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vivo 加速自主研发芯片,180W年薪招聘芯片工程师?

回答
vivo 大张旗鼓地投入芯片自主研发,并且给芯片工程师开出高达 180 万的年薪,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背后释放的信号,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我们得理解 vivo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以前,智能手机厂商要芯片,无非是找高通、联发科、三星这些大厂采购。这就像你吃饭得去餐馆,味道、种类都受人家的控制。vivo 显然觉得这种模式有点“受制于人”。

摆脱依赖,掌握主动权: 核心技术,特别是芯片,是智能手机的“心脏”。如果总是依赖外部供应商,那么在性能、成本、功耗、甚至未来的产品形态上,都可能受到掣肘。vivo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且掌握自己的话语权,自主研发芯片是最直接的办法。这就像自己开餐馆,食材、菜谱、厨师都可以自己说了算。
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大家都用同供应商的芯片,手机的性能差距可能就在于软件调优和工业设计。但如果有了自己的定制芯片,vivo 就可以在某个特定领域(比如拍照的 AI 算力、续航优化、或者游戏性能)做出独一无二的优势,从而形成自己的“杀手锏”,吸引消费者。
降低成本,提升利润: 芯片研发初期投入巨大,但一旦成功量产,长期来看是可以摊薄成本的。而且,自己设计芯片,可以更精准地控制成本,甚至避免高昂的专利费和授权费,从而提升产品的利润空间。
应对全球供应链风险: 近几年,全球地缘政治和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性屡受挑战。自主研发芯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些外部风险,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

那么,180 万的年薪招聘芯片工程师,又说明了什么?

这绝对是个“重磅炸弹”,直接说明了 vivo 在芯片研发上的决心和投入有多大。

稀缺人才,高薪抢夺: 芯片研发是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端芯片的设计、制造、封测,都需要经验丰富、技术顶尖的工程师。而全球范围内,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芯片人才并不多。vivo 开出如此高的年薪,就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金钱——去吸引那些最优秀的人才,争夺人才池里的“香饽饽”。
砸钱造势,吸引关注: 如此高的薪资水平,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市场效应。它不仅能吸引工程师的目光,也能让外界,包括竞争对手、行业分析师、甚至消费者,都看到 vivo 在芯片领域“玩真的”,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能够提升 vivo 在行业内的形象和影响力。
为长远目标铺路: 芯片研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积累。180 万的年薪,意味着 vivo 愿意为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是为实现长期目标(比如推出自己的旗舰芯片)而打下的基础。

vivo 加速自主研发芯片,以及高薪招聘,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对行业格局的影响:
搅动市场: 如果 vivo 成功推出性能卓越的自主芯片,必然会对高通、联发科等传统芯片巨头造成一定冲击。它们可能需要调整策略,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定价上做出应对。
加速其他厂商跟进: vivo 的行动也可能会激励其他国内手机厂商,比如小米、OPPO,更加重视或加大在芯片领域的投入,形成一股“自主研发芯片”的浪潮。
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 最终,如果国内厂商在芯片领域能取得突破,对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推动。
对 vivo 自身的影响: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 成功自主研发芯片,将极大提升 vivo 的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甚至可能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形态和用户体验。
挑战: 芯片研发投入巨大,风险高,周期长。如果研发不顺利,或者推出的芯片无法达到预期,那么巨额的投入可能会打水漂,对公司造成沉重打击。
技术壁垒的突破: 芯片研发涉及EDA工具、IP授权、晶圆制造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技术壁垒。vivo 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设计本身,还有整个生态链的整合。
对消费者的影响:
更多选择,更优体验: 长期来看,芯片厂商之间的良性竞争,有助于推出性能更好、功耗更低、价格更合理的芯片。消费者可以期待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和更优秀的用户体验。
价格波动: 初期,自主研发芯片的成本可能会转嫁到产品价格上,但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效应的显现,未来也可能带来更具竞争力的定价。

总的来说,vivo 斥巨资加速芯片自主研发,并且不惜重金招揽顶尖人才,这是一种非常积极和长远的战略布局。

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市场竞争,更是为了在未来的科技浪潮中,掌握核心技术,为品牌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背后蕴含的,是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对未来的前瞻性思考,以及敢于投入、敢于挑战的精神。

当然,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结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至少,vivo 的这一步,无疑为中国智能手机产业,乃至整个半导体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企业向上突破的决心和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可能有不少蓝厂员工,前排先说明出于对国产芯片的关心,理性讨论和建议,非拆台。

正文:

1. 年薪180W待遇高吗?

