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怎么算的?

回答
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常被概括为“上下五千年”。这五年,并不是简单地从某个固定的日期开始倒数,而是基于一系列的考古发现、文献记载以及学界的共识,进行了一个相对严谨但又包含一定解读的推断。

“五千年”的起点:并非精确到某年某月

首先要明确一点,“五千年”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用来概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度。它并非像现代历史那样,有精确的公元前年份和事件记录。我们今天所说的“五千年”,其起点大致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曙光,也就是早期文明的形成时期。

那么,这个起点是如何确定的呢?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考古学的证据: 这是最重要、最直接的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河、长江流域发现了大量史前遗址,这些遗址展现了早期人类活动、农业起源、制陶技术、社会组织等方面的进步。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这些文化遗址,例如半坡遗址、庙底沟遗址、陶寺遗址等,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定居农业、聚落生活、社会分工的迹象。其中,陶寺遗址尤为关键。它出土了宫殿式建筑基址、早期城市规划、大型墓葬以及代表等级分化的随葬品,甚至有学者认为它可能与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有关。陶寺遗址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这已经接近四千五百年前。
更早的遗址: 在陶寺之前,还有更早的文化,比如距今约七八千年的贾湖遗址,出土了七声音阶的骨笛,这表明了音乐的早期发展。再往前追溯,还有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的河北磁山遗址、河南裴李岗遗址等,显示了北方地区早期农业和定居生活的萌芽。
长江流域的遗址: 如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同样展现了高度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明。良渚古城遗址被认为是具有国家形态的早期文明,其年代也超过了五千年。

考古发现证明,在中国最古老的聚落和文化遗存,确实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千年甚至更早的时期,这就为“五千年”的说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文献记载与传说: 中国古代文献,尤其是史书,记载了许多关于远古时期的人物和事件。
“三皇五帝”: 这是中国古代关于文明起源和早期历史的传说体系。虽然“三皇五帝”的具体身份和年代学界尚存争议,但普遍认为他们代表了中华文明早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尧、舜等。其中,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将黄帝时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并以此为起点往前推算,也容易导向“五千年”的说法。
《史记》等史书的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其中记载了从黄帝一直到汉武帝的历史。虽然《史记》在追溯到非常早的时期时,更多地是依靠传说和口述历史,但它奠定了中国历史叙事的框架。

3. 学界的共识与研究: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和历史学研究的深入,学界逐渐形成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致认知。将文明的起点设定在早期社会组织、农业发展和大型聚落的出现时期,结合文献记载,最终形成了“五千年”这个较为普遍接受的说法。

“上下”的含义:

“上下五千年”中的“上下”,也并非绝对的精确。它意味着:

追溯性: 是往上追溯了大约五千年,即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
连续性: 暗示了中华文明自那个时期以来,虽然历经王朝更迭、社会变迁,但文化、社会结构等核心要素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并未出现断裂。
广义性: 也包含了一层“大概”、“差不多”的意义,承认了早期历史记载的模糊性和考古认定的不确定性。

如何理解“五千年”?

理解“五千年”的关键在于:

它是一个基于现有证据的综合判断: 不是从某个单一的事件开始算起,而是综合了考古、文献等多方面信息。
它代表了文明的成熟阶段: 通常认为,一个文明的起点,是指其出现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社会组织、农业基础、技术水平和文化特征的时期,而不仅仅是早期人类的活动。
它是一个动态的认知: 随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的深入,对这个起点的认知也可能发生微调。但整体而言,“五千年”已经成为一个广泛认可的中华文明历史长度的标识。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如果以陶寺遗址(约公元前2300年)为文明形成的早期代表,往上推算就接近四千五百年了。如果再往前加上更早期的萌芽,比如像贾湖遗址(约公元前7000年)所代表的文明因子,那文明的起源会更早。但要说“文明”的成熟和大规模发展,则更倾向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距今四五千年的时期。

