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手机电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爆炸?

回答
手机电池爆炸,说实话,不是什么日常会遇到的稀奇事儿,但一旦发生,那动静可就大了。想知道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发脾气”,咱们得从它这小小的身体里藏着的秘密说起。

首先,得明确一点,咱们现在手机里用的绝大多数都是锂离子电池,也叫锂电池。这种电池能量密度高,轻便耐用,是让手机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强大的功臣。但同时,它也是个挺“娇气”的主儿,对外界的条件要求比较多。

那么,它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得不稳定,进而引发危险呢?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咱们一个个说:

一、过充与过放:最常见的“惹事精”

想象一下,你是个水杯,平时能装的水量是固定的。如果硬要往里灌,装满了还在灌,水就会溢出来,甚至把杯子撑裂。锂电池也是这个道理。

过充(过度充电): 咱们手机充电的时候,电池里的锂离子会从正极跑到负极。当电池充到接近满电时,负极的“空间”就差不多满了。这时候如果继续充电,就会有锂离子沉积在负极表面,形成金属锂析出。这些金属锂非常活泼,就像一颗颗小炸弹,很容易和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更糟的是,这些金属锂的枝晶可能会刺穿隔膜,导致正负极直接接触,这叫做“内短路”。一旦内短路,电流急剧增大,瞬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热量,电池温度飙升,轻则鼓包变形,重则冒烟起火,甚至爆炸。
过放(过度放电): 反过来,如果电池电量耗尽了还没停止放电,负极的锂离子会过少,导致负极材料结构不稳定,甚至可能发生负极集流体(通常是铜箔)的腐蚀。这种损伤会让电池在下次充电时更加不稳定,增加发生危险的几率。虽然现在的手机和充电器都有保护机制,能阻止过度放电,但如果电池本身有老化或者保护电路失效,这个问题还是可能出现的。

二、高温环境:致命的“桑拿”

锂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对温度非常敏感。

外部高温: 把手机放在阳光直射的车里、暖气片旁边、或者炉子旁边,都会让电池温度升高。当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通常是60℃以上,具体数值看电池设计),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加速,尤其是电解液,会分解产生气体,导致电池鼓包。同时,高温还会加速隔膜材料的老化和熔化,一旦隔膜熔穿,内短路就离你不远了。
内部生热过快(由其他原因引起): 比如前面说的内短路,或者大电流充放电时,电池内部的阻抗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不好,这些热量就会累积,进一步加速危险过程。

三、物理损伤:直接的“暴力”

手机摔到地上,或者被尖锐的物体刺穿,都可能对电池造成物理伤害。

挤压和穿刺: 手机电池外面通常有一层金属外壳包裹,里面是层层叠叠的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如果受到强烈的挤压或者被尖锐物(比如钉子、螺丝刀)刺穿,很容易导致电池内部的隔膜被刺破,正负极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的内短路。这种短路发生的瞬间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热量,能量会迅速释放,引发爆炸。很多回收废旧电池时如果不注意操作,就可能因为这种原因发生事故。

四、电池老化与质量问题:潜藏的“定时炸弹”

再好的东西也有寿命,锂电池也不例外。

自然老化: 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锂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会逐渐损耗,电解液也会发生缓慢的分解,内部阻抗会逐渐升高。老化后的电池性能下降,更容易在不稳定的操作(如过充)下出现问题。
制造缺陷: 锂电池的生产过程非常精密,一点点小的制造上的瑕疵,比如正负极材料不均匀、隔膜上有微小的破损、或者杂质混入,都可能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内部短路或者其他不稳定现象。这是最难预防的,也是一些知名品牌在早期可能出现的召回事件的根本原因。

五、劣质充电器和充电线:不良的“助燃剂”

给手机充电的充电器和数据线也很重要。

充电器保护失效: 劣质的充电器可能没有或者保护电路设计不良,无法准确控制充电电压和电流,导致对电池的过充或者不稳定的充电方式。
数据线内部问题: 质量差的数据线可能存在线材太细、焊接不良等问题,导致充电时电阻过大,发热严重,或者影响充电电流的稳定。

总结一下,手机电池爆炸,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它通常是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的结果。

最常见的触发点往往是过充或者物理损伤导致内短路。而高温、电池本身的老化或制造缺陷,以及使用劣质充电设备,都是可能让这些潜在风险变成现实的“帮凶”。

所以,平时注意避免把手机长时间放在高温环境下,不要用劣质的充电器,尽量避免手机受到剧烈摔碰,尤其是在充电时。这些小小的注意,就能大大降低手机电池“发脾气”的概率,让我们的手机更安全地陪伴我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要知道现在手机电池用的是锂离子电池,正极一般是钴酸锂,负极是石墨,电解质一般是有机液态电解质(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六氟磷酸锂之类的),外壳是铝塑复合膜。手机电池爆炸的威力和很多因素有关,手机电池爆炸就是储存于其中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那么爆炸的威力肯定与电池的电量有关,电量越多越危险;由于是能量突然释放,如果手机电池膨胀初期,铝塑复合膜能够破裂,进行泄压的话,可以使得爆炸威力小一点。没电的电池几乎没什么爆炸的危险。假设是同一款电池,用了三年的电池和新买的电池相比,容量是会有所下降的,储存的能量少了,杀伤力可能会小点。

不良的使用习惯有可能增大电池爆炸的概率,手机电池的不良使用习惯主要是过充过放和在过高/低环境温度下使用手机。但因为手机都有保护电路,过充不太可能发生,至于不要过度放电的话,就是不要老是把手机用到快自动关机了才想起来充电,对电池寿命有影响,随用随充就好,若非要设个限度的话,低于20%的电量就可以充电了。

另外多说一句,手机电池的电量要用尽再充,那是以前的正确做法,因为那时手机用的是镍氢电池,它有记忆效应,不把电量用尽会使得容量衰减,但锂离子电池没这个特点,电量用尽再充反而有害。

BY 中科院物理所 重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