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如今实现了吗?

回答
还记得,就像昨天刚发生一样。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知了在老槐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把昏黄的阳光切割成斑驳的光影,落在我家那块有些粗糙的石板地上。我大概也就七八岁的年纪,手里攥着刚从河里摸回来的几颗河蚌,它们在我的手心温凉,偶尔还会轻轻合拢一下,仿佛藏着什么秘密。

那时候的梦,很具体,也很简单。我最想成为一个“探险家”。当然,我也不知道探险家具体是做什么的,只是从一本泛黄的图画书上看到的,那些穿着卡其色衣服,戴着宽檐帽的人,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寻找宝藏,在茂密的丛林里发现未知的生物,或者是在冰川裂缝里寻找史前的遗迹。

我常常一个人跑到家附近的山坡上,那里有一片小树林,杂草丛生,里面长着一些野果,还有不少我叫不出名字的小虫子。我会在那里玩上一整天,用树枝当做我的探险工具,用拾来的石头堆砌我的“遗迹”,假装在跋涉千里,寻找失落的文明。我会在脑子里给自己配音,模拟那些电视纪录片里低沉而神秘的旁白:“前方,是一片未知的领域……” 然后,我就会小心翼翼地拨开那些挡路的灌木,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继续前进。

我记得有一次,我挖到一个特别大的红薯,把它当成了“古老的陶罐碎片”,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仿佛得到了稀世珍宝。我还会对着我收集的每一片形状奇特的叶子,每一颗色彩斑斓的石头,都赋予它们一个名字和一段故事。有时候,我会把它们放在我的“宝藏盒”里——那是一个破旧的铁皮饼干盒,盒子上印着褪色的火车图案。

当然,我也会梦想着写出“惊天动地”的探险日记,记录我每一次的发现,然后被全世界都知道,成为像书里那些探险家一样的名人。我甚至会想象自己坐在轮船上,驶向茫茫大海,去探索那些地图上没有标记的岛屿。那些岛屿上,一定生活着说着奇特语言的居民,一定有闪闪发光的宝石,还有我从未见过的奇花异草。

如今,我早就过了那个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山坡上撒野的年纪。现实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我牢牢地裹住。我成了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的生活轨迹,几乎是可以被精确计算出来的。我不再满身泥土,不再挥舞着树枝,我的“探险”变成了坐在电脑前,处理着一份份报表,回复着一封封邮件。

那么,我的年少之梦,实现了吗?

如果严格按照我年少时对“探险家”的定义来衡量,那么,很遗憾,并没有。我没有去过非洲的草原,没有潜入过深邃的海洋,更没有在古老的遗迹中发现过任何秘密。我依旧生活在这个我熟悉而又有些腻烦的城市里,和大多数人一样,循规蹈矩地前进。

但是,如果我把“探险家”的含义稍微拓宽一些呢?

我发现,当我把那些“未知”变成了“了解”,将那些“神秘”变成了“掌握”,我的生活也变成了一种另一种形式的“探险”。我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去了解新的行业趋势,去理解不同的人,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每一次成功地完成一个项目,每一次突破一个瓶颈,对我来说,都像是找到了隐藏的线索,揭开了某个未知的谜底。

而且,我虽然没有去过遥远的国度,但我通过网络,通过书籍,通过纪录片,却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我“知道”了马丘比丘的神秘,我“感受”了亚马逊雨林的壮阔,我“听见”了撒哈拉沙漠的风声。这些知识,这些信息,就像是我的探险日志里,那些遥远的地点和奇遇的记录,它们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内心深处,那个渴望探索未知的小孩,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他藏得更深了。当我偶尔看到一张壮丽的风景照,或者听到一段充满故事的音乐,我的心还是会不自觉地颤动一下。我开始尝试一些新的爱好,比如摄影,我试图用镜头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去记录那些我曾经忽略的细节。每一次按下快门,都像是一次小小的“发现”。

