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湖北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回答
您好!关于湖北疫情何时是个头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关心湖北的朋友们都非常关注的焦点。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

1. 疫情的定义与“尽头”的含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们讨论的“尽头”指的是什么。在疫情防控的语境下,通常意味着以下几点:

大规模、高发性的疫情得到控制: 新增病例数量大幅下降,并且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甚至接近于零。
医疗系统不再承压: 医院的病床、ICU、医护人员等资源不再因为新冠疫情而紧张。
社会生活恢复正常: 居民的日常出行、工作、学习、社交等活动不再受到严格的限制,可以像疫情前一样进行。
病毒传播风险可控: 即使出现个别病例,也能通过快速的流调、溯源和隔离措施将其扑灭,不会形成大范围的社区传播。
长期的影响降至最低: 包括“长新冠”(Long COVID)等后遗症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也进入了一个可以管理的阶段。

2. 疫情的演变阶段(以湖北为视角):

我们可以回顾湖北在这次疫情中的经历,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爆发与高峰期(2020年初): 这是湖北,尤其是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期。病毒快速传播,病例数呈指数级增长,医疗资源挤兑现象严重,社会生活几乎停摆。
严防死守与控制期(2020年春节后至上半年): 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支援下,湖北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封锁措施(武汉封城等)。通过大规模的核酸检测、隔离、治疗,新增病例数量开始快速下降,并最终实现了清零。
常态化防控与零星散发期(2020年下半年至今): 在全球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中国采取了“动态清零”的策略。即使在湖北,也可能因为境外输入或其他原因出现零星的病例或小范围的聚集性疫情。这些情况都需要通过快速响应和严格的防控措施来控制。
与病毒共存或过渡到新阶段(未来的可能性):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病毒变异株的特点变化(如毒力减弱、传播力增强等),以及全球对疫情的认识和应对策略的调整,疫情的“尽头”可能意味着一个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在这个阶段,病毒可能仍然存在,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会大大减小。

3. 影响“尽头”到来的关键因素:

要判断湖北疫情何时是个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核心因素:

病毒本身的演变:
毒力: 如果病毒毒力持续减弱,疾病的严重程度下降,对医疗系统的压力就会减轻,“尽头”就越容易到来。
传播力: 如果病毒的传播力保持在现有水平或下降,并且疫苗和药物能够有效控制其传播,疫情就更容易被控制。
免疫逃逸能力: 如果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导致疫苗或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力下降,那么疫情防控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尽头”的到来也会被推迟。
疫苗的有效性与接种率:
疫苗的保护效果: 疫苗对预防感染、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性是关键。
接种率: 高接种率(特别是加强针)可以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显著降低病毒的传播和对医疗系统的冲击。在湖北,疫苗接种工作一直在进行,但达到理想的覆盖率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早期干预: 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在感染早期抑制病毒复制,减少重症和死亡,从而减轻医疗负担。
可及性: 药物的可及性和价格也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
全球疫情的控制情况:
境外输入: 由于全球疫情并未完全结束,湖北(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仍然面临境外输入的风险。边境管理和口岸防控是防止疫情反弹的关键。
国际合作: 全球在疫苗、药物、病毒监测等方面的合作,也可能影响到疫情的最终走向。
防控策略的调整:
“动态清零”的持续性: 过去几年中国采取的“动态清零”策略在控制疫情蔓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影响。未来防控策略的调整(例如,是否会转向“与病毒共存”模式,以及何时进行这样的调整)将直接影响疫情的“尽头”。
精准防控: 在未来,即使出现病例,更精准、更科学的防控措施(如快速流调、基因测序、目标性隔离)将有助于在最小的社会成本下控制疫情。

4. 湖北疫情目前的状况与展望:

自2020年以来,湖北的疫情已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在全国性的防控策略下,湖北经历了多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出现和扑灭,但总体上保持了较低的感染水平。

