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是否真的很好?

回答
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通常被形容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说是相当好的。这种良好关系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长期的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共同的战略考量之上。

要详细了解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的良好程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相互支持:

早期建交与坚定支持: 在巴基斯坦于1951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两国就建立了友好关系。尤其是在冷战时期,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对抗当时的世界格局中的一些挑战。巴基斯坦是早期承认新中国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
印度因素的制约: 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长期的地缘政治竞争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战略靠拢。中国视巴基斯坦为重要的战略伙伴,可以制衡印度在其南部边界的影响力。反过来,巴基斯坦也通过与中国结盟,增强了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和军事实力。
“铁哥们”情谊的塑造: 两国领导人多次使用“铁哥们”(Iron Brothers)来形容彼此的关系,这不仅仅是口号,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和情感联系的表达。这种亲密的称谓反映了双方对两国关系的定位。

二、 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巴经济走廊(CPEC)是核心:

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驱动作用: 这是当前两国关系中最显著和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CPEC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旗舰项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港口、能源项目、工业园区等)连接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经济效益与发展: CPEC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帮助其改善了落后的基础设施,提供了就业机会,并有望促进经济增长和贸易。
中国战略利益: 对中国而言,CPEC不仅为中国西部地区提供了一条更短、更安全且更可靠的能源和贸易运输通道,规避了马六甲海峡的潜在风险,还加强了中国在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贸易与投资: 除了CPEC,中巴双边贸易额也在稳步增长。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也是重要的投资来源国。
援助与贷款: 中国也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优惠贷款,帮助其应对经济挑战。

三、 战略和安全合作:

军事合作与军售: 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非常深入。中国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军事装备供应国,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军用飞机、战斗机、驱逐舰、坦克等武器装备。两国还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加强反恐和边境安全合作。
核技术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核技术领域的合作一直是一个敏感但重要的议题。中国曾向巴基斯坦提供核反应堆等技术支持,这在国际上引起过一些争议,但也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在安全领域的信任。
反恐合作: 双方在打击恐怖主义,特别是针对在中国边境地区活动的“东伊运”(ETIM)等组织方面,有着共同的立场和合作。

四、 政治和外交上的协调:

国际事务中的相互支持: 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两国经常相互支持,尤其是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如克什米尔问题、台湾问题等。巴基斯坦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并大力支持中国在新疆、香港等问题上的立场。
高层互访频繁: 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访非常频繁,这有助于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增进政治互信。

五、 存在的一些挑战和考量:

尽管两国关系总体上是良好的,但也并非没有挑战和值得关注的地方:

CPEC的债务问题: 一些分析人士和西方媒体曾对巴基斯坦因CPEC项目而产生的债务提出担忧,认为这可能使巴基斯坦陷入“债务陷阱”。巴基斯坦政府则一直表示对CPEC的债务持乐观态度,并强调其对国家发展的长远益处。
安全担忧: CPEC项目在巴基斯坦境内面临安全威胁,特别是来自巴基斯坦塔利班等组织的袭击。为了保障CPEC项目的顺利进行,中国曾要求巴基斯坦加强安保措施,并为此两国加强了安全合作。
巴基斯坦国内的民众看法: 尽管官方层面关系良好,但巴基斯坦国内民众对CPEC的看法并非完全一致。有些人对中国的影响力感到担忧,有些人则对其带来的发展机遇充满期待。
地区地缘政治的变化: 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如阿富汗局势的变化,可能会对中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促使两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进一步加强协调。

总结来说,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确实非常好,而且是多层面、深层次的。 这种良好关系得益于长期的政治互信、共同的地缘战略利益以及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中巴经济走廊是当前两国关系最耀眼的亮点,也是两国合作的基石。尽管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但总体而言,两国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维护和发展这种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双边的,也对南亚乃至更广阔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手机党请打开WiFi后浏览此回答。

明信片当天就发完了…不过一些朋友私信说我帅的,真诚感谢!好像有了点自信了~

==============================

福利来啦,真的还有明信片哦。具体数量我就不透露了,按顺序来,妹子优先。为了保护大家的个人隐私,请先私信联系我是否还有剩余的。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要私信我详细地址了,个人信息是很重要的哦!

