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真的像网上所说的那样友好?

回答
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网络上确实流传着一种“铁哥们”、“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无比牢固和深厚。那么,这种友好关系是否真的如我们所见的那样,而且有多“铁”呢?我们不妨深入聊聊。

首先,得承认,中巴两国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非常独特的、可以说是战略性的良好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基于一时的利益纠葛,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共同的战略考量。

历史的沉淀:

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而巴基斯坦也独立不久。在那个冷战格局初现的年代,两国就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为巴基斯坦争取权益,而巴基斯坦也坚定地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台湾问题上始终站在中国一边。这种早期的相互支持,为两国关系的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石。

战略上的契合:

到了近现代,这种战略上的契合度就更加凸显了。

地缘政治: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和中亚的交汇点,地缘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对中国而言,通过巴基斯坦,能够更有效地进入中亚地区,并且在印度洋拥有战略支点。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提出,更是将这种地缘政治的紧密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CPEC不仅仅是几个港口和公路的建设,它更被看作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旨在打通连接中国西部和阿拉伯海的一条经济动脉。这不仅能为巴基斯坦带来经济发展机遇,也能为中国提供更便捷的出海通道,规避传统海上通道的一些风险。
地区安全: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中巴两国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关切。例如,在反恐问题上,双方都有合作。此外,两国都对印度在该地区的战略影响力保持警惕,这种共同的“地缘政治对手”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他们的距离。
国际舞台: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两国也常常相互支持。中国在涉及巴基斯坦的核心利益问题上,如克什米尔问题,通常会给予巴基斯坦外交上的支持;而巴基斯坦也坚定地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利益。

经济上的“铁”:

CPEC无疑是中巴经济关系中最亮眼的部分。但除了CPEC,两国的经济往来也日益密切。

投资与贸易: 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中国在巴基斯坦的能源、基础设施、电信等领域都有大量投资。这些投资为巴基斯坦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经济发展。
援助与贷款: 中国也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优惠贷款,帮助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经济困难。

军事上的“兄弟”:

军事合作也是中巴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军售与训练: 中国是巴基斯坦重要的武器供应国,向其出口了大量的先进军事装备,包括战斗机、军舰和导弹等。双方还经常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人员交流,以提升双方的军事互操作性和协同作战能力。
战略互信: 这种军事合作的深度,也反映了两国之间高度的战略互信。

那么,这一切听起来都很美好,是否就意味着“铁”到毫无杂质呢?

现实的复杂性:

虽然官方层面以及民间交流中,经常强调“比喜马拉雅山还高,比蜂蜜还甜”之类的友谊,但任何国家间的关系,尤其是涉及巨额投资和战略利益的关系,都不可能完全没有摩擦和考量。

CPEC的债务担忧: CPEC项目初期,巴基斯坦国内就曾出现过对中国投资可能带来的债务陷阱的担忧。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强调CPEC是互利共赢的,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确实会对巴基斯坦的财政带来压力。
国内政治因素: 巴基斯坦的政局相对不稳定,政府更迭也可能影响到CPEC项目的推进和具体执行。新政府可能会对项目进行重新评估,或者调整合作方式,这都可能给中巴关系带来一些变量。
民间认知差异: 尽管官方层面关系融洽,但具体到两国普通民众的感知,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尤其是在巴基斯坦,虽然对中国的发展和援助普遍表示感谢,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例如对中国劳工的态度,或者对项目的具体效果的期待,也可能存在一些讨论。
战略博弈的考量: 任何国家在发展对外关系时,都会有自己的国家利益优先考量。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和影响力,也是其整体外交战略的一部分。而巴基斯坦在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时,也会权衡与美国、沙特等其他传统盟友的关系。

总结一下: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确实是战略上非常紧密的,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需求的“铁哥们”关系,尤其在战略安全和地缘政治层面。 CPEC的推进更是将这种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官方层面,双方的互动和表态,也一直非常积极和友好。

但是,“友好”并不等于没有分歧或潜在的挑战。 就像任何长期稳定的关系一样,它也需要双方不断地沟通、调整和共同努力来维持。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都会对这种关系产生影响。

