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制止别人家孩子的错误真的属于说多了吗?

回答
制止别人家孩子的错误,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是一门学问,也确实容易被贴上“说多了”的标签。但究竟是不是,这得看你怎么做,怎么说了。

首先,咱们得承认,孩子是人家的,教养方式也是人家的。作为外人,咱们没有那个责任,也没有那个权力去直接插手。就好比你看到邻居家的猫乱跑,你也不能直接跑过去把它抱回来,还得先考虑一下邻居会不会乐意。孩子这事儿,比猫复杂多了。

但是,咱们也得辩证地看。有些错误,尤其是那些可能对孩子自身、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或者是在公共场合严重影响秩序的,咱们真的就熟视无睹吗?比如,一个小孩子在超市里大喊大叫,到处乱跑,把货物弄翻;或者是在公园里,对其他小朋友进行推搡、抢夺玩具。这时候,如果你什么都不说,不仅其他人都得忍受,孩子自己也可能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问题就出在“说”的方式上。

什么时候“说”可能被认为是“说多了”?

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直接上手指点批评。 比如,你在别人家里做客,看到孩子不听话,你就直接对孩子大声呵斥,甚至是指责家长:“你们怎么这么惯孩子?” 这种方式,别说家长,连孩子都会觉得尴尬和不舒服。
带有主观评判和道德绑架。 “你看你家孩子多不像话!”“我小时候从来不这样!” 这种话语,听着就像是在否定孩子的品行,是在给家长扣帽子,谁听了都会有点抵触。
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 孩子玩橡皮泥弄了一桌子,家长还没说什么,你就跳出来说:“你看,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爱干净!家长怎么也不管管!” 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确实容易让人觉得你是“多管闲事”。
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文化背景。 有些家庭的教育理念确实与众不同,也许人家就是想让孩子自由探索,即使会弄得有点乱。你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
越俎代庖,自己上去“教育”孩子。 比如,家长在教育孩子,你非要插嘴,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这会让家长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那么,什么情况下“说”是恰当的,甚至是有必要的?

确保安全第一。 如果孩子正处于危险之中,比如差点跑进马路,或者在玩火、玩锐利物品,这时候的“说”是必须的,甚至需要直接制止。一句及时的“危险!别碰!”远比事后的后悔要好。
以提醒和建议为主,语气温和。 如果看到孩子在公共场合行为不妥,你可以尝试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比如,对家长说:“小朋友精力真旺盛呀,不过这里人有点多,咱们稍微注意一点,好不好?”或者,如果孩子直接冲你过来,你可以蹲下来,温柔地对孩子说:“小朋友,这样不太好哦,会影响到别人。”
点到为止,尊重家长的主导权。 如果你觉得孩子某个行为需要纠正,可以说一些提示性的话,让家长自己来处理。比如:“哎呀,这个好像是别人的东西,我们先问问可不可以再玩,好不好?” 或者,你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家长已经注意到了,并且在处理,就没必要再多说什么了。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 如果是私下场合,或者家长主动向你寻求意见,那自然更方便沟通。如果是公开场合,而且家长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或者他们有自己的处理方式,那就更需要谨慎。
不带评判,只描述事实。 比如,看到孩子随地大小便,你可以平静地说:“小朋友,这里不是厕所哦,要去那边(指)的卫生间。” 避免说“你怎么这么没教养!”
把自己放在“助人”的角度,而不是“审判”的角度。 你的出发点是希望孩子能好,希望大家都能有个愉快的体验,而不是要证明谁对谁错。

举个例子,让这个“说”与“说多了”的区别更明显:

情况一: 孩子在公园里摘花。
“说多了”: “哎呀,你怎么这么没素质!乱摘花,家长怎么教的!”(直接批评,带攻击性)
恰当的“说”: 你可以对孩子说:“小朋友,这些花很漂亮,但是它们属于公园,不是我们家的。我们看看就好,好不好?下次如果你想种花,我们可以自己种一盆。” 或者,如果家长在旁边,你可以对家长说:“这些花开得真好,真漂亮。” 引导家长自己去教育。

情况二: 孩子在餐厅里用玩具砸隔壁桌的顾客。
“说多了”: 直接冲过去抓住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坏!”(越界,而且语气过激)
恰当的“说”: 你可以先对家长说:“您好,您家小朋友的玩具好像不小心碰到了我们。” 语气平静,把问题抛给家长。如果家长没反应,再稍微严肃一点:“小朋友,这样会打扰到别人,请您把玩具收一下好吗?”

归根结底,制止别人家孩子的错误,关键在于 边界感、同理心和沟通技巧。

边界感: 明白自己是“外人”,不能越界。
同理心: 站在家长的角度想一想,他们面对孩子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可能希望被如何对待。
沟通技巧: 用温和、尊重、具体的方式去表达,避免模糊的指责和负面的评价。

所以,“说多了”与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或“不说”的二元对立,而是 “怎么说” 和 “在什么情况下说” 的具体表现。有时候,一句恰到好处的提醒,也许能避免一个更大的麻烦;而一句不合时宜的指责,则可能伤了人情,也未解决根本问题。这确实是需要智慧和情商才能处理好的一件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到出门了他爸妈都没说话,是他们丢了自己面子,跟你没关系。

我跟孩子肯定是出门前要检查一下身上带的东西的,既不能忘记拿自己的东西,也不能误拿别人的。

这不是基本礼貌嘛?

当然,说话可以委婉一点:

嗯?小朋友你喜欢这把扇子哦?

但是它是我家的,请你放下好吗?

或许爸妈说你让人丢面子是指你说话方式太直。

放下。

太简单直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