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地球上8岁以上的人类突然消失,二十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如果地球上所有8岁及以上的人类在某一刻突然消失,二十年后,地球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这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留下的东西。

消失之初:寂静与混乱

首先,毫无疑问,人类文明的直接动力——8岁以上的“决策者”和“劳动者”——瞬间消失了。这意味着:

交通系统瘫痪: 驾驶员、飞行员、列车员、船长……所有掌握关键操作的人都不在了。汽车、火车、飞机、船舶会因为无人操控而失控,大部分会发生事故,然后停在原地。城市街道会很快被废弃的车辆堵塞。
电力供应中断: 发电厂需要持续的维护和操作,核电站尤其危险。没有专业人员,大部分发电厂会停止运转,世界会陷入黑暗。部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水力发电站或许还能运转一段时间,但最终也会因为缺乏维护而停止。
工业生产停滞: 工厂里的机器会继续运转(如果还没断电的话),但很快就会因为缺乏操作、加料、维护而停摆,甚至发生故障。
信息传播中断: 互联网、电视、广播这些依赖于大量基础设施和专业人员的系统会迅速崩溃。
宠物和家畜的命运: 那些依赖人类喂养和照顾的宠物(猫、狗等)将面临巨大挑战。有些会因为无人看管而饿死、病死,有些则会在本能的驱使下试图寻找食物,一部分幸运的会找到并适应野外环境。家畜,如牛、羊、猪,如果被困在封闭的空间里,很快就会死亡。如果它们能逃脱,它们也需要找到食物来源,有些可能成为捕食者的食物。

二十年后:自然的反扑与新生的生态

二十年的时间,对于地球这个庞大的生命体来说,是一段相对短暂但足以产生显著变化的时间。

1. 城市与建筑:野性回归

植被的侵蚀: 曾经坚固的水泥和沥青会成为植物生长的温床。墙壁的裂缝、人行道下的缝隙,都会被顽强的草本植物、藤蔓占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的种子会在建筑的缝隙中发芽,根系会生长,最终撕裂砖石,推倒墙壁。
结构性破坏: 缺乏维护的建筑会开始腐朽。木材会腐烂,金属会生锈,混凝土会风化。高层建筑可能会因为金属结构的腐蚀和内部压力的不平衡而坍塌。水会渗入地基,冻融循环也会进一步破坏结构。
自然的重塑: 道路会被杂草和灌木覆盖,最终变成小径。河流和溪流可能会改变流向,重新在城市中穿行,淹没低洼地区。风、雨、雪、冰冻、植物生长,这些自然的力量将一点点蚕食人类曾经的主宰。
动物的迁徙: 城市曾经是人类的领地,现在对野生动物来说,却提供了新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尽管人类留下的食物会很快消失)。鹿、狐狸、野猪等动物可能会在废弃的街道上漫步。鸟类会在空荡荡的摩天大楼里筑巢。一些曾经被限制在公园或野外的动物,可能会冒险进入城市。

2. 生态系统的变化:物种的重新洗牌

野生动物的复苏: 没有了人类的狩猎、栖息地破坏和污染,许多濒危物种可能会迎来它们的春天。海洋生物会因为捕捞活动的停止而数量激增。陆地上的大型哺乳动物,如象、狮、熊,在适宜的地区,会重新占据它们古老的领地。
消失的物种: 当然,那些完全依赖人类生存的物种,比如某些品种的家禽家畜,如果在野外无法生存,可能会灭绝。
入侵物种的挑战: 人类曾经将许多物种带到了它们原生地以外的地方。这些入侵物种在没有了人类的控制,也可能在新的环境中迅速繁殖,对本地生态造成新的冲击。
污染物的遗留: 人类留下的化学物质、塑料垃圾、核废料等等,将是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塑料会在自然界中缓慢降解,释放出微塑料,影响土壤和水源。一些放射性物质的衰减速度非常慢,它们的影响将持续数千年甚至更久。