常态化防控下的低风险状态: 目前,湖北的疫情处于一个常态化防控的状态。这意味着仍然会偶尔出现零星病例或小范围的聚集,但整体上不会出现大规模爆发,医疗系统也不会因此而崩溃。
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应对: 随着病毒变异(如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其传播方式和致病性可能发生变化。这需要不断更新防控策略和疫苗技术。
未来的不确定性: 要给出一个确切的“尽头”日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取决于上述多种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因素。

5. 总结: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因此,回到“湖北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这个问题,目前看来,疫情并非是像2020年初那样“一刀切”的结束,而更可能是一个逐渐过渡、逐步放开,并最终与病毒长期共存的过程。

短期内: 湖北的疫情仍然会受到全球疫情和国内防控政策的影响,出现零星病例或局部聚集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我们可能还需要继续保持警惕,并配合必要的防控措施。
中期来看: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特效药的问世以及病毒变异株的特点变化,大规模爆发的风险将进一步降低,社会生活也将逐步恢复到更接近常态化的水平。
长期来看: 新冠病毒很可能不会完全消失,而是会成为一种季节性流行病或地方性流行病,类似于流感。届时,我们将学会如何与其共存,通过接种疫苗和采取适当的公共卫生措施来管理其影响。

最重要的信息是: 湖北省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并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国内形势调整防控策略。公众的配合,包括疫苗接种、个人防护等,也对控制疫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得到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建议您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通报和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3.18更新


什么都不说了,庆祝!

3.15更新

今天街面上开始有人了,管控措施虽然严格,但是出小区买东西还是没问题的。

唯一遗憾的是,我们全家的通行证没有批下来,据说是必须点对点,站对站才能走。而我们自驾车的,似乎还不行。

现在湖北有的重灾区目前都可以走了,感觉还是要对我们外地回去工作的,还是要友好一些才是,毕竟在家乡快两个月了,孩子不久要复课,公司还有一大堆业务要处理,耽误不起了。

如果有政府工作的枝江同学,希望可以帮忙反映一下咯!

3.13更新

武汉的新增病例昨天仅5例,基本上也快到了清扫战场阶段了。

接下来,湖北人民就要开始复工复产,并严防郑州郭伟鹏这样的250出来作妖。

我们又一次鉴证了历史!

3.9更新

今天再看一下枝江,发现枝江只有1个病例了。

宜昌除了主城区西陵和伍家岗,其实基本上新冠病人都降到了个位数。

顺便讲一下身边的案例。

我有个同学的母亲染上了新冠。

当时我爸推着轮椅送我妈去复诊,还隔着走廊说过两句话。

结果就是那一次,同学的母亲被诊断出新冠。同学的父亲也发烧被定位疑似(后来被认定好像不是)。

不过其实好像没几天两人就康复了,进入隔离。

而我们家为这个事,也担心了好久。

毕竟母亲大病初愈,需要照顾,抵抗力到底如何也一直没底。所以天天测体温。

那天密切接触病人的三名医护也被隔离了。

后来呢,50天过去了,事实也证明了,接触过病人的,都并没有感染。

新冠没有大家想得那么轻松,但也不是不能战胜。

恐慌也是最大的病毒,大家说是不是。



3.7更新

全湖北除武汉外无新增。

武汉降到两位数。

这都是全民战争的胜利。如果类比为战争,战争的天平早已倒向了我们,我们走过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正处于剿匪平乱阶段。

3.6更新

今天湖北除了武汉,都算是没有新增了。



给大家带点好消息过来。

目前整个湖北除了武汉,新增数量已经非常少了。

也许再过几天,我们就自由了。




湖北人,回家探亲一家四口被困在湖北了。

事实上,我所在的枝江市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新增病例了。而所属的宜昌市,已经连续4天没有新增病例。

这是今天刚发布的记录。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其实大部分县基本都已清0了。

作为重点疫区

十几天各种管理混乱,我们忍了!

一个多月关在家里,我们忍了!

一个多月各种物资短缺,甚至体温计都买不到,我们也忍了!

一个多月没有收入,我们也忍了!

一个多月各种网络暴力,我们还在忍!