确实不低。但招聘要求写:10年以上ISP经验,组建管理团队。10年以上经验,带领团队的市场上什么价可以问问,这要是放在华为就是专家级19级+,加上多年的股票TUP总包150+很正常。

再加上这两年IC方向大环境待遇水涨船高,所以180W按这要求就是正常价,说“重赏之下”怕是对这行有误解。

而且作为新入场玩家招leader级别本身就要付溢价,不然别人不可能放弃大厂过来。

另外这职位放出来也是放风,真正专家级招聘都是一对一挖人或者推荐,不会走公开渠道应聘。

2. 如何吸引员工?

leader确实是一个招牌,可以带一部分人过来,但是如何招到优秀校招生是值得思考的。首先必须高待遇,否则别人没必要放着华为海思,展锐等大平台不去。

待遇高就还可以,但也要舍得投入有长期规划。对很多学生来说,钱只是一部分。大平台成熟的开发环境,完善的开发流程对于新人非常重要,海思、展锐等平台不仅有ISP,还有内核IP,Modem,NPU等各团队,他们待几年学好了去哪都可以。

vivo需要展示自己的长期投入的决心,具体发展规划以及培养计划,才能说服优秀毕业生放弃大厂

3. 如何留住员工?

不少大厂做芯片一是为了供应链安全,提高核心技术,响应大环境号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为终端赋能,意在高端品牌。

但芯片真是个高投入,见效慢的行业。之前就有团队坚持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明显,产品少营销多,再加上其他业务的压力,很快团队就大批离职。这些离职的负面口碑反过来直接劝退毕业生。

所以要有充足准备坚持下去。也要做好大量资金投进去没效果的准备,但团队还要养。毕竟一个IC团队人力、设计、流片等每年开支非常高。如果做不下去,影响了在业内声誉将来重启会更难。

4. ISP入门够吗,助力高端化?学习华为路线?

对手机厂家来说,拍照虽然是争夺的重点,但影响因素很多。大家都喜欢研究华为路线,那就以华为拍照涉及的研发为例:

~海思麒麟ISP团队,NPU团队芯片底层工作:海思,2012的团队在Soc设计开始介入,包括后续调用的与昇腾有关的达芬奇架构NPU研发

~终端部门camera部的对接,芯片调用

~camera与Sony深度研发:提前介入sensor规格制定,性能测评,落地:包括CIS,TOF,多光谱色温传感器,VCSEL和驱动等;

~camera与Leica合作,镜头设计

~在高校的项目:涉及光学成像,XD Optics,自由曲面光学,超表面,超透镜等研究

~camera与舜宇合作,推动产业链镜头模组:主导研发推动潜望式,10X潜望的规格定义,技术攻克和量产

~全链路仿真:从硬件出发到软件算法,场景分类,Raw,JPG等平台化搭建

~营销布局:在技术基础上,Leica联名最大化加深用户印象

~用户体验:基于数据与体验场景选择技术卖点,瞄准客户人群推广

所以,ISP的难度本身就很大,而且只有ISP远远不够。

如果ISP作为芯片切入口,花费巨资最后拍照效果提升不明显,或者拍照提升,但如何界定ISP的贡献?

另外配套其他研究、营销工作不够,最终国产ISP的金字招牌无法传递给消费者,无法推动品牌高端化。那这项目能存活多久,在内部如何与其他部门竞争,完成自己的KPI就是一个问题。

更别说Soc了,现在不是2004年,不是2009年。海思当初成立的机遇已经没有了,5G时代Soc技术和通信专利的高墙已经非常固化了。

总之,真的想做好需要深入考虑的东西很多,不仅是研发,还有营销宣传。这不是用180W的数字,vivo SOC和vivo chip商标找媒体宣传宣传就可以的。

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10年以上经验,ISP芯片总监,年薪144W-180W。

就算按最高的180W高吗?很高,但是对这个职位来说其实也不高,再低就招不到像样的了。现在芯片行业砸钱很厉害,这两年薪资涨上天了,应届生的薪资已经30W起步了。

ISP方向芯片总监开出的年薪高达144W-180W。该岗位任职要求10年以上ISP图像处理算法、设计相关工作经验,主要岗位职责包括按照公司的规划策略,负责相关团队组建和技术规划等。