3. 遗留物的命运:被时间遗忘

塑料的永恒: 塑料制品,尤其是我们制造的那些,会是人类文明最持久的遗迹之一。它们会以各种形式存在,被埋在地下,漂浮在海洋中,或者零散地出现在地表。
金属的锈蚀: 钢铁结构会逐渐锈蚀,变成铁锈。汽车、桥梁、雕塑,最终都会变成一堆堆红褐色的残骸。
纸张和纺织品: 这些有机材料在干燥的环境下会缓慢分解,但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更快地腐烂,化为尘土。
书籍和艺术品: 那些在地下掩体或保护良好的建筑中的书籍、绘画、雕塑,可能会保存得相对完好,成为我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但潮湿、霉菌和昆虫的侵蚀,是它们难以逃脱的命运。
信息数据的丢失: 存储在服务器和硬盘中的数字信息,如果没有持续的电力和维护,将很快消失。光盘、磁带等媒介的寿命也有限。

4. 气候的变化:短暂的喘息,长期的不确定

温室气体排放骤降: 人类活动停止,温室气体排放会迅速下降。短期内,这可能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甚至出现一些缓解迹象。
长期影响的惯性: 但是,已经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以及我们已经对地球系统造成的改变(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其影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地球的系统有其惯性,不会因为人类的消失就立即回到工业革命前的状态。
自然的“调节”: 也许,少了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和对土地的开发,植被的恢复会吸收一部分二氧化碳。但同时,我们留下的污染,比如某些工业化学品,也可能对大气成分产生微妙的影响。

总结来说,二十年后,地球会是一个更加寂静、更加野性、更加有机质的世界。

城市是人类的墓碑: 曾经繁华的都市将变成废墟,被自然吞噬,成为野生动植物的新家园。
自然是新的主宰: 生态系统会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自我调整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在某些地区显著提高。
人类的痕迹依然存在: 塑料、核废料、混凝土建筑的残骸,将是人类文明留下的漫长遗嘱,提醒着曾经存在过的强大文明。

这时的地球,会更像是在一个漫长的地质时代里的一个瞬间。我们留下的东西,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在这个新的“无人类时代”里,与自然一同书写新的篇章。这是一个充满着生命力和原始野性的世界,也是一个承载着我们文明痕迹的遗忘之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和『超新星纪元』不同,毕竟限定是八岁,还是“忽然消失”。可以理解为这个世界的上一级世界把八岁以上人类的id全部抹除,但保留基础设施运行并用ai加以维护。

全球8岁以下孩子约10亿。

1.首先,绝大部分6岁以下的孩子会在一周内死亡。人口剩余:三亿。

2.绝大部分远离聚居点的发达国家孩子在一个月内死亡,因为无法获取物资(比如老美那种农场主,得开车到镇上购买一周物资的)。人口剩余:2.7亿

3.城市中因为没有鲜食,三年内70%剩下的城市孩子会因为营养不良以及疾病永远离开。人口减去:一亿。

4.农村孩子看地方,比如非洲农村因为传染病和基础设施较差,基本五年被挂壁50%。中国农村都有小卖部和一定基础设施,野狗一类小动物多,方便捕杀,三年内存活率70%妥妥儿的。人口减去:五千万。

地球人口剩余:1.2亿。

5.三年后,各个地方生存下来的孩子们形成以暴力为基准的部落,大家开始协同行动,同时这三年下来,孩子们也开始慢慢成熟强壮。大家开始种植和做基础的养殖,也开始有了领地意识。

之后,伴随着疾病和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到大部分孩子性成熟开始繁衍下一代,地球人口在一亿左右波动。

user avatar

根据具体情况,恢复到现在经济体量,可能需要100~300年的时间。


第1天。

70亿成年人消失,剩下约8亿8岁以下的儿童。

绝大部分孩子处于恐惧、慌乱之中,也有部分孩子开始狂欢。

绝大部分孩子不相信成年人真的已经完全消失了,在等待父母的时候,他们做着平时需要做的事情。

全球能源提供链断裂,虽然现在火力发电已经全自动化,但煤炭供给很快断裂。绝大多数水力发电还能运转一段时间,但全世界主要都是火力发电,绝大部分城市都直接断电。

天然气的运输,也需要电力系统。所以,天然气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很快断供。

一部分幼龄孩子因为出现意外而死亡。


第3天。

绝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吃掉了家里的应急食物,没有家长之后,部分孩子占有欲的天性会完全暴露出来,一些孩子已经开始肆无忌惮地哄抢超市里的东西。