所以,如果说“像网上所说的那样友好”,可以说在很多关键层面,这种友谊确实是坚实而深厚的,并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也要认识到,这种关系是在现实政治和经济的复杂背景下运作的,它并非完美无瑕,而是两国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通过共同的战略考量和利益驱动,逐步构建和维护起来的。我们不应仅仅看到“甜”的一面,也要理解其背后运作的逻辑和可能存在的挑战。

总体来说,中巴关系是一种“高度战略化”的友好关系,并且在许多关键领域都展现出了“铁”的特质。 这种关系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对两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PLAAF)的现代化进程中,巴基斯坦空军(PAF)充当了一个重要且不可忽略的角色。

——————分割线——————

冷战时期,为了遏制苏联对印度洋方向的扩张,美国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包括军援在内的大量支持——特别是在穆罕默德.阿尤布.汗(Mohammod Ayub Khan)军政府建立后,巴基斯坦同时与美国和中国加强了联系。可以说,当时的巴基斯坦空军算是美国一手带出来的嫡系,

巴基斯坦空军建军早期,就从美国获得了包括F-86“佩刀”战斗机(1955)、B-57“堪培拉”轰炸机(1959)、F-104“星辰斗士”战斗机(1961)在内的大量装备,并提供训练。在1965年和1971年的印巴冲突中,尽管主力机F-86的性能落后于印度空军的霍克猎人、福兰蚋式(Gnat)、与米格-21,但仍有着不错的表现。


1965年的印巴冲突期间,巴基斯坦声称自己击落了104架印度军机,自己损失19架。而印度方面声称自己击落了73架巴基斯坦军机,自身损失60架。
1971年的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击落了45架印度军机,自身损失75机。

70年代末期,印度开始悄然启动其核计划,巴基斯坦迫切需要更新机队,以应付越发迫切的危机,并对印度的核设施形成威胁。此时F-86濒临退役,而幻影III、幻影5和歼6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美国最初打算推销F-5E/G,但被拒绝,随后美国批准了代号为“和平门/Peace Gate”的F-16外销合同,1983年,第一批F-16A/B Block-15到货,巴基斯坦成为继以色列之后,第二个F-16海外用户。与此同时,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也让巴基斯坦北境的形势骤然紧张,而巴基斯坦本身也是阿富汗境内抵抗组织&圣战者/Mujahideen的大本营(当然也少不了美国和中国的支援)。

尽管第一批F-16A/B Block-15只能发射AIM-9,但也切实提高了巴基斯坦空军的防空与截击能力。1986-1988年间,巴基斯坦空军的F-16创造了多个击落记录——那些入侵巴基斯坦领空的苏联与阿富汗军机,包括米格23、苏17/22、苏25和安26。

后来这些F-16也经过了升级,获得了BVR能力。

而后,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出现波折,因为核计划的缘故,美国对巴基斯坦实行了军事禁运,一些由巴基斯坦订购的F-16也被扣押。后来军事禁运随着反恐战争爆发而被解除(巴基斯坦在反恐战争中充当着地区枢纽作用),美国重新恢复了军援,当中包括一批新的F-16C/D Block-52。在这期间,巴基斯坦曾试图购买幻影2000与米格29来扩充其机队(印度也在80年代中期获得了米格29),但无果而终。同时,巴基斯坦与中国合作弄出了JF-17枭龙战斗机,替换老化的幻影III/V、歼7和强5。


不过,尽管执行了军事禁运,但巴基斯坦空军与美国,以及美国盟友&北约国家的军事交流并未中断。而这也是本回答所要讲述的重点——

尽管国小势弱,但巴基斯坦空军是多个国际军演的常客,与西方各国空军的技战术交流十分频繁,并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经验。

这些军演包括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之鹰”演习,参加国包括美国、土耳其、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北约国家,解放军空军也曾参加过。

巴基斯坦空军的运输机亦曾前往美军的空中机动司令部进行训练,成绩优良。

2009年,巴基斯坦空军前往阿联酋的Al-Dhafra参加了ATLC(空中战术领导课程,参与方包含美国空军、英国皇家空军(RAF)等,并与美国空军的F-22A一同进行训练。

