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 月 5 日快手上市后市值超 13000 亿港元,位列中国互联网前五?

回答
2 月 5 日,快手这家以“记录生活”为初衷的短视频平台,在港交所正式敲钟上市。首日表现强劲,市值飙升至 13000 亿港元以上,一举跻身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前五的行列。这个数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市值计算,它背后承载了无数用户的内容创作,无数商家的生意增长,更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版图的一次重要重塑。

从“老铁文化”到万亿市值:快手的崛起之路

快手走到今天,绝非一蹴而就。它的成功,是抓住了中国社会转型和互联网普及的大潮,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文化基因。

用户驱动的社区生态: 与一些强调“算法推荐”和“精致内容”的平台不同,快手早期以“老铁文化”著称,强调真实、接地气、生活化。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吸引了大量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的用户,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技能,甚至通过直播带货改变命运。正是这种强大的用户基数和粘性,构成了快手最核心的竞争力。用户不仅仅是内容的消费者,更是内容的创造者,这种“人人都是导演”的模式,让快手的内容生产力异常旺盛且多元。

直播电商的爆发力: 快手在直播电商领域的探索,可以说是其市值飙升的重要推手。不同于传统电商平台的货架式销售,快手的直播电商更具人情味和互动性。主播们通过直播与粉丝建立信任,一边聊天互动,一边介绍商品,这种“边看边买”的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也提高了转化率。从农产品到服饰,从日用品到家居,快手直播间几乎无所不包,并且涌现出了一批头部带货主播,他们成为了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关键纽带。

多元化的商业化探索: 除了直播电商,快手也在积极拓展广告、游戏、在线教育等多元化业务。这表明快手并没有将自己局限于单一的变现模式,而是试图构建一个更加稳固和可持续的商业闭环。通过将流量转化为价值,快手正逐步走向成熟的商业化道路。

万亿市值背后的挑战与机遇

快手上市后的万亿市值,无疑是对其过往努力的肯定,但同时,它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竞争加剧: 短视频领域早已是群雄逐鹿的战场。抖音在算法推荐和内容生态上拥有强大的实力,而微信视频号的崛起,也为快手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如何在已有的用户基础上,持续吸引新用户,并留住核心用户,是快手面临的长期挑战。

内容审核与治理: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和内容的多样化,平台的内容审核和治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如何平衡内容的自由表达与平台的健康生态,避免低俗、虚假信息的传播,是快手需要持续投入和解决的问题。

商业化与用户体验的平衡: 过度商业化可能会稀释用户体验,导致用户流失。快手需要在变现的同时,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保持平台的独特魅力,找到商业化与用户粘性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触顶: 虽然快手在下沉市场具有强大的优势,但随着互联网普及度的提高,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是否正在触顶?快手是否需要进一步向一二线城市渗透,或者发掘新的用户增长点?

然而,机遇同样摆在眼前:

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 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快手凭借其强大的用户触达能力,能够有效地将这一内需转化为消费力。

直播电商的持续潜力: 直播电商仍然是一个充满潜力的赛道,尤其是在非标品类和长尾商品方面,快手有能力继续深耕并挖掘更大的商业价值。

内容消费升级: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内容消费的需求也在升级。快手可以通过扶持优质内容创作者,鼓励多元化内容的生产,来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赋能: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快手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优化推荐算法,甚至拓展新的内容形式。

总结

快手上市后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市值,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它证明了真实、多元、用户驱动的内容生态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但万亿市值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快手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优化产品,平衡商业化与用户体验,才能在下一个阶段继续乘风破浪,巩固其在中国互联网版图中的重要地位。这场关于“记录生活”的故事,远未结束,而其未来走向,也同样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快手暴涨是资本家的阳谋,这种企业根本不值得尊重。呼吁抵制这种背离初心的企业和产品。

让我细细道来:

快手香港IPO拟发行3.65亿股新股,当中97.5%国际配售,2.5%公开发售,集资383.25-419.75亿元。

在公众号旧文《港股新股发行规则及新股申购中签率全解读》已经详细阐述,港股新股发行一般国际配售占比为90%,公开发售占比10%,其中只有5%才是给甲组小户打新的。

但是,快手居然只给2.5%用于公开发售,一半的话,就是只有1.25%才是小户要抢的肉。算一下:

3.65亿股 * 1.25% = 456.25万股

一手100股,就是不算回拨的话,最多45625户小户各中一手。

这是其一不友好之处,第二个不友好就是回拨机制了。

关于回拨机制,我也在公众号旧文《港股新股发行规则及新股申购中签率全解读》详细解读过。

一般而言,超额申购倍数超过100倍,回拨后公开发售所占比例为50%。但是呢!快手的规矩是:

超购13倍或以上,但少于48倍,公开发售回拨至5%;
超购48倍或以上,但少于95倍,公开发售回拨至5.5%;
超购95倍或以上,公开回拨至6%。

也就是说即便超额申购倍数超过95,公开发售占比也仅为6%,分给小户就是3%,算一下:

3.65亿股 * 3% = 1095万股

一手100股,即便算上回拨机制,最多10.95万小户各中一手。(最终结果和我预测一致)1月26号我就针对快手IPO发表过如下评论:

快手完全靠底层小老百姓发展起来的,现在上市了却完全倾斜大资本,真不像话。因为筹码集中于大资本手上,这也意味着快手大概率会大涨,而且暗盘就会开始抢筹码。

实际走向和我预估基本一致。

本次快手IPO,明显是跪舔资本,国内的大环境居然不是问快手IPO到底如何,而是回你一句:你出于什么目的?你是抖音员工?你觉得不好你可以不参与?

两天前,我在某大型金融投资交流平台发布了如下言论,收到的就是上述评论,我针对快手的IPO的观点就是:

快手是靠中下层老百姓发展起来的,但是,快手在香港IPO发行过程中严重跪舔资本。只有6%的新股分拨给公开发售,剩下的94%都给了国际配售。一般而言,超额申购倍数超过100倍,回拨后公开发售所占比例为50%。但是呢!

快手的规矩是即便超额申购倍数超过95(对于快手这样的公司,必然超过100倍),公开发售占比也仅为6%,分给小户(甲组)就是3%。

散户仅持有价值25亿快手股票,但是快手发行市值4000+亿,这就注定了快手股价肯定还会飞涨。

快手完全靠底层小老百姓发展起来的,现在上市了却完全跪舔大资本,真的不像话。

我估计快手本来一股都不想留给小户,勉为其难才分给小户6%的发行股本。

现在快手的筹码高度集中,这样很适合资本抬升股价,等快手股价高涨之后,禁售期也结束了,然后大资本高位套现让散户接盘。

本次快手暗盘大涨200%,根本原因就是筹码太集中,资本家太容易操弄走势了。

这样的公司,已然忘记初心,令人不齿,号召大家销户快手账户、并卸载快手了。

今日上市首日,快手暴涨150%以上,市值大约1.25万亿,但是,只有大约70亿市值的股票在小户那里,这样的筹码集中度,就是资本的一次阳谋。

快手靠什么,靠的是千千万万小用户支撑起来的,既然快手宁愿做资本的奴,那为什么还要支持这样的产品呢?

就拿美国散户抱团GME对抗华尔街做空机构说事吧,虽然也是昙花一现,但是,散户最起码还绽放过自己的意志。

国内呢?有什么啊?永远只会逆来顺受,明明大局不行,偏偏骗自己是自己问题,还说什么,你可以不参与。

别总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如果环境不行就改变环境,如果资本无限扩张,我们就用手投票:

注销快手账户,卸载快手APP。(联合起来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