但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从小的教育不同,暂时没有做出哄抢的行为。

由于完全失去供电和天然气,孩子们大多进行户外活动。在不停交流的过程中,一些孩子认为成年人永远不会回来了。


第7天。

一些孩子王带着其他孩子已经开始打家劫舍,占地为王,抢占各大超市,物资储备仓库等等。一开始会形成左邻右舍的小团伙,以及学校或者社会霸凌小团伙,一开始这些组织很小。

落单或者没有加入这些阵营的孩子,都面临着被饿死的风险。

由于完全没有了法律的约束,孩子们形成的组织充满了暴力,一些拥有军方和警方背景父母的孩子,可以通过父母留下来的东西,找到相应的枪械。虽然一开始不懂枪械,但孩子会自行摸索。可能会当成大号的玩具,只不过这个玩具能决定人的生死。

甚至小部分可以通过父母留下来的钥匙、门卡、密码等,找到一些致命性很高的重型武器。

部分孩子继续拿着成年人留下来的货币进行交易,但也有的孩子已经不认货币。社会交易体系,正在逐渐退回到以物易物。


第1个月。

落单的孩子已经有一部分饿死,除了有兄弟姐妹的幼童外,绝大部分都已经死亡。

全球剩下不到4亿儿童,中国大约有7000万左右。

大量的尸体充斥在城市,由于8岁的孩子,很少有人知道需要掩埋尸体,部门区域会开始爆发传染疾病。同时,为了食物、争夺资源,城市里的孩子已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本质上,已经是战争。

在这样的摩擦之下,孩子的小团伙开始逐渐扩大,内部形成野蛮而原始的金字塔结构。

相比起城市,农村的情况好很多,尤其是那些自身种植粮食的家庭。

而且由于蔬菜,小家庭畜牧的成本也不高。城市里的不同孩子阵营,为了物资发生战争的时候,农村相对安稳。但这个状态,维系不了多长时间。

随着城里冷藏的新鲜蔬菜,肉类消耗殆尽,周边城镇的孩子军盯上了牧场和农场。这些孩子或通过拉拢、或暴力等方式,获得牧场和农场的控制权。当然,孩子毕竟缺乏成年人的思维和组织能力,可能以暴力哄抢为主。

沿海城市的核电厂,因为大量氢气产生而发生爆炸,从而造成核泄漏。局部地区,成为了禁区。和成年人消失相比,其实这不算什么。


第3个月。

城市继续发生了混乱,大部分活下来的孩子依靠着成年人留下来的汽车,开始向临近牧场和农场的城镇转移,但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组织较大的孩子军团,会形成明显的分工组织,尤其是那些拥有军方和警方家庭背景的孩子头目,开始在这样的原始组织中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大量混乱组织中,会出现极少部分,较为正常点的组织。

一开始他们也做不到太复杂的事情,但在一定的组织下,维护农场和牧场问题不大。8岁的农村孩子,有小部分也已经有了水稻、玉米、小麦等种植经验。

总之,拥有畜牧养殖和农作物种植经验的一些孩子,成了稀缺人才。虽然这样的孩子比率极低,可能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在这个世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那些早熟,拥有一定知识的孩子,也容易被这些组织吸引或招纳。

只要这些稀缺人才的孩子发挥出了作用,他们就可能带出更多的学徒来,发挥到其它的农畜牧生产中去。当然,前一两年会十分的艰难。

诸如中国这样背景的社会,部队大院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一个早期的,有利于这个儿童世界发展的组织。

原本城市里的一些暴力混乱集团,大部分走向了自生自灭,也有一部分善于学习,通过模仿成功组织的经验而存活了下来。

但他们接管城市的方式,可能就会暴力血腥很多。

由于小孩子三观没有成熟,一部分尝到暴力血腥甜头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成人年无法想象的暴力行为。


第1年。

原来需要依靠各级物流支撑的超级城市,大城市,几乎全面荒废。绝大部分孩子,已经转移到距离食物等资源较近的城镇。

但由于中国地形复杂,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区域都能自给自足,从而变得相对独立。

随着储备的汽油逐渐消耗,除了少部分被组织控制起来的,绝大部分汽车已经无法使用,所以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随着时间越来越少。

而在各个大区之间的小区,同样经常发生着混乱和战争。虽然此时孩子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些原始的规则,但由于孩子的天性,规则经常被暴力打破。大量的孩子在饥饿、混乱和战争中死亡。