最后一页有版权信息,不能通过照片发布,所以…


==============================

2016.06.01更新

为什么这个答案又双叒叕火了…?下午一打开知乎好几百个提示我都尿了好吗!不过这个答案贡献了我个人的第1W赞,儿童节1W赞,撒花庆祝!

至于怎么庆祝呢,我回去找找巴基斯坦买的明信片去。巴基斯坦邮政系统实在太糟糕了,所有的明信片都没邮寄成功。当时我也买多了,手上大概有半本。我回去找找,有兴趣留个纪念的知友们欢迎私信我地址,就仅统计这几天发私信的吧,人数太多就妹子优先了啊!不过仅限于国内,帝都的最好!国外邮寄我有心无力… 当然,前提是我能找得到。找到了我就拍上来放到答案里,大家也可以从明信片上浏览到巴基斯坦的一些风光。

感谢

@土豆小子

@Akuaa

的指正,并不是中国海关要求提供公务函,而是中国边检。至于到底是不是公务函,实话说我真不知道,因为我没那个东西,是带队老师提供的,所以… 不过,知友们真的很热心啊,指出各种错误,很有助于提高回答的质量。

另外,真的有人私信表白哎… 那些说我长的帅的,咱们聊聊?(旁边的某人手里拿着刀:呵呵呵呵呵,撩着算你有本事。)

==============================

大家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个答案为什么突然又火了么… 2天内从1k赞涨到了1.2k,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我真的没办法描述咖喱味可乐是什么味道的,反正我2年都没再吃过咖喱了…另外,有很多知友告诉我那把枪不是AK,而是56式。我确实不懂枪,也分不清型号,大家就当是把枪就好了~

说答主好帅的那些,我就当是对我的安慰了,因为:到现在也没人表白233333…

5555555555

==============================

感谢

@Donner

的指正,有关巴基斯坦伊斯兰教的用语已经修正,非常感谢!

==============================

未邀自答。

我几乎浏览了所有的答案,有的知乎er们从政治角度讲,有的知乎er们从个人的境遇来讲。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答主们似乎没有一个人去过巴基斯坦啊。那么,作为一个曾经有机会去过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人,有必要答一答了。

本篇回答虽然都是个人的经历,但是我想从描述和照片中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巴基斯坦的政府和人民对于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这种重视,从某一方面很正面地反应出中巴友谊的深厚程度。

==============================

1. 前往原因与签证

我个人是一个学术研究者,经常会前往各个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其实也不多啦,到现在差不多去过4个国家),而前往巴基斯坦也是因为要参加国际会议。实际上,巴基斯坦的学术地位在国际上不太高。又由于巴基斯坦本身并不安全,很少有会议会在巴基斯坦召开。而我参加的这个会议,是IEEE在巴基斯坦举办的一个学术会议,似乎也是巴基斯坦每年最重大的国际会议了,叫作:

       International Bhurban Conference on Applied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IBCAST)      

而我参加的是IBCAST 2014,会议邀请函嘛,是这个样子的:

虽然中巴友谊非常好,巴基斯坦对于公务护照为免签。然而,由于为公务护照,持公务护照的中国公民前往巴基斯坦时,中国海关要求公民提供公务涵,因此,并不是说有了公务护照就可以随便进入巴基斯坦了。

对于我这种因私护照,前往巴基斯坦还是需要办理签证的。当然了,对于国际会议来说,巴基斯坦的签证办理非常简单:提交材料,等一周时间就能够领取签证了,免签证费。签证嘛,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个人信息已经抹去):

其实从签证本身来看,就知道巴基斯坦这个国家本身经济水平并不是很好:签证的认证是大使馆领事手写签名+盖章。不过,这也比较有纪念意义,不是吗?

==============================

2. 待遇与规格

真正体现重视程度的要来了。首先,如果你是从中国来的,论文中稿后,除了机票外的所有在外费用全部都由巴基斯坦政府承担

北京直飞伊斯兰堡的飞机并不像前往其他知名国家那样每天都有,甚至每小时都有。北京直飞伊斯兰堡的飞机只有周一、周三、周五有,返程飞机是周二、周四、周六。因此,所有从北京飞往伊斯兰堡开会,且时间合适的,都会乘坐同一架飞机到达。这样一来,巴基斯坦方就可以很方便地安排接机了。

那么,是什么规格接待我们呢?我只能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了。到达的第一天没有机会拍照,第二天才有机会拍:

