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儿子白先勇的自述:
这是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写的自述,其中用到“回民”,“回族”这些字眼,讲了一大堆他祖上的故事,并且说得很明白,这些故事都是他老爹给他讲的。
白崇禧这个老滑头,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嘴上说着自己是信回教的汉人,回家却把祖上的故事跟自己儿子讲得门儿清。有人说回族是建国后划分的民族,那么白先勇自述讲的这些回民回族,难道也是我党教给他的……白崇禧一家1949年就跑台湾去了,白先勇肯定没有接受过大陆这边的民族教育,而台湾当局在老蒋执掌下根本不承认有回族,那你说白先勇怎么会讲回民、回族呢?是大陆政府教他的?还是台湾当局教他的?不是他爸教的还能是谁?
但是后来白先勇信了佛教,他自己也说,他受到了回教血缘里面叛逆性格的影响,但对伊斯兰教不怎么感兴趣,后来信了佛教,他说父亲如果知道可能会很失望。
白崇禧这样讲给公众的、和讲给儿子的两套说辞,采信前者他就是汉族,采信后者就是回族,见仁见智。个人感觉后者才是他的真实想法。
有人说我这个逻辑是儿子决定老子?关键是你得考虑他儿子这种认知是哪儿来的啊。既不是大陆政府引导的,也不是台湾当局引导的,更不是因为白崇禧有什么宗教感情(因为他就不信伊斯兰教),完完全全是因为宗族感情。而这样的宗族感情,又不是因为他居住在宗族环境中熏陶出来的,很明确就是他老爸灌输的,他自己也说这都是他老爸跟他讲的。这还说明不了问题?
—————————
回民和回族的关系,就像汉人和汉族的关系。
还有说建国前“回民=穆斯林”的,这个说法也不对。回民这个词至少在清朝已经普遍使用了。回民首先得是“民”,民人就是编户齐民,在清朝纳入政府户籍管理的才算“民”,维吾尔族可以算“回”,但肯定不算“民”,自然也不是“回民”的范畴之内。维吾尔族不会自称回民,清朝的官方文字里面会把他们称为“回”,但不会称他们为“回民”。被纳入户籍管理就意味着肯定是住在“汉地”,所以“回民”就是汉地穆斯林。类似的还有“畲民”,也就是今天的畲族人,他们普遍讲客家方言,也是讲汉语的少数民族。但是畲族语言被汉族同化程度没有回族那么彻底。
如果把回民和畲民这些都划入汉族,那无非就是“汉族”下面又包括了“回民”“畲民”这些特殊子集而已。到时候知乎就是另一种画风了:“畲民是蛮僚土著,怎么能与我们客家人同属汉族?”;“回民身上混了异族人的血,信着异族人教,还敢妄称汉族?”(逃)
一。他自认是汉族
二。大多数回族实际就是汉穆。回族和汉族一样以O系为主。O系不是汉族的专有,但和阿拉伯人没什么关系。
真中东来的反而大咧咧的成了汉族?
汉族啊
他自己认的,信回教的汉族,极限可称回民。
为什么不说他是回族?他自己还抱怨呢“……莫名其妙搞出个回族。哪里有回族?”
我也在想,信佛的汉族可不可以高考加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