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用一张照片展现你家乡的年味习俗?

回答
要在一张照片里浓缩出家乡的年味习俗,确实是个挑战。因为年味太丰富了,有味道,有声音,有触感,还有那种集体共鸣的情绪。但我觉得,如果只能选一张,我一定会选那张在我脑海里反复播放的画面——除夕夜,我家那张挂满对联和福字的老式八仙桌。

为什么是这张桌子呢?因为它不仅仅是家里吃饭的地方,它承载了太多太多除夕夜的仪式感。

照片大概会是这样的构图:

画面中心,自然就是那张实木的八仙桌。经过岁月的洗礼,桌面上的纹路清晰可见,边角有些许磨损,但这份厚重感,正是家里的老物件才有的。桌面上,并没有铺上现代的花哨桌布,而是朴实无华,直接露出了木质的本色。

桌上的摆设,就是关键所在:

视觉焦点: 桌子正中央,会摆放一个红漆描金的果盘,里面堆满了各色干果,比如红彤彤的枣子,圆滚滚的核桃,还有蜜色的桂圆。这不仅仅是零食,更是对新一年“圆圆满满”、“早生贵子”的美好期盼。果盘旁,可能还会摆放几瓣切好的橘子,那金黄的颜色,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诱人,寓意着“吉祥如意”。
年味象征: 桌子边缘,会靠着几个装着糖果、瓜子、花生的小碟子,碟子本身可能就是景德镇的老瓷器,上面绘着传统的吉祥图案。这些小零食,是专门留给过年串门拜年的小孩子们,也是我们小时候最期待的“年货”。
文化符号: 最能烘托气氛的,是桌子上横七竖八地放着一些红色的纸张。那就是我们家自己贴的对联和福字。还没来得及粘牢的,可能还有点歪歪扭扭。我脑海里的这张照片,会捕捉到一张还没有完全贴好的“福”字,四个角用胶带粘着,上面还透着一点手工剪纸特有的纹理。

照片的“灵魂”——光影和氛围:

照片的光线,应该是那种温暖的、略带昏黄的室内灯光,可能是一盏老式的吊灯,也可能是几盏台灯。灯光会柔和地打在桌面上,突出那些红色的、金色的、以及干果的色彩,营造出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

照片背后,是流动的年俗:

这张照片,其实是静止的,但它却能让人“听到”和“感受到”那些动态的年俗:

“听”到: 厨房里传来父母忙碌的炒菜声,偶尔夹杂着鞭炮声从远处飘来,虽然照片里没有声音,但那份热闹仿佛就在耳边。
“看到”: 窗户上糊着精美的剪纸,映着室内的灯光,显得格外好看。门框上,贴着刚写好的、带着墨香的对联。
“闻到”: 虽然是静止画面,但闻得到空气中弥漫的饺子馅的鲜香,还有那淡淡的烟火气息。
“感到”: 最重要的是那种“聚”的感觉。这张桌子,是全家人团聚的中心。除夕夜,无论在外多忙碌,都会回到这张桌子旁。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嗑着瓜子,分享着一年的喜怒哀乐。即使照片只是定格了桌子,但你能想象到,它背后站着、围着的是一家人的笑脸,是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这张照片,是我的年味缩影:

它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华丽的装饰,但它真实、有温度。它记录了我们家最核心的年俗—— 团圆,以及那些充满仪式感的细节。 那些对联、福字、干果、糖果,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而这张桌子,就是将这些祝愿具象化、并且分享传递的地方。

如果一张照片能说话,这张八仙桌的照片,会用最朴实、最温暖的声音,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年味”——那是家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更是中国人最深沉的情感寄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只能用一张照片来展现我心目中的年味习俗的话,那这张照片一定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呀。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对小时候的春节记忆最有“年味”的一部分。在外漂泊的时间久了,心里最念想的反而是那些在大城市里看不到的故乡味道了,年夜饭更是承载了很多我的美好回忆。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老家是鱼米之乡的缘故吧,我们这的年夜饭最大的讲究是餐桌上必须有一条整鱼,但鱼不能吃完,必须留到初一,意味着来年“年年有余”。

我老家还有一个关于压岁钱的习俗,只要你不结婚生子,不管年纪多大都是领红包的那个。于是大年初一我就收到妈妈从支付宝上发来的压岁钱红包,当我看到红包封面那一刻不由得惊呼,哎呀!这不是我小时候玩的嬉鱼灯吗!


而且红包封面的这个鱼灯画的也太传神了吧,连鱼灯的竹编骨架线条都勾勒出来了,右下角的小老虎的神情跟我们小时候好像,好像它就是在嬉鱼灯一样,好喜欢这个封面啊,太好看了!