注意,我们坐的车是前面那个黑色的,不是后面白色的车。我们坐的车看起来只是普通的车,但实际上是防弹车。那个车是柴油发动的。不说别的,大家猜猜玻璃有多厚?并不是普通的玻璃,是防弹玻璃,厚度嘛,大概有5cm左右厚(具体有点忘了)。车门非常重,女生基本是拉不动的。

那么,后面白色的车是什么呢?白色的车坐的是我们的警卫。每个人会有一个警卫在出行时全程陪同,内带枪支。枪基本是AK-47,真枪实弹哦,里面装有30发子弹。

我们住的地方,可能上个图大家也留意到了,有点像个集中营。这其实是巴基斯坦国内最大的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的每一栋楼和每一个角落都有警卫24小时持枪站岗,尤其在会议期间会保证我们的安全。大概是这么个画风:

这么个画风:

以及这么个画风:

当然了,我也有幸第一次,估计也是这辈子唯一一次摸到AK-47了:

所有值班的警卫对我们都非常友好,这点是必须要强调的。基本是有问必答,毫无戒备(当然估计也不用戒备,手里拿着AK-47呢)…

这个会议在巴基斯坦科学界的重视程度也是空前的,在会议开幕式上,巴基斯坦的科技部部长亲自到达现场参加开幕式,这个老头子是这么个画风:

在会议结束后,所有来自中国的参会者都被安排参观访问伊斯兰堡所有著名的景点,包括巴基斯坦纪念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旁边有一个似乎是纪念伊斯兰教的纪念碑:

巴基斯坦最著名的大学(地位和中国Top2一样)的NUST大学(图只为商学院楼):

以及巴基斯坦最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感谢

@Donner

指正) :

在整个参会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是没有太多机会和巴基斯坦当地的民众交流的。唯一交流的机会就是在这个教堂里面。但是,我必须承认,巴基斯坦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友好程度那是突破天际的。在此简单说几个:

  • 巴基斯坦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女性戴头巾(感谢 @Donner 指正) ,是不允许拍照的。尤其是如果女人的老公在场,就更不允许了。但是,如果你是中国人,TA会很乐意与你合影,并会要求用TA的相机再拍一遍留作纪念。
  • 我们遇到的巴基斯坦人民称呼中国人民都是Brother。
  • 在NUST大学交流与合作时,会有学生主动询问老师们,是否愿意招收他们前往中国深造。

==============================

3. 想去巴基斯坦?先看看这个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知乎er们都有种想去巴基斯坦走走的冲动了吧?别急,虽然这里的人民对中国人非常友好,但是不可避免的还是有一些比较难以让人接受的民俗,去之前要注意哦。

在伊斯兰堡,我们曾经在那个科技中心的食堂,伊斯兰堡最豪华的餐厅,以及晚宴上吃饭。但是,任何等级的餐厅,除了味道有好有坏外,只有如下食物:咖喱鸡,咖喱鱼,咖喱牛肉,蔬菜汤,面饼,烤土豆,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

我相信一定有知乎er们喜欢吃咖喱,我以前也喜欢吃。但是巴基斯坦7天每天3顿咖喱,直接让我把咖喱吃爆了。虽然已经过了1年多的时间,现在我也只能闻闻咖喱味,让我吃…饶了我吧…咖喱泛滥到什么地步呢?你吃过咖喱味的乐事薯片吗?

如果你吃过,那么再来一个更夸张的,你喝过咖喱味的可乐吗?

而且,巴基斯坦的食物,并不干净… 在这7天内,有不少老师都被食物放倒,闹肚子+打点滴…

==============================

4. 总结

仅从学术界,巴基斯坦对于中国的重视是空前的。这也让我有机会经历了人生中无数个第一次。为何这么重视呢?其实巴基斯坦的科技中很大程度是由中国援助的。实际上,巴基斯坦的供电能力很弱,伊斯兰堡的电力来源是核电,而核电站是由中国援助的。巴基斯坦也在各个方面向中国学习。他们遭受了网络封锁,即使是从公开网络中也获取不到第一手学术资料,因此很多资料都是由中国提供的。

中巴友谊万岁!这是伊斯兰堡市区内一个石雕上的中文。希望中巴友谊能够长久下去,无论是因为历史原因还是因为政治原因,抑或是未来的信赖。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铁杆亲巴基斯坦分子以及新晋穆斯林(往后请叫我洪涛·伊本·爱东·本·张·马兰峪,简称张·爱·洪),我觉得有必要反驳一下督工 @马前卒

