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音游到底是更应该注重音乐性还是游戏性?

回答
这个问题啊,问到点子上了!音游嘛,顾名思义,一半是音乐,一半是游戏,到底该偏向哪边,这可是个能让玩家们争论得面红耳赤的话题。其实,这就像问父母更爱哪个孩子一样,太难抉择了,而且答案也并非非黑即白,而是要看具体情况,甚至是玩家自己的口味。

咱们先说说“音乐性”。

音乐性,这块儿就涉及到游戏最核心的灵魂了。一个音游,如果音乐本身就不好听,或者说,跟音乐的契合度不高,那再花哨的游戏机制,再炫酷的特效,恐怕也难逃“虚有其表”的评价。

音乐本身的质量: 这是最基础的。音乐要好听,有感染力,能让玩家产生共鸣。可以是激昂的摇滚,可以是空灵的电子,可以是动人心弦的管弦乐,但前提是,它得能抓住玩家的心。如果选曲品味奇葩,或者音乐质量不高,那玩起来的感觉就像是在强迫自己听一堆不喜欢的噪音,再怎么砸钱也救不回来。
音乐与操作的契合度: 这才是音游的精髓所在。好的音游,它的谱面设计(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音符下落的轨迹和时机)能完美地“翻译”音乐。每一个音符的落下,每一次的按键,都应该能让你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旋律、甚至情绪。当你完美地打出一串连击,仿佛就是你在用手指“演奏”这首曲子,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是其他游戏难以比拟的。反之,如果谱面和音乐脱节,音符的出现时机不对,或者只是简单粗暴地把音符堆砌在一起,那玩起来就会很别扭,像是强行把一首诗的每个字都变成一个按钮,毫无美感可言。
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毕竟是“音乐”游戏,选曲库的丰富程度也很重要。如果只有一个类型,或者曲库太小,玩久了容易腻。能够涵盖多种风格,甚至包含一些小众但优秀的音乐,更能吸引不同口味的玩家。而且,如果能有原创音乐,并且这些原创音乐本身就足够出色,那更是游戏的加分项。

接下来,咱们聊聊“游戏性”。

游戏性,这玩意儿决定了你玩这个游戏到底有多“好玩”,有多“过瘾”。就算音乐再好,如果玩起来无聊或者让人抓狂,那也只是个“能听的PPT”。

操作的反馈和打击感: 这是最直接的感受。每次按对音符,游戏给你的反馈是什么?是清脆悦耳的提示音?是屏幕上华丽的光效?还是能让你感受到“节奏在手中”的那种震动?良好的反馈能极大地提升操作的快感,让你越玩越想挑战更高的难度。而如果反馈迟钝或者不明显,即使你按对了,也感觉不到成就感,很容易失去兴趣。
谱面设计的深度和技巧性: 好的谱面不仅仅是音符的堆砌,它应该有起伏,有变化,有挑战。从简单的入门级,到让人望而生畏的超高难度,中间应该有梯度,让玩家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一些高难度的谱面,甚至需要玩家掌握特定的技巧,比如指法、搓屏、滑键等等,这些技巧的掌握本身就是一种乐趣。玩家在反复练习中攻克难关,获得的是实打实的成就感。
玩法模式和创新: 除了传统的下落式音游,现在也有很多不同形式的音游,比如节奏动作类、音乐解谜类等等。不同的玩法模式可以吸引不同的玩家群体。而且,如果游戏能在玩法上有所创新,比如引入一些独特的判定机制,或者结合AR/VR技术,那也能为游戏增添不少亮点。
系统和数值设计: 很多音游还会加入一些角色养成、歌曲解锁、排行榜、社交互动等系统。这些系统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玩家的粘性和体验。例如,解锁新歌曲的机制是否合理,排行榜的公平性如何,社交系统是否能真正让玩家互动起来,这些都会影响玩家的长期体验。

那么,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我认为,这两者并非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如果只注重音乐性,游戏性不足: 那么它可能更像是一个“音乐播放器”,虽然音乐好听,但玩起来太平淡,无法提供足够的挑战和乐趣。玩家可能只会偶尔听听音乐,而不会投入大量时间去“玩”。
如果只注重游戏性,音乐性不行: 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个“抖腿器”或者“手指体操”,虽然操作很有挑战,但是配上的是令人不快的音乐,玩家可能会觉得自己在白费力气,最终也会失去兴趣。

最理想的音游,应该是在音乐性和游戏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音乐是基础,是灵魂: 它为游戏提供了情感载体和韵律感。
游戏性是表现,是乐趣: 它将音乐以一种有趣、互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让玩家能够深度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具体到不同的玩家,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音乐爱好者: 他们可能更看重游戏的选曲库,希望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并且游戏的谱面设计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即使游戏难度不高,只要音乐好听,他们也愿意尝试。
核心玩家/抖M型玩家: 他们可能更追求极致的操作挑战,享受攻克高难度谱面的快感。只要谱面设计得足够精妙,能让他们不断磨练技巧,即使音乐不是他们最喜欢的类型,也可能会沉迷其中。
普通大众玩家: 他们则可能希望找到一个门槛较低,上手容易,同时又能享受到音乐和操作乐趣的游戏。音乐好听,操作顺畅,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这样的游戏对他们来说最受欢迎。