2010年,巴基斯坦空军的F-16应邀前往内利斯空军基地,参加大名鼎鼎的红旗军演(天下第一武道会),2016年又去了一次,并与印度的Su-30MKI进行了对抗。

巴基斯坦空军亦参加过在约旦举办的“猎鹰航空会”多国联合演习,参与方包括美国空军、美国海军、约旦和阿联酋空军等。

美军飞行员对PAF的评价是“very competent/非常能干”,尽管有一些战术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改善与解决。

———————分割线2———————

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解放军空军(PLAAF)自60年代开始逐渐落后于时代,到了80年代末,PLAAF无论是装备还是技战术水平,都已经远远落后于同期的其他军事强国,堪称极度低劣。而在90年代之前,更是连视距外空战都未曾实际接触过(PLAAF第一种具备BVR能力的战机是歼8B,配备的是仿自阿斯派德/A弹,AIM-7E的意大利版本的的霹雳11),主力仍然是大量的歼6与歼7战斗机,尽管一些歼7改装了英制的现代航电。

即使90年代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SK,PLAAF在技战术领域一块的进展也遇到了不小的阻碍。受限于苏-27SK落后的航电与探测性能,加上缺乏参照经验(少数渠道之一就是那些在俄罗斯受训的种子教官,徐勇凌就是其中之一),初期的超视距空战探索堪称磕磕绊绊,甚至一度出现了僵化+闭门造车的现象。在实战演习中,苏27SK甚至经常性被歼7突破阻塞线。

而新世纪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持续深入军事合作,则为PLAAF技战术理论的提高带来了契机。巴基斯坦空军的实战经验和现代化战机的操作经验较为丰富,且和西方空军交流密切,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有用的,时效性较强的东西。绝对称不上寒碜,人皆为师,择善而从