督工的数据是正确的,但我却从同样的数据,得出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结论。我认为中国之所以不断提醒自己的公民「巴基斯坦很危险」,恰恰说明了中巴关系好。因为中国公民对于,活动在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反巴基斯坦的印度特务、反政府武装以及犯罪团伙来说,中国公民属于高价值目标,所以巴基斯坦对于中国公民来说,比对于欧美公民更加的危险。

有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所享受的安保级别,也是高于欧美公民的。所以这背后其实是有着双重的变量在起作用。一方面,反巴基斯坦的组织更喜欢抓中国人,一方面是,巴基斯坦政府更加努力的保护中国人。而当保护的力量盖不过犯罪力量的时候,就会呈现出,巴基斯坦对于中国公民比欧美公民更加危险的现象。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巴基斯坦对我们的友好。回望历史,「红色清真寺事件」爆发的导火索,或者说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就是该组织动了中国公民。他们绑架中国公民的第二个月,穆沙拉夫就跟「红色清真寺」彻底翻脸了。穆沙拉夫将军甚至因此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程,至今流亡海外。

所以我要说,像中国这样自古以来就有大一统传统的国家其实很少,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经验去想象其他国家。巴基斯坦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我们一定要警惕,巴基斯坦有很多反对我们的势力,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巴基斯坦也有很多友好势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武装友好势力,打压反对势力;这种时候就不要搞什么「以德报怨」了,「一报还一报」才是最好的策略,要让巴基斯坦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奖励那些亲中的行为和组织,打压那些反华的行为和势力,让巴基斯坦形成「条件反射」,形成良性循环。

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滥用巴基斯坦对我们的友谊。

什么叫滥用?之前广受批评的「买裙女」的行为,就是典型的滥用中巴友谊:

她的行为仅仅是消费了巴基斯坦人民吗?不,被她消费的还有中国公民。

试想一下,她所享受的,那样高级别的安保,是什么换来的?是中国人的鲜血换来的!是无数援助巴基斯坦的的先烈和前辈,无数去为巴基斯坦修铁路、搞基建的中国人,是他们的遇害,迫使了巴基斯坦当局,不得不提高针对中国人的安保标准。而这种靠鲜血换来的安保标准,现在就被她用来,为买裙子砍价?她这只是侮辱了巴基斯坦人吗?

所以作为普通的中国公民,我们可以去巴基斯坦旅游,但是不要故意去危险的地方,不要故意去给邻国增加安保负担。我记得知乎上,有一个基层公务员说过,他最喜欢领导的一句话是:「少去下面视察 ,不要给基层同志增加负担」。这是大实话,去基层视察从来都是被人争抢的肥差,能充分体现「钦差大臣」的优越感。问题是,你下去一趟,自己是吃饱喝足了,临了没准还能带点土特产,但是基层单位呢?精力全用在接待你了,还要不要为人民服务了?基层单位是很忙的, 一个镇十几万老百姓,要上农合、发补助,一大堆工作。

类似的,中国人去一些对华友好的邻国,那就跟领导下基层视察一个待遇。还是在知乎,一个知友曾经提到他去吉尔吉斯斯坦,体验「一等洋人」待遇的精力。说起来是很美,但是将心比心,你喜欢一等洋人吗?不喜欢吧。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希望,伴随中国的崛起 ,并不是从我们给别人超国民待遇,变成别人给我们 。而是我们要用自己的 强大,去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超国民待遇不是真正的友谊」,先以身作则,不要他国给我们的超国民待遇,然后再去反对,我国给他国超国民待遇。

总之,友谊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没必要的话,尽量不要给邻国增加安保负担,特别是那些总是说什么:「我没有义务区分,哪个巴基斯坦人亲中,哪个反华,我只知道绿教徒都是垃圾」的人,更不要去巴基斯坦。因为你说的没错,你没有义务,所以就不要去,不要去分辨,让能够分辨的人去。让那些愿意分辨、能够分辨的人去,去传播中国的软实力。

user avatar

说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中国官方评级机构对巴基斯坦的评级比西方还低。

前几天观察者网做了一个中西评级对比,结果反映于下面两张图:

总的来说,东半球国家,和中国邻近/亲近的国家,有中国投资的国家,大公评级比标普评级更高。西半球国家,欧美列强和他们的附庸,大公评级比标普评级就低。中国对博茨瓦纳的主权信用评级为A,还高于美国的BBB+。初中课本告诉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评级这个事情本质上就是政治,大家都知道。

但上面的对比趋势有一个明显的反例,就是巴基斯坦——大公国际给出的评级为B-(之前是CCC),标准普尔为B,反而是标普更看好巴基斯坦。相比之下,在给印度评级的时候,大公国际给出的评级为BBB,标准普尔为BBB-,即中国比西方更看好印度,更愿意向印度投放资金。

这个评价并不意外。虽然以中国的标准来说,印度官僚腐败,社会落后,基础设施一塌糊涂,商业信誉波动很大;但在这些方面,巴基斯坦的问题起码比印度严重一倍(乃至差一个数量级)。印度官僚腐败,但管理起码能勉强覆盖全国,巴基斯坦在城市之外就是野蛮中世纪;印度社会落后,但起码还能拍些电影讽刺一下,巴基斯坦来一部力度相仿的电影全国公映试试?至于说经济,印度能拉到不少海外投资,工业也是能贡献不少活钱的。现在印度人均gdp已经比巴基斯坦高了20%,增长率则远远超过,巴基斯坦根本没有和印度正面对抗的可能性。

所以,尽管巴基斯坦政府根本谈不上是政府,尽管中国许多恐怖袭击和巴基斯坦山区的极端势力有关,尽管中国官方评级机构根本看不上巴基斯坦,甚至不屑于为了“友好”把评级调到标普之上。但在沙特金主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城市统治集团和军方主流的唯一选择就是抱紧中国大腿,以求在印度的战略攻势前多混几天。这是印度河统治集团和巴基斯坦部分城市人口的唯一生路。有个古老的笑话,夏娃问亚当:“你有多爱我?”得到的回答是“我有选择吗?”。中巴关系不外如是。

历史上看,巴基斯坦拜大哥,首先还是美国,其次是沙特。因为苏联长期视印度为自己的南方盟友,企图从阿富汗杀到印度洋,和盟友连成一气。巴基斯坦为了自保,当然要忠于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其次沙特需要巴基斯坦雇佣兵打仗,也需要巴基斯坦骚扰一下伊朗,给沙特撑一下逊尼派盟主的面子,这种用钱换命的交易也算长久。现在美国沙特都不需要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只能利用中印矛盾搞点资源混日子,所以巴基斯坦没法和中国不友好。

但归根结底,共同的敌人只能说是被动选择,密切的经济互利、产业互补才能不断释放主动的善意,中国和巴基斯坦现在每年的贸易额只有150亿美元,其中130亿左右是中国倾销,巴基斯坦能卖过来的东西只有一二十亿美元。长此以往,巴基斯坦是顶不住的。

当然,长期来看,中国可以向巴基斯坦修公路铁路,投资建工厂。但这首先意味着要消灭巴基斯坦城市外面的中世纪社会,其次要改造巴基斯坦高级军官和大地主的封建统治——巴基斯坦现有的社会结构保证不了大范围基础设施的安全,也承接不了制造业转移。马克思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上层建筑也会影响经济。一个野蛮社会是没法发展现代化经济的,现代社会和落后政治形态只能有一个活下来。

所以说,中巴关系乃至一带一路的困境就在这里——不干涉内政,纯经济合作推进一点就会停滞。干预内政来制造适合经济合作的环境,就要得罪现在的统治集团,更不要说现在的中国也拿不出完整的社会模板去向外输出。内政外交,在很大程度上根本是同一个问题。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逛博客的时候刚好看到,于是就转载过来了。