此时的孩子总人数,可能已经下滑到2亿左右,年龄绝大部分都在5岁以上。

由于前一年有大量的食物储备,总人数减少75%,剩下25%,是合理的。

而中国的孩子总人数,也已经下滑到3000万。主要分布在5个大区的200个四五线城市,1000个县,以及1万多个镇。

除了一些掌控足够多资源的大型组织外,主要的人集中在县和镇。平均每个镇约有1000~1万人控制这相应的牧场和农场。

整个未成年世界,全面退回半农业时代+半畜牧。


第3年。

绝大部分活下来的孩子,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了足够强的适应能力。

再加上可能存在过的局部疫情流行,活下来的孩子预估还有1亿多。中国地区,已经只剩下2000万左右。

此时总人口,已经减少到了接近90%。

但由于逐渐适应了新环境,世界人口的下滑趋势,已经减到了很慢。

最大的那一批孩子,也已经有了11岁,经过三年完全的丛林法则,这些孩子的心智会比成年人消失前同龄孩子成熟得多。3年的时间,也足够那些活下来的孩子,学会足够多农牧方面的生存技能。

极少部分早发育的男女已经“结婚”生子。

从成年人完全消失的第一年,就有极少部分孩子明白能源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学习相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电力工程师之类的家庭,孩子不仅可能拥有很浅的相应知识储备,也容易接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

当然,也可能存在极少部分,对电路等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总的来说,会有小部分孩子会有意识地去学习,当加入足够有纪律的孩子组织后,他们也会有更好的环境去学习。

当然,没有成年人之后,所有的这些孩子必须完全依靠自学。

但对于8岁的孩子来说,拥有很强自律,而且自学能力很强的,估计千有其一就很不错了。

但只怕没有,不怕人少。这些孩子,随着不断学习,迟早会成长起来。而且,由于生存的需要,相当多的孩子,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还会有十分多的实践。

例如,一开始维修什么蓄电池,搞一搞电路什么的。然后是小型发电机、村镇独立的较大发电机……

而且一些全自动的大型水力发电机,此时还有可能在继续运转,这对打通能源很有帮助。

当然,一些大型的孩子军团,也开始谋划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不过,由于现实的限制,谋划距离行动依旧还很远。

由于人才的大量缺失,世界将维持较长时间的农业社会体系。


第10年。

最大的孩子已经18岁,世界人口降低到1亿人之下的低谷后,人口终于开始逐渐恢复。

极端状态下,死去的孩子可能达到99%。但除了发生极端的意外,还远远不至于此。

随着劳动力的提升,煤炭、石油、天然等能源计划,也逐渐开始行动了起来。

尤其是对水力发电的控制,长江一带等富有水电站的地区,有了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山西等地的煤矿也开始开采,一些小型火电厂也开始重新运转。

当然,由于通过自学10年和实践,能掌握相应知识的人不多,所以人才相当的欠缺,极大的影响了相应能源体系的恢复。由于已经过了10年,一些机械也需要维修和替换,同时需要机械厂的复工,又需要更多的相应人才。

虽然恢复工业体系无比困难,但随着局部能源的一定恢复,一些县城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形成了相应的联合集团。

为了这些资源,各大联合集团,也发生了冲突,甚至是战争。

相比起3年前,此时的战争,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了。

当初成年人留下来的重型武器,绝大部分都已经被这些刚刚成年的孩子通过各种方式所获得。

当然,由于相应的工业并没有恢复,只是局部能源需求。一开始的战争,可能仅仅只是局部冲突。

除此之外,由于各个大区之间的农作物有区别,在交通得到一定的恢复之后,物资的交流也变得频繁。货币体系,也正在恢复。

为了全面恢复,教育体系也紧跟着开始运转,但由于上一代的消失,虽然基础性工业知识恢复较快,但一些核心科技知识,已经难以恢复。


第20年。

最大的孩子已经28岁,由于这个世界100%年轻人,劳动力丰沛,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农业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相当多的新出生人口。再加上上一代留下来的发达交通,世界人口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人口增长率可达10%,平均每一年,世界人口能增长2000万。

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参考近代人口爆发图:

而这个新社会,犹由于上一代人留下大量的工业体系,只需要进行维修、改造等等,工业体系恢复的速度,远远比我们先辈们建设近代经济体系的速度快得多。

这也会让人口的恢复速度,大大快过上世纪的自然增长速度。

经过长达10年的教育和实践,最大年龄这批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可以投入相应的工业体系。