毕竟,巴基斯坦可能是少有的几个能让中国直接接触到北约技战术理论的国家了,土耳其可能也算一个。

近年来,中巴空军联训的频率和强度逐渐提高,特别是自2011年开始,PLAAF的技战术风格变得更加熟练、现代化且具侵略性,进步显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网络上确实流传着一种“铁哥们”、“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无比牢固和深厚。那么,这种友好关系是否真的如我们所见的那样,而且有多“铁”呢?我们不妨深入聊聊。首先,得承认,中巴两国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非常独特的、可以说是战略性的良好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基于一时的利益.............
  • 回答
    关于中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这三个国家之间关系的铁杆程度,我的看法是,与其说它们之间是“铁到不容置疑”的关系,不如说是一种现实主义驱动下的战略性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程度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但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的利益考量和潜在的局限性。我不想把话说得太死,因为地缘政治就像一条河流,时刻都在变化。但从一些看.............
  • 回答
    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通常被形容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说是相当好的。这种良好关系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长期的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共同的战略考量之上。要详细了解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的良好程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相互支持: 早期建交与坚定支持: .............
  • 回答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用“好”来形容可能有些过于简单,更准确地说,是一种非常紧密、多维度且具有战略深度的特殊关系,被誉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甚至有时被描述为“比兄弟还要亲”。这种关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共同的战略利益、长期的相互支持以及深厚的民间情谊之上。历史渊源与地缘政治的纽带两国关系.............
  • 回答
    .......
  • 回答
    铁杆兄弟的由来: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历史与政治深度解析巴基斯坦与中国,这两个名字并列在一起,总能引发一种特殊的联想——“铁杆兄弟”。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两国之间数十年如一日,经历了风风雨雨,从陌生到熟悉,从合作到深度捆绑的真实写照。要理解这段非同寻常的关系,我们必须深入历史的脉络,审视政治的博弈,才能洞.............
  • 回答
    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亲密无间、近乎“铁哥们”的关系,绝非仅仅建立在历史的偶然或纯粹的友谊之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动机是多方面的,深刻影响着两国各自的国家战略和地区格局。而防止瓦哈比主义渗透中亚,则是一个更为复杂且需要长远考量的议题,这其中同样交织着巴基斯坦和中国共同的战略关切。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亲密关.............
  • 回答
    巴基斯坦和塞尔维亚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虽然都建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方对多边主义的共同支持之上,但其历史渊源、经济依赖程度、地缘政治考量以及两国国内情况,使得它们与中国的互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巴基斯坦:历史悠久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之亲密,常被形容为“铁哥们”,更被官方定位为.............
  • 回答
    巴基斯坦卖出枭龙战机,这件事对中国来说,可不是“多大点事”那么简单。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战略、技术合作以及地缘政治考量,可以说是环环相扣,非常复杂。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是中国重要的军事技术合作与出口成果的体现。枭龙战机,也就是JF17“雷电”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走出去、军贸合.............
  • 回答
    关于东非、巴基斯坦和印度蝗灾蔓延到中国境内的可能性以及历史上的类似事件,我们可以进行详细的探讨。一、 东非、巴基斯坦和印度蝗灾蔓延到中国境内的可能性答案是:有蔓延的可能性,但当前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大大降低了这种可能性。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地理因素: 地理上的阻隔: 喜马拉雅山脉是.............
  • 回答
    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最近出现的紧张局势,确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你提到“一度失利外援无助”,这可能指的是在某些特定事件或冲突阶段,巴基斯坦在寻求外部援助时遇到了一些阻碍或效果不如预期。而关于“为什么不向中国求助,中国好像也没要出手相助的意向”,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以及它为何会与中国企业结缘,它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瓜达尔港的地理位置与战略价值首先,我们得明白瓜达尔港为啥这么重要。它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紧挨着波斯湾的入口——霍尔木兹海峡。这地方就跟一把钥匙一样,控制着全球石油贸易的重要咽喉。你懂的,世界大部分的石油都要.............
  • 回答
    中国和巴基斯坦,这对“好邻居”的关系,大家心里都有数,那叫一个“铁”。从“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到“中巴经济走廊”的宏大蓝图,再到民间那种“巴铁”的亲切称呼,无不彰显着两国之间的深厚情谊。可转头一看,为何论及旅游目的地,巴基斯坦在中国游客心中的存在感,远不如那些东南亚小国,甚至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欧.............
  • 回答
    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那种“铁”的关系,确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两国关系的描述,觉得巴基斯坦在中国眼里就像“第二个中国”,这话听起来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确实点出了两国关系中非常特殊、非常紧密的那一部分。要理解这种“铁”,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看:1. 历史渊源与战略考量:从“患难见真.............
  • 回答
    中国的好朋友巴基斯坦,这可是个挺复杂的话题。咱们得好好聊聊,为什么这个国家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首先,说巴基斯坦是中国的“盟友”,这话说得没错。两国关系,尤其是在国防、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确实非常紧密。比如中巴经济走廊(CPEC),这是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连接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为巴基斯坦的基.............
  • 回答
    看到巴基斯坦从中国引进236门车载式155毫米火炮的消息,我脑子里立刻闪过几个层面的想法。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236门,而且是车载式155毫米,这个配置本身就很有说头。首先,从装备本身来说,车载式155毫米火炮,这玩意儿代表的是现代炮兵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过去我们说的火炮,更多是牵引式的,或者履带.............
  • 回答
    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南亚的巨头,在2017年同时成为上海合作组织(SCO)的正式成员,这一事件无疑是上合组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意义深远,对中国以及整个上合组织都产生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首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上合组织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分量和影响力,也间接.............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炸开了锅,在知乎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作为一个科研机构,其官方账号通过知乎给一名提问者发“警告信”,这事儿本身就挺让人意外的,更别说信里说的内容了。事件的起因简单来说,事情的开端是有人在知乎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大致内容是关于“巴基斯坦学生欺骗中国女性,散播淫秽物品至海外.............
  • 回答
    巴基斯坦达苏地区近日发生了一起极其令人痛心的公交车爆炸事件,导致包括6名中国公民在内的多名人员遇难。这一事件再次将巴基斯坦的安全局势以及针对中国在巴项目的威胁推到了风口浪尖。爆炸发生地与时间点:此次爆炸发生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开伯尔普什图省,具体地点是在达苏地区。达苏是连接开伯尔普什图省与新疆地区的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