原作者是一个35岁左右的男生,他的博客细数了一下有几十篇,基本上都是关于旅游的。读起来很有感觉,其中的一些照片也很美。在这里放个原作者的信息,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新浪博客搜一下。

~~~~~~~~~~~~~~~~~~~~~~~~~~~~~~~~~~~~~~


陆陆续续有人赞,我把第10和第18张排版搞错的图改正了。

以下是原文:



图文来自:新浪博客@老迟。

侵权,则删。

1.出国之前,就从网上了解到一些关于中巴友谊的故事。我有幸跟随#中阿巴友好万里行#车队进入巴基斯坦后,才真正体验到中巴之间的深厚友谊,不是吹出来的,不是靠金钱买来的,而是巴铁人民发自肺腑的。


2. #中阿巴友好万里行#活动是从宁夏银川出发,一路经过陕西、青海、甘肃、新疆,通过喀什库尔干红其拉甫口岸,进入巴基斯坦,一路从巴基斯坦北部山区抵达南部海边卡拉奇。最后进入阿曼和阿联酋境内。


3.此次友好车队震动了巴基斯坦全国,从进入巴基斯坦第一个村庄开始,到最后的一个城市卡拉奇,沿途收到了热烈的欢迎。我们感觉到自己好像是元首或者是歌星一样。


4.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以后可能也很难再有。


5.这不是虚构的,是我亲身经历的。无论是早晨、白天、还是晚上,无不收到热情的欢迎。


6.从进入巴基斯坦山区开始,10天里所到之处全都是热烈欢迎。



7.每个人都热情地与我们握手、拥抱与合影。


8.看到一张张热情的笑脸,队里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9.巴基斯坦人特别喜欢拍照合影。


10.沿途有大批警卫保卫车队,每个士兵尽职尽责,十分友好,也喜欢跟我们拍照合影。我晚上在酒店门口,看到大兵们在门外守候一夜,感到非常心酸。



11.然而,他们都是发自肺腑的展现出自己的友好。我们也禁不住一路和巴铁们一起高喊“巴金博思廷辛大巴”(中巴友谊万岁)。


12.这张照片是最让我感动的,当听说中国人来了,我远远看到一群人往路边上跑,欢迎我们车队。拍完照片以后,才发现,照片中居然还有一位残疾人。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


13. 这一张我也特别感动,远远看到山上的人,向我们挥手,欢呼。巴基斯坦的山区实在是太大了,走了三天才出山,难怪本拉登会藏在这里,如果没有人高密,想去抓他真是大海捞针。


14.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沿途主要看到的都是男性。


15. 如果作为中国人,站在热闹的地方不用动,就会有人主动上前跟你合影。如果是女孩,就会被团团围住,一张接着一张合影。


16.热情友好的山区百姓。


17.向我们挥手致意的老人。


18.热情而真挚的老人。



19. 山区里的土地贫瘠,一路上,也看到了巴基斯坦人的贫困,无论山区还是城市,很多地方都十分贫困。


20. 在城市中,经常看到超载的车辆,甚至很多大巴车都有爬到顶上的梯子。公共汽车上坐着人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接送放学的孩子的大巴车上,也坐满了学生,安全隐患非常大。即便如此,我们看到的仍是一张张笑脸。


21. 如果说到巴基斯坦旅行,最大的看点一定是当地的百姓。我的朋友几个月前自驾巴基斯坦旅行,说是晚上下班后才到邮局,想买邮票,但是第二天早上很早又要走。门卫知道了以后,就进屋取了几张邮票出来给她,她问多少钱,门卫说:中国人,不要钱。


22. 我们每天都在喊中巴友谊万岁,这也进入了心灵之中。我希望能尽快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打通中国和印度洋的距离,同时也带动巴基斯坦人的经济生活,尽快脱贫。就像巴基斯坦人说的:我们两国的关系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硬。



The end.

user avatar

以前在锣鼓巷开店,卖纯银首饰,有天一个中国姑娘和一个南亚姑娘一起来,南亚姑娘看上了一个吊坠,价格大概200样子,看得出她特别喜欢,戴着在镜子前照了很久。

于是中国姑娘跟我讲价希望便宜点,然而我是奸商,只给她们8折优惠,不论中国姑娘怎么说我都没打算让步。

接着中国姑娘跟我说她同学是巴基斯坦来的,这吊坠8折还得100多,对于她来说很贵。

OK,就为这一句话,我只收了50元,不到成本价。

巴基斯坦姑娘很惊喜很感激,问为什么,我说,we are friends。

—————————————————————

回复私信问能否转载的朋友:随意转载,注明来自知乎。

user avatar

yes bro i am from pakistan and i love china and chinese people

this HTML class. Value is 是兄弟我是從巴基斯坦和我愛中國和中國人

user avatar

D1.兔子和巴斯都被牛头三揍过,不同的是兔子揍回来的时候用力过猛,成了牛头人的午夜梦魇。几十年念念不忘,总是意淫哪天揍回来。这次试探居然被兔子吼回去了。。。吼回去了。。。我一定看到的是假兔子。。。


D2.巴斯被牛头三揍得很惨,国家分裂,人口大量减员,国破家亡正在绝望之际,兔子突然用力过猛揍得牛头人半身不遂。巴斯:wtf??还有这种操作??从此巴斯和兔子结盟揍牛头三。


D3.巴斯自己有精分问题,西部是阿富汗乱源,东部世俗化。

user avatar

我在Quora上因为一些讨论,被几个白左围攻,他们的核心观点就是“中国为什么不把发展武器的钱用来治理环境,这样是很不负责任的!”

这时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巴基斯坦的哥们跳出来,说(大意)“你们天天放无人机监视我们,派特种兵残杀我们,你们好意思让中国不发展武器?那不就跟我们一样没尊严了么。。。”

虽然是个小事,但说实话,我当时很感动。

//************************** 一点补充 *********************

回应

@阿木先生

虽然有些白左的观点在我们看来十分的可笑,甚至无耻,但如果没人站出来解释,谎言和偏见蔓延的速度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举个身边的例子,微信朋友圈上曾经有个黄金大米重水浇灌的谣言,这种东西只要你有高中理科知识就能识破,简直就是弱智到极限的谣言,但我身边好几个长辈和非理工农医专业的同学相信!你可能觉得这几个人可以忽略。但看看现在小崔反转大旗下聚拢了多少这样的人?他们发出的声音能忽略么?