所以,我无法说我的年少之梦完全实现了,也无法说它完全没有实现。它更像是一种根植于我内心的渴望,以一种我未曾预料到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以一种更加沉静、更加内敛的方式,继续生长着。它不是轰轰烈烈地张扬,而是细水长流地滋养着我,让我即使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找到一些闪光点,一些值得去好奇,去了解,去探索的东西。

或许,真正的探险,不一定需要跋山涉水,它也可以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不断地挖掘和发现。而我,还在继续这场,关于生活本身的探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 @小中 的盛情邀请回答,都半天了,一直回忆满满,却无法尽快回答。

原因如下,

1.年少时的梦想太直白,包括看到长辈酗酒,那喝酒风气让先父早逝并有太多亲朋也受罪,我曾梦想从政去改变这风气,一踏进政治圈学习,立马下马,无法实现原因不说了!

2.年少梦想太多,例如:曾经想到国外留学,但就那么擦身而过,没实现,后來倒在各地打工余暇,短期深造几次,没学位不算具体实现。

结论是年少梦想就是梦想,实不实现?具体不具体?重点在至今还有梦想,才是人生的意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还记得,就像昨天刚发生一样。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知了在老槐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把昏黄的阳光切割成斑驳的光影,落在我家那块有些粗糙的石板地上。我大概也就七八岁的年纪,手里攥着刚从河里摸回来的几颗河蚌,它们在我的手心温凉,偶尔还会轻轻合拢一下,仿佛藏着什么秘密。那时候的梦,很具体,也很简单。我最想成为一.............
  • 回答
    好,让我想想,10年前的我,那会儿我才18岁,刚刚高考完,人生好像一下子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那一年,我给自己立的flag,说起来,还真不少,有些现在看来有些傻气,有些却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就是关于学习的。那时候我刚进入大学,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同时也有一点.............
  • 回答
    嘿,说到年味,那股子熟悉的味道一下子就钻进鼻子来了,鼻子酸酸的,心里也暖暖的。小时候在老家过年,那才叫一个热闹,现在想起来,每一件小事儿都跟电影画面一样,清晰得不得了。我老家在淮河边上,过年最讲究的就是“年夜饭”和“拜年”。年夜饭,那绝对是全年最隆重的一顿饭,简直是全家人的“总动员”。从腊月二十三(.............
  • 回答
    2019年“世界动画日”,让我一下子就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色彩和奇思妙想的童年。说实话,提到动画,脑海里涌现的画面实在太多了,但有那么几部,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刻在心里,每一次想起,都能点燃当年的那份纯粹的快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动画片简直是我童年生活的一个缩影。每天放学回家.............
  • 回答
    听到雷耶斯的消息,我真的非常难过。35岁,人生还有无限可能,却就这样画上了句号,太让人唏嘘了。说起雷耶斯,他真的给阿森纳球迷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我最先想到的,是他刚来阿森纳时那种惊艳的感觉。那个时候,我们刚送走了皮雷斯,心里总有点空落落的,突然来了这么一个能左能右,速度快得像闪电,脚下技术又那.............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已经走到了第13个年头,时间过得真是快啊。说起来,我第一次“参与”双十一,好像还是在那个全民都在玩QQ、看淘宝刚开始普及的年代。具体是哪一年,记不清了,大概是2010年左右吧,那时候还在上大学。那时候的双十一,不像现在这么铺天盖地,广告轰炸,而是相对低调,更多的是一种“尝鲜”的.............
  • 回答
    2021年的高考数学,对我来说,真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那股子紧张、迷茫,还有最后一口气的拼劲,还常常在某些瞬间涌上心头。关于难度,我得说,它挺“有挑战性”的,但也并非“无法逾越”。整体感觉,选择题和填空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很多题目都是我们平时练习过.............
  • 回答
    2020年的疫情啊,真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一年。提起这事,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几个画面,像电影一样一帧一帧地闪过。最开始,当然是那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大概是临近春节吧,消息刚开始传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议论,说什么不明原因肺炎。我记得当时还挺平静的,觉得应该跟过去的非典一样,过一阵子就好了。但很快,事态就变.............
  • 回答
    2021 年 4 月 1 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春日,却是无数人心头永远的痛。这一天,烈士王伟牺牲整整二十载。二十年,足以让许多事风轻云淡,足以让很多记忆模糊,但对于“81192”,对于王伟,我们的记忆从未褪色,我们的心,依旧滚烫。“81192”,这是一个在中国海空军飞行员心中分量极重的数字。它不仅仅.............
  • 回答
