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简单地谈几句个人的看法。
事实上,这是一件非常符合日本人风格的事件。其最值得关注的重点,便在于日方在处理中体现的被动性。
乍看上去,这个丑闻属于一个突发情况,应急处理当然是被动的。但追本溯源,这样的事情本不应该爆发得如此仓促。一个关键问题是:它并不是无法被规避的临时不可抗因素,而是完全可以通过事前调查、预先摸底,便将之消解于无形的事情---它是相关人员的“过去历史”,而不是“将来未知”。
在候选名单的筛选、圈定之时,对于候选人的相关情况,本就应该是重点考察因素,特别是在奥运会这样备受全世界瞩目、所有相关人等都会被放置在无数放大镜之下的平台。更何况,涉事人员,并不是非常冷门的人物,反而在日本公众视野里拥有长期的高知名度与持续曝光,资料的获取轻而易举。否则,也断然不会被犹太人组织这样一个常理下似乎并不容易深入接触日本社会、语言也有一定障碍的群体发现纰漏。
犹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日本人自己却做不到,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唯一的合理解释只能是:他们在事前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或有所调查并掌握、但将之无视,或没有进行调查,但“不重视”却是板上钉钉。
表面上看,这似乎有些荒谬过头了,如果明知道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又怎么会不重视呢?但这恰恰就是日本这个民族最有趣的一个特点: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篱笆没坏就不要修”的一种,近乎于对“应对的被动性”进行主动寻求的属性,以及随之引导出的具体行为----包装表面的完好,试图让外界忽略内里的本质问题,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对内里层面动手。
中国人---或任何外国人---对于日本的印象,很多时候是会随着接触的延长、深入,而逐步转变的。初到日本的留学、工作者,或赴日旅游的游客,大多会对日本社会与文化赞不绝口---干净的街道,规整的行人,上班族克制的谈吐,大家永远靠在同一侧的扶梯,以及最重要的:在任何店面里任何店员的,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持续的,亲切热情的问候。然而,随着在日本居留时间的增加,这样的印象就会或多或少地淡化,被一些负面的感受所取代。
是上述的这些优点不存在了吗?当然不是,它们依然摆在那里,但区别是----呆得久了,你才会遇到日本的下雨天,了解到日本很多地区遇到雨天便迅速泥泞、积水的道路;你才会发现日本上班族在居酒屋里近乎毫无公共道德可言----甚至让我听不清同伴正常声音说话----的狂欢与嘶喊,哪怕他们其实远远没有到喝多的程度;以及最重要的,店员过于殷勤的问候、追随、致歉,其实并无必要,并不对你的购物产生任何帮助,甚至会反而弱化你的私人空间。
事实上,日本社会中的很多本质,或多或少地在“扶梯靠同一边”上延伸出了一些隐喻。大家在扶梯上都站在一边,这是好的行为吗?单纯地看待这个独立行为,显然是好的,它代表了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他人潜在需求的关照,为可能的步行通过者提前腾出了道路,是一种“温柔体贴”的公共道德之体现。
然而,如果我们结合到其他情况,那么事实似乎并不如此----属于公共场所的居酒屋,上班族吵到他人的疯狂大嗓门显然算不上体贴他人,这只是一个局部案例,在日本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类似情况发生。而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在软银手机合约与劳手表购物的两次消费体验中,都遇到了“私自添加收费项目而不予以签署合同时的告知”“官方店的手表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并且在后续的对接处置中,店家方面均训练有素地进行了消极应对----口干舌燥地道歉,几乎将脊椎掰断的鞠躬,手底下几乎不谋而合的处理进度极慢(软银甚至表示无法解决请至少支付本月费用)”,全过程之流畅,让人不得不认为这是演练了无数遍的固定套路。