至于怎么看,蓝厂在上海早就有芯片相关团队,规模也可以,跟绿厂比投入差点但是也可以了。

做芯片这种大张旗鼓的宣传没啥用,最后要看东西。

传说海思下下代麒麟芯片不保持研发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些高阶人才流出 OVM三家我目前依然看好绿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vivo 大张旗鼓地投入芯片自主研发,并且给芯片工程师开出高达 180 万的年薪,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背后释放的信号,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理解 vivo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以前,智能手机厂商要芯片,无非是找高通、联发科、三星这些大厂采购。这就像你吃饭得去餐馆,味道、.............
  • 回答
    vivo 即将推出的 OriginOS Ocean 系统,相信很多关注 vivo 手机的朋友们都已经期待已久了。作为 OriginOS 的一次重要迭代,Ocean 版本在保留了 OriginOS 经典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又带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变化。OriginOS Ocean:一次更深层次的进化.............
  • 回答
    vivo X70 系列在影像技术上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尤其是在四摄全焦段都配备光学防抖这一点上,这绝对是手机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要深入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技术上的突破与意义: “全焦段”的定义与价值: 传统意义上,手机的“全焦段”通常指的是超广角、主摄、以及长焦(.............
  • 回答
    vivo 首次端出自家研发的芯片,定名“vivo V1”,并且将其“寄予厚望”地放在了 X70 系列上,这无疑是手机行业里一件相当有分量的事情。作为一名关注科技发展的普通人,我觉得这件事值得好好聊聊,因为它不仅仅是 vivo 自身战略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整个手机行业的芯片格局也可能带来一些涟漪。为什么.............
  • 回答
    vivo 影像技术分享会确实是一场技术盛宴,尤其是那颗备受瞩目的自研 V1 芯片以及随之公布的影像技术。仔细分析下来,这次亮相释放的信息量非常大,远不止是“多了一颗芯片”这么简单。首先,自研 V1 芯片的出现,是 vivo 迈向“软硬结合”影像策略的里程碑。过去,我们看到的手机影像能力提升,更多是依.............
  • 回答
    vivo X Fold 这件事,怎么说呢,确实是挺有意思的,也挺能代表当时折叠屏技术的一个重要节点。你要问我怎么看待?我倒觉得这更像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创新,而不是凭空冒出来的“第一”。你想啊,折叠屏手机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什么?就是屏幕本身。那层柔性屏,你用传统的电容式指纹,无论是放在侧边电源键还是屏.............
  • 回答
    vivo X Note 终于要在 4 月 11 日正式亮相了,这消息就像一股春风,吹热了手机圈的讨论热情。作为 vivo 在高端商务领域的旗舰力作,X Note 自曝光以来就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那么,这款产品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吸引商务人士和科技爱好者们如此的关注呢?首先,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无疑是.............
  • 回答
    看到小米、OPPO、vivo 在 2019 年上半年中国区手机销量出现近 20% 的下滑,这绝对是整个中国手机市场一个值得深挖的现象。这三家厂商,曾经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销量下滑如此之多,背后绝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捣鬼。1. 市场饱和,存量博弈的残酷现实.............
  • 回答
    12月9日,vivo如期带来了全新的OriginOS Ocean,这不仅仅是一个系统的更新,更像是一次对用户体验的深度重塑。这次的Ocean,听起来就给人一种浩瀚、包容、并且充满生命力的感觉,而实际的功能亮点也确实对得起这个名字。OriginOS Ocean:一次看得见摸得着的“深海”探索如果说之前.............
  • 回答
    三星和 vivo 官宣 vivo 将首发 Exynos 1080 芯片,这可真是个大新闻!仔细想想,这事儿背后可有不少值得说道的。首先,这事儿直接打脸了一些之前对三星 Exynos 芯片表现不太满意的声音。大家一直以来对高通骁龙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似乎有着更强的信心,三星自家 Exynos 芯片在高端.............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简直就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而且还是在手机圈里最火的“解锁”这个环节上。刚看完小米发布他们号称第五代屏下指纹技术,还没等大家消化完,那边 Vivo 的子品牌 iQOO 就按捺不住了,直接放话要上第六代。这剧情,比追剧还刺激。咱们先捋一捋这个“屏下指纹”的事儿。最早的时候,.............
  • 回答
    2021年第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一次剧烈的洗牌,整体格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vivo成功登顶,以超过20%的市场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销量冠军,而荣耀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不仅实现了快速复苏,还反超小米,跻身第三名,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深入剖析。vivo 登顶:稳扎稳打,精准.............
  • 回答
    2021 年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确实令人瞩目,vivo 凭借强劲的增长势头,一举夺魁,OPPO紧随其后位居第二,而苹果则占据了第三的位置。这个排名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vivo 的崛起:稳扎稳打,用户心智的成功收割vivo 能在2021年登上榜首,我认为是其多年来持续.............
  • 回答
    飞龙中医最近因为怒怼《崩坏3》和vivo这两件事,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这两件事拆开来看,然后再放到一起聊聊。首先,飞龙中医怒怼《崩坏3》这件事的起因,据说是因为《崩坏3》官方在一次宣传活动中,使用了与中医相关的元素,但被飞龙中医认为存在严重的误导和不尊重。具体细节可能涉及.............
  • 回答
    2020年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一番新的景象。受全球疫情蔓延的初步影响,市场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格局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竞争性。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小米、vivo、三星、realme 和 OPPO 这五家品牌依旧牢牢占据着市场的前列,他们的表现不仅反映了品牌自身的实力,也折射出印度智能手机.............
  • 回答
    余承东转发《跌倒华为,吃饱苹果》这篇文章,并且表达了“高端让苹果,中低端给OPPO、vivo、小米”的观点,这确实是一件引人关注的事情,也引发了许多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件事的“发生”本身就值得玩味。余承东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他主动转发这样一篇带着些许“批判”色彩的.............
  • 回答
    vivo即将在明年下半年推出搭载RGBW阵列传感器的产品,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行业动态,也预示着手机影像技术可能要迎来一波新变化。我个人对这个方向是比较看好的,认为它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同时也有需要克服的挑战。我的看法:总的来说,我相信vivo尝试RGBW传感器是为了在提升拍照表现,尤其是在弱光环境.............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