所以我个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必要向你向周围的人解释,耐心的,反复的解释你了解的信息和知识。从我在FB和Quora上观战的经验来看:有些白人真就跟相信重水浇灌的国人一样,自己知识有限,反反复复被洗了脑!如果你真能耐心的给他们列一些资料,有不少是能接受你的观点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比较喜欢参与这种讨论的原因,因为我相信,总有人,看了我们的对话,会多了解一些中国,多了解肯定是有好处的。

期盼知乎大神们能转战Quora,知识开疆,为国立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通常被形容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说是相当好的。这种良好关系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长期的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共同的战略考量之上。要详细了解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的良好程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相互支持: 早期建交与坚定支持: .............
  • 回答
    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网络上确实流传着一种“铁哥们”、“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无比牢固和深厚。那么,这种友好关系是否真的如我们所见的那样,而且有多“铁”呢?我们不妨深入聊聊。首先,得承认,中巴两国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非常独特的、可以说是战略性的良好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基于一时的利益.............
  • 回答
    巴基斯坦和塞尔维亚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虽然都建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方对多边主义的共同支持之上,但其历史渊源、经济依赖程度、地缘政治考量以及两国国内情况,使得它们与中国的互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巴基斯坦:历史悠久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之亲密,常被形容为“铁哥们”,更被官方定位为.............
  • 回答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确实是国际关系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网络上,各种解读和传言更是层出不穷。要理解这种关系是否如网上传言的那般“铁”,以及国家关系是否能超越纯粹的利益,我们需要深入地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巴之间拥有着一份非常“特别”的情谊,这种情谊在很多国际交往中都显得与众不同。从.............
  • 回答
    关于中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这三个国家之间关系的铁杆程度,我的看法是,与其说它们之间是“铁到不容置疑”的关系,不如说是一种现实主义驱动下的战略性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程度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但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的利益考量和潜在的局限性。我不想把话说得太死,因为地缘政治就像一条河流,时刻都在变化。但从一些看.............
  • 回答
    铁杆兄弟的由来: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历史与政治深度解析巴基斯坦与中国,这两个名字并列在一起,总能引发一种特殊的联想——“铁杆兄弟”。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两国之间数十年如一日,经历了风风雨雨,从陌生到熟悉,从合作到深度捆绑的真实写照。要理解这段非同寻常的关系,我们必须深入历史的脉络,审视政治的博弈,才能洞.............
  • 回答
    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亲密无间、近乎“铁哥们”的关系,绝非仅仅建立在历史的偶然或纯粹的友谊之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动机是多方面的,深刻影响着两国各自的国家战略和地区格局。而防止瓦哈比主义渗透中亚,则是一个更为复杂且需要长远考量的议题,这其中同样交织着巴基斯坦和中国共同的战略关切。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亲密关.............
  • 回答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用“好”来形容可能有些过于简单,更准确地说,是一种非常紧密、多维度且具有战略深度的特殊关系,被誉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甚至有时被描述为“比兄弟还要亲”。这种关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共同的战略利益、长期的相互支持以及深厚的民间情谊之上。历史渊源与地缘政治的纽带两国关系.............
  • 回答
    巴基斯坦卖出枭龙战机,这件事对中国来说,可不是“多大点事”那么简单。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战略、技术合作以及地缘政治考量,可以说是环环相扣,非常复杂。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是中国重要的军事技术合作与出口成果的体现。枭龙战机,也就是JF17“雷电”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走出去、军贸合.............
  • 回答