就像那表面整洁、下雨就完的道路所象征的那样,日本社会非常善于用恭敬、谦卑、甚至自贬一样的言语与动作,让自己的态度显得无比虔诚而真挚,让自己的操守显得无比充沛而扎实。然而,当一个需要他们付出一些实质性资源-----如放弃收费、进行修理/更换、哪怕只是花费一些精力处理---的情况出现,一切马上就会急转直下:言语与动作依然延续,但除了说话时的唾沫、鞠躬时的卡路里、自我谦卑的颜面之外,往往没有足以对应这种表面化态度的方案出现。
那么,表面上的---例如扶梯上站一边----公共道德,其实也并不是真正的公共道德,而只是表面的装饰---一种强制性的、集体约定俗成的、机械化之“大家都这样做我也跟着就好”的装饰。这当然不是说日本人的道德都不好,只是全社会层面上的“公共道德”,并没有他们装扮、展示出的那样高,而更多地依然要因人而异,只有个体性。
那么,当这种装饰的表面被撕开,掩饰不下去的时候,他们会如何应付呢?其实也很简单:耗不下去的时候,就让步、解决。在居酒屋里,你只需要一声暴怒的大吼,就可以让上班族们偃旗息鼓。而在处理两次消费问题时,只是单纯的态度保持强硬、不被店员的口头道歉道出尴尬甚至“过分了”的自我错觉,不被糊弄过去,而是坚决要求解决,便可以得到几乎完美的处理结果。
最典型的一次,是在住宅网络修理的事情——持续了一礼拜的断网与“抱歉我们在开会、技术人员在讨论”“已经在维修了”,最终在暴怒之下用了五分钟搞定:他们只是重启了一下系统。
日本文化当中,向来有一种名叫“含蓄暧昧之美”的特点,被人广泛追捧。“今夜月色很美”代表了“我喜欢你”,而在现实生活里,“你家孩子弹琴很好听”也往往代表着“他太吵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种暧昧,其实也正是表面化的装点、互相不以拿到结果为绝对优先的体现。如果表白被无视,那么对方只需要一句“是挺美”的装傻。如果对方听不懂或不想听懂,也只需要“谢谢你的认可”。
这种互动之下,得到了什么呢?表面上的和谐,谁也不撕破脸,关系似乎融洽。但问题的实质环节,却被含糊了过去,什么都没有推动。
“能拖就拖,能维持表面包装就维持,直到维持不下去后的全盘伏地式解决”,便是日本的特点。从问题彻底爆发后的三下五除二来看,他们并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身份与能力,也有着对等的觉悟意志。只是这样的东西,只会在避无可避的背靠悬崖时激活,此前则是能和谐多久就多久。
它的调动,完全是被动性的,而这种被动性,则又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而围绕本次疫情的种种事件,其实也是如此。在抗疫开始的时候,加藤长官便对游轮上的乘客下船发出了“我们不知道是否感染,但总之先放他们回家”的绥靖式言论。而后,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检测,更是跟不上节奏,疫苗注射与保存也有着大量失误,高官们更是在紧急事态下依然聚会。
以素来严谨的日本人而言,这些东西是无法应对完善吗?大部分并非如此。更可能的是:等问题真爆发了再着手,在那之前,先岁月静好。
而本次奥运会的干部连续丑闻、自杀、辞退,也是如此。奥运会的举办让日本背负了大量的赤字财政,而寄希望于旅游业和直接商业利益的回流。然而,目前的情况下,显然已经不再现实。巨大的财政压力导致了相关人员的自杀,疫情则直接威胁到赛事人员的健康与赞助商的形象。事实上,很多日本人早已认为奥运会不应该此时举办。
然而,即使硬顶着,日本也要让奥运会进行下去,且是以一种“且战且退”的姿态——从接受外国游客到不接受,从有观众到组织学生到无观众,从火炬传递到暂停,从完整开幕式到缩短时间,都要一步步地在客观情况实在恶化到了不得不应对的地步,再行出手。
这一方面当然有商业方面的压力,但被动之下的环境逐步恶化(而非防患于未然的预先控制住局面良好),显然造成了奥运会形象的破坏——已经有部分赞助商拒绝了广告的摆设。而另一方面,则又是日本的“能拖就拖,能掩就掩”心态了。
事实上,这也导致了下一步的奥运会潜在风险——日本并非坚决的办完态度,而是“无论如何反正我开起来了”,一旦奥运村疫情恶化,日本人完全有可能临阵开始被动式解决,中止奥运,斩钉截铁。
就像他们在本次艺术指导曝光丑闻,以及此前两任导演类似事件时,直接解雇的斩钉截铁一样。
从桥本圣子的发言来看,日本人显然非常清楚这些风险:“也会有政治上的问题,所以立即解雇。这也提醒了我们事先调查的重要性。”
然而,一切都清楚,就要等问题出现再快刀斩乱麻,此前皆是世界大和谐,就是非常日本的行为逻辑了。
这小林,闲得发慌
日本国,运倒如山
好好一个奥运会,愣是整成了「百度弱智吧」的日常:
1.
