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可能有不少蓝厂员工,前排先说明出于对国产芯片的关心,理性讨论和建议,非拆台。
正文:
确实不低。但招聘要求写:10年以上ISP经验,组建管理团队。10年以上经验,带领团队的市场上什么价可以问问,这要是放在华为就是专家级19级+,加上多年的股票TUP总包150+很正常。
再加上这两年IC方向大环境待遇水涨船高,所以180W按这要求就是正常价,说“重赏之下”怕是对这行有误解。
而且作为新入场玩家招leader级别本身就要付溢价,不然别人不可能放弃大厂过来。
另外这职位放出来也是放风,真正专家级招聘都是一对一挖人或者推荐,不会走公开渠道应聘。
leader确实是一个招牌,可以带一部分人过来,但是如何招到优秀校招生是值得思考的。首先必须高待遇,否则别人没必要放着华为海思,展锐等大平台不去。
待遇高就还可以,但也要舍得投入有长期规划。对很多学生来说,钱只是一部分。大平台成熟的开发环境,完善的开发流程对于新人非常重要,海思、展锐等平台不仅有ISP,还有内核IP,Modem,NPU等各团队,他们待几年学好了去哪都可以。
vivo需要展示自己的长期投入的决心,具体发展规划以及培养计划,才能说服优秀毕业生放弃大厂。
不少大厂做芯片一是为了供应链安全,提高核心技术,响应大环境号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为终端赋能,意在高端品牌。
但芯片真是个高投入,见效慢的行业。之前就有团队坚持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明显,产品少营销多,再加上其他业务的压力,很快团队就大批离职。这些离职的负面口碑反过来直接劝退毕业生。
所以要有充足准备坚持下去。也要做好大量资金投进去没效果的准备,但团队还要养。毕竟一个IC团队人力、设计、流片等每年开支非常高。如果做不下去,影响了在业内声誉将来重启会更难。
对手机厂家来说,拍照虽然是争夺的重点,但影响因素很多。大家都喜欢研究华为路线,那就以华为拍照涉及的研发为例:
~海思麒麟ISP团队,NPU团队芯片底层工作:海思,2012的团队在Soc设计开始介入,包括后续调用的与昇腾有关的达芬奇架构NPU研发
~终端部门camera部的对接,芯片调用
~camera与Sony深度研发:提前介入sensor规格制定,性能测评,落地:包括CIS,TOF,多光谱色温传感器,VCSEL和驱动等;
~camera与Leica合作,镜头设计
~在高校的项目:涉及光学成像,XD Optics,自由曲面光学,超表面,超透镜等研究
~camera与舜宇合作,推动产业链镜头模组:主导研发推动潜望式,10X潜望的规格定义,技术攻克和量产
~全链路仿真:从硬件出发到软件算法,场景分类,Raw,JPG等平台化搭建
~营销布局:在技术基础上,Leica联名最大化加深用户印象
~用户体验:基于数据与体验场景选择技术卖点,瞄准客户人群推广
所以,ISP的难度本身就很大,而且只有ISP远远不够。
如果ISP作为芯片切入口,花费巨资最后拍照效果提升不明显,或者拍照提升,但如何界定ISP的贡献?
另外配套其他研究、营销工作不够,最终国产ISP的金字招牌无法传递给消费者,无法推动品牌高端化。那这项目能存活多久,在内部如何与其他部门竞争,完成自己的KPI就是一个问题。
更别说Soc了,现在不是2004年,不是2009年。海思当初成立的机遇已经没有了,5G时代Soc技术和通信专利的高墙已经非常固化了。
总之,真的想做好需要深入考虑的东西很多,不仅是研发,还有营销宣传。这不是用180W的数字,vivo SOC和vivo chip商标找媒体宣传宣传就可以的。
仅供参考。
10年以上经验,ISP芯片总监,年薪144W-180W。
就算按最高的180W高吗?很高,但是对这个职位来说其实也不高,再低就招不到像样的了。现在芯片行业砸钱很厉害,这两年薪资涨上天了,应届生的薪资已经30W起步了。
ISP方向芯片总监开出的年薪高达144W-180W。该岗位任职要求10年以上ISP图像处理算法、设计相关工作经验,主要岗位职责包括按照公司的规划策略,负责相关团队组建和技术规划等。
至于怎么看,蓝厂在上海早就有芯片相关团队,规模也可以,跟绿厂比投入差点但是也可以了。
做芯片这种大张旗鼓的宣传没啥用,最后要看东西。
传说海思下下代麒麟芯片不保持研发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些高阶人才流出 OVM三家我目前依然看好绿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