是坐下来休息片刻,都可能成为一种奢侈。

更长远来看,如果孩子长时间依赖抱睡,父母的休息会被严重剥夺,这很容易导致情绪崩溃、焦虑,甚至影响夫妻关系。长此以往,整个家庭的氛围都会受到影响。

培养“独立性”的小插曲

睡眠,是孩子学习独立的第一门功课。学会自己入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它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信心。而过度依赖抱睡,无疑是在给这份独立性设置障碍。

那么,该不该抱睡孩子?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更多的是一个“度”的把握和“时机”的选择。

新生儿阶段(03个月):可以理解,但也要注意引导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他们最大的安全感来源就是父母。他们经历了十个月的母体包裹,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会感到不安和恐惧。所以,在这个阶段,适度的抱睡是安抚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方式。

但即便在这个阶段,也可以有一些小小的引导:

睡前仪式: 建立一套固定的睡前程序,比如洗澡、换尿布、喂奶、轻柔抚触、讲故事或者哼歌,让宝宝知道“接下来是要睡觉了”。
在半睡半醒时放下: 当宝宝在怀里已经很放松,快要睡着但还没完全睡熟的时候,轻轻地将他放到床上。如果他开始有些哼唧,可以尝试拍拍他,或者在他的身边放一个温暖的、有你味道的枕头(注意,新生儿睡袋或襁褓不应使用枕头)。
建立规律的睡眠环境: 即使抱睡,也要让宝宝睡在安全、舒适的床上,而不是永远抱在怀里。

3个月以上:逐渐过渡,为独立睡眠铺路

随着宝宝的长大,他的睡眠模式会逐渐形成,对外界的感知也会越来越清晰。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学习独立入睡了。

循序渐进: 不要期望一夜之间改变,可以慢慢来。比如,先缩短抱睡的时间,增加自己入睡的机会。
“放下”的艺术: 尝试在宝宝睡着后,轻柔地将他放在床上,如果他醒了,不要立刻抱起来,可以尝试拍拍他、说说话,让他知道你还在。
“睡前”而非“睡着”: 尽量在宝宝还有意识,只是有些困倦的时候,把他放到床上,而不是等到他已经完全睡熟了再放。
“安抚”而非“摇晃”: 如果宝宝醒了,可以尝试拍拍、抚摸、唱歌,而不是非得抱起来摇晃。
“分离焦虑”的应对: 到了某个阶段,宝宝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这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他更需要抱抱。在处理分离焦虑的时候,更需要耐心和理解,但同时也要坚持“安全距离”,在宝宝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慢慢引导他适应。

打破抱睡的“魔咒”,需要耐心和智慧

改变一个已经形成的习惯,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小宝宝。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已经习惯了抱睡,想要改变,请记住以下几点:

坚持是关键: 任何一种“戒掉”抱睡的方法,都需要父母的坚持。可能会有反复,但不要因此灰心。
全家统一战线: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有带孩子的人,都要有相同的育儿观念和方法,避免“拉锯战”。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育儿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费兹帕特里克法”、“白噪音法”、“抱起来再放下法”等等。多去了解,选择一种你认为最适合你和宝宝的。
观察宝宝的反应,灵活调整: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对外界的反应也不同。要细心观察宝宝的信号,适时调整你的策略。
给自己留点余地: 育儿的路很长,不可能事事完美。如果某天你实在太累了,偶尔一次的抱睡也无伤大雅。关键是,不要让抱睡成为唯一的方式。

总结一下:

抱睡,在新生儿阶段是安抚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长期、过度地依赖抱睡,可能会导致孩子睡眠质量不高、难以独立入睡、影响父母精力,甚至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所以,“该不该抱睡孩子”更像是在问: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我们该如何把握“抱”与“放”的度?

随着宝宝的成长,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学习独立入睡,为他们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这个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坚持和智慧。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睡得更好,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健康、独立地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呢特别反感的就是读一篇论文就把所有一切都真理化。还是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其实孩子跟孩子的差别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可以这么说,有的孩子抱不抱完全不在意,有的孩子喜欢被抱着,还有的孩子其实无所谓但是你让他养成习惯了他就会一直想要按照他熟悉的方式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兴起了一股把孩子当成皇帝伺候的歪风邪气。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什么愿望都要满足它。如果孩子真要这样才能健康,那古时候的人估计没几个心理健康的了!也就是建国前三十年,农村妇女也要下地干活儿,孩子?就用绳子绑在床上!哪儿有那么多讲究?