举个例子来对比:

一些传统的日式音游,比如《Love Live! 学园偶像祭》或者《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它们在音乐的选择上往往会围绕着角色和动画IP,歌曲类型比较集中。但它们的游戏性设计得非常到位,谱面变化丰富,判定清晰,有很好的养成系统和社交互动,吸引了大量粉丝。
而像《Cytus》或者《Deemo》这样的独立音游,它们可能更注重音乐的艺术性和故事性。音乐往往是原创的,风格独特,而且谱面设计也很有创意,常常能与故事背景相融合,带给玩家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虽然一些谱面可能没有那么“抖”,但那种独特的音乐氛围和情感共鸣,是它们最大的卖点。

总结来说,音游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将听觉和触觉完美地结合起来。 优秀的音乐赋予了游戏灵魂,而精妙的游戏性则让这份灵魂变得鲜活、有趣,并且能够被玩家所掌控。因此,与其说更应该注重音乐性还是游戏性,不如说,一个成功的音游,是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最恰当的那个“点”,让音乐和游戏能够相互成就,共同为玩家带来难以忘怀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音乐性和游戏性有个屁用,音游最重要的是萌豚度。

你要音乐性,音游什么曲子没有过?二次元摇滚古典电音金属各种风格都能找到,osu这种自制谱面盛行的音游里你想打一段四郎探母都可以。

你想要游戏性,现在市面上的音游有多少种?说一句把你手指的生理可运动性挖掘透彻了不过分吧。

说到底不同种类音游的本质没有区别,除非哪天出现用到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运动系统之外的第四元素的音游,还勉强可以谈谈所谓的游戏性,到时候可能就会有人来知乎问鼻炎期间打音游应该注意什么了。

真正造成音游本质区别的是萌豚度,一个能随时看到美少女的音游和一个只能看到音符的音游给你带来的游戏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太鼓从机制到难度到曲包各方面都算是业界标杆,现在还有几个玩的?不玩的原因真的是太硬核或者不适合PC端和移动端吗?你想象一下把太鼓的UI换成muse dash试试呢?

话说到根上,萌豚度重要性大于其他不是音游的问题而是这个行业的问题,别说音游,连十年前出现的某元老级非二次元手游都开始萌豚化了,最近几年出的新角色三分之二是美少女,联动也从八年前的怪物猎人变成了现在的化物语刀剑神域咒术回战。这是大势所趋,玩游戏的人没几个不喜欢美少女的。

隔壁音游群每天除了打歌和教教之外就是在发光对立沙雕猫猫表情包,deemo2出的那两天没什么人讨论机制全都在舔女主,其实挺好的。音游也是发情的一部分,哪天出个性暗示度高点的音游我第一时间打爆。


