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历史上历次俄罗斯复兴,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就是等待。等美国危机内乱,无暇顾及国外,欧洲国家各怀鬼胎群龙无首的时候。一个强大的领袖加足够的外交智慧就可以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释放到整个欧洲,就可以重回俄罗斯帝国。
多次受邀请,就云里雾里的写几句吧。
假如旧教徒革命论是真的,而这个理论十有六七是真的。那么17世纪以来俄国教会分裂后形成的新旧教会,或是称为尼康教会和旧教会,两者一方面高度对立,另外一方面是分别承担了不同的社会功能。
简单说就是尼康教会主要是负责打仗的,而旧教会则主要是负责生产的,但是在帝俄时代打仗比较重要,所以尼康教会出身的人占据了社会主要资源和高层地位,而旧教徒只能以农村乡土公社和工矿企业为核心维持存在。
这种隐性的内部矛盾与张力贯穿了整个罗曼诺夫王朝,到了1917年彻底爆发,旧教徒里面分化出来的大富豪们策划了二月革命,而旧教徒出身的工人农民则成了十月革命后布党的主要支持者,这种历史源流下来的矛盾支配苏联的政治生活一直到了六十年代。
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和战时经济之所以有效率,就是因为这个时期主要是旧教徒出身的工业党们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这些人指挥打仗就是一坨……,二战前期苏军的武器装备比德军准备还多,但是不怎么会用,因为历史上他们就只负责制造武器送到前线。所以战时紧急大量提拔任用过去尼康教会出身的干部,这批人经过1958和1964两次政变,基本上把旧教徒干部清洗出了高层,结果这帮人上台对工业经济两眼一抹黑,苏联经济成了一坨……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战争当中,尼康教会出身的武斗派牧师们一手十字架,一手冲锋枪,肩挎RPG,杀敌陷阵把敌己双方的高层都吓得魂飞魄散。而旧教会的牧师清一水技工出身,最高大牧首有八级钳工证书。
所以要想复兴俄罗斯,取决于下一任领导人能否在同一个平台上调和这种新旧教派之间的矛盾,让其形成合力而不是内讧。
谁有鸽子给普京敬礼的那个图片?动态图片是伪造的,但是当时确实是普京去参观俄罗斯旧教会的总部,是350年来俄国元首第一次进行这种拜访。
斯大林死前在克里姆林宫留下了三个俄罗斯套娃。
赫鲁晓夫打开第一个套娃,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批判我。
赫鲁晓夫下台后,把剩下的两个俄罗斯套娃藏了起来。
直到克格勃出身的某总统发现了办公室里的蛛丝马迹,找到了那两个俄罗斯套娃。
他好奇的打开了第二个,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正视我。
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又打开了第三个,还是一张纸条:变成我。
“奇怪,这是谁留下来的?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还是。。。。。”
以前知乎上再稀奇古怪、天马行空的问题大家都会饶有兴趣地讨论回答。看看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好像如果你不能真的做到一件事你就不能讨论一样。这个题目拿给历史政治爱好者讨论交流难道不行吗?而且这个问题其实也牵扯着许多有意思的内容,发散开来会很热闹。
有些人好像觉得人要么说和自己利益直接相关的,要么就说娱乐大众的东西,其他的一概别谈了,不然就成为键盘侠了。哎,知乎已经不够理性,答案质量降低了,现在连“有趣”这个特性也要失去吗?大家每天转转段子,编编故事,发发照片就好了,才不会被叫键盘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