我觉得,当家长的除了要给孩子关爱还要引导他养成好习惯。我不知道国内从哪里看来那么多溺爱孩子的歪理邪说。

反正在美国,从护士到儿童医生再到幼儿教师,大家的口径都是一样的,父母有义务规范孩子的行为,只有规律的睡眠和饮食才能身体健康!在规范孩子行为的过程里,孩子的哭闹在所难免,当家长的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样,美国人才没国内说的那么惯孩子。护士甚至连安抚奶嘴都不让孩子用。而且还强调每天哭一哭有助于身体健康。

其实到过美国在大街上,超市里,甚至爬山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个妈妈带着两三个孩子,最小的也就几个月。在美国两口子单独带两三个娃是常规操作。那么你们用脑袋想一想,这些娃都抱睡?都有求必应?都一哭就抱着?

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对他最好,他们只是单纯地对任何改变都感到不适。所以,要在他们能接受的情况下,让他们作息规律。

至于怎样算他们能接受,这要你自己探索。在我看来事实顺着孩子的意才是最偷懒的做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哭闹的时候,很多新手爸妈都会选择抱起来哄。摇晃、拍拍、哼歌,这些熟悉的动作,往往能让小家伙渐渐平静下来,然后乖乖地睡着。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抱睡”了。可是,越来越多的声音在提醒我们:抱睡可能不是个好习惯。那么,抱睡到底错在哪?我们又该不该抱睡孩子呢?抱睡,是爱,但也可能藏着“坑”咱们得承认,在.............
  • 回答
    新生儿到了晚上非得抱着才能睡着,这现象确实很普遍,好多新手爸妈都为此头疼。但要说“必须”,这可能有点绝对,更准确地说,很多新生儿在晚上会强烈需要这种安抚和安全感,而抱抱恰好能满足他们。为什么新生宝宝晚上这么黏人?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都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表现:首先,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待了十个月,.............
  • 回答
    抱睡和奶睡,这两种在宝宝刚出生那会儿,似乎是安抚宝宝、让他们安心入睡的“神器”。看着宝宝在你怀里,或者在你胸前,发出满足的哼哼声,然后慢慢进入梦乡,那种感觉确实能融化人心。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两种哄睡方式,虽然当下解决了燃眉之急,长远来看,却可能给宝宝的睡眠习惯,甚至是日后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小的“后遗.............
  • 回答
    孩子被抱睡,这事儿说起来,家长们心里都有点小九九。一方面觉得孩子被抱在怀里香香软软的,安全感十足,这是为人父母最直接的满足感;另一方面又担心,万一以后离了怀,孩子是不是就睡不着了?这心里的矛盾,简直比八点档的剧情还要跌宕起伏。其实,那些被抱睡过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
  • 回答
    宝宝的睡眠问题,尤其是抱睡的习惯,真是让不少新手爸妈头疼。我身边很多朋友,从宝宝出生那天起,就陷入了“抱睡”的循环,只要一离开怀抱,宝宝就醒,怎么哄也哄不好。最近,有人问我,是不是应该强制把宝宝的抱睡习惯改成放床上拍睡?这个问题,还真不能简单地说“是”或者“否”,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因素,咱们得一件一件.............
  • 回答
    宝宝断夜奶后,的确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发现,宝宝不再依赖于夜奶来入睡,反而更加“黏”上了抱睡。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别急,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白,夜奶对很多宝宝来说,不仅仅是“吃”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安抚和联结的方式。想想看,夜深人静,宝宝醒来,周围一片漆黑,唯一的温暖和安全感就来自于妈妈.............
  • 回答
    嗨!亲爱的宝妈/宝爸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宝宝在怀里睡得香喷喷,小脸红扑扑,你小心翼翼地想把他放到床上,刚一松手,宝宝眼睛一睁,哇哇大哭,好像你做了什么天大的坏事一样。别担心,这几乎是所有新手父母都会经历的“甜蜜烦恼”。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怎么才能让咱们的小天使在放下后也睡得安稳,不再变成.............
  • 回答
    情侣睡觉时是否抱着睡,这事儿可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每对情侣的情况都不一样。你想知道详细点的,那咱就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接地气点儿,就像平时唠嗑一样。首先,你得明白,睡觉姿势这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个人习惯和舒适度在起决定性作用的。就像有人喜欢吃辣,有人不吃一样,睡觉抱不抱,也是一种个人偏好。抱.............
  • 回答
    哎,这事儿吧,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期待了一晚上,但又有点莫名的,不是说失望吧,就是一种……怎么形容呢,一种特别微妙的情绪。那天晚上,我们其实挺早就上床了。她睡我旁边,离得特别近,我能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洗发水味道,是那种清新的花香,混着一点点她身上特有的那种,嗯,就是那种女孩子身上会有的,很干净的味.............