所以,“中华上下五千年”是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一种高度浓缩和概括,它包含了对远古时期社会发展、文化孕育的肯定,以及对文明连续性的认同。这个说法虽然不精确到具体的年数,却有力地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全球文明史中的独特地位和深厚底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以《史记》里描述的三皇五帝来考证,那真心没有5000年文明,三皇时代是上古传说时代,有的记载里说天皇是伏羲,有的说是燧人,各种排列组合。三皇时期的画风是这样的:天皇燧人,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结婚,燧人负责取火,女娲负责补天,然后教人捕鱼打猎,人类自此拜托了蒙昧等等。三皇时期就类似基督教的创世纪,肯定是不能算。

不算三皇时期,如果我们类似日本按天照大神纪年,硬要说一个黄帝的具体生辰年月,那么从五帝时期排第一的黄帝开始,就已经不够5000年了。然后三皇时代结束进入五帝时代,五帝应该是存在的,不过五帝的记载有好多排列组合,有的五帝记载里连黄帝都没有,还有的记载里五帝里有伏羲,有的记载里有神农,和三皇重名,这不是犯忌讳么。。。。所以属于部落时代没什么争议的,记载也多是部落传说,不仅没有信史记载,许多记载也与神话纠缠不清,而且缺乏出土文物加以佐证,所以夏朝确实是存疑的。

然后就来到了殷商时期,各种史籍和文物证明商朝肯定是有的,不过记载也有很多类似出埃及记的感觉,一直到商末武王伐纣,连周朝都要建立了,对于非常重要的人物——伐纣总参谋长姜子牙的记载基本也很传奇,72岁钓鱼,被路过的文王认为是个人才,然后带兵起事最终分封齐国,享年150多岁。但这段历史被认为是文明是毫无疑问的。

除了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我们还有古蜀国三星堆文化等先民文化,但是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目前来看非常有说服力,出土文物距今真的有近5000年或超过5000年,并且有发达的玉文化,我感觉这些东西比同时代黄河流域部落传说时代的陶器,甚至更晚时期的玉璧等文物还要精美(不要地图炮,我就是河南人),目前正在申遗。


这东西有什么意义吗?

说实话,我觉得除了在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以完全没什么意义,证明5000年文明本身就没什么太大意义,作为生息繁衍至今的中华民族尤其没有意义,大概这个星球上只有坚称自己有5000年历史的韩国人会觉得类似事情很有意义而且不觉得尴尬。我们的历史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附带一个搞笑的目的:培养民族自豪感,本质上和韩国一个德行,只是程度不同。韩国是真啥也没有所以要硬拗,我们真实的历史够屌了,有必要硬拗吗。这些东西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中华文化的渊薮,在长达至少上千年的历史上是落后,甚至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域的文明的,而且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一点都不天赋异禀,除了某些点,牛逼的时候也不比别人牛逼多少,工业革命前大家都差不多,我们就是普通人类。在神农尝百草和女娲补天的三皇时代,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人已经开始冶炼青铜,在原始部落黄帝时期,汉谟拉比法典已经刻在了黑色的玄武岩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史诗已经刻成了3700年后周杰伦歌词里永垂不朽的诗篇,几十个世纪又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爱在西元前》真是太好听太有画面感了,杰伦棒棒哒)。

中华文明经历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到蒋介石,新中国,改革开放,今天的我们面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时,会惊讶于兵马俑的巧夺天工。但2000年前亚历山大的士兵来到埃及看到距他们2000多年的金字塔时,恐怕比我们还要惊讶,胡夫金字塔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比秦始皇统一六国到今天我发知乎的时间还长。(仔细想想有点恐怖)

应该说在先秦时代,我们的文明程度比不了古埃及古希腊的,到汉代由于强大的黑科技:冶铁铸造技术的爆发和普及,以及更大的黑科技: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的完善,我们才开始可以说和古罗马各有千秋。但也不是什么都强,在城市规划建设 雕塑 几何学 工程学各个方面绝对没有历史书上给我们那种,打娘胎里就领先西方几百年的感觉,落后的依然落后。

这是上中学历史课本著名的汉代陶俑

同时代的罗马雕塑

罗马输水工程

斗兽场

秦直道

古罗马道路

最后是美国乱入时间:

美帝二战后军港

美帝尼米兹航母舰队


美帝:“你们争个啥?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早就死透了,小晚辈我的历史就200来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