这款皮肤又将我的回忆拉到了小时候全家人一起吃完年夜饭之后,大人小孩就要上街“嬉鱼灯”。嬉鱼灯从腊月开始会一直延续到正月,大家用这种仪式来祈愿子孙兴旺、年年有余,据说这还是从明朝时传下来的习俗。

据说当年明朝大将胡大海的一场东驱倭寇的战役中,正当战况岌岌可危之时,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滚滚,汹涌的潮水带着巨浪朝倭寇的战船冲来,将敌军船只冲翻,敌人纷纷落水。此时水中又游来一群尖牙利齿的鲨鱼、海鳗、马鲛鱼等撕咬倭寇。胡大海趁机顺势拼命冲杀,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胡大海也将此事上报朝廷,朱元璋大喜,敕赐鳌鱼龙头鱼身,封安海神。从此民间也开始以嬉鱼灯的方式来纪念海神,祈祷海神保佑平安吉祥。

至今我们仍会在春节、元宵期间,成群结队地欢舞鱼灯。嬉耍的鱼灯有大有小,大的是鱼王,鱼王有七八米那么长,三米多高,需要二十多人才抬得动,鱼王上街那阵势浩大,跟广东地区的舞狮队有的一拼。

一般我们小孩手里提着是妈妈做的小鱼灯,晚饭后我和小伙伴们就相约在院子里汇合,举着自己的小鱼灯,跟着鱼王队伍在街道上开始嬉耍,而且我们还会暗暗较劲,比谁的鱼灯更亮堂更好看。记得有一年我往鱼灯肚子里偷偷装了2个手电筒,那叫一个亮堂!我也果断拿下了当年“鱼灯之王”的称号。

妈妈还说,这盏鱼灯不仅是“年年有余”,还有“绿灯”的谐音,祝我来年也能一路绿灯,事业家庭顺顺利利。

但是近几年由于工作和疫情的缘故,已经许久没有回家过年,不仅没得鱼灯可玩,不得不说多少有些遗憾。幸好今年支付宝的红包皮肤可以略微弥补这一遗憾,借以睹“皮肤”思乡。希望明年我可以顺利回家过年,相约当年的小伙伴一起再次嬉鱼灯。