    中国和巴基斯坦,这对“好邻居”的关系,大家心里都有数,那叫一个“铁”。从“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到“中巴经济走廊”的宏大蓝图,再到民间那种“巴铁”的亲切称呼,无不彰显着两国之间的深厚情谊。可转头一看,为何论及旅游目的地,巴基斯坦在中国游客心中的存在感,远不如那些东南亚小国,甚至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欧.............
  • 回答
    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最近出现的紧张局势,确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你提到“一度失利外援无助”,这可能指的是在某些特定事件或冲突阶段,巴基斯坦在寻求外部援助时遇到了一些阻碍或效果不如预期。而关于“为什么不向中国求助,中国好像也没要出手相助的意向”,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
  • 回答
    关于东非、巴基斯坦和印度蝗灾蔓延到中国境内的可能性以及历史上的类似事件,我们可以进行详细的探讨。一、 东非、巴基斯坦和印度蝗灾蔓延到中国境内的可能性答案是:有蔓延的可能性,但当前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大大降低了这种可能性。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地理因素: 地理上的阻隔: 喜马拉雅山脉是.............
  • 回答
    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南亚的巨头,在2017年同时成为上海合作组织(SCO)的正式成员,这一事件无疑是上合组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意义深远,对中国以及整个上合组织都产生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首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上合组织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分量和影响力,也间接.............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以及它为何会与中国企业结缘,它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瓜达尔港的地理位置与战略价值首先,我们得明白瓜达尔港为啥这么重要。它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紧挨着波斯湾的入口——霍尔木兹海峡。这地方就跟一把钥匙一样,控制着全球石油贸易的重要咽喉。你懂的,世界大部分的石油都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国家战略、军事实力以及两国之间的深层关系等多个层面。要判断中国是否会“直接出兵相救”巴基斯坦,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1. 中巴关系的性质与战略考量中巴之间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深刻的战略利益交汇点上。巴基斯坦地处南.............
  • 回答
    巴基斯坦达苏地区近日发生了一起针对中国公民车队的炸弹袭击事件,导致一名中方人员受伤。以下是目前掌握的详细情况:事件发生时间与地点: 时间: 袭击发生在2024年6月26日,具体时间尚不完全公开,但通常此类事件发生在白天行进过程中。 地点: 事件发生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的达苏地区。达.............
  • 回答
    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那种“铁”的关系,确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两国关系的描述,觉得巴基斯坦在中国眼里就像“第二个中国”,这话听起来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确实点出了两国关系中非常特殊、非常紧密的那一部分。要理解这种“铁”,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看:1. 历史渊源与战略考量:从“患难见真.............
  • 回答
    巴基斯坦军队最近迎来了一批崭新的军事装备——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SH15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这标志着巴基斯坦陆军炮兵力量的一次重要升级,也为两国军事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这款来自东方的“钢铁巨兽”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吸引巴基斯坦的目光呢?让我们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从它的“.............
  • 回答
    关于“联合国制裁中国,巴基斯坦投了反对票而经济倒退二十年”这个说法,需要 非常谨慎地辨别其真实性,因为这个表述包含了几层含义,其中一些是 不准确或者被夸大的。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点:1. 联合国制裁中国: 联合国安理会要通过一项制裁决议,需要得到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至少9个国家赞成,并且常任理.............
  • 回答
    关于“去巴基斯坦每个中国人都会受到持枪保护”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并非每个到巴基斯坦的中国人都享有24小时持枪的私人保镖,但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的安全保障,尤其是来自官方和机构层面的重视,是存在的,并且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让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还原一些实际情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