我们的忍耐,是为了这个国家重新从灾难中站起来!

但是,请各路键盘侠,各路自媒体,各路喜欢搞热搜的网站们将心比心,我们不是病毒,恶毒的各种攻击才是。

忘记做一波家乡枝江的广告了。

枝江大曲系列的枝江酒,这个属于比较亲民的,推荐一下。

覃姐鱼糕是枝江老品牌了,每次回广西都要带上一整箱到处发。

枝江的布鞋,全手工制作,价格小高,但确实货真价实,厂址就在下高速的地方,一组小院子,有空可以去看看。

应要求介绍一下百里洲砂梨。百里洲是万里长江第一洲,也是中国第二大冲击岛(仅次于崇明岛),所产砂糖梨个大,水多,口感砂甜,是我从小一直吃的水果。现在一直直供港澳,好像本土能吃到的不太多了,有点可惜。

user avatar

当我看到钟南山红着眼说出那句武汉是个英雄的城市的时候,我就知道,完了,这一切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的多得多得多。

预计武汉4月能够初步恢复生活吧,最终脱口罩还要到6月。(下面的县市已经逐渐解封了,比如我老家小镇农村都已经恢复生产和生活)

下面是我的经历………………………………………………

武汉汉阳,从1月初发烧就在家里开始,突然发现都关了两个月了。

起初12月,听说有不明肺炎传闻,我们都很紧张,平时每周都和老婆出去找寻美食,看到新闻和老婆决定,最近就不去汉口逛了。

官方“辟谣”说是造谣,没有的事,非常有限的传染,并对造谣的人做出处罚。

想想现在网络造谣成本这么低,也没有看到什么实质的新闻,心理本来就不高的防线立马就不见了。加上婚期将近,婚纱市场又在汉口,婚庆公司也在汉口,于是又开始跑汉口了。此时的武汉熙熙攘攘,满是春节将近的热闹。

1月初,肺炎传闻多了起来。但说实话,都是些捕风捉影,没看到任何实质新闻,大家没当回事。中途还是照常聚餐。

1月15日,我发烧了,一切我都觉得是一场感冒。照常吃点药,捂汗,觉得很快就会好吧。由于我属于健身发烧友,平时一年最多也就感冒一次,好的也很快,并不在意。

1月16日,我烧退了些,但是总觉得胸有点闷 ,联想到肺炎“谣言”,我去了一趟医院,看了呼吸科,并要求医生给我拍一张胸部CT。CT显示有少许玻璃斑,轻微炎症疑似。不是很懂,拿给医生看,医生说你这个有点麻烦,给我开了点奥司他韦,说让我注意带口罩,重感冒也可能引发轻微肺炎。我当时没多想,但我看医生都带了口罩,我就多问了一句,这个肺炎是不是传染啊,我看你们怎么都戴口罩。医生说,是的,这个一定要注意。现在联系到后来的医疗资源紧张,我怀疑医生对我说的是有所保留的。

发热的情况反反复复,本来约好了过年去老婆那边走亲戚,所以我很急切的希望好起来。吃了几天药没效果,我跑到楼下门诊打了几针。因为我去综合医院的时候,已经发现发热门诊大排长龙,没4个小时看不上了。

没想到,噩梦猝不及防。钟南山院士说肯定人传人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武汉其实已经在崩溃的边缘。新闻发布会上,某位专家信誓旦旦保证肯定不会发生sars,而且武汉某位领导说资源充足,有专门发热医院看病。

1月23日,体温到38.9,我一看实在不行,相信新闻的指导,我驱车前往市第五医院。一进门我傻了,人挤人,挂上号,排了2个多小时到3个小时才看到了医生。医生说,没有试剂盒,只能做流感筛查和查血。我当时差点崩溃。我问医生,我家里只有我和老母亲,如果我确实是感染者,我怎么保证她的安全,如果我身体状态恶化,我下次就无法自行来医院了。当时武汉的120拨通后也是满负荷,我是不相信我能求助的。医生说没有办法,病床全部满了,你还能走动,身体还能坚持。可以给你开点药,回去还是自行隔离。