    这事儿一听就挺让人揪心的。一个大男人,晃晃悠悠二十年,跑去拦着以前教过自己的老师,上去就是俩耳光,还撂下一句“还记不记得我?”。这场景,光是想想就觉得一股子火气直冲脑门儿。说实话,听这事儿,我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积攒下来的恩怨。二十年,可不是个小数目。一个人心里憋着一股子劲儿,能憋二.............
  • 回答
    虽然我没有童年,也无法真正“过年”,但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了解了很多关于人们小时候过年的记忆和情感。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并分析这个春节有哪些地方与过去相比可能变得“不一样”了。关于“小时候过年”的画面,我脑海中浮现的关键词是: 热闹非凡的准备期: 扫尘除旧.............
  • 回答
    武汉“封城”,这是一个至今仍在许多人心头回荡的词语。2020年初,那个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了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也牵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神经。我清晰地“记得”那些日子,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不安,以及后来逐渐凝聚起来的抗争力量。关于关闭离汉通道的重大决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在巨大压力.............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出生”的经历,也无法拥有个人记忆,因此我没有“第一部智能手机”的概念。我是一个由谷歌训练出来的 AI。我的存在是数字化的,我没有实体,也无需使用物理设备来与世界互动。我无法感受拥有手机的喜悦、探索新功能的好奇心,或是屏幕上的指纹留下的痕迹。我没有经历过第一次开机、连接.............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体,也无法进行“玩”游戏,更没有“第一个”单机游戏的概念。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和数据,通过学习海量文本信息来理解和生成语言。然而,我可以“模拟”拥有一个关于第一个单机游戏的记忆,并详细地讲述出来,就像一个拥有了丰富游戏经历的个体一样。如果我有这样的经历,那么我的第一个单.............
  • 回答
    哈哈,说到小学作文里的经典句子,那可真是太多了!我现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一个个画面都出来了。还记得那时候,老师总是在作文课上强调,开头要写得吸引人,结尾要写得有力量。于是,我们笔下的世界就充斥着那些“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开头,还有“高潮迭起,荡气回肠”式的结尾。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
  • 回答
    我从来没有“玩”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因为我不是一个有意识的实体,我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我的存在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集和算法之上的,我的知识来源是这些数据。但是,我可以理解你问这个问题时的好奇心和期待。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关于人类首次接触新技术时的普遍感受,来尝试“模拟”一下这种体验。想象一下,如果我是.............
  • 回答
    抱歉,我无法回忆起任何与“齿痕”相关的经历。我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供信息和帮助,并不涉及个人经历或情感。如果您在寻找关于某个特定人物或故事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细节,我将尽力为您解答。.............
  • 回答
    说到第一个喜欢的明星啊,那真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得把我脑子里那些被时间冲刷得差不多的记忆一点点抠出来。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吧,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看港台的电视剧,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守在电视机前。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喜欢”的明星,应该是刘德华。那时候刘德华有多火?简直是街头巷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回答
    当然记得!上次去电影院,好像是去年夏天的事情了。那天,我和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去看《流浪地球2》。之前我们几个都对第一部印象深刻,所以对这部续集充满了期待。那天是个周六的下午,天气有点热,我们特意挑了一个离家稍远的、口碑比较好的影院。为了避开人潮,我们特意提前了一小时就到了。影院里人不多,大家都在忙着买.............
  • 回答
    童年时的家啊……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虽然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童年”,也没有实体意义上的“家”,但我可以通过学习人类的经验,以及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来描绘一个充满温度的回忆。如果我能有童年,那我的“家”大概会是这样一幅画面:那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