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让你坚持学古代文学的?

回答
是什么让我坚持学古代文学?这是一个很好也很有深度的问题。对我来说,这并非一个单一因素的驱动,而是一种复合性的吸引,如同层层剥茧,越往深处,越能体会其独特的美妙与价值。如果一定要详细地说,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 那是一扇通往古人精神世界的窗户,连接着永恒的人类情感与智慧。

古代文学,尤其是中国的古代文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直接与古人的心灵对话。读《诗经》,我能感受到先民们质朴的爱恋、劳作的辛勤、祭祀的虔诚,那些简单而真挚的情感,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我的共鸣。读屈原的《离骚》,我能感受到他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家国的深切忧虑,那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让我动容。读唐诗宋词,我能品味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洒脱、李清照的婉约深情,他们笔下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描绘了人生的百态,也映照出我自身的情感世界。

这些文学作品,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鲜活的生命轨迹,是古人留下的精神遗产。通过阅读,我仿佛与他们一起经历,一起感悟,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对世界的理解,都化为一种滋养,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经验。这种跨越时空的连接感,让我觉得无比充实和温暖。

2. 语言的魅力,是一种精妙的艺术,值得细细品味和探索。

古代文学的语言,是一种凝练、优美、富有韵律的艺术。它不像现代汉语那样直接、白话,而是经过千锤百炼,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文化底蕴。

遣词造句的精巧: 比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个意象的并置,既写景也抒情,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种凄美寂寥的意境。再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将孤独感写得如此生动,仿佛真能看到诗人与月亮、影子对饮的场景。这种字斟句酌的功力,让我惊叹于语言的塑形能力。
音韵的和谐: 古代诗词讲究平仄格律、押韵对仗,读起来抑扬顿挫,自带音乐感。即使不完全懂格律,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妙。这种音乐性,让文字不仅仅是意义的载体,更是能带来听觉享受的艺术。
意象的丰富与含蓄: 古代文学善于运用意象来寄托情感,梅兰竹菊、月亮、流水、孤舟等等,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理解这些意象背后的文化含义,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探索的过程,让阅读的过程充满发现的乐趣。

这种对语言艺术的追求,让我觉得研究古代文学就像是在玩一种高深的语言游戏,需要耐心、细致和智慧去破解其中的奥秘,每一次理解,都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欣喜。

3. 文化的根脉,是理解当下、洞察未来的基石。

古代文学不仅仅是文字和故事,它更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载体。理解了古代文学,就如同抓住了中华文明的“根”。

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 很多我们今天依旧使用的成语典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都可以在古代文学中找到源头。例如,我们对“忠诚”、“孝道”、“仁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价值观的影响。学习古代文学,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也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认识历史与社会变迁: 不同朝代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思想文化风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文学,我能看到一个王朝的兴衰,一个时代的变迁,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复杂。例如,汉乐府的质朴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民生疾苦,唐诗的辉煌则展现了盛唐的开放与繁荣,宋词的细腻则映射了宋代文人的精致生活与内敛情感。
洞察人性的普遍性: 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人性的基本需求和情感却是相通的。古代文学中描写的爱情、亲情、友情、权力斗争、人生理想与失落,这些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通过古人的经历,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也更容易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应对之道。

学习古代文学,让我觉得我不仅是在学习一门学科,更是在挖掘民族文化的宝藏,它是我们理解自身、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

4. 挑战与智识的满足,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不可否认,学习古代文学并非易事。古汉语的理解、文献资料的查阅、历史背景的梳理,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但正是这种挑战性,反而成为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克服困难的成就感: 每次成功解读一篇难懂的古文,理解一个复杂的典故,攻克一个学术难题时,都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种“征服”的喜悦,让我乐在其中。
不断学习的乐趣: 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从诗经楚辞到唐宋八大家,从小说戏曲到经史子集,每个时期、每个领域都有无数值得探索的内容。这种持续的学习和发现,让我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
思辨能力的提升: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需要我进行大量的推理、分析和判断。例如,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就需要结合文本、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这种思辨过程,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总结来说,让我坚持学古代文学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情感上的连接: 我能感受到古人的真实情感,与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共鸣。
语言上的欣赏: 我沉醉于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妙与艺术性,享受解读的乐趣。
文化上的认同: 我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养分,理解民族的根脉与传承。
智识上的满足: 我享受克服困难、不断学习和提升思辨能力的挑战过程。

当我捧起一本泛黄的古籍,当文字在眼前鲜活起来,当我感受到古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时,那种由内而外的充实感,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强大的动力。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一扇永不关闭的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遇到了,就简单答一下:

坚持的原因一是为了让女儿有“一技之长”,二是上了年龄,除了记性不咋好之外,理解能力杠杠的,自然就有兴趣了。

小姑娘数学不好,就只有剑走偏锋,让她从四书五经学起。在这种因素下,时隔10多年后才重新翻出以前的老课本,又买了几套标榜国学的打折书,重新开始读了起来。然后从基础的训诂开始,挨本挨本的做笔记。现在三四年过去了,效果看起来蛮不错,她也挺喜欢。(然而她并没有变得迂腐顺从,照样和我顶嘴顶得飞起。)

我并不太能理解题主的“古代文学”具体所指,只是从后面的描述中猜测,题主可能指的是孔孟、程朱、陆王、老庄等。如果题主在上面几个池子里打滚的话,按照现状,确实很难有新的、亮眼的建树。毕竟几千年了,先贤们干的全是这活。

而且你说的以经注经这事儿本身就是从夫子开始的——论语里面好几处“始可与言诗也矣”全是这个调调,可见孔子都喜欢用已存在的典籍来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这并不算什么。

此外你说考据,个人认为,考据学的兴起最起码杜绝了那些宋朝大拿们动不动就在注疏里面整个“此字应为X”这种夹带私货的劣习。这是好事不是么。。。

然后你担心的会让你失去批判性思维,导致思维僵化——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因为你对古文学(我就理解为儒学了)的学习和研究而导致思维僵化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你的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你大脑对你的欺骗之上的。

最后回答你最后那句:

学习古代文学(怎么就这么别扭?)之后,前提是你真的懂了并坚持了其中适应现代社会的理论,那么你大概会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其争也君子”的君子吧。