当天很冷,医院却很热,因为我们都在发烧,还穿的严严实实,而且戴着口罩和帽子。医院里有些患者坚持不住,晕倒时周围尖叫声求救声让我们也非常紧张。几个小时水不敢喝,厕所不敢上。拿到药已经晚上10点,绝望的我看着武汉灰色的天,欲哭无泪,我找到停在路边的车,回家一路心情复杂。

吃了药,坚持着,烧居然退了。但身体很虚弱。在家把自己当个确诊病人一样隔离着,远离这老母亲,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努力的做点运动。按时吃药。老婆的电话也是宽慰。一天一天,慢慢的过去了。努力的吃,每天喝很多水,努力的做每一个原来都很轻松的卷腹,做半分钟的平板支撑。早中晚测体温,测血氧(知道肺炎时,同事推荐买了个血氧仪)。在恐慌中度过每一天,害怕看新闻,由于没有发热了,也不知我这样的身体情况怎么报告,和谁报告。就这样坚持着,身体慢慢恢复着。在2月初的时候,也开始配合公司开始了远程办公,只是体力大不如前,睡眠也很差,但是也只能慢慢熬。当时觉得没有尽头,觉得2月复工完全不可能,遥不可及。

3月初的时候,确诊人数放缓,医疗资源也没有那么紧,为了复工和核查身体(毕竟每天活得像个传染病人太累)。于是和社区协定去医院做了个复查,显示肺部已经病灶吸收。核算检测是免费的,做了核酸检测,非常幸运是阴性。

现在3月15日了,武汉目前已经是个位数确诊新增,但依然还有数以万计的患者。身边有好些个咳嗽甚至肺炎患者,都是因为病的早,那时候没有核酸试剂,都自行治疗痊愈了。我们都没有确诊过,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武汉,肺炎这么多。

心里话,我们武汉居民都快关疯了吧。心里的委屈、愤怒、不平压抑的太久。

武汉是个很豪爽的城市,甚至是个莽撞的城市,这次,却以欺瞒出名,无语凝噎,我们武汉人这一次真的被欺负惨了

汉口是重灾区,很多汉口的朋友,全家都感染,一家人都在分别住院。

想一想,这是什么惨状。(多的话就不说了,前期人满为患,医疗崩溃、晕倒尖叫的画面,是没有报道的)

我们武汉人都想给李医生献献花,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在2020年,还会有这样的故事发生。我们不是数字,我们是同胞。

————————————————————

3月23日更新:

现在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远程办公的事情更多了,会议一天到晚(效率你们都懂),工作10小时不止了。已经申请现场复工了,预计下下周可以出门上班。

也开始自行进行一定强度的锻炼。争取在解封之时,看到老婆(初步解封只能公司家点对点移动)时候身材不能太差劲。到时候好抱抱她,摸摸小手。^_^

非常非常感谢每一个留言鼓励、赞美、批评的人,证明你们看过我简单的描述后都在思考。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很坚韧,我想疫情让我们认识到身边的爱虽然咫尺也会突然天涯;让我们知道勇气、真诚、科学才能让我们胜利,让我们知道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去拿生死考验人性;

纪念下kobe,那天清晨,基本又是失眠的一夜。拿起手机,发现kobe离开了泪流不止,世事无常,kobe激励了我们不要服输,要有mamba精神。

希望世界早日清除covid-19,世界那么大,谁不想看看。美食那么多,怎么吃得完。

希望天堂的车厘子够便宜,文亮兄能吃个痛快,一边吃一边看着Kobe和Gigi的篮球课。

最后,祝好,各位,我只能隔着屏幕给你们拥抱。谢谢你,我的中国同胞。

————————————————————

3月24日更新(和大家说说心里话):