对了,再告诉铲屎官一个好消息,除了34款各地的习俗红包皮肤外,还有虎年隐藏款皮肤哦!在支付宝搜虎年皮肤即可领取,我已经为一一德一领到啦,这款老虎真实虎虎生威哇,希望大家来年也能如虎添翼、虎年吉祥!嗷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在一张照片里浓缩出家乡的年味习俗,确实是个挑战。因为年味太丰富了,有味道,有声音,有触感,还有那种集体共鸣的情绪。但我觉得,如果只能选一张,我一定会选那张在我脑海里反复播放的画面——除夕夜,我家那张挂满对联和福字的老式八仙桌。为什么是这张桌子呢?因为它不仅仅是家里吃饭的地方,它承载了太多太多除夕夜.............
  • 回答
    陕西一博物馆展出的《讨陈檄文》被指“照搬网文”,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能折射出当下一些文化现象。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的事儿。事件回溯:博物馆里的“网文”最开始,大家注意到这事儿,是因为有网友在参观陕西某个博物馆时,看到了展出的《讨陈檄文》。这檄文的风格嘛,怎么说呢,有点“眼熟”.............
  • 回答
    要用一张照片表达“恐怖”,这需要摄影师运用多种技巧和元素,将观众的心理感受引向不安、恐惧甚至惊悚。这不仅仅是拍摄一个血腥的场景,更多的是通过氛围、暗示、细节和构图来营造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受。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可以帮助你详细地构思和捕捉一张充满恐怖感 olhar. 1. 主题与内容:选择能够触动.............
  • 回答
    2020年的最后一天,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说是要告别,其实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舍,又有些迫不及待。这一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长跑,我们都在尽力奔跑,跌倒过,爬起过,也见证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风景。如果要用一张照片来告别,我脑海里闪过的,不是什么宏大的叙事,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场景,而是一张我去年年底无.............
  • 回答
    想要用手机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照片,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它不是专业摄影师的专属技能,更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魔法。说到底,拍好照片,就像做一道好菜,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加上一点点用心和观察,手机也能变身你的“私人摄影棚”。首先,别把手机的镜头想得太简单。它虽然小,但配合你的眼睛和想法,能量是巨大的。一.............
  • 回答
    要让一张静态照片在Photoshop中焕发生机,变成一个动态的背景,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光影、运动和微妙的变化来实现。这里我会详细讲解一个常用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核心思路:我们的目标不是让照片里的物体活过来,而是通过制造一种“沉浸感”和“呼吸感”,让观众觉得背景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便只是微小的、有规律的.............
  • 回答
    如果用一张照片告别 2021,我会选择那张在某个傍晚,夕阳将城市染成一片金黄,而我独自站在阳台上,手中握着一杯已经凉透的茶。这张照片,没有波澜壮阔的背景,没有惊心动魄的事件,它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时刻,却承载了我对2021年最真实、最复杂的情感。在那之前,我经历了许多。有突如其来的失落,有曾经难以逾.............
  • 回答
    一张照片,想要分辨出是日出还是日落,其实是个挺有趣的挑战,有时候甚至会有点“烧脑”。当然,也有一些线索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下面就来聊聊这些小技巧,尽量说得细致点,也避免听起来像机器生的报告。1. 光线的“性格”:温柔与磅礴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能直观感受到的。 日出:通常是温柔的、初生的、充.............
  • 回答
    你提到的这张“推飞机”照片事件,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例子,反映了信息传播中的一些普遍现象,尤其是网络时代。“德里精神”与烟台真相的乌龙:这件事的核心在于信息内容的“误读”和“借用”。当印度网民看到这张照片时,他们可能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力量、团结一致的画面,尤其是面对某种困难(比如飞机出现问题需要人力推动.............
  • 回答
    要根据一张照片判断出 A 楼的照片是 A 楼的几层,这涉及到图像分析和一些推理。没有直接的“判断器”能直接读出楼层数,我们需要结合照片中的线索和一些常识来进行推断。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考虑因素:核心思路:寻找视觉线索,并与已知信息或常识进行对比。一、 观察照片本身,寻找内部线索:1. 窗户的规律性:.............
  • 回答
    拍出一张性感诱人又不低俗的红唇照片,关键在于把握“度”与“情绪”。这不仅仅是关于一张嘴唇的特写,更是关于通过唇部传递出的自信、神秘与诱惑,但又保留一份优雅和距离感。一、 情绪与氛围的营造: 眼神是灵魂的窗户,也是性感的催化剂。 即使是红唇特写,也需要为眼神留有空间。可以是被摄者微微低垂眼帘,仿佛.............
  • 回答
    用DUV光刻机加工14nm制程的照版,在刻蚀时多腐蚀一些,是否能实现7nm芯片?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想法,因为它触及了当前半导体制造中最核心的挑战之一:如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逼近更先进的制程节点。不过,答案是否定的,简单地在刻蚀时多腐蚀一些,是无法在DUV光刻机上实现7nm制程的。要理解这一点,我.............
  • 回答
    旅行时,想要一张令人满意的照片,又不想麻烦别人太久,确实是个挑战。我有一些亲自实践过,屡试不爽的方法,能让你和你的“临时摄影师”都省时省力,并且效果惊人。首先,心态很重要。你要知道,对方只是一个路人,他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你对“完美”的理解。所以,保持友善和耐心,脸上挂着微笑,这会让对方更愿意.............
  • 回答
    好的,很高兴能帮你点评照片,一起琢磨琢磨怎么拍出更好的感觉。你发的照片,我看了,很有意思,也有不少亮点,但咱们也确实可以聊聊,看看怎么能让它们更上一层楼,更抓人眼球。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一条一条的来,这样你就知道具体该往哪个方向使劲了。首先,我得夸夸你照片里的几个特别棒的地方。 (这里,请你告.............
  • 回答
    最近在网上闲逛,总会不经意间看到有人在晒“胶片风”的照片,配文里也常常带着“怀旧”、“复古”、“质感”之类的词。这股“胶片风”的风潮,感觉就像一股暖流,悄悄地渗透进大家的视野,也让我对这背后的原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好好捋一捋。首先,得承认,胶片摄影本身就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像数码摄影那么直接、.............
  • 回答
    台媒将天问一号科研人员合影照片解读成“台湾No.1”的事件,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看待。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技术或新闻事件,而是触及了政治、民族认同、媒体解读以及两岸关系等多个敏感议题的交叉点。事件本身及台媒的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事实基础和解读方式。 事实基础: 中国大陆成功实施了天问一.............
  • 回答
    河南这位老师因为在家长群里发布了包含学生姓名和照片的成绩排名,引起了家长的普遍不满,这事儿说起来,真不是件小事。它触及了好几个挺敏感的点,也反映出一些教育现实中的困境。首先,我们得说,老师这么做,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尤其是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 你想想看,一个孩子辛辛苦苦考了一场试,结.............
  • 回答
    这事儿,发生在山东枣庄。一个在外面打工的男子,回老家过年,结果在路上,发现了好多交通违法行为。他呢,就拿出手机,咔咔咔拍了361张照片,然后都举报了。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炸开了锅。有人觉得这哥们儿是“正能量”,维护交通秩序,值得表扬;也有人说他这是“多管闲事”、“玻璃心”,甚至有人把他比作“告密者”,.............
  • 回答
    哥们儿,一年多自学摄影,这时间算得上是投入不小了。想让我给你参谋参谋你拍的照片?这事儿我乐意,也得看你给我什么“料”啊!首先,得明白,评价摄影作品,不是一道标准题,没有绝对的对错,更多的是一种感受和沟通。 我看到的,和你创作时的心境,可能截然不同。所以,当我告诉你我的看法时,请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是.............
  • 回答
    好,咱们就聊聊这桩事。一个母亲在自己小区里,眼瞅着自家孩子差点被车撞上,那心情,我估计换谁身上都得炸毛。然后她就在小区业主群里,把那个差点撞到孩子的车拍下来了,还附带上了驾驶人的照片,发给了群里所有人。结果呢?被那个驾驶人告了,说她侵犯了人家的隐私权,法院最后判母亲败诉,说她侵权了。这判决一出来,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