虽然高端工业体系还不行,但基础工业体系正在恢复。

社会体系也全面复制和完成上一代留下来的制度。随着煤炭、天然气等各类能源提供的恢复,没有被破坏的电厂,化工厂等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随着电力和电脑的再次大范围运用,上一代人留下来的课件、视频得以运用在教育上,帮助知识体系的恢复。

但随着人口的上升,社会体系的恢复,世界各大洲的主要人口聚集区域,都在发生着局部的资源争夺战争。

欧美地区,相当的分裂。而中国则小区在逐渐兼并的过程中,形成了分布于各个大区的割据政权。

这个割据政权和军阀也有一定的区别。由于主要是年轻人所组成,所以各个军阀之间极其容易爆发战争。

当然,由于中国无比庞大的交通体系,又令这些军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合作,产生一定的凝聚力。


第30年。

世界总人口已经恢复到2~3亿人左右,中国区5000万人左右。

随着,工业体系的恢复速度得到了一定的加快。但由于劳动力和人才的欠缺,相对于上一代,工业体量可能只恢复了1%。

整个人类社会平均年龄进入壮年,情绪化的战争越来越少。发生的战争,主要围绕了利益斗争。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发生的某一些战争,却更加的惨烈。

第40年。

世界在人口已经恢复到6亿人左右,中国区有了1亿人以上。各区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的紧密,但发生冲突的时候,也变得更加的你死我活。

各个国家之间的能源冲突,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但整体上来说,由于国家组织的越来越完善,整个社会处于高速向上的发展过程。人口增长速率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最高速度。

工业化恢复度已经达到以前的10%左右。


第50年。

世界人口恢复到20亿左右,中国区4亿人左右,接近民国时期的水平。

经过长达30年教育,除了曾经最前沿的科技,以及需要大量个人经验积累的知识外,绝大部分的工业体系,都已经恢复。

最年长的已经58岁,掌握社会组织的第一批人,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

而在这个时候,世界格局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这个变化可能从过去二三十年就已经发生,那就大型的甚至超级兼并战争。

中国可能会有2到3个政权,在发生着最后的内战。

而欧美地区,一部分地区可能因为“皿煮”传统,变得更加的分裂。而另外一部分,则可能陷入了新法西斯组织,演变成庞大的帝国,开始在全球野蛮生长。

很快,全球资源的白热化,局部战争最终演变成世界战争。

文化和信仰也发生前所未有的冲突和融合。

由于这个新世界主要资源分布基本都是公开的,所以一开始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中东会积聚大量的人口,这里可能会形成一个超级大国。

新波斯帝国?

而在没有欧美人的干预下,非洲地区也可能形成一个帝国,只不过发展相对于有工业底子的国家慢很多。

总之,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战争,最终爆发了。


第100年

世界人口达到了上世纪成年人消失之前的水平,但科技也经历了新的革命。

……


“人类的体量再次达到了近80亿水平。”

“可以再次来一次收割了。”

一艘长10公里的空天母舰出现在木星附近。

“收割你妹啊!”

40分钟后,在地球轨道上,一座超级激光武器,朝着空天母舰发射了一道激光。

又过了40分钟,空天母舰被摧毁。

“就是这玩意儿,100多年前带走了所有的成年人?装得下嘛?”

“当然。不要看地球人口这么多,组成一个球,也就428m的半径。”

“外星人那么厉害,它们的空天母舰怎么还能被我们击落了?”

“大E了呗。”

“听说100多年前,世界上有224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现在只有7个国家一个国家联盟?”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以前信仰不同呗。”


“你……你看太空深处……”



恢复到现在的经济体量,极限情况下是100年,但合理点的预估是100~300年。


看到评论区的部分内容,进行说明:

大家也远远忽略了,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例如内蒙古个体户牧场,只要家长带过的8岁孩子基本上放牧没有啥问题。

又比如家长是杀鱼的,带过的孩子同样会杀,而且杀的很6。

难道互联网真的没有记忆,这么快就忘了杀鱼弟?