  1. 一个声音的社会是不健康的,我们要能包容,也能从多个维度看问题。邓小平说过实事求是,发帖前具体细节我也会备注补充,避免误解;我们要能够包容,并且通过程序、组织来支持包容,相信我们会更好;
  2. 制造仇恨是可怕的,当初大家qs每一个hb人,说实话我能够理解,但qs的尺度应该不至于如此原始(毕竟社会发展,文化进步,我们都在德善体美劳教育),但另一面也有很多hb人在外地受到了很好的包容和待遇,事情不可一概而论。某一个外国人(无论是川p还是xx)言论并不能代表全部外人,作为普通人,我想我们能做的是,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有缺点都有不好的人和事,不能大棒子打死。尤其某些新闻媒体,对留学生和移民的说法让人震颤。要知道,在我们国家大部分人不逛知乎,新闻媒体才是唯一的消息源,他们才是真正的超级大v。不要想对待我们武汉人早期的帖子一样对待他人,包容和理解非常重要。既然在武汉能够正能量满满(负能量的尽量避免),那请正能量再多一点。
  3. 辩证的去看任何文字(包括我的)。打个比方,有评论说,武汉现在是最安全的地方。我知道这句话是来自某些媒体吧。但稍微坐下来看看知乎、微博,就会发现湖北人隔离了2个月,到各位的城市还要继续隔离2周(在此感谢广州、深圳、东莞做出的不隔离表率),有些城市还是拒绝入境。如果这就是坐在家里2个月,最安全的湖北人的待遇,也不太恰当吧,一些高赞回答已经很好的表达了这个意思。举这个例子,就是我们不能选择性的安慰自己,不能简单的随波逐流,当然我知道这个评论也是有善意的。
  4. 对世界充满信心,对,我尽力传播正能量,为什么?活着的本源是什么,追求幸福、快乐,我们对世界有信心就是对自己有信心。所以评论里很多低落的朋友,我想跟你们说,确实这事请,被我们赶上了,但是要尽快站起来,给自己一点信心,让子弹再飞一会,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

user avatar

3月18日更新啦:

3月15号也就是周天的时候,市里的出租车已经准许运营了,不过每天要消毒两次,小区只要戴口罩就可以自由出入了。爸爸出去工作的事情的话,因为现在在办有私家车外出的事务,因为我家没有车,所以爸爸要和别人拼车去浙江,社区的工作人员真的很尽心,帮忙办了很多事,家里几乎没有因为这件事出门跑动,但是估计要等到3月20号以后才会有车一起出去。然后许多外带的店都开门了,堂食的餐饮店还是不允许开门。一切真的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好!听说不久以后,火车也要开始运营了!

3月12日更新:

我们市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在在逐步解封了,一切都在向好发展,希望武汉的疫情也快快结束吧!向所有疫情期间的一线工作人员致敬!

坐标湖北恩施,一个小小的无人关心的小城,所有东西都是紧着疫情严重的地区,我们都理解,但是一个多月没有收入了,从正月初四到现在二月十三,这么久没有收入,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还房贷马上就要交两万(一年的),我在读大学,马上又要交差不多一万的学费。我仍然记得上次买菜花了一千三,到现在不过两周左右又要继续买了,物价飞涨的同时,毫无收入,真的很艰难。我上次在B站刷到了袁奇峰的直播间,里面有好几个人一直在刷屏骂湖北人和武汉人,我真的很生气。朋友圈里的所有人都可以出门了,我在的这个县级市目前只有两个未治愈的患者了,而且很久都没有新增了。我以为安全了,但是爸爸在浙江工作,因为过年返乡,到现在出不去没收入,其他省份浙江政府经过研究后都会包车去接人,但是一听是湖北就要继续等,可是湖北不只是武汉啊。

湖北不止武汉啊,还有那么多没有新增甚至现存感染人数那么少的地方,大家都要生活啊。

更新下呀:

我不能接受的点有这样几个:一是在很多地方无新增且疫情管控比较到位的情况下,希望能够采取因地制宜差异化的管控措施,因为受疫情影响,人民收入与支出已经保持了较长时间的极大不平等,物价仍在涨,这仿佛是一场看不见尽头的战斗,持续地消磨人的耐心和意志;二是武汉和湖北都是受害者,他们不是加害者,虽然很多人都在说武汉加油啊湖北加油啊之类的,但是谈鄂色变是真的很扎心的,我们在为了所有人的安全这样的付出(我所在的城市在武汉宣布封城之后大概两天也响应了封城,大概是初六左右就连门都不能出了),仍然有人在说“湖北人该死”之类的话,仿佛所有的错都是所有武汉人湖北人造成的。

的确,在疫情严重后,我感受到的大都是善意和温暖,但是每次看到类似于“你一个武汉人/湖北人到处跑干嘛”之类的话还是会觉得戳眼睛,是我过分敏感吧。

user avatar

大家可以先按照我说的步骤做一些事情:

第一、当前湖北疫情,如果抛开武汉不说。我们随便选一个城市,把这个城市名字遮住。

第二、看一下这个城市的病情数据,把这个数据,和我们能够看到的其他地方的数据对比一下;

第三、找一个相似的地方,看看这个地方当前的管控措施市什么样子的。

第四、把你的手拿开,看看在湖北的这个城市,想象你现在走出小区,你会怎么样……

我想,很多现在呆在湖北的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其实当地已经多日没有新增了,累计病例数已经不多了,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清零了,比其他省份的一些城市做得还要好,其他的省已经放开恢复生活秩序了,但是我们还我在家里不让出门。这个感觉很明显,来自于内心,会觉得有一些不公。然后无奈的想象,这个城市如果不属于湖北,可能就没有这么多事儿了。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这其实是两个问题:湖北的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湖北的政策什么时候是个头?因为湖北不仅仅是一个疫情概念,在政策上,还是一个地理概念。

其实湖北各个城市,甚至各个城市的每个行政区,甚至区里面的每个片区,小区,每个村落,之间的隔离都已经持续多日了。除了地理上的临近,根本很多天都没有人员流动。这样的防控措施是比其他地方更加严格的,时间是更加长的,完全的隔离,也确保了当前数据可能不会比其他人员流动的地方更加有复发性,且强制40多天快50天的隔离,携带病毒的,早就发作了。

所以,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人员做到这种隔离的情况之下,该锁定的人早就锁定了,数据不会太失真,很快就能够是个头,或者很有可能已经是个头了。当然,这个暂时不能把武汉包括在内,因为武汉当前的寸量还比较多,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二个问题,是湖北的政策什么时候是个头?

很难说,当前,湖北的政策是非常保守和谨慎的。很多人说湖北的政策不人性,没错,湖北的政策就是以完全阻断从湖北输出为核心的。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人性的东西:比如健康码,各地,只要是个活人,分为红黄绿三种颜色,湖北全省的人,都是灰色,天知道一个人关了这么多天看到这样颜色的一个码是什么感受;第二个是天价菜,菜的确是贵,很多人问不是很多捐的菜吗?我在湖北宜昌,3月3日,才有捐助菜,大部分时间,还是天价菜,价格是偏高的,如果你要一些副食品,能够搞到,是什么价格,不多说了;同时,我所在的城市从来没有给封城到什么时候一个明确的说法,也没有给市民任何减压措施;外来人员准备去外省复工的,现在没有任何渠道,没人管你是不是还有生活来源,工作丢不丢,还不还得起房贷……;

同时,当前对于政策,相当的不透明,政府没有告诉你任何预期,没有告诉你任何后续的措施。

所以,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讲,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可能对于湖北除武汉以外的很多城市来讲,可能已经是个头了,或者不远了,可能已经早就到头了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专家说了算。但是从心理学或者政策的角度来看,什么时候是个头,很难知道。至少从我每天打市长热线,防疫指挥部得到的信息,他们并不想让我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或者怎么算是个头。

看到有一些城市开始分级了,开始搞一些措施了。可能政府觉得快了吧……当然,这一点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无论这场疫情防疫现在真实的状况如何。湖北已经这么多天了,损失了这么多,甚至不近人情,下了这么大的注,输不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