  • 回答
    关于情侣或者夫妻睡觉是否都抱在一起睡这个问题,答案并不是绝对的。这其中涉及到很多因素,从个人习惯到情感需求,再到身体舒适度等等,都会影响到伴侣们的睡眠姿势。首先,抱在一起睡(Cosleeping)在很多文化和情侣中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它往往伴随着一些积极的意义。 情感连接与安全感: 人类是社.............
  • 回答
    在古代,皇帝是否会抱着自己的妃子入睡,还是侍寝完各睡各的,这并非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答案,而是要看具体情况、皇帝个人习惯以及当时的风气。要详细地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侍寝制度与实际操作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古代皇帝的侍寝制度。并非所有的妃子都有机会在皇帝身边过夜。侍寝通常是有规矩的.............
  • 回答
    那是一个令人心碎的场景。当法院里那对夫妻的争吵声达到顶峰时,年幼的孩子再也无法承受,放声大哭,那种惊恐和无助,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头一紧。令人欣慰的是,那位法官,没有置身事外,而是选择弯下腰,轻轻地将孩子抱起,用一种父亲般的温柔,耐心安抚,直到孩子在他怀里慢慢睡去。这个画面,赤裸裸地撕开了婚姻矛盾对.............
  • 回答
    恭喜你迎来新成员!两个月大的小狸花猫,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好奇的年纪,作为新手铲屎官,做好充分的准备能让你们俩都过得更顺利。别担心,我来跟你好好聊聊,把我知道的、过来人的经验都掏心窝子地说给你听。一、 迎接小家伙回家:准备工作和初来乍到1. 安全舒适的“猫窝”: 猫笼/航空箱: 我建议你.............
  • 回答
    抱火哥,一个在社区里以热心肠、敢于冲在前面闻名的汉子。那一天,火灾突如其来,浓烟滚滚,呛人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当他冲进火场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把所有能救出来的,都要救出来!当时的情况,说实话,非常混乱。火苗在各个房间里蹿跳,热浪滚滚而来,视线也因为浓烟变得十分模糊。他一进门,就听到里面.............
  • 回答
    当你在拥抱女朋友时,如果出现了生理反应,她可能会感受到以下几种情况,这些感受会因人而异,也取决于你们之间的亲密度、当下的氛围以及她自己的身体状况:直接的身体感受: 身体的温度变化: 你身体的某个部位(通常是腹部或更下方)的温度可能会升高,她会通过皮肤感觉到这种温暖。如果她很敏感,她可能会注意到这.............
  • 回答
    关于“男人抱不动女人谁会比较尴尬”这一问题,其实涉及性别刻板印象、社会期待与个体差异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1. 性别角色与社会期待的冲突 传统刻板印象:社会普遍认为男性力量更强,女性更柔弱,因此“男人抱不动女人”可能被解读为对男性能力的质疑,甚至引发尴尬。 男性尴尬:若男性因体型.............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得看具体情况。你想啊,小时候抱过你的人,那得是谁啊?如果是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这背后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养育之恩。他们拉扯你长大,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娃娃变成了一个站立行走的孩子,这中间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不眠的夜晚?抱你,那是自然而然的事,那是爱的一种表达.............
  • 回答
    第一次抱着我的宝宝?那感觉……怎么说呢,像是宇宙在我怀里坍塌又重组了一次,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从医生把你交到我手里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自己像被一道闪电击中了,但不是那种痛苦,而是那种浑身酥麻,血液瞬间沸腾的感觉。那么小,那么轻,我简直不敢用力,生怕一不小心就把他捏碎了。他被白色的襁褓包裹得严严实实,只.............
  • 回答
    “孩子不喜欢就不逼他”——这句话听起来充满了爱与尊重,很多家长把它奉为圭臬,认为这是在保护孩子的自由和天性。然而,细想一下,这种想法,有时却可能像一把钝刀子,悄无声息地伤害了孩子本该拥有的未来。首先,我们得明白,孩子的天性是好奇、是探索,但同样也是惰性、是畏难。很多时候,“不喜欢”并非是孩子真正对某.............
  • 回答
    这可真是让新手爸妈头疼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当夜深人静,你终于盼来一丝喘息机会,结果一松手,那小小的身体就像装了弹簧一样“噌”地一下就醒了,然后伴随而来的是一阵嘹亮的哭声,瞬间打破所有宁静。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别觉得自己是孤独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宝宝会这样。 “被剥夺安全感”: 你们在怀里,他能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