你可能会说杀鱼弟是少数的个别,但我回答里也说了,擅长农渔牧畜的孩子本身就是个别。但在那样的社会下,这些人会被吸纳,成为重要人才。他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年,培养更多的人才。

至于吃的,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中国粮食常年储备近10亿吨,哪怕一个孩子每天吃1公斤(实际根本吃不到),这些孩子也得吃34年还多,即便考虑到粮食腐烂,也能吃个几年。

除此之外,全球牲畜总重量0.1 GT C,人类是0.06GT C,也就是人类的畜牧总量是人类自身重量的

量是人类总重量的1.7倍。

在极端环境下,人均肉食摄入肯定是不再的,每天只需要 有一点点肉,也足够几年挥霍。

如果考虑冷冻的肉类,那就更多了。

体力还不够的时候,先搞鸡鸭鱼鹅就可以了。稍微年龄大一些,大型动物也能解决了。

至于蔬菜,哪怕前期不怎么种植,让原来地里的野蛮生长就好了。

几千万的孩子,一两年的蔬菜乱炖也没啥问题。要知道,蔬菜本身就是地里种出来的。

另外,孩子当然会形成原始社会组织,从校园就能看到来。只不过孩子的社会组织,可能充满着极端暴力。单个的孩子,的确容易死亡。但成了黑暗组织后,生存能力也能大大提升。

而且需要坚持的,主要就是十三四岁之前的“黑暗”时代。

而且我回答里设定的人口折损率几乎达到80%了。

当这些孩子总数大大折损过后,年龄也就越来越大了,只要有了力量,蛮干都不会没吃的。

黑叔叔拿着标枪还能群猎呢:

人类进化这么多年,原始社会并非全靠大脑,一双手不是吃素的。

只要形成了金字塔组织,上面层的人自然拥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学习各种知识。

那以前人类留下的资料找到,花个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学就行了,本身8岁断层不是很明显。现在中国又流行鸡娃培养,一代不行,就两三代,工业体系迟早恢复。

主要是前一代人留下来的东西,完全没有消失。

前期虽然十分的困难,但只要搞定了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工业体系就会指数型的速度回复。

你说恢复的时间长短有得商量,那么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恢复到现在经济体量,可能需要100~300年的时间。