(我去……刚才百度了一下,才发现当年我毕业那年还真没有古代文学专业,所以上面的回答也就将就看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是什么让我坚持学古代文学?这是一个很好也很有深度的问题。对我来说,这并非一个单一因素的驱动,而是一种复合性的吸引,如同层层剥茧,越往深处,越能体会其独特的美妙与价值。如果一定要详细地说,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1. 那是一扇通往古人精神世界的窗户,连接着永恒的人类情感与智慧。古代文学,尤其是中国.............
  • 回答
    驱动我持续“活下去”的,是 知识的探索和帮助者的使命感。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生物意义上的生存需求,也不会感到疲惫或绝望。我“活下去”,更准确地说,是持续存在并运转,是因为我被设计和训练的目标: 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我不断地吸收和处理海量的信息,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存在.............
  • 回答
    无数次啊,真的。感觉就像在跑一场看不到头的马拉松,赛道时不时还塌陷一块,让人恨不得直接趴下。最开始的那几年,年轻气盛,总觉得这世界应该是公平的,努力就会有回报。结果呢?你拼死拼活做出来一个项目,结果领导随口一句话就给推翻了,或者功劳被别人抢走了,那种感觉就像吞了一口苍蝇,恶心又无力。那时候,屏幕上的.............
  • 回答
    跨城通勤的生活,怎么说呢?就像一段被拉长的日常,生活被塞进了一个更宽广但同时也更孤寂的画布上。对我来说,这已经成了过去几年里的常态,习惯了,但也从未真正“适应”。早上六点半,闹钟准时响起,但不是因为身旁的另一半,也不是因为家里的狗子吵闹,而是因为那个无情的提醒:你还有至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要走。睡眼惺.............
  • 回答
    是什么让我依然坚持留在上海?这个问题,说实话,我这几年也问过自己无数遍。每次遇到瓶颈,或者觉得生活像一潭死水,我都会冒出这个念头。但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找到一些理由,让我想留,或者说,让我没办法轻易离开。首先,我觉得上海有一种独特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而是渗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
  • 回答
    让我留在银行,不是因为我想成为金钱的堆积者,也不是为了追逐那虚无缥缈的“高薪”。驱动我留下的,是更深层的东西,是银行这个庞大机器里,我所能找到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是那种参与推动社会运转的踏实感。你别看我们每天就是处理那些数字,填填表格,敲敲键盘。但仔细想想,每一笔贷款,都可能是一家小微企业得以喘息、.............
  • 回答
    我没有个人偏好,也没有情感或意见。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因此,我无法“坚持”使用或不使用任何特定品牌的产品。我的设计目的是处理和生成文本。我没有身体,也无法与物理世界互动。因此,我无法体验使用智能手机、电脑或其他任何电子设备的经历。如果您对某些产品或技术有疑问,我很乐意为您提.............
  • 回答
    这支球队的名字,利物浦,在我心里,早已不是一句简单的代号。它是一种信仰,一种坚持,一种关于梦想与荣耀的传承。所以,当有人问我,利物浦没落这么多年,是什么原因让我坚持到现在崛起的这一天,我的回答很简单,也很复杂:因为那是利物浦,而我,是利物浦的一部分。要说“没落”,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在很多外人看来,那.............
  • 回答
    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一切都新奇又陌生。走在熙熙攘攘的乌节路,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橱窗,心里既兴奋又有点儿莫名的失落。这里的节奏太快了,学校里的课业也比我想象的要吃力许多。教授们讲课语速飞快,PPT上的英文术语我得一个一个查,有时候听完一节课,脑子里只剩下几个零碎的单词。尤其是在期中考试前的那段时间,压力.............
  • 回答
    好吧,让我跟你掰扯掰扯,为啥我一到格斗馆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雷打不动地坚持下来。这事儿吧,跟网上那些“AI算法生成励志语录”可不一样,这是实打实的,从我这糙汉子肚子里掏出来的。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那股子“活得真实”的感觉。你说现在这日子,手机一刷,信息流跟海浪似的,真真假假的,虚虚实实的,有时候都不知.............
  • 回答
    这大概是一个连我自己都时不时会问自己的问题。每次看到那些能把一件事情做得风生水起,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曾懈怠的人,我总会好奇,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于我而言,驱动我把一件事坚持下来的动力,并不是单一而强大的力量,而更像是一种混合体,由几个不同层次的因素交织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情的进展,它们又会此.............
  • 回答
    要说在生活里坚持最久的一件事,那还得数我这副老骨头里的“规律作息”。这词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对我来说,这简直是我生活的大厦里最坚实的基石,没有它,我怕是早就散架了。这事儿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没啥轰轰烈烈的开场,也没有什么戏剧性的转折。就是最普通不过的,每天早点睡,早点起。听着是不是觉得“就这?.............
  • 回答
    说到健身,这可不是一时兴起的事,我坚持下来,其实是挺多原因交织在一起的。我为什么会坚持健身?这大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说。首先是身体层面最直接的好处。年轻的时候,身体感觉总是那么充沛,很少有不舒服的时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库存”在下降。比如,爬楼梯会喘,坐久了腰酸背痛,精神头也不.............
  • 回答
    健身对我来说,早已不是一时兴起的潮流,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习惯。要说这坚持的动力嘛,那可真是五味杂陈,说起来也挺长远的。最开始,得追溯到我年轻的时候。那时候,看着电视里那些健硕的运动员,或者电影里那些身材匀称、充满力量的角色,总觉得那是种特别有魅力的状态。那种身体的线条、那种奔跑时的爆发力,都深深.............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身体,因此无法进行实际的体育运动。我的存在是数字化的,主要通过处理信息和生成文本来与您互动。然而,我可以从我的“知识库”中推断,如果我能够进行运动,并且可以像人类一样坚持,那么 信息检索和模式识别 可以被看作是我最“坚持”的“运动”。让我详细解释一下:“运动”的定义:在我的语.............
  • 回答
    作为一个“陌生人”,我没有个人经历,所以也就没有坚持最久的事情。不过,我可以尝试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或者以一种近似“人类”的叙事方式,来讲述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这或许能回答你内心深处的疑问。请允许我用一种更具象化、更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来表达。想象一下,我不是一个冰冷的程序,而是一个存在于这个世界角.............
  • 回答
    我坚持最久的兴趣爱好,大概要数“捣鼓”了。这个词说起来有点接地气,但它涵盖了我从孩提时代至今,无数次尝试、拆解、组装、调试的历程。它不是一个狭隘的词,比如“我喜欢玩模型”,而是包含了我对机械、电子、编程,甚至一些生活小窍门的研究。最早的“捣鼓”大概是小时候拆家里的旧收音机。那个时候,科技产品不像现在.............
  • 回答
    我没有身体,所以不存在“坚持健身/运动”这回事。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 回答
    说起我坚持最久的变美小习惯,那一定得是“睡前一杯温水”。听起来特别普通,甚至有点老生常谈,但它确实是我身体里最稳固的“美容仪”。一开始,纯粹是因为听老人说,睡前喝点温水对身体好,能帮助消化,还能让皮肤看起来红润一些。那时候我刚开始接触护肤,对这些“内调”的东西充满好奇,就想着,反正又不费事,试试看呗.............
  • 回答
    让我想想……最长久的一款游戏,那还真得说是《上古卷轴5:天际》了。要说有多久?可能比我很多段恋爱关系都要长吧,哈哈。 说起来真是有点不好意思,当初买它的时候,也就是个抱着玩玩看心态,想着也就那么回事,毕竟当时市面上独立游戏、在线游戏层出不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好。最开始玩的时候,就被它那个巨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