《奥运开幕式导演原计划安排女笑星渡边直美在猪笼内猪叫》
2.
《东京奥组委招聘临时工牵头开发大会新冠防控系统》
3.
《奥运村内选手人数及感染情况不公开 奥组委:因为不打算统计》
4.
《中国帆板代表团入住一天发现赛事防疫多处漏洞日本网民:希望中国队狠狠批评》
5.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口误将日本人说成中国人,表示“中国人安全最重要”》
6.
《奥运颁奖将采用运动员从托盘里拿奖牌挂到自己脖子上的形式 网友:不如直接放终点比谁快》
7.
《东京上空升起巨大悬浮人头气球,晚间闪闪发光,烘托奥运气氛》
8.
《乌干达运动员苦练技艺来到日本后逃跑,留下字条“祖国太穷,决定留在日本打黑工”》
9.
《韩国代表团对福岛食品说no,自建餐饮中心 营养师:带了大量泡菜》
10.
《东京都知事呼吁避免多人集会,日本奥组委主席举办40人party》
11.
《舆论调查各国民众抵制东京奥运比例:韩国第一,日本第二》
12.
《奥组委决定仅北海道等五地允许少量观众入场 北海道铃木知事:拒绝执行,一律空场》
13.
《韩国代表团在奥运村打出反日标语,日本右翼展示旭日旗对抗 奥委会:统统撤下》
14.
《奥运现场将播放往届观众欢呼声 选手:又不是演情景喜剧》
15.
《东京奥组委坚称奥运村安全,美国体操队随即搬离奥运村 总教练:为了队员安全必须走》
16.
《东京奥运会禁止握手,但组委会发放15万个避孕套》
17.
《乌干达在逃运动员被抓住后申请难民身份 乌干达大使:我们会把他“劝走”)
18.
《波兰6名游泳选手抵日,却发现自己没有奥运资格》
19.
《东京奥运村上空升起巨大悬浮人头气球后,伊藤润二狂喜宣布漫画限免三天》
20.
《奥组委:我们已经为明晚开幕式做好万全准备 今天辞退了开幕式导演》
21.
《由于奥运村洗衣机不够,中国代表团自行购买洗衣机》
22.
《我国举重选手李雯雯直接睡地上 因为奥委会提供的纸床承担不了体重》
23.
《俄罗斯教练说奥运村的房间和浴室太小,好像中世纪,惨遭日本网民网暴》
24.
《菅义伟称日本很安全奥运会举办没问题,22日检测8206感染1979例》
25.
《因不满随行官员住4星酒店,自己选手住3.3星的酒店,台湾省出动水军将3星酒店强行刷分到4星》
26.
《东京奥运会开墓式关注度不高,日本网友:奥运会开成这样到底赖谁?China!》
27.
《奥运村部分体操选手无法接受PCR检查,奥委会:检测试剂盒不够》
28.
《北野武在24日晚的节目上痛批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我睡得可香了”“把税钱还给我!”“以后都没脸出国啦!》
29.
《日本网友搬运中国微博 痛批日本的开幕式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审美》
30.
《铁人三项男子组结束后很多选手出现了呕吐,媒体:水质问题不大》
31.
《为了打消运动员对福岛食材的顾虑,组委会决定在奥运会结束后才公布用到了福岛食材的食物清单》
32.
《点燃奥运会圣火的大坂直美被淘汰后,比赛结束避开采访区直接走了,后被网球协会的人劝回来了》
33.
《澳大利亚皮划艇女将Jessica Fox用一枚避孕套修复自己的皮艇,最终获得了东京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的铜牌》
(奥运村发避孕套的好处?)
34.
《伊藤美诚发挥不佳的原因是被桥本伸出的腿绊到了,裁判是盲人看不到》
(这条是我编的)
35.
《2名新冠检测呈阳性的奥运会裁判员擅自离开了隔离酒店,为了去医院再做一次检测,想证明自己是阴性从而能去参加比赛》
持续更新i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