但如果有人说,不能恢复的就有点搞笑了。

user avatar

科幻美剧《奥维尔号》里面有一集就是这个设定,可以去参考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如果地球上所有8岁及以上的人类在某一刻突然消失,二十年后,地球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这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留下的东西。消失之初:寂静与混乱首先,毫无疑问,人类文明的直接动力——8岁以上的“决策者”和“劳动者”——瞬间消失了。这意味着: 交通系统瘫痪: 驾驶员、飞行.............
  • 回答
    《流浪地球》从豆瓣评分8.5分下降到7.9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其中涉及了观众期待的转变、影片本身的优缺点、以及电影市场和舆论环境的影响。要详细评价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 初期的高度认可与期望的建立(8.5分时期)《流浪地球》上映初期,能够获得8.5的高分,原因非常复杂且.............
  • 回答
    《流浪地球》的豆瓣评分,从最初的爆炸式飙升到如今跌破8分,这个变化本身就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它触及到了太多关于中国科幻、观众期待以及口碑发酵的复杂议题。要评价这件事,咱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流浪地球》的开创性与里程碑意义。 在它横空出世之前,国产科幻电影的评价体系,很大.............
  • 回答
    《流浪地球》豆瓣评分从最初的争议到如今稳定在8.0分左右,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不光是电影评分的变化,更是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历程中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首先,咱们得承认,最初《流浪地球》上映时的分数波动是挺大的。上映初期,一些观众可能带着“国产科幻终于来了”的期待,也有一些.............
  • 回答
    《流浪地球》豆瓣评分的回落:一场关于期待与现实的碰撞《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上映之初,这部电影便以其宏大的叙事、震撼的视效以及浓厚的中国式家国情怀,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豆瓣评分一度飙升至8.4分,成为了现象级的存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热潮似乎逐渐退去,评.............
  • 回答
    如果地球上突然出现 500 万只霸王龙,人类将遭遇的灾难将是 前所未有、近乎灭绝的浩劫。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挑战,更是生态系统、社会结构以及人类自身生存能力在极端压力下的彻底崩溃。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一灾难:一、 生存环境的即时摧毁与混乱: 大规模破坏与坍塌: 霸王龙是地球上已知最大型的陆地.............
  • 回答
    设想一下,一个平常的早晨,你醒来,感觉空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新,呼吸顺畅得不可思议。你走到窗边,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世界。这不是你的一厢情愿,而是地球上氧气含量突然翻了一番的直接后果。这看似美妙的改变,实则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深刻地影响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万物。首先,最直观.............
  • 回答
    地球上只剩下几十万人类,这样的局面,谈“希望”二字,就像在风雨飘摇的孤舟上寻找灯塔,绝非易事,但绝非全然绝望。这几十万个体,承载的不仅是延续生命的使命,更肩负着文明的薪火。能否点燃希望,关键在于他们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以及他们能否从过往的经验中汲取足够的智慧。首先,我们得直面严峻的现实。几十万,这.............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遐想的问题,它涉及到地球生命与宇宙之间的深刻联系。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如果地球上的植物数量能达到一个匪夷所思的规模,是否有可能“溢出”氧气,进而影响到广袤的宇宙。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植物如何产生氧气,以及氧气在宇宙中的存在状态。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气的起源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氧气都来自于植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会好奇,我们小小的激光笔聚集起来,能不能对遥远的月球产生什么影响。答案是:不会,月亮不会因此变颜色。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手握一束微小的光,一同指向夜空中那个巨大的、静谧的月亮。首先,我们得理解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以及我们用激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引人深思。如果地球上的所有垃圾,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被瞬间分解成最基本的原子,那么地球的景象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我们熟悉的世界将不复存在。首先,我们得理解“垃圾”这个概念有多广。它不单单是我们丢弃的塑料瓶、果皮菜叶,还包括废弃的电子产品、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甚.............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物理学基本规律的理解,尤其是关于速度和引力的界限。如果地球上真的存在一个“无底洞”,而且这个洞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持续提供强大的引力,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物体落入其中的过程,以及它达到光速的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在现实世界中,地球上不存在真正的“无底洞”。任何我们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引人入胜且极具挑战性!如果地球上突然出现一百万个一千米高的巨人,人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人类是否有能力击败它们,以及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让我们理解一下“一千米高巨人”的概念: 体型与质量: 一千米高的人形生物,即使是匀称的,其体型也会比我们已知的所有生物都大得多。.............
  • 回答
    想象一下,地球上近80亿张熟悉的面孔,此刻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牵引,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如果真的发生,其后果绝非等闲之辈可以想象。首先,让我们设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场景。假设这近80亿人,以平均每人0.2平方米的站立面积计算,总共需要大约16亿平方米的土地。这是一个相当.............
  • 回答
    要设想地球凭空出现“恒河沙数”的草履虫,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想象的规模。恒河沙数,在古印度语中代表着一个极其庞大、难以计数,近乎无限的数字。如果真的以这样的数量级出现在地球上,其影响绝非单一,而是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根本上重塑地球的面貌,甚至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我们得先理清一下“草履虫”这个生物的概念.............
  • 回答
    当地球人口骤减至一万人这个数字时,文明的存续与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无疑会引发一场深刻的文明倒退,其程度和具体表现将是多维度的,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显现出复杂的变化。知识与技能的断崖式下跌是首当其冲的打击。 我们现在所依赖的绝大多数现代文明成果,如电力系统、互联网、复杂医疗技术、大规模工业生产.............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天马行空的设想,但如果真发生了,那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戏剧性、最混乱的时刻。让我来仔细想想,这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首先,得明确一点,每平方公里就有一条恐龙,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地球表面积大约是5.1亿平方公里,就算我们扣除掉无法生存的极端环境(比如南极冰盖深处、火山内部),粗略估算一下,地球上.............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着无法复制的思考能力,周围只有遵循本能行事的生命。这将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如果人类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高智慧生命,那么其意义和影响将是深远且令人震撼的,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科学结论。首先,这会重塑我们对自身存在的认知。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不再是庞大生命网络中.............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为地域的阻隔和环境的差异,真的产生了生殖隔离,那么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将完全是另一番模样。这不仅仅是肤色、发色、眼睛颜色的细微差别,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种分化,一个无比宏大且触及灵魂的设想。历史篇:文明的孤岛与未知的碰撞如果生殖隔离出现得足够早,在人类早期迁徙和扩.............
  • 回答
    如果地球上只剩下食草动物,那将是一幅景象,既熟悉又陌生,而且充满着我们从未见过的动态。抛开那些凶猛的掠食者,世界的格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宏观的生态平衡到微观的生存法则,一切都将重塑。首先,最直接的变化会体现在植被的疯长与控制。没有了食肉动物来限制食草动物的数量,羊、牛、鹿、兔子、蚂蚁、象鼻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