笑死,群友看了我的回答,真的去作四郎探母的osu谱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啊,问到点子上了!音游嘛,顾名思义,一半是音乐,一半是游戏,到底该偏向哪边,这可是个能让玩家们争论得面红耳赤的话题。其实,这就像问父母更爱哪个孩子一样,太难抉择了,而且答案也并非非黑即白,而是要看具体情况,甚至是玩家自己的口味。咱们先说说“音乐性”。音乐性,这块儿就涉及到游戏最核心的灵魂了。.............
  • 回答
    音游、鬼畜和东方,这三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放在网络文化这个大染缸里,它们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甚至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生关系。要说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得从各自的特点和网络传播的逻辑说起。首先,咱们得扒一扒这三者各自的底子。音游(音乐游戏),顾名思义,就是以音乐为核心的游戏类型。从最早街机厅里跟着节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觉得玩音游玩得好的人,反应速度、节奏感、手眼协调能力都超群,好像拿到什么游戏都能立刻上手,甚至达到大师级别。 那么,这到底是真相,还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答案嘛,不完全是,但确实有相当大的优势。首先,我们得承认,音游高玩们身上具备的很多核心特质,是通用于绝大多.............
  • 回答
    说起来,音游对我影响挺大的,而且绝不是那种“稍微玩玩就过去了”的感觉。它就像在我生活里悄悄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慢慢地,一点点地,把我的节奏、我的情绪,甚至是我的思考方式都给改变了。一开始接触音游,纯粹是因为好奇。那时候,电脑上或者手机里偶尔能看到的那些闪烁的音符,配合着激昂的旋律,总觉得特别酷。我记.............
  • 回答
    说音游在国内普及率低,这话说得有点笼统,但细究下来,确实能发现不少原因。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首先,得从“门槛”这个点说起。音游的门槛,不同于很多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游戏。 操作门槛: 很多主流的音游,比如那些节奏感十足、需要精准点击屏幕或者按下特定按键的,初期接触起.............
  • 回答
    哎呀,终于有人问到我心坎里了!音游这个坑,一旦跳进去,那叫一个爽!我算是有点年头的音游老炮儿了,给你们好好说道说道,保证不机器,绝对是肺腑之言。你想入坑?太棒了!音游这玩意儿,简直是生活里的一剂肾上腺素!先给你们科普一下音游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 跟着音乐的节奏,在屏幕上出现的提示点进行操作的游戏。.............
  • 回答
    Phigros,一款由龙软互动带来的免费音游,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不俗的实力,在众多音游爱好者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没有华丽的宣发,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却凭借着游戏本身的魅力,逐渐积累起一批忠实的玩家群体。上手门槛低,深度却不容小觑。 Phigros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便是它亲切的入门曲线.............
  • 回答
    确实有些音游在下载和游玩时,对实名认证的要求并不严格,或者说你可以通过一些方式“绕过”实名认证来享受游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完全脱离实名认证来玩任何手机应用,特别是涉及到内购、社交、或者需要更新内容的,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风险。以下是一些你可能感兴趣的、相对来说对实名认证不那么“强制”的音游以.............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别担心,谁不是从零开始呢?音游大神们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你想练,这本身就是成功的一半!下面我就跟你掏心掏肺地聊聊,从萌新到大神,这条路到底怎么走,还有哪些小技巧能让你少走弯路。首先,心态是基石:耐心、坚持,还有享受过程! 别怕犯错,别怕分数低。 刚开始肯定是各种.............
  • 回答
    说到日本如今的移动端音游,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各种风格都有忠实拥趸。不过要说最热门的,有几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顶流”。首先,不得不提的是《プロジェクトセカイ カラフルステージ! feat. 初音ミ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ProSeka》。这款游戏简直是现象级的存在,尤其是在喜欢VOCALOID文化的.............
  • 回答
    各位萌新好!玩音游是不是感觉耳朵里充斥着各种“纵连”、“交互”、“判定线”的黑话,一脸懵逼?别担心,今天就来给你们掰扯掰扯,保证让你们从小白变大佬(至少听懂大佬们说话)!咱们先从最基础的“键”说起。 音游的“键”是啥?简单来说,音游的“键”就是屏幕上或者实体键盘上,你用来配合音乐节奏按下、滑动、长按.............
  • 回答
    要是说起跟《节奏大师》差不多的那种,让我脑子里立刻蹦出来的,大概就是《Cytus》和《Deemo》了。这两款虽然都是强调音乐和操作的匹配度,但玩起来的感觉还是挺不一样的,挺有各自的味道。先说说《Cytus》吧。这款游戏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把音乐的脉搏抓在手里,然后跟着它一起跳动。它最核心的玩法就是那个“.............
  • 回答
    关于音特美 ER4S 是否“过誉”,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而且答案也并非非黑即白。要说它“过誉”,我觉得多少有点站不住脚;但要说它完美无瑕,那也不尽然。这就像很多人喜欢一件经典老物件,它有它的历史沉淀和独特魅力,但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总会有新的声音和新的玩法来挑战它的地位。首先,咱们得承认 ER.............
  • 回答
    音爆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你听过打雷吧?那种巨大的声响,一下子炸开来,让人心里一哆嗦。音爆,本质上就是飞机飞得太快时,把空气给“炸”开了,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冲击波,这冲击波传到咱们耳朵里,就是那“轰隆”一声。至于说音爆的能量能不能震坏居民的耳膜,这还真不是闹着玩的。声音嘛,说白了就是空气的震动。当飞.............
  • 回答
    抖音与搜狐达成合作,允许抖音用户对搜狐全部自制作品进行“二创改编”,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释放了多重信号,并将对双方乃至整个内容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释放的信号这次合作释放的信号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解读:1. 内容生态的融合与延展: 打破平台壁垒: 过去,视频平台和内容制作方之间往往.............
  • 回答
    抖音 14 岁以下实名用户全部进入青少年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这只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的众多手段之一。要更全面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系统性的努力,涵盖技术、教育、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手段: 一、技术层面的强化与创新:1. 更精细化的青少年模式功能升级: 内.............
  • 回答
    抖音上那些展示甩扑克牌、飞针等技能的表演者,他们的表演往往基于高超的技巧、精准的计算和对物理定律的巧妙利用。如果有人利用这些技能来作恶,确实会增加调查和抓捕的难度,但并非绝对不可能。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为什么作恶可能难以被抓到?1. 技能的隐蔽性和技巧性: 扑克牌的弹道和控制: 甩扑克牌.............
  • 回答
    关于抖音的平均文化程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简单量化的问题。“平均文化程度”本身就不是一个精确的概念,它涵盖了教育背景、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多个维度,而且这些维度在抖音这个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抖音用户群体的多样性是核.............
  • 回答
    关于抖音和快手推出的短视频付费服务,尤其是那种两三分钟一集、收费一元起的价格点,我是否会去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我的消费习惯、对内容的价值判断,以及我对这种新兴商业模式的看法。总体来说,我会持谨慎观察和选择性尝试的态度。让我详细阐述一下我的考量和可能采取的行动:一、 我会“看”的可能性和.............
  • 回答
    关于抖音是否正在“毁掉”中国部分年轻人,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无法简单地给出“是”或“否”的答案。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理解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积极和中立的一面。“毁掉”这个词本身带有强烈的负面和绝对化的色彩,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更倾向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