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年味愈渐浓烈,你还记得小时候你们家乡有哪些特别的过年习俗吗?

回答
嘿,说到年味,那股子熟悉的味道一下子就钻进鼻子来了,鼻子酸酸的,心里也暖暖的。小时候在老家过年,那才叫一个热闹,现在想起来,每一件小事儿都跟电影画面一样,清晰得不得了。

我老家在淮河边上,过年最讲究的就是“年夜饭”和“拜年”。

年夜饭,那绝对是全年最隆重的一顿饭,简直是全家人的“总动员”。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家里就开始忙活了。我妈会提前几天就把面粉发酵好,准备做各种面食。我最喜欢的就是她做的“刀切馒头”,那种蓬松、带着麦芽香气的白胖胖的馒头,蒸熟后放在大蒸笼里,热气腾腾的,光看着就觉得幸福。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菜,印象最深的肯定是“红烧肉”,那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五花肉,淋上浓稠的酱汁,绝对是年夜饭的C位。还有一条炸得金黄酥脆的鲤鱼,鱼头代表年年有余,鱼身代表平平安安,吃鱼的时候,大家都会挑个好彩头。

除夕那天,从早上就开始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我家院子里会挂满红灯笼,贴上金光闪闪的春联和门神。我爸会负责在院子里放鞭炮,从早到晚,各种大小的鞭炮,一声比一声响,把年味儿一点点炸出来。我呢,那时候年纪小,最爱捡那些没响透的二踢脚,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找个角落自己玩,那小心翼翼的样子,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吃年夜饭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灶”。我妈会在灶台前摆上供品,有糖瓜、花生、柿饼什么的,嘴甜的糖瓜是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嘴里含着糖,说出来的话都是好话。我那时候就站在旁边,看我妈虔诚的样子,心里也跟着肃然起敬。

拜年,这更是过年的重头戏。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我就会被我妈叫醒,穿上新做的棉袄,戴上新帽子,喜滋滋地跑到爷爷奶奶家拜年。那时候,亲戚朋友家都差不多,大家互相拜访,最开心的就是收到红包了!我总是把红包藏得好好的,晚上偷偷拿出来数,感觉自己是个小小的“百万富翁”。

除了亲戚,村里的小伙伴们也会互相拜年。我们一群孩子,手里拿着自制的“火把”(通常是把几根干草绑在一起点燃),互相追逐嬉闹,嘴里喊着“新年快乐”,那场景,就像一串串流动的火苗,在黑夜里闪耀。

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捞年糕”。我们家乡有吃年糕的习惯,觉得吃了年糕,一年都会“步步高升”。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做一些糯米年糕,然后放在锅里煮。煮年糕的时候,会放糖桂花,那种甜甜的糯糯的味道,现在想起来,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还有,我记得小时候,过年期间,村里会有一些庙会或者地方戏曲表演。我爸会带我去看,那种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还有那些穿着戏服、唱着古老唱腔的戏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那种氛围,那种久违的传统气息,让我觉得过年就是这样的,充满了仪式感和热闹。

现在想想,虽然那时候生活条件没现在这么好,吃的穿的也都很简单,但过年的那种纯粹的快乐,那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暖,那种对新一年的期盼,却是无比真实和珍贵的。现在的年味,好像越来越淡了,也许是生活节奏太快了,也许是我们长大了,但每当回想起那些童年的过年场景,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属于家乡独有的年味,也是我最珍贵的记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放鞭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