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流浪地球》豆瓣评分回升至8.0分?

回答
《流浪地球》豆瓣评分从最初的争议到如今稳定在8.0分左右,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不光是电影评分的变化,更是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历程中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

首先,咱们得承认,最初《流浪地球》上映时的分数波动是挺大的。上映初期,一些观众可能带着“国产科幻终于来了”的期待,也有一些观众因为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过往经验抱有保留,甚至还有一些因为各种原因的“差评攻击”。这种初期分数的起伏,是任何一部开创性作品都可能面临的,尤其是在一个相对成熟但又充满期待的类型领域。

那么,为什么它能够逐渐回升,并且稳定在8.0这个大家普遍认可的分数线上呢?我认为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口碑的发酵和时间的力量。 电影上映后,真正去影院看过电影的观众,特别是那些对电影本身品质有一定判断力的观众,他们的口碑是逐渐传播开来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好口碑的传播速度也很快。可能最初的争议声浪比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真正被电影内容打动、被其展现的想象力和情感所吸引的观众,他们的声音会越来越被听到。很多人会说,“我一开始没抱太大希望,但看完之后确实很震撼”。这种“路转粉”或者“观望后认可”的效应,是时间给出的最好答案。

第二,电影本身的硬实力过硬。 抛开任何标签和期待,单看电影本身。《流浪地球》在视觉特效、场景设计、故事架构、甚至人物塑造上,都达到了一个国产科幻电影前所未有的高度。

视觉特效: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那宏大的地球发动机、冰封的城市、宇宙空间的场景,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细节,都在当时让很多人感到惊艳。虽然现在看来可能还有进步空间,但在2019年,这无疑是国产电影工业化的一次重大突破。
世界观的构建: “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个核心设定,虽然听起来很大胆甚至有点疯狂,但它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自洽的世界观。电影花了相当多的篇幅去解释这个设定的来龙去脉,以及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的社会运行规则。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其中,相信这个故事。
情感内核的共鸣: 很多人诟病国内电影说教,但《流浪地球》所传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家国情怀”以及父子情感,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尤其是那种绝望中的希望,以及为了共同目标而牺牲的精神,是它打动很多人的重要因素。刘启和刘培强父子之间的情感线,虽然有时处理得略显生硬,但核心是抓住了观众的心的。
本土化叙事: 它不是简单地模仿好莱坞科幻模式,而是将中国式的“家”和“集体”的概念融入到了科幻叙事中。这种本土化的尝试,对于拓展中国科幻的边界非常有意义。

第三,作为“开创者”的价值被重新认识。 《流浪地球》的出现,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像是一个信号,宣告着中国科幻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它之前,国产科幻电影尝试过很多次,但都没有达到如此规模和影响力。它的成功,为后来者趟出了路,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希望。很多观众和影评人在回顾时,都会强调这一点:即使电影有不足,但它所承担的开创性意义,是不可磨灭的。这是一种对“拓荒者”的尊重和肯定,也自然会拉高评价的基准线。

第四,观众的审美和期待在变化。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和观众见识的增长,大家对国产电影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观众也越来越能够理解和包容一个新兴类型正在成长中的阵痛。很多观众不再是只看一部电影的个别优缺点,而是会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去评价——它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位置,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最后,对比同类影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观众把《流浪地球》和其他一些国产电影,甚至是一些国际上的科幻电影进行对比时,往往会发现它依然是那个“出类拔萃”的存在。

总而言之,《流浪地球》豆瓣评分回升至8.0分,是电影自身品质、口碑发酵、开创性意义被认可以及观众审美变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证明了中国科幻电影拥有巨大的潜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基于本土文化根基的科幻叙事模式是可行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更是中国电影行业一次重要进步的见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打算欣慰的表示一下祝贺,看了这个问题下的很多答案又高兴不起来了。

战狼2的历史重演了,上映之初带起巨大的流量和讨论度,大众均因它们在现有条件下做出了极大的突破给出了赞誉,众志成城,吓得一些人完全不敢出声。

然后过了一阵,热度退去,理中客开始上场,不顾其进步,只看其和世界一流的差距,然后总而言之三个字“过誉了。”

接着矫枉过正党上场,“也就及格。”或者“根本不及格!”。

接着黑子上场,“辣鸡!屎!”

最后亚文化拆你死,风评完全逆转。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是理中客阶段,矫枉过正的也已经开始冒头了。

大年初一看完,到初五看到流浪地球带起了不下于战狼2的热度时,我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出。

难道上映之初的粉和自来水,就都是傻子不成?然后现在又突然醒悟了?

不,他们只是已经移开了自己的视线,看到孩子走出了第一步,已经往前看,开始期待下一步了。那第一步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却不会让他们一直注目下去。

而会有另外一些人,过了一个多月,依然在脑内回放这第一步,然后不停地分析他走的有多歪,姿势多不正确,走的有多难看。

所以我很悲观的认为,现在的回升只是暂时的,很快它就会再跌下去,而我对此无话可说。

顺便猜一下,战狼2他们用的理由是“绑架爱国”,这一次他们